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齐 鲁再争锋“引楚围宋”(鲁僖公二十六年,前634年,春秋第八十九年)

A+A-

    卫、鲁、莒,这三个新结盟的国家中,鲁国最大最强,齐国首先拿鲁国开刀,找事打仗最好的办法就是:制造边境摩擦。

    鲁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34年,夏天。

    齐国齐孝公带着军队开始侵入鲁国的边境,正式的表达了对三国同盟的不满,开始实施南下的作战方案。卫国当然要履行同盟条约,于是就派兵攻打齐国,与鲁国一起抵抗齐国。

    鲁国的实力显然是不如齐国,俗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齐国毕竟是当年的霸主国家,鲁国和卫国根本就不是对。

    鲁国鲁僖公思来想去,没有好的办法,就研究了两套方案;

    一套是大张旗鼓的“明”方案,一套是背后使劲的“阴”方案,分别同时进行。

    先第一套方案吧。

    ()柳下惠坐怀不乱

    鲁国派出了一个大臣,前往齐鲁边境犒劳齐国的军队。

    怎么还犒劳,不是齐国的军队入侵了鲁国吗?对,这很简单,鲁国打不过齐国,抵抗必然失败,不如反其道而行之,找齐国理。理,就要有个借口,就打着“犒劳”的名义,这也是弱国外交的无奈,如果鲁国是当年强盛的样子,什么理,犒劳个屁,再来个“长勺之战”也未可知。

    鲁国派了展喜前往理。

    展喜是谁?

    因为,他是一个名人的弟弟,而且在展喜出发之前,鲁国的大臣藏文仲已经诚恳的请教了他的哥哥,才有了这次的犒师行动,他哥哥是谁?

    如果但他的大名“展禽”,你也许会不觉着什么,但是如果他的另一个以自己的封地为名的名字,就大大的有名了,展禽的封地在“柳下”,后来的死后的谥号为“惠”,于是人们都尊称他为:柳下惠。

    对,就是那个“坐怀不乱”的柳下惠,柳大圣人。

    展氏也是鲁国的大族。

    展禽的父亲是鲁国的无骇,是当年鲁孝公曾孙,任鲁国司空之职,也叫作司空无骇。无骇生前统帅鲁师灭掉极国,立下战功。鲁隐公八年,公元前4年,无骇死后,鲁国权臣公子羽父为他向鲁隐公请求谥号和族氏,鲁隐公便以其祖父公子展之名,赐予“展氏“,展无骇的儿子叫展禽,也就是柳下惠。

    既然到柳下惠,就顺便“坐怀不乱”的传,补充一下知识,也用不了我们多少的篇幅,耗费不了我们多少的脑细胞,简单了解一下,也算是对圣人的纪念吧。

    据,古时候的展沟西面,有一片茂密的柳林。

    在一个深秋的夜晚,柳下惠路过柳林时,忽遇倾盆大雨。他急忙躲到一个破庙里避雨。恰在这时,一年轻女子也到此避雨,与他相对而坐。半夜时分,风雨交加,寒风凌冽,这个年轻女子被冻醒了,实在是抵抗不住寒冷,浑身瑟瑟发抖,嘴唇发紫。于是,便起身央求坐到柳下惠怀中,以温身驱寒。

    柳下惠急忙推辞:这万万使不得,荒郊野外,孤男寡女,处在一起,本已不妥,你若再坐我的怀里,更是有伤风化。

    女子道:“世人都知大夫圣贤,品德高尚,女子虽坐在怀中,大人只要不生邪念,又有何妨?我若因寒冷病倒,家中老母便无人服侍,你救我,就是救了我母女二人。”

    柳下惠再无推托之词,只好让女子坐到自己怀中。

    如注暴雨,一夜未停。柳下惠怀抱女子,闭目塞听,丝纹不动,漫漫长夜,竟不知温香在怀。天明,雨过天晴,得恩于柳下惠的女子,不胜感激地:

    “人言展大夫是正人君子,果然名不虚传。”

    所以,柳下惠是个大圣人,柳下惠得知齐国来犯,而且大臣藏文仲带着自己的弟弟前来问计,便向展喜授以方略,让他到齐营去见齐孝公。

    大圣人是怎么教育弟弟对付齐孝公的?且看下回分解。

    (2)“沐浴膏”犒师退敌

    沐浴膏?这是什么意思?怎么“春秋”还有沐浴膏?

    对!就是洗澡或者润发用的膏脂,不过那个时候没有“洗发膏”或者“沐浴液”之类的叫法,而是叫做“膏沐”,就是润顺头发,清除灰尘的清洁用品。

    这些洗浴用品东西,在那个时候,可是高级货,哪像现在,随便都能买到。不过,沐浴液是怎么退敌的呢,让我来从头起,这可是国语中记载历史昂。

    在齐国还没有进入鲁国国境的时候,鲁国就非常的焦急,连忙派了大臣藏文仲带着展喜,前往柳下惠住处询问退敌的计策。其实,此时鲁国已经大致有个方案,想向齐国发一篇告罪的文书,以此来获得齐国的谅解和退兵。

    告什么罪?不就是三国联盟没有和大哥齐国商量的事情吗,反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鲁国的柳下惠是当时的大文豪,刷笔杆子的大师,所以才有了寻找柳下惠给润色一下文稿的行程,也就是让柳下惠给帮着看看“告罪文书”怎样写的意思。当然顺便问问有没有退敌之策,也是顺牵羊的内容了。

    见到了藏文仲,搞明白了国君的这个意思后,柳下惠就:

    “我听,通常的大国都愿意教训国,国就要侍奉大国,这就是个世间的常理,也是避开祸乱的方法。我从没有听过,用一篇‘告罪的文书’就能避免被教训的事情,这是没有把自己的地位摆正,自视清高,这样就会更加激怒大国,事情已经发生了,文章写的再漂亮又有什么用处呢?”

    藏文仲一听,很有道理,就继续问解决退敌的其他办法?而且向柳下惠当场承诺:“只要是他能想到的办法,凡是我们鲁国的各种物资都可以使用,没有什么舍不得的,现在就是希望借助一篇美丽的文辞去送礼的意思,这样总可以吧!”

    也就是,到齐国下告罪文书,总不能空着去吧,多带点礼物,私下和齐国商量一下让他们退兵,文辞就是个表面的借口罢了。

    柳下惠哈哈大笑的:“借着文辞去送礼,是完全可以的,不过藏文仲别去,让展喜去,即便是有问题也不掉身份”。接着,柳下惠就对展喜面授宜,一番交代,展喜明白了以后,连连点头,就拿着柳下惠让准备的东西出发了。

    什么东西?

    就是前面的古代沐浴膏:膏沐。

    展喜出境迎上齐军去进见了齐孝公,齐孝公一看鲁国来了使者,估计是投降之类的活动吧,就接见了了展喜,见到齐君展喜:

    “我们的国君,没有很好的处理两国边境之间的纠纷,让齐君生气了,而且鲁君听您亲自出动大驾,将要光临敝邑,暴露在原野之中,遭受风吹日晒,皮肤受到摧残,头发蒙受灰尘,就派我带着我们鲁国最高级的‘沐浴膏’,前来慰问君王和众位将领,这可是高级护肤品啊,等你们沐浴完毕了,神清气爽,干干净净的,再精神抖擞的出发攻打我们。因此,派遣下臣来犒劳您的左右侍从。”

    齐孝公一听,送“高级沐浴膏”,这是什么意思,什么牌子的产品,难道比我们齐国的还高级?是不是鲁国人害怕了,才想出这个馊主意,于是就:

    “鲁国人害怕吗?”

    展喜连忙回答:“害怕,鲁国的人害怕了,但是鲁国的君子就不害怕。”

    齐孝公轻蔑的神情,撇着嘴:“你们的府库空虚得就像悬挂起来的磬,四野里连青草都没有,仗着什么而不害怕?”“这就是成语“室如悬磬”的来源和意思。

    展喜不卑不亢的回答:

    “如果大王要问这个问题,那我就,我们依仗的就是我们鲁国先王的命令。

    从前周公、太公辅佐周室,在左右协助成王。成王慰问他们,赐给他们盟约,:'世世代代的子孙,不要互相侵害。'这个盟约藏在盟府里,由太史掌管。

    齐国的先君齐桓公,也是因此而联合称霸诸侯,而解决他们之间的不和谐,弥补他们的缺失,而救援他们的灾难,这都是显扬过去的职责啊。

    等到君侯你登上君位后,诸侯都给予厚望,:'这位国君一定会继承他爸爸齐桓公的功业吧。'我敝邑因此不敢保城聚众,为什么?因为老百姓都:'难道现在齐国的国君刚即位九年,就丢弃周成王的命令,废掉职责,他怎么向先君齐桓公交代?怎么会向齐国先祖姜太公交代?他一定不会这样的。'

    所以,我们鲁国就是依仗这个才不害怕(左传:恃以此不恐)。难道我们做的不对吗?“这就是“有恃无恐”成语的来源和出处。”

    齐孝公一听,真是晕了,鲁国的这番话,简直是无懈可击,听,就要退兵;不听,就是欺师灭祖。真他娘的了,刀切豆腐两面光,有文化就是厉害。鲁国就是有文化,怪不得周礼典藏于鲁国。

    这样的仗是不能打了,没有道理。于是齐孝公只好收兵回国了,路上还特意的搞了一次“品鉴鲁国沐浴膏”的洗澡大会,好好的享受了一下来自南方的气息。

    展喜在哥哥柳下惠的教育下,凭着三寸不烂之舌,退了齐国雄兵,也算是奇功一件了。

    但是,鲁国的另一方案,也在同时进行中,当时鲁国在实施这套送“沐浴膏”方案的时候,也不知道齐国能够让展喜的退兵。因此,第二套计划也在进行中——

    (3)鲁僖公“引楚围宋”,中原烽烟再燃起

    鲁国对抗齐国无理入侵的第二套计划也在进行中。

    鲁国在派走展喜的同时,又派了大臣东门襄仲和藏文仲一起到楚国求救,因为此时只有楚国才能和齐国抵抗,这就是为什么楚国会突然的攻打宋国的原因了。

    宋国在宋襄公死后,就立刻和楚国讲和了。

    于是,在中原地区的两个重要国家,郑国和宋国,都成了楚国的盟邦,但是郑国的投降是因为失去靠山后的自愿行为,而宋国的投降是因为迫于楚国的军事压力而被迫的,一个是“自愿行为”,另一个是“被迫投降”,这里面是有根本区别的。

    因此,宋国总是和楚国处在面和心不合的状态,楚国虽然知道,但是抓不到宋国的把柄,也不好随便的出兵征伐宋国。

    最近一段时期,宋国让楚国有些不爽,为什么?

    因为,当年宋国的宋襄公在临死前,对前来流亡的晋国晋文公(重耳)有过恩情,当时宋襄公这个投资,没想到终于开出了鲜花,重耳当上晋国国君后,马上出兵开始帮助周天子周襄王复位,并受到周天子的奖励,晋国的实力随着周天子的封赏,已经深入到了中原地区,这让宋国非常的高兴,就南北方实力来,楚国的地位毕竟得不到中原的认可,宋国可是公爵国,楚国只是一个子爵国,相差三个等级。所以,宋国便开始逐渐的向晋国靠拢。

    楚国看在眼里面,恨在心里面,就派以前的令尹子文(斗榖於菟),在楚国的“暌地”整天练兵,派现在的令尹子玉在“蒍地”练兵,一个前令尹,一个现令尹,都是一家人,可见当时这个斗氏家族主掌楚国的兵权。

    这就是磨刀霍霍向中原了。

    子文比较宽厚善良,在练兵的时候,一个上午就结束了,而且也不惩罚一个人;

    子玉就比较残暴,练兵整整一天才结束,没有休息,士兵喝不上水,很辛苦,而且子玉还对出现过错的士兵,当场鞭打了七个,用箭穿了三个违纪士兵的耳朵。

    练兵完毕后,周围的当地官员都来向子文祝贺,子文就摆开酒宴招待他们,其中有个很年轻的人叫蒍贾,不但晚到酒宴,而且也不祝贺子文。

    子文有些纳闷就问他为什么。

    蒍贾:“我不知道应该向你祝贺什么?你已经把令尹的官职传给了子玉,是为了安定国家,这样虽然对国内可以暂时的安定,但是对国外就不一定了。

    如果对外作战中,子玉作战失败的话,因为子玉是你推荐的,按照当时的法律,推荐人也是要受到惩罚的,我向你祝贺什么呢?

    子玉这个人刚强无礼,不可以让他治理军队,他统帅军队,如果兵车超过三百乘的话,恐怕就不能胜利回国了,现在就不祝贺了,等他胜利凯旋的时候,祝贺也不晚。”

    楚国在练兵,积极准备攻击宋国,缺少的,就是一个对宋国征伐的借口和理由。

    正好——

    现在齐国入侵鲁国,而鲁国要求楚国帮助救助,鲁国大臣藏文仲亲自向楚国令尹子玉,提出带领攻打齐国和宋国的请求,就是因为宋国对楚国不忠心,这就是最好的借口。

    既然宋国现在有投向晋国的意思,就需要敲打敲打宋国,于是,在鲁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34年,冬天,楚国在令尹子玉和司马子西的率领下,带着陈国、蔡国、郑国、许国等一班弟们,一举包围了宋国的“缗地”。

    同时,另一路,鲁僖公带领着楚国的军队进攻了齐国,占领了齐国的“榖地”(现山东省东阿县),为了分化瓦解齐孝公的实力,鲁国将齐桓公的儿子公子雍安置在这里,派原齐桓公的宠臣易牙,帮助扶持公子雍,用以对抗齐孝公。

    这样就等于是为齐国,设立了一个反对派的武装割据势力,也是算是鲁国反攻的一个基地,由楚国的申公叔侯在此带兵镇守,形成了:以齐国公子雍为首领,以易牙为参谋,以楚军叔侯为总司令的政治武装割据的格局。

    好好看看吧,现在的国际局势,在古代时候,老祖宗就开始玩了。

    鲁国的这个行动,直接把齐孝公给气死了。

    原来,前面展喜宋沐浴膏就是缓兵之计,等到联络的楚国后就反戈一击,才是笑里藏刀的致命一击。什么伦理道德,仁义礼智,看来越是有身份的国家,就像是鲁国这样,越是不讲道德,明里一套,暗里一套。

    鲁僖公二十七年,公元前633年,夏天,六月十八日,齐孝公连生气加生病,死了。

    齐国原齐桓公的另一个儿子公子潘,在公子开方的支持下,杀掉了齐孝公的儿子后,继位成为国君,称为齐昭公。

    这两年,齐国的君位继承,全是杀戮,这就是接班人没有安排好的恶果。齐国再次的衰弱下来了,已经完全没有实力与楚国争霸了,昔日齐桓公的辉煌,“风马牛不相及”的传,都成为了过去。楚国终于借着这次会,狠狠的抽了齐国一个大嘴巴,算是报了当年楚国被齐国压制的仇恨了。

    楚国进军中原的欲望,再次被挑逗起来了,不过这次的对,已经从之前的齐国换成了晋国。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