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秦穆公再哭师 (鲁僖公三十三年 公元前627年 春秋第九十六年)
似乎这个故事,都可哭有关系。
首先是晋国的晋文公去世,晋国陷入悲痛之中,晋人大哭;秦国企图偷袭郑国,发兵前蹇叔哭儿子,其实是借以抒发自己对出兵的不满,哭的是自己的孩子,为的是再次进谏秦君;现在又是秦穆公哭师,哭的是什么?
这次秦国的军队是在眼泪中出征,又在眼泪中返回。
文赢释三帅——
重耳,晋文公的夫人是谁?就是秦国秦穆公的女儿文赢,也就是现在晋襄公的亲生妈妈,当年那个先嫁给晋太子圉人,后来又嫁给重耳的秦国公主。
文赢是秦国人,崤山之战,秦国的三个统兵的将军被俘,面临的就是后续的处理问题,是杀,还是放?都是未知数。
文赢看着自己父亲国家的三位大将,一股脑的都被自己的儿子所俘虏了,从感情上讲,肯定不会让儿子杀死这三员大将的,更不愿意秦晋从此交恶。
当年,在“韩原之战”中,晋惠公被秦穆公抓获,也是面临同样的问题,晋国的公主秦穆夫人甚至以死相逼,才让晋惠公得以释放,现在风水轮流转,到了晋国俘虏秦国的大将,让秦国的公主出力的时候了。
文赢于是就把儿子晋襄公叫过来:
“我最爱的宝贝儿子,听你打了胜仗,妈妈很高兴。
都是这三个秦国的被俘将领罪过,他们挑拨离间我们晋国和秦国的关系,现在终于失败了,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且破坏了秦晋两国的友好关系。
我知道你姥爷的脾气,你姥爷要是得到这三个人,肯定会扒皮抽筋,食其肉的。所以,何必我们来杀他们,让我们来承担残杀俘虏的恶名声呢?
不如,我们放他们回去,让你姥爷亲自处理他们,也算是给他一个面子,还了当年先君(晋惠公)的那个人情”
你这个文赢多吗聪明,一个反间计,就把儿子给搞糊涂了。
看着妈妈的这个神情,以及所提出来的要求,晋襄公无论怎样都要给妈妈和姥爷一个面子,杀三个大将很容易,但是处理不好两国的关系,就很麻烦了,晋襄公最终决定还是答应妈妈的要求。
但是这个事情恐怕晋国的那些大臣们有不同的看法,所以不能商量,而是马上做决定,否则啰嗦就多了。
史记,秦本纪是这样记载的:——,晋文公丧尚未葬。太子襄公怒曰:“秦侮我孤,因丧破我滑。“遂墨衰绖,发兵遮秦兵於肴。击之,大破秦军,无一人得脱者。虏秦三将以归。文公夫人,秦女也,为秦三囚将请曰:“缪公之怨此三人入於骨髓,原令此三人归,令我君得自快烹之。“晋君许之,归秦三将。
所以,晋君释放了秦国的大卫带兵大将。等三位大将被释放除了晋都后的第二天,出事了。
晋国的大将先轸上朝面见襄公,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问起秦国的囚徒哪里去了?是不是我们晋国也搞个献俘的仪式玩玩。
晋襄公脸红了,有些不好意思的对先轸:
“元帅大人,你别生气昂,我母亲为这事情请求我,我把他们放了,昨天也没好意思告诉你,他们已经在回国的道路上了吧。”
“呸——”
先轸的一口唾沫,差点吐在了晋献公的脸上。
先轸愤怒地:“我们的战士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他们从战场上抓回来,一个女人的刹那之间,就把他们从国内赦免了,毁了自己的战果而助长了敌人的气焰,亡国没有几天了!”
先轸完,感到还不解气,就不顾规矩和礼貌,连连朝地上连吐了好几口唾沫。
晋襄公也知道这件事情做的确实有些问题,怎么也要和大臣们商量一下,这样怎么给晋国的战死疆场的士兵们交代,即便是要释放,也应该谈点条件之类的。今天再加上先轸的一番怒火,晋襄公连忙派大臣阳处父去追被释放的孟明等三人,而且严令:一定要把这三个追回。
你想,这三个人好不容易获得了晋君的赦免,而且晚上夫人一再秘密嘱咐让他们快跑,所以他们自从出了晋国的都城后,就拼命的狂奔。
这是和生存和死亡赛速度。
阳处父,即便是坐着火箭,恐怕也未必追得上了。果然,阳处父一气追到黄河边上,过了河对面就是秦国的国境了,才看到孟明等三人已登舟离岸,向着秦国进内前进了。
孟明等人看到岸边气喘吁吁赶来的阳处父,就回头高声问道:“阳处父大人,别来无恙,莫不是晋君让你前来追杀我们的?”
阳处父多聪明,一看真的追不上了,这个恶人绝对不能当,也决不能让国君当。于是阳处父解下车左边的骖马,当时驾车的马,一般来在拉车的主马身边,都有一二匹帮着拉车的骖马,就是副的意思。于是,阳处父就假托晋襄公的名义喊道:
“三位秦国的大将军,晋君因为你们离别匆匆,没来及设宴招待你们,感到很过意不去,就派我亲自找你们,送给你们骖马,让你们骑着回国。
谁想到,你们走的太早,我老头子贪睡,错过的时间,就急匆匆的给你们送过来了,请你们划船回来,接收晋君的赏赐吧!”
孟明一听,看着一匹骖马,三个人怎么骑乘,心里暗暗的骂阳处父这个老狐狸,就在船上叩头:
“贵国国君宽宏大量,不杀我们这些囚徒,让我们回到秦国去受死刑,如果国君把我们杀死,虽然死了,对于我们来也是永垂不朽的。如果遵从晋君的恩惠而赦免我们,三年后我将回来拜谢晋君的恩赐,谢谢,大人,请回去吧。”
阳处父茫然的看着渐渐远去的舟船,长叹一口气,十分的无奈,只好回去复命了。
其实孟明的意思,也就等于是用巧妙的回答向晋国宣战了,三年的期限,就是复仇的期限。不过现在他们还要面临回国的这一关。
秦国的三位败将回国了,他们都是败军之将,都是被俘虏后释放的将军,按照秦国的法律,他们都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这真是“逃离虎穴,又入险境”啊,三人心情惴惴不安。
当他们无精打采的走到秦国首都的城门的时候,远远的看到令他们惊讶的场面,这真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
秦国的国君秦穆公,穿着白色的衣服站在郊外等候,一看到三位将军后,顿时对着他们放声大哭并呜咽的道:
“三位将军受苦了,是我违背了蹇叔的劝告,没有审时度势,让你们都受了委屈,这是我的罪过啊,请你们原谅我吧。”
三将领一看,满肚子的疑惑和委屈都化成了一股清泉,泪如雨下,纷纷下车,噗通,跪在秦穆公跟前,也跟着嚎啕大哭,要求秦君治罪,但是秦穆公搀扶起三个人,对着周围的众人:
“这是我的错误,大夫们有什么罪呵!况且我不会因为一次过失而抹杀他的大功劳。”
史记也是这样记载:三将至,缪公素服郊迎,乡三人哭曰:“孤以不用百里傒、蹇叔言以辱三子,三子何罪乎?子其悉心雪耻,毋怠。“遂复三人官秩如故,愈益厚之。”
这就是老秦人的性格和胸怀,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从此以后,秦穆公继续任用三位将军带领秦军。
其实,在秦穆公左右的很多人,还是建议秦穆公杀了孟明,他们对秦穆公:“这次战役的失败,就是孟明的罪过,一定要杀了他,以儆效尤。”
但秦穆公并没有改变自己的观点,对众人:
“这就是我的过错,当年周王身边的大臣芮良,曾做过一首诗,的很好:
大风猛吹如巨隧,
贪婪易把善良退。
闻事不辨乱是非,
忠言逆耳连声啐。
不用贤良肱骨臣,
失败均是我之罪。
这首诗,其实就是的我啊,就是因为我的贪婪,害了孟明,孟明执行我的命令,他有什么罪过,必须由他继续任职,方能改正我的错误。”
其实,秦穆公还是一代明君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