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适可而止,知难而退( 鲁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春秋第九十一年)
城濮之战,这是一场“春秋”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战争。
也是晋文公重耳成名的一战。
还是晋国称霸诸侯的开始标志。
()适可而止,知难而退
楚国,本来在接到齐国和秦国的和平斡旋停战信函后,楚成王就充分的分析了楚国所面临的状态,准备退兵了,并就此作出了安排,此时楚共王驻扎在申地,出令尹子玉带兵在宋国首都城下作战。
楚成王的使者到了子玉那里后,楚国令尹子玉非常的不满意,因为他主持的围攻宋国首都的战斗,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突然,楚君要求撤销对宋都的进攻,导致功败垂成,这让子玉非常的不满意。
听着楚王使者带来的意见,子玉有些不屑一顾了。
楚成王对子玉的意见是这样的:
不要和晋国军队作战了,也不要追逐晋国的军队,晋君在外面流浪的十九年,竟然从一个流浪汉,变成了国君,这就是克服了艰难险阻,尝尽了人间的辛酸苦辣,那些民间人情,事故真伪,晋君是都知道和亲身经历过的。上天给了他这样长的寿命,而且还把他的政敌都剪除了,这就是老天爷要帮助他。这样是运气,挡,都挡不住,我们不能对抗老天爷的旨意,算了吧!
根据兵法军志记载:允则当归,知难而退。
意思就是“适可而止,知难而退”的意思,见好就收吧。这就是适可而止,知难而退的意思来源。君子有德行,是不可以与之敌对的,我的这三个条件:,适可而止;2,知难而退,3;有德不敌,他晋文公都具备,所以我决定还是退兵吧。
令尹子玉听了这一番话后,心中非常不服,他们楚国也是秣马厉兵了很长时间,楚国二年不打仗,士兵的骨头都会松,什么晋文公有道德,什么适可而止,知难而退,这都是他重耳会赶的好罢了,这次一定要给晋国一个教训。
于是,子玉就派伯棼向楚成王请战:
“大王,实话,我们和晋君交战,不敢一定能够胜利,但是一定要和晋军作战,这样做,可以堵住那些搬弄是非,乱闲话的人的嘴,大王我们请战。”
楚成王,当然很不高兴了,但是楚国的军事权利掌握在斗氏家族中,令尹子玉的权利非常大,一旦双方闹僵了,都不好看。于是,楚成王就将楚国军队中的西广一军(当时楚国的军队分为两广,东广和西广,也就是我们的东军和西军),以及楚国太子的东宫卫队,和若敖家族的亲兵卫队大约一百八十俩战车的兵力,留给了令尹子玉,其他的部队全都带回了楚国。
其实楚成王的这个意思,也就是让子玉“知难而退,适可而止”的表示。但是子玉就是固执,非要和晋文公干上一仗不可。当天晚上,子玉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因为子玉参加这次战斗,准备为自己定做的一套漂亮的战马装饰,威风的马冠,潇洒的马鞅,还没有使用过。子玉非常的喜欢这套漂亮的装饰品,这天晚上子玉梦见河神对他:快把这些东西送给我吧,我赐给你孟诸沼泽湖波地。
子玉当然不肯给。
第二天早上,子玉看着楚王留给自己的这点部队,思索着昨晚上的梦,子玉就询问自己的儿子大心和自己的叔伯兄弟子西,询问二人这是什么意思,请给解解梦。
大心和子西不敢,就是敢子玉也不听,所以就让荣黄去劝阻子玉收兵回国,子玉根本不听。
于是,荣黄就退了一步,劝子玉马上到河边祭神,把河神要的东西都扔到大河里面去,祭祀神仙,荣黄声情并茂的:
“俗话:如果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就是牺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更可况是美玉和马饰呢,这些东西不过就是粪土,如果能够保佑军队获得胜利,还有什么不可以舍弃的呢。”
子玉看着自己喜爱的宝贝,还是不同意扔到河里,又拒绝了。
荣黄回来对大心和子西:不行,我也劝不住总司令了,不是神灵不帮助令尹,而是令尹没有为国家和士兵奉献一切的精神,这就是自讨失败。好了,别乱了,我们跟着走吧!
子玉开始转移楚国部队的阵地部署,准备重新寻找晋军决一死战。开战前,战书总是要下的,理的环节不能少,于是令尹子玉派军中大臣宛春到晋国出使,并且直接告诉晋文公:
“如果晋国不征伐曹国和卫国,同时让已经被逼流亡的卫国国君复位,把曹国的土地还给曹国,释放被扣押的曹君,放弃将卫国以及曹国的土地交付给宋国的想法,楚国也会撤掉对宋国的包围。”
其实,晋国攻打卫国和曹国,本身就是晋国让楚国撤消包围宋国国都的目的,此时目的已经快达到了,下一步如何应对,已经不再是单纯撤兵的问题了。
此时,晋文公的大臣舅舅子犯:
“楚国的令尹子玉,十分无礼啊!
晋君只向楚国提出了一个撤销围宋的要求,但是楚国臣子子玉却向我们晋国提出了,关于曹国和卫国的两个要求,一比二,不公平,且臣下要求王上,不合礼,要不,我们就攻击楚国?双方决一死战。”
看来子犯是好战派。
但是先轸:
“我们还是答应楚国的要求吧,如果我们不答应楚国的这个要求,楚国就不会撤掉对宋国的包围,宋国的民众恐怕要遭殃了,宋国就会怨恨我们。
如果这样的话,楚国的这一句话儿,就等于对曹国、卫国、宋国三国都有恩,我们如果不答应,就等于对三国都结下了冤仇。
不如私下的允许曹、卫的要求,可以达到离间他们和楚国的关系。至于楚国撤了对宋国的包围后,我们再去研究如何对付曹国和卫国这两个国。”
先轸看着周围的大臣们,一副战神的样子,深思熟虑的继续到:“这样还不够,我们肯定要和楚国打一仗的,现在给楚国留一个和我们开仗的借口吧,我建议把楚国的使臣宛春扣留在卫国,激怒楚国。”
晋文公满意的点点头,看着这个新提升的中军主帅,马上安排实施。
晋文公私下答应恢复曹国和卫国的土地以及君位,但是必须要坚决的站在晋国的旗帜下,站在晋文公的领导下,马上与楚国断绝所有的外交关系。
曹国和卫国,一点脾气都没有了,能够复国就很好了,于是赶快的签订条约,宣布加入以晋文公领导的同盟团体中,与楚国断交。
晋国收了两个弟。
楚国令尹子玉非常的烦恼,一则是卫国和曹国的事情,另一个是使者宛春的被扣留,这都是奇耻大辱啊,子玉的暴脾气压不住了,于是就派兵攻击晋军,一场大战迫在眉睫。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