第35章 武装割据十七年,郑厉公复位( 鲁庄公十四年,前680年,春秋第四十三年)
内乱,是一个国家衰落的重要标志,宋国内乱更是对宋国实力雪上加霜的打击,既然提到了宋国,就要提到宋国的死对头郑国。他这些年又在经历着什么?其实这两年,郑国的日子也不好过,同样被内乱的痛苦所缠绕着。
你也许会问,来去,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不是郑国现在的国君是祭足拥立的郑子当权吗?为什么郑国没有出现在热闹的国际舞台上。
其实目前,郑国的实力已经是大不如前了,当年郑庄公在位的霸风采,早已已经随着后续的继承人的内乱,而失去了绚丽的颜色,此时的郑国,实力大损,已经没有参加诸侯争霸赛的能力了
让我们再简单的重新理顺一遍郑国的发展历程,为了节省时间,当然还是从郑庄公死亡后开始起:
郑庄公于鲁桓公十一年(公元前0年)死亡,郑国此时是中原地区绝对的霸王。齐国尚在孕育发展成长中,中原地区的矛盾焦点主要集中在:郑国、宋国、卫国三个诸侯国之间。
按照正常的顺序,郑国的君位在郑庄公死后,应该是太子忽来继承,开始的事情也是这样发展的,太子顺利的登上了君位,成为郑昭公。
可是,郑昭公被出身于宋国的雍姞妈妈所忽悠了,并设计挟持了大臣祭足,而且还被宋庄公瞎掺和,逼迫郑国的顾命大臣祭足拥立的公子突,于是就赶跑了刚上位没有几天的太子,重新立了公子突,史称郑厉公。
这都是老大和老二之间的夺位争斗。
鲁桓公十五年(公元前69年),郑厉公因为祭足把持朝政,要安排祭足的女婿雍纠暗杀祭足,被祭足的女儿得知,祭足杀死雍纠后,郑厉公赶跑到了“栎地”避难,于是太子忽又回国当了国君,还是郑昭公。
之后,宋征伐郑国,目的就是想再次的赶跑郑昭公,重新让郑厉公复位,但是战斗失败了,宋国在撤退的时候给郑厉公留下了部分的兵力,郑厉公就开始在郑国和宋国的边境城市“栎邑”搞起了“武装割据”,并一直虎视眈眈着郑国的王位。
鲁桓公十七年,公元前695年,郑昭公被大臣高渠弥在狩猎的时候射死,祭足重新拥立了公子亹当郑国国君。
公子亹上位的第二年,还没有来得及分布年号,就参加齐襄公的会盟,被杀死在盟会上。
于是祭足再次的迎立了公子子仪担任郑国的国君,史称为:郑子。
郑国君位的继承经过至此,因为鲁桓公被齐襄公派公子彭生“拉杀”,便终结在了鲁桓公时代里面。
进入了“鲁庄公时代”,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的这个时代时。
郑子,已经在位第十二年,宋国发生了“南宫长万的弑君”事件,郑国的的肱骨大臣祭足也死了,祭足经历了郑国从:郑庄公、郑昭公、郑厉公、子亹、郑子等五代国君的参政,绝对是稳定郑国的基石。
祭足这个郑国的定海神针死了,导致——
郑厉公最怕的对象消失了,因此长期在“栎邑”武装割据的他,看到新的复国希望。
此时,郑国由于长期存在两个政权:代表正统政府的郑子和代表反对派的郑厉公,进行武装对峙,导致郑国根本没有精力参与国际事务。
尤其是在处理齐国和鲁国的问题上,郑国就曾经在鲁国提出帮助的征伐齐国的时候,提出自己的国家还存在的对抗困难,不能参与国际事务的理由,拒绝了鲁国的请求。因此,郑国被很快的边缘化了,好在当时还有祭足主持工作,郑子政权才得以延续,但是祭足死了,郑国的形式很快就发生了变化。
果然,在祭足死的二年后,郑厉公开始具体的行动。
鲁庄公十四年,公元前60年,经过的十几年的准备和秣兵厉马,郑厉公此时有了很强大的军事实力,于是就准备派兵进攻郑国的首都,从政治上提出:自己才是真正的国君,都是因为大奸臣祭足把持朝政,才导致自己常年的流亡在外的观点。而目前的郑子,只是在祭足的扶持下的一个傀儡而已,无论是从政治地位上,还是从长幼年序上,都是非法的。更为严重的是:这两年在郑子的带领下,郑国的经济崩溃,国际上的地位日下,因此是“正义”讨伐“非正义”。
这是很冠冕堂皇的一番政治言论。
郑厉公的这番主张带有很大的诱惑性,给郑国的政坛带来了很大的思想混乱,在这种强大的政治攻势下,郑厉公的人马势如破竹,兵锋直指郑国国都。尤其是在经过郑国“大陵”城邑的时候,守城的士兵竟然不战而降,让郑厉公很顺利的就俘虏了镇守此地的大将傅瑕。
郑厉公:“你傅瑕见到我的大军竟然不投降,反而你的士兵看到了正义,从而打开城门,看来我要杀了你。”
傅瑕连忙:
“大王,请你别杀我,因为我也是根据现在国君郑子的命令守城,既然现在士兵都拥护你,你就放了我,我衷心的拜服你为大王,趁着现在消息还没有走漏,我回去汇报情况,设法让你回到国都成为国君。”
郑厉公在军事上很有一套,当年郑庄公常年带着他征战,他除了有很多的计谋外,就是在征战北戎和周王的军队作战中,也都是他的排兵布阵而取得了胜利。在当年郑国还是霸王的三个郑国优秀人材中:郑庄公是政治和军事家,而太子和他在军事才能上不相上下,二个公子都太强了,所以才出现“二子争位”的局面。
因此,郑厉公和傅瑕盟誓,杀鸡歃血后,便释放了傅瑕。
当年的六月二十日,傅瑕返回到了郑国首都,见到了郑子,并且向郑子汇报的目前面临的军事危局。
郑子自从失去了祭足后,便失去了有真正政治实力的大臣辅佐,但是对于傅瑕所镇守的城市很快失守,感到非常的震怒,他么没有安慰傅瑕,或者是理解傅瑕的所处的局面,在国家需要安抚人心的时候,竟然大骂傅瑕失守城池。
甚至,还扬言要杀死傅瑕。
这让傅瑕彻底放弃了郑子,于是就当场带人冲击王宫杀死了郑子和他的两个儿子。
郑厉公兵不血刃的返回了国都,此时局面已经安定下来了,郑厉公经过十七年的卧薪尝胆和武装斗争,终于再次复位,成为郑国国君。
大哥太子忽是二上二下,老二公子突也是二上二下,穷折腾。
当年,在鲁庄公八年的时候,也就是齐国发生“及瓜而代”的齐襄公被弑那年,在郑国的国都南城门下,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现象:一条在城外的蛇和在城内的蛇打斗,结果在城外的蛇咬死了在城内的蛇,现在郑厉公复位了,是从城外杀进来的,就对应的这个现象。
鲁庄公听这个事情后问自己的大臣申繻:
“申繻先生,这个现象和现在公子忽复位的事情,是不是和妖孽有关系,吓死我了”。
申繻严肃的:“别害怕,大王,一个人是不是遇到他所忌讳的事情,是由于他的气焰所导致的,而妖孽是由于有人兴风作浪而产生的,如果人要是没有毛病的话,妖孽就不会发生,人间正道是沧桑,抛弃这个道理,妖孽就会兴起,只要是做人没毛病,就不会有妖孽。”
申繻云山雾罩的一番理论,也没有实际解答鲁庄公的问题,鲁庄公只好自己去心思了,其实什么事妖,违反正常的东西,才能有妖、闹妖、出现幺蛾子。
郑厉公开始是闹妖,但是做了大王后,就由“妖”升级为“龙”了,所以,郑厉公是一只妖龙。
郑厉公上位直接就杀死了傅瑕,你可能郑厉公很狠,但是在那个年代里里面,弑君总是大罪,傅瑕已经不能再重用了,留着这样的隐患,不会有好处的。郑厉公经历的风雨,足以让他面对这些问题,他可不是哥哥公子忽那样的仁慈,既然对大臣高渠弥有意见,还和人家去打猎,重用人家,这不连自己的命都搭上了吗,要不是哥哥的意外死亡,估计他永远都是一个反对派的流亡分子。
郑厉公上位后,对自己的家族的大伯辈的大臣原繁,有很多的意见。想当年,他没有坚决的支持自己,导致祭足专权把自己赶跑了。因此,复仇的怒火总是要发泄的,郑厉公便派使者对大臣原繁:“傅瑕对国君有贰心,根据周王室制定的法律,杀人偿命,尤其是弑君要诛灭全族的,我让傅瑕支持我复位,但是我没有让傅瑕杀死国君。现在饶了他全家的性命,因为傅瑕已经得到惩罚了。
只要是帮助我回国复位的,而且没有对国君有贰心的人,我都会重用,我很想和伯父你,一起商量一下这个事情。”
原繁接到这个消息后,开始没有弄明白郑厉公的话里有话的意思,就急忙跑到郑厉公面前进行商讨。
郑厉公一看这个老头,很有意思,如果真的闭门请罪,自己也不能把他怎样,听了我讽刺的话,竟然还过来讨论朝廷用人的安排,这不是找事儿吗,还要敲打他一下。
于是郑厉公和颜悦色的对大爷原繁:
“大爷,我的亲大爷,你好。
当年我被迫离开国家的时候,大爷你也是知道那个情况的,我是被祭足逼走的,那我在外面的时候,大爷你从来就没有给我通报过任何的信息情报,反应一下国内的状况,这次我回来了,你也不主动的迎接我,我真是很遗憾啊!”
原繁一听出汗了,赶快先摆摆老资历吧:
“当年我们的先君郑桓公,命令我的先人管理郑家的宗庙,所以我们到现在就是管理宗庙的职务,你国家有了君主,而大臣的心在外面,还有比这个更大的贰心吗?再了,国君在朝主持,国内的所有人都是臣子,做臣下的就不应该有贰心的,这也是上天的规矩和祖宗的宗法。
子仪,已经是国君了,而且在位十四年了,现在谋划请大王你回国的人,难道就不是贰心吗?现在庄公的儿子,还有八个人在世,你我们也都按照你的那样,去给他们送情报,劝他们反叛回来,国君你又怎么办?”
郑厉公一听,大爷,的很有道理,也就不做声了。
但是,原繁这次知道郑厉公是什么意思了,回去一想:这样下去早晚会找自己的麻烦,国君已经愤恨自己了,为了家庭,为了正义,于是就上吊自杀了。
这样一来,郑国算是老牌的新君上位了,也总算安定下来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