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鲁闵公元年,公元前661年,春秋第六十二年)

A+A-

    鲁闵公时代,在春秋记载中,是一个短暂的过渡时代。也是一个短命的时代。随着鲁庄公的寿终正寝,总算是完成了鲁国在进入春秋历史后,第一个鲁国鲁君是躺在病床上死亡的“伟业”,但是鲁庄公这种正常死亡的状态,并不能替代他的继承人生命所终止的状况。

    鲁国,因此由于继承人的问题,又陷入了腥风血雨之中了。

    在经历了“鲁隐公、鲁桓公、鲁庄公”三个时代后,这是第四个时代,也是一个短命的时代。在这个阶段中,故事主要围绕“鲁国的政变”以及“三桓雏形”的形成,以及“晋国的扩军”征战和“卫国失国”的事件等组成,体现了鲁国,晋国,卫国三个主流部分的故事。

    通过以上的三个主线路,让我们了解鲁国、晋国、卫国的跌跌宕宕,从而过渡到另一个波澜壮阔的生活中。

    鲁庄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62年,八月初五,鲁庄公于王宫内专门用于养病的寝宫里面寿终正寝了。

    那个孟女,即鲁庄公的初恋,党家大姐生的公子般,在鲁庄公四弟季友的扶持下,继承鲁国的王位,成为鲁君。

    国丧期间,新继位的公子般需要为爸爸守灵,也需要重新过渡自己当政的政治环境,按照当时的礼节和规制,公子般没办理正规的登基续,就没有住在王宫,而且此时的鲁王宫里面,也不是一个安全的场所,四周布满了那些潜在的敌人。

    爸爸鲁庄公的正式夫人齐女哀姜,早就私通于鲁庄公的亲弟弟公子庆父,所以哀姜想扶持庆父接任鲁国的君位,继续当自己的夫人,这是敌人;

    而夫人哀姜的亲妹妹叔姜,生的儿子公子开,并没有顺利的继位,叔姜费尽心的要让自己的儿子当国君,这也是自己的敌人。

    此时,公子般的妈妈孟女已经早死。

    不过,就是孟女活着,已经失去了鲁庄公宠爱的状态下,以及她背后政治势力薄弱的情况下,恐怕也帮不上儿子什么大忙,公子般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四叔季友了。

    二叔庆父和三叔叔牙的宗族势力,目前因为这次的拥立事件,已经成为了四叔季友的敌人,四周都是凶险,公子般只能暂时住在姥姥党氏大院家里面,去为爸爸守灵和过渡,也只有这里相对安全一切。

    公子般对于外部的防范暂时的安全了,但是他忘记了当年爸爸的话,那个自己的养马下人“荦”,因为调戏自己的恋人而受到鞭打的事情(见庄公时代介绍),爸爸当时让自己杀掉荦,因为这个人很有勇力,这样的人不能鞭打,要想处理,就直接弄死。

    但是公子般没有听。

    所以,在党家大院里面,有一个潜在的杀存在,这就是北部的隐患没有考虑到。

    公子般疏忽了,叔叔季友疏忽了。

    也许四叔季友并不知道当年关于荦的插曲,目前正全力集中在如何顺利帮助公子般接管政权的事情上,可没有安全,怎么能顺利接管,可见安保工作才是重中之重。

    一心想夺权的二叔庆父,没有疏忽这个插曲。

    现在,就是引爆这个炸弹的最好时,庆父就秘密的联络了荦,许以重金,让荦记住当年的仇恨,在适当的会,杀死公子般,那么无论是哀姜夫人,还是叔姜姨太太,还是他庆父大人和已经死去的叔牙宗族,都会感谢荦的这种大义凌然,英勇无畏,伸张正义的“革命行动”的。

    圉人荦,就是一个养马的下人,有一身的勇力而已,头脑很简单,本身就对公子般鞭打自己的事情怀恨在心,现在还有那么多的好处摆在面前,被人一忽悠,脑袋瓜子发蒙了,心想:现在已经不是自己和公子般之间的私人恩怨了,已经上升到了“革命”的伟大高度了,干!

    可怜的公子般,在继位当年的冬天十月二日,报应来了,荦找了一个会,直接将公子般给杀死了,到底是采取什么法,历史没有记载,我们也不能瞎猜,反正是死了。

    所以:外部的危险容易防范,内部的危险往往才是最致命的危险,尤其是搞政治,不能居于节或仁慈而不顾。

    就是公子般当年不忍心杀死荦,也不要放在身边当贴身警卫了,这是深刻的教训啊。

    所以公子般甚至还没有年号,就消亡了,这也是他的政治靠山和势力太弱的表现。

    拥立公子般的叔叔季友,看到大势已去,无可奈何了,只能连夜逃亡了陈国,以避免自己被杀戮。

    庆父利用圉人荦,杀死了公子般后,自己也没有敢继位,就拥立了哀姜的妹妹叔姜生的儿子“公子开”为国君,此时叔姜的儿子大约八岁左右,是个孩,史称为:鲁闵公。

    鲁国乱了,一个孩继位,庆父又私通于嫂子,局势一片混乱,大臣们内心惶惶。其实逃跑的老四季友还是非常贤良的,他之所以灭掉了叔牙,主要是按照鲁庄公的意思,为了鲁国的安定,所采取的段。总体上来他并没有过错,就是段有些残酷了。因此,他虽然逃跑了,但是他的家族并没有受到伤害,而且势力一直的存在。

    叔姜知道自己的儿子很,而且姐姐和庆父私通,姐姐肯定不情愿她的地位跌落到自己这个妹妹之下,现在庆父和姐姐已经转换成最大的威胁,原来共同联合对抗公子般的利益链条,断裂了,幼君掌管一个国家,没有政治势力的支持,才是最大的问题,就像是风雨飘摇中的一条船,翻就翻了。叔姜现在只有寻求外部势力的帮助才是王道,虽然庆父拥立的自己的儿子,但是这不过是个权宜之计,一个孩随时都有危险,庆父是不能依靠的,鲁国国内的势力局面不清楚,只能依靠其他的政治势力,思来想去,还是要依靠季友那一派的势力,这才是一个更好的方案。

    于是,在鲁庄公死后的第二年,六月,安葬完鲁庄公后,叔姜就积极的与齐国进行联系,并约定在八月与齐侯会盟,孩子鲁闵公,亲自前往“落姑”与齐侯在见面。

    鲁闵公和齐桓公是外甥和舅舅的关系,一见舅舅齐桓公的面,鲁闵公就拉着齐桓公的衣袖,悄悄的落泪。

    齐桓公一看就问:“怎么回事儿?”

    别看鲁闵公,但是很懂事,就如实了鲁国的这段政变的事件,尤其是了大妈哀姜和庆父私通,自己和妈妈叔姜忍声吞气,就是这两个人的傀儡,不知道哪一天,就再也见不到亲舅舅了,所以就伤心的落泪了。

    这让舅舅齐桓公感到很是愤怒,就问鲁闵公:

    “现在鲁国到底谁是最贤能的人,我让他来扶持你们母子二人。”

    鲁闵公:“还是四叔季友最贤能,他没有过错,就是害怕受到迫害才跑到陈国了,希望舅舅能出面帮助自己,让季友回来。”

    齐桓公是诸侯的霸主,话很有分量,现在代表鲁国的外甥哀求自己,也是日后让鲁国居于齐国之下的契,无论是从感情上,还是从大局上,都对齐国有利。就答应了鲁闵公的要求,连忙派人前往陈国召唤季友回鲁国扶持鲁闵公,得到了舅舅齐桓公的支持后,鲁闵公为了表示对季友的尊重,鲁闵公连国都没回,直接到了鲁国的“郎地”等候叔叔季友,然后一起带着季友回了鲁国。

    孩子在妈妈的教导下,很聪明。

    当年的冬天,齐桓公还是不放心,就派了仲孙湫到鲁国进行慰问,名义上是沉痛吊念鲁庄公的逝世,实际上就是观察和帮助鲁闵公安定朝纲,这也是宣誓一种齐国的态度,告诉鲁国国内,人家齐国大哥很关心鲁国的情况,谁敢捣乱?这是政治上的一种支持行为。

    仲孙湫回国后,齐桓公就问鲁国的情况。

    仲孙湫摇着头:“孤儿寡母的很可怜,现在庆父的势力很大,而且虎视眈眈王位,我看“不除庆父,鲁难未已”。这就是这个成语的出典之处,意思是不清除制造祸乱的祸首,国家是不能得到安定的。”

    齐桓公就问:“怎样才能除掉庆父?”

    仲孙湫其实也没有很好的办法,只好一番正经的:“我看多行不义必自毙,现在鲁国的祸患还没有结束,我们只能等着瞧了。”

    齐桓公一听局面是这个样子,霸主的雄心就升起来了,于是接着问:“这样,是不是我们可以攻取鲁国?”所以,即便是亲舅舅也未必一定是完全真心帮助自己的。

    仲孙湫一听,下了一跳,刚才自己随意的答复竟然引起了大王的雄心,这可不好,以后人家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我挑拨大王占领鲁国,赶快收住这个话题:

    “大王,这不可以,现在鲁国还是周王室分封的正宗姬姓诸侯国,身份很高,而且人家也遵守周礼道德,就是因为人家出事了,你就去灭人家,好不好听,以后谁敢服从你,所以不行,不能这样搞。你应该,努力的帮助鲁国渡过这次的灾难,这才是称霸的宗旨。”

    齐桓公这才放下了刚升起的野心。

    鲁闵公二年,公元前660年。

    果不然,鲁国又出大事了。

    当年,鲁闵公的老师仗着教育王室公子的地位,霸占了一个叫卜齮(y)的鲁国大夫田地,当时人家投诉到鲁闵公那里,而还在做公子的鲁闵公,并没有过问这件事,明显有些偏袒自己的老师,就打了个哈哈,自己也管不了,还是让他忍让自己的老师,于是这就种下的仇恨的种子。

    现在鲁闵公已经当上了国君,这个事情,卜齮就想再提出来,让国君给补偿一下,也就算了,但是孩毕竟是没有政治头脑,心里想,这两天正在忙活我爸爸的祭奠大典,还有如何稳住刚继位的江山,哪有闲工夫,你提这些陈芝麻乱谷子干什么,等等再。

    所以卜齮据十分的气愤,房地产平白无故的被霸占了,这是多少钱啊!按照上涨的态势,又是几万两银子没有了。不行,不能这样算完了,你鲁闵公继位是大事,但是我们房产被侵夺也是大事,必须要有个交代。

    卜齮就想到了庆父,因为庆父是扶持鲁闵公上台的,所以应该找他理,让他劝劝国君也是可以的,就到了庆父那里诉了事情的经过。

    这一阵子,庆父的日子也不好过,自己扶持了侄子上位,原本想掌控朝政,谁知道在齐国的帮助下竟然将四弟季友迎回来了,这样下去,没有自己的好果子吃。自己和哀姜私通,嫂子早就有让我当国君的意思,是我很够意思,才承续了大哥儿子的子续,没有夺位,看来这样还是不行,还是自己当国君更好,要找个会,把侄子弄下来。

    卜齮的事情就是一个会。

    你看庆父多么会利用这些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开始利用圉人荦杀死了公子般,这次又要利用卜齮去搞鲁闵公了。

    于是,庆父就耐心的做卜齮的思想工作,诉了鲁闵公这个孩子的霸道,不懂道理,护犊子等等,而且承诺只要是他能够弄死鲁闵公,他的房地产问题,马上就给解决。

    阴谋,就这样又撒下了一张大。

    鲁闵公总归是个孩子,整天待在王宫里面也没有意思,所以经常偷着溜出去游玩,卜齮和庆父一拍即合,马上安排杀,侦查国君的行动路线,跟踪埋伏,果然找到了会,在一次鲁闵公私下到鲁武公宗庙旁边的大门外打鸟的时候,派杀将鲁闵公杀死了。

    大王,屁股还没有坐热王位,也死了。

    这两年,鲁庄公的两个儿子,已经先后被庆父给搞死了。

    季友一看,没有办法了,就只好亲自到邾国,再将鲁闵公的弟弟鲁僖公从邾国迎接了回来,庆父一看不好,自己这次算是惹了大祸了,自己当国君的想法,显然是不可能了,再等到季友把鲁僖公接回来,自己肯定会被杀头的,跑吧,就跑到了莒国。

    季友迎立鲁僖公回国继位。

    鲁僖公与鲁闵公的关系不太明确,二种可能,一种是鲁闵公的弟弟,一种是鲁闵公的庶出哥哥,反正也是鲁庄公的种。鲁僖公的妈妈是鲁庄公的妾成风,当年成风知道算卦的季友很厉害,所以就把儿子托给了季友辅佐教育,谁知道真的最后成了鲁国的国君。

    新的国君上位,肯定要处理鲁闵公被杀这个严重的事件,按照线索,一步步追查,又是老虎凳,又是抽鞭子,很快就知道幕后的庆父了,此时庆父做贼心虚的跑到了莒国,这可是国家的祸害,就是跑到天涯海角也要追回来,鲁国不惜重金,前往莒国进行要求,让莒国把庆父送回鲁国,否则两国兵戎相见。莒国本身就是夹在齐国和鲁国之间的国家,一看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不能包庇杀人犯,于是就派人押解着庆父回鲁国。

    庆父知道自己惹了大祸,回国基本就是死路一条,在回国的路上走到了密地的时候,竟然碰上了出使别国的鲁国另一个叫“鱼”的公子。于是,庆父就就让公子鱼先回鲁国给捎个话,哀求季友和鲁僖公放过自己,他愿意当牛当马一辈子,只要留他一条命。

    庆父就停留在“密地”等候公子鱼的消息。

    这也太天真了。

    但是庆父却一直的翘首以盼,苦苦等待,一般来:门外有人前来,如果注意倾听,都是先听到脚步声,可是这次,庆父听到的不是公子鱼回来的脚步声,而是哭声——

    庆父听到公子鱼回来还没进门的哭声时候,就知道自己的请求没有得到允许,于是还没有等到公子鱼进门,就放声大哭,后悔莫及的:

    “我听到了公子鱼的哭声了,这是未得到允许,他在为我哭丧啊!干脆我也不见他了,自杀吧。”

    一根绳子,命断黄泉。

    庆父死了,他祸害了二条公子的人命。

    庆父杀死鲁闵公的事情,在发生前,哀姜就是知道的,她也真够狠的,自己亲妹妹的孩子,为了庆父这个叔子,竟然装作不知道,而且还参与密谋,想让情人庆父当国君,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如果女人犯起狠来,更歹毒。

    庆父一跑,自然哀姜也知道不好了,跟着也跑了,但是不能和叔子跑到一起,那就太难听了,干脆,跑到邾国吧,正好邾国把新国君送回了鲁国,我就去邾国继续避难,也许有会让邾国给情,再回到鲁国也未可知。

    鲁国新任的国君鲁僖公上位后,马上就向齐国进行了通报,而且很委婉的提出了哀姜的丑事,齐桓公一听心里非常生气,外甥被大姨给害死了,以后我们齐国和鲁国再怎么联姻,上一次文姜害死了鲁桓公,这一次哀姜又害死了二个鲁君,齐国的美女的名声都让他们给败坏了。

    鲁僖公元年,公元前659年,秋天,七月二十六日,春秋记载:夫人姜氏薨于夷,齐人以归。

    也就是,齐桓公听了鲁僖公的告状后,马上派人到邾国把哀姜杀掉,并把尸体送还鲁国,让他们看着处理。其实按照左传的法,这是不符合礼制的,因为女子古时候有“三从之义”,就是指:在家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也就是,当哀姜嫁给了鲁国后,如果在丈夫家有罪需要惩罚,也应该是鲁国的事情,不应该由娘家齐国给擅自处理了,这是不符合礼制的。

    美女哀姜,被自己娘家人抓住,杀死了。

    当尸体送回鲁国的时候,鲁僖公也感到有些忧伤,总归是一个美丽的女人,这样吧,既然死了,就和鲁庄公安葬一起吧,毕竟他是鲁庄公的正室夫人。

    考虑到庆父毕竟也是公子出身,就让他的后人改称为:孟孙氏。

    季友功劳非常大,他的后人就是季孙氏。

    加上之前死的叔牙后代,叔孙氏。

    鲁国的季、孟、叔三家大族的老祖宗就是这样来的,三桓形成了,不过此时他们并没有达到专权的地步,只能是贵族体系中的大宗人家,后来慢慢的经过不停的培育和转化,到春秋末年的时候,三桓控制了鲁国的朝政,就是大圣人孔子,也被玩弄于掌骨之中。

    这也就是“鲁闵公”的短暂时代,一口气就可以将开始和结束交代清楚,不过这都是从鲁国的角度看问题,在这短暂的二年之中,还有两个国家,发生了有意思的故事,这就是卫国和晋国,一个是荒淫失国,一个是雄武有力,这就是明一个在下坡,另一个在发展中上坡,诸侯们就是这样的此消彼长,发展无穷。

    还是先坏了,荒淫失国的故事。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