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唇亡齿寒,假途灭虢 (鲁僖公五年,公元前655年,春秋第六十八年)
二年前,鲁僖公二年,公元前65年,晋国征伐虢国是采用的“假虞伐虢”方法,这次玩的可是玩的“假途灭虢”,上次是征伐战,这次是灭国战。
上次,晋国灭的是北虢的下阳,这次晋国准备一锅端的是南虢的上阳,并顺带将虞国一起灭了,“唇亡齿寒”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一个流传千年,经久不息,产生于这个事件过程中。
就让我们看看因此而产生的一连串的:寇不可玩,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玩火自焚,假途灭虢等这一批成语故事的来历吧。
晋献公终于处理完了国内公子们争太子位置的乱事了。
但是,效果非常的不好。
其实,晋献公并没有历史结论描述的那样狠,被处理的儿子们都是自己的孩子,在他的眼中无非就是:那个亲近一些,那个疏远一些而已。
争夺太子的位置,也是君王家庭中,为争夺继承人斗争的一种生活常态,一直从古至今,延续存在。
只有在上一个大王死了以后,才会演变的更加血腥和残酷,只要是君王尚且存在,大部分都是明争暗斗,除非出现威胁政权的情况,才会出现杀戮。
所以在晋献公的心中,要做的只是找到被废太子的错误,废掉他就可以,没想到人家太子申生一根筋,竟然自杀了,这让局面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而且重耳和夷吾又逃跑流浪了,一下子三个很有贤能名誉的公子被去掉,当然会在国内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如果这样继续下去,对晋国的政权稳定必然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必须要转移老百姓的关注焦点,转移国内的政治注意力。
一般来,要想转移国内老百姓的注意力,很好的办法就是搞一个大的动作,或者对内,或者对外。对内,基于目前的局势显然是不太适合了,那只有对外了。
三年前的“假虞伐虢”的军事行动,搞的非常成功,晋献公继续利用这个国外的局面,是最好的借口。所以,晋献公开始准备再次的伐虢,而且把握性很大,让晋国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胜利的喜悦中,也算是为新的太子奚齐创造一个良好的开局。
所以,晋献公再次的安排人向虞国借道,准备再次的伐虢。
这次,虞国的大臣宫之奇真的不干了,事情总不能一再的发生,上次晋国借道的事情,自己就很不愿意,劝阻大王,但是大王贪图晋国的贿赂,竟然同意借道并且还一起出兵,这是很没有道理的事情。现在晋国再次的借道,人家晋国的军队在虞国的国境内,整天的进行“武装大游行”,这真是:板凳上放鸡蛋,太危险了。
所以,宫之奇就给虞国的虞公:
“对于晋国来,虢国是虞国的外面之国,就好像是内外之不可缺少的必然联系,虢国灭亡了,虞国必然灭亡,晋国的野心不能因此而挑动出来,晋国军队是不可以玩弄于掌骨之间的(左传记载:寇不可玩)。
上一次我们借路,已经很可以了,事情不能一再的发生,俗话:辅和车相互依存,唇和齿相互依存,嘴唇亡了,没有挡风的了,牙齿不就寒冷了吗,这就是虞国和虢国之间的关系(左传记载: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虞公非常憨厚的:“晋国和虞国都是同宗,难道他们会害同宗吗?”
宫之奇苦笑的拍拍自己的头,努力的劝阻着:
“当年,我们的老祖宗们吴太伯和虞仲,都是周朝大王的儿子,这一点是不错的,但是吴太伯因为没有在大王的身边,没有继承周王室王位,而虢国的祖先都是周王室的功臣,现在晋国作为周王室的后代,要灭掉功臣的后代,因此他们对虞国又有什么可以舍不得的。
请问大王,你自己是晋国的宗亲,那么你比起晋国目前开国先王桓叔,武公的后代,又能亲到那个地步上,人家可是亲族一宗,晋献公不是也将桓叔和武公一宗的后代都给灭了吗,这次伐虢,不就是因为虢国收留桓叔和武公的后代而遗留的后患吗,只要是威胁到晋献公的,都会被他无情的灭掉,你在看看现在晋国国内的三公子事件,都明了这个事情。
大王,千万别一厢情愿的认为:自己是亲戚就可以免祸,醒醒吧,我的大王,亲父子之间都有杀戮,可况你这个远房的亲戚”。
虞公真是油盐不进了,一旦认准这个亲戚的关系,进了死胡同,钻了牛角尖,无法接受别人的好意意见了,见关于亲戚的事情服不了宫之奇,就换一个思路,改神迹的事情了:
“宫老弟,我现在向神灵祭祀的祭品,非常的干净纯洁,我认为,老天爷是会保佑我的。”
宫之奇,还是听不懂虞公的内心意思,坚持再要努力一次。
“大王,别这些了,神灵所亲近的不是清洁的祭品,而是大王的道德,所以周书上写到:上天不会亲近那一个人,而是会亲近有道德的人。祭祀的任何祭品的香气都不会源远流长,而是人的道德情操才会万古流芳。
再了,我们反过来想想,如果晋国占领了我们的虞国,晋国也进行虔诚的祭祀我们的神灵,同时有发扬爱护百姓的道德,你我们的神灵受了这样的祭祀,难道会因为他们是侵略者而吐出来受祭祀的东西吗?”
宫之奇再,就真的发火了,甚至要站起来狠狠的骂一通虞公这个榆木脑袋,但是人家虞公看着宫之奇的着急的样子,想着两人一起快乐成长的回忆,当时儿时宫之奇抓青蛙的表情,就像是今天一样,虞公,哈哈大笑,劝宫之奇别着急,坐下来好好品尝一下清茶。
我了个去——,宫之奇心想,告辞,回家。
宫之奇归家后,马上对儿子:
“虞国将要灭亡了,只有忠信和贤明的人,才能做到容留外寇而不遭到祸害,因为贪财而全然不顾老百姓的死活,这是玩火自焚啊,晋国知道这个情况,在返回的途中肯定会灭了虞国的,虞国今年也不用在举行祭祀先祖的祭奠了,我们要是不走,肯定会遭到祸害的,我决定全家移民,前往西山这个世外桃源种地务农避祸,走,收拾东西,搬家”。
宫之奇跑了。
三个月后。
鲁僖公五年,八月,十七日,晋献公亲自领兵借路虞国前往虢国的上阳,临行前,晋献公找到了晋国的算卦大师郭偃,让他给卜上一卦,过去的人很迷信,干什么都要事先算卦,那个年代算卦的可真是一个优秀的职业。
晋献公问:“尊敬的大师,我的先祖庄伯和武公,当年在曲沃根据地与晋国正宗对抗的时候,虢国就经常在里面兴风作浪,和所谓的晋国正宗一起征伐我们,之后又隐匿了我们在诛杀作乱宗室公子流亡者,并因此先后征伐我们晋国两次,如果不去征伐虢国,那些藏在虢国的流亡者们,总是一个祸乱的根源,你给算算,我们应该在那个月开始进攻虢国?”
郭偃闭上双眼,指掐算,口中念念有词,一番哼哼之后,突然睁开双眼等着晋献公,着实把晋献公吓了一跳,但越是这样,越是令人相信算卦的灵验,只听着郭偃:
“丙子清晨旭日升,龙尾交会在其中;君臣同穿威武服,夺取虢旗伏豺虎;鹑鸟飞翔似流星,天策星暗淡不明,流星飞到中天际,虢国灭亡逃救命,南方天际鹑星显,破敌九十当中见”。
这是郭偃一口气唱着下来的卜辞,晋献公哪能听明白了,傻乎乎的看着郭偃,郭偃然后开始微笑起来了,慢慢的给晋献公解释这个意思:
就是他看见:
在一个丙子时辰的早晨,象龙尾交会般的云彩若隐若现的在天空隐藏,大王带着臣子们身穿威武的军服,一举夺取了虢国的战旗,鹑火星象一只飞翔的鸟儿一样,唰——的一声飞了过去,远处的天策星晦暗不明,当鹑火星悬在中天的时候,晋国的军队大获全胜,虢国的国君只有亡命天涯,现在鹑火星刚到南方的天空,离着中天还有一段时间,据此推算,应该在九月底和十月初这一段时间内,出兵更为吉利,也能印证卦象。
这就等于为晋国征伐虢国吹响战斗的号角。
晋献公很是高兴,重赏给算卦大师一套青铜的算卦铃铛,表彰他。
然后,亲自带着晋军一鼓作气的灭了虢国的上阳,虢国至此算是灭国了,虢公丑逃亡到了周王室的京师避难,剩下一点残存的领地围绕在周王室周围,已经不能称为一个诸侯国了。
冬天,十二月初一,晋献公敲着得胜鼓返回途中,再次进入虞国,一路边走,一路边收复虞国的城邑,到了虞国的国都后,顺势将虞国的虞公和大臣井伯一起都给俘虏了,并且将将两个人,作为晋献公女儿嫁给秦穆公的秦穆姬的陪嫁,送到了秦国。
这个井伯是谁?
根据史记记载:井伯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百里奚,五羊皮大夫,复兴秦国的中兴之臣。
果然,晋国灭掉了虞国后,没有废掉虞国的祭祀,而是让虞国人继续的祭祀,让虞国的税收等全部给了周王室,这样也就等于让周王室默许了晋国的行为,晋国一举顺牵羊的灭掉了两个诸侯国,士兵损失基本为零。
因此春秋在记载上用的是:晋人执虞公。的字样。明晋国灭掉虞国简直是太容易了,旅游途中,顺便灭国,为后人留下了“假途灭虢”的笑谈故事。
晋国在“鲁僖公时代”终于从一个国际配角,登上了主角的地位,而且一开始,啪——,啪——,啪——,就是三枪(假虞伐虢、信馋杀子、假途灭虢)。枪枪震惊国际政坛,后面更精彩的故事,一幕幕的上演,但主要都是集中在关于晋献公死亡以后的王位争夺赛上,还有那个伟大的流浪者重耳的故事,在次暂且换换脑子,放下不谈。
此时还有两个重要的角色,分别在同时也在上演精彩的一幕,这就是“齐楚争霸”。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