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晋文公“伐许弱曹” (鲁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春秋第九十一年)
晋文公称霸的“温”之会上,非常重要的就是第二个问题,许国没有参加晋国召开的这次会盟。因此,究其不参加会议的行为来看,许国仍然属于死心塌地站在楚国立场上的反动派。
实话,这次温地会议,就是晋文公当上霸主后亲自主持的第一次国际会议。第一次,重要的不是会议的内容,而是参加会议盟国,给不给晋文公面子的问题。
许国并不大,就其实力来,也不是中原地区的主力诸侯国,但是,毕竟许国是楚国的弟,是嵌在中原边缘的一个诸侯国家。许国不参加,就是不给晋文公面子,在霸主的身上,面子更重要,因此晋国必然会教训许国。
鲁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十一月,十二日,温之盟大会刚开完,晋文公就以围猎的状态和借口,组织所有参加温之会的各国,抽出部分参会的卫队,边打猎,边操练,顺路一起前往许国的首都,包围了许国,也算是进行讨伐,对付这样的微国家,仅是保镖卫队就足可以了。
许国,当然不抗浪头了,中原的大哥领着一圈弟,包围了许国的首都,进行打猎,这是干什么?把许国当成猎物了,所以,很快许国就投降,服了。盟国集团不战而归,中原的团结和平的形势真是一片大好。
但是,在征伐许国的期间,发生了一件如何处理曹国的事件。
完了卫国,解决了许国,再曹国。
曹国,已经遭到了当年轻视重耳的报应,因为在这次整个国际纠纷中,晋国第一个针对的对象就是曹国,一举抓获了曹君,也算是痛快的报了当年他偷窥自己的耻辱。
晋文公年纪毕竟是有些大了,五十多岁当上了君王,在那个年代里面,五十多岁已经基本可以进入老人的行列了,尤其是国君,大部分熬不过五十,而重耳确是五十多岁登的基,最近又是出征,又是安民,还要忙着争霸,一来二去,身体不太舒服,在征伐许国的期间,晋文公感冒了。
过去,医官和算卦的卜官,有时候的功能是一样的,医官不用了,卜官是通神的,只要是医官治不好的,基本都是卜官的工作范围。他们只要是获得同意,都可以下处方给君王看病。
曹国的国君曹共公,现在一直被晋文公关押在军中,他心里那个后悔,当年要不是自己好奇,去偷窥人家重耳裸体洗澡,就不会惹来今天的麻烦。所以,偷窥是有代价的。
正好,这两天曹共公听晋文公病了,就马上安排身边的贴身侍臣侯獳(r),拿着钱,去贿赂给晋文公看病的卜官。
侯獳见到卜官后,就向其表示了自己君王的心意,卜官半睁着眼,看到沉甸甸的钱袋子,也不哼哼哈哈的了,马上就询问:“曹共公有什么要求?”这就是“有钱能使鬼推磨”,更何况以神鬼为生的卜官,侯獳了曹共公的意思,希望卜官能够帮助曹君回国,当然,目前这些钱只是见面礼,以后还有重谢。
刚才了,别看卜官的职位,但是不一定比当朝的大臣作用。因为,大臣和君王谈话的时候,君王一般都是端着国家思维,严严肃肃的,一副正统的样子。但是,如果是君王身边的贴身医生或者算命大师,都是君王的贴身人员,甚至国君一些私密的事情,都需要他们帮助。因此,他们就像是自己的亲人一样,一些话,更容易交流或被采纳。
曹共公就是研究透了这个问题,才出其不意的从这个人身上出发的。果然,效果很明显,立竿见影,不但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了”,而且还是“有钱能使磨推鬼了”。到底是“磨”在推,还是“钱”再推,你自然心里明白。
当着晋文公的面,看着他病恹恹的样子。
卜官,很是神秘的表演了一番烧乌龟,跳大神的动作,最后,定在了那里,看着晋文公不话了,把重耳吓得直勾勾的看着卜官。
卜官:“根据目前老天爷和神仙们的提示,大王的身体不舒服,就是因为灭掉了曹国而导致的——”
这个命题,太吓人了,重耳开始有些不相信,肯定要问根据是什么?
这正是卜官要进行思想工作的切入点。
卜官:
“当年齐桓公召集盟会称霸的时候,对于异姓的同盟诸侯都进行了分封。而现在,是你大王称霸的时期,但是你在主持盟会的时候,却连同姓的诸侯盟国都给灭掉了。
比如:曹叔振铎,是周文王的儿子,分封在了曹国;
晋国的先祖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儿子,封在了晋国,你么都是同姓的亲戚啊。你现在汇合诸侯灭掉了兄弟之国,这是不符合礼治的,这是其一。
大王曾经在退楚军的时候,私下里面向曹国和卫国许诺,让他们复国,现在卫国在大王的安排下,已经复国了。但是曹国,还没有复国,既然答应人家了,却做不到,这就是不信,这是其二;
对待同样的诸侯,对待相同罪过的惩罚,标准却不一样的,这是不能正当运用刑法,刑法是惩罚邪恶的东西,既然本身你都存在着错误,怎能有所谓道义,这是其三。
大王想想,如果舍弃了这三个问题,你以后会怎样来对待诸侯国,诸侯国会怎样的看待你?”
这个卜官嘴皮子真是利落,单纯的当个算卦的,真是可惜了。
晋文公一听,十分的有道理,再曹共公已经得到惩罚了,就决定恢复曹共公的君位和身份,正好这次正在围困许国,就以诸侯国的身份一起参加吧,等着处理完了许国,曹国也好跟着一起签订新的同盟协定,但是曹国的土地,要进行必要的分割,缩曹国的势力,算是惩罚,不过要等着这次同盟结束,再研究。
自此之后,曹国完全成了晋国的附庸国家。
在肢解曹国土地中,鲁国沾了很大的便宜,关键还是这一段时间里面,鲁国积极的参与国际事务,不但和周王朝,也和晋国保持良好的关系,而且合着从轻处理卫国国君,赢得了一定的国际威信,在实际分割曹国的活动中,策略得当,获利最大。
到底是什么策略?
鲁僖公三十一年,公元前629年,春天,按照晋文公的初步瓜分曹国的意见,鲁国分得的土地为济西地区的田地,就是当年济水以西的土地,大家知道,济水以南地区,就是现在山东省会济南。
鲁国派了藏文仲,前往晋国去接受分封和相关的土地证文件,办理接收的续。
这是个美差,于是藏文仲悠悠闲闲的出发了,走到现在的山东省鱼台县地区,当时叫做“重”地,的宾馆休息时,宾馆的总经理接待藏文仲,在招待期间就和藏文仲:
“现在晋国是威风八面,得到了诸侯的支持,必然会对那些亲近晋国的诸侯特别的好,所以应该快点赶去,晋国一看鲁国是重要的国家,而且第一个前往,服从命令,肯定高兴,于是我们就可以多要点土地,也是未可知的,要知道,早飞的鸟儿有食吃——”
藏文仲一听很有道理,就马上出发,晓行夜宿,第一个到了晋国。
晋国晋文公非常的高兴,也想起了鲁国对自己的支持,便在济西田地的基础上,额外的增加了洮地以南,东边接近济水的地方。当然这都是分割的曹国的土地,所以鲁国在分赃曹国的土地上,获得了大部分的利益。
藏文仲回国向僖公汇报了这个事情的经过:“大王啊,我们这次获得了这么多的土地,是因为重地的宾馆经理的意见和功劳,我听,善行彰明、虽贱必赏,恶行有兆,虽贵必罚。这次是因为他的功劳得到了这么多的土地,一定要重赏他。”
鲁僖公就解除了这个宾馆经理的职务身份,给他封赐了更高的官爵。
这里要明的是,当时那个年代,当驿站的人员,就是仆人,不是什么好的职务,按照现在我们的观点,一个国家宾馆的经理职位,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给解除了职位,封赏了官爵,把实权给撤销了,这是不惩罚吗?
其实,解除了驿站管理职位,就等于是解除了下人的低等身份。因此,不要以现在的观点看待那时候的问题,这样叙述,为了是让我们好理解而已。
为此,鲁国专门安排东门襄仲,就是公子遂,亲自代表鲁君再次的到晋国进行拜谢。
曹国,因为曹共公的偷窥陋习,受到了这样的惩罚。
晋文公解决了“温之会”上的“卫国打官司,处理许国,肢解曹国”等三个问题后,又开始进行下一步的计划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