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鲁国成了香饽饽 (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春秋第一百一十年)

A+A-

    在中原争霸赛的“战争拉锯区”内,之前基本都是晋国的弟们,现在倒好,被楚国趁着晋国的登基内乱,开始了“北上的段”,一下子,这些弟们都被楚国又征服了过去。

    国际形势的情节,发生了大逆转。

    这是中原霸主晋国所不能容忍的。

    就目前的形式来看,处于中原拉锯去东侧的鲁国,就变得非常重要了,若是鲁国在被楚国争取过去,那么,晋国基本上就是光杆司令了。所以,原先暂时还处在拉锯去边缘的鲁国,就成为晋国和楚国,甚至于是秦国,所竞相争取的对象了。

    鲁国此时成了香饽饽。

    所以,这时候的楚国和晋国,甚至于还包括秦国,纷纷向鲁国发出了橄榄枝。

    鲁国做梦都没想到,自己的地位一下子飙升了,面对各位大国的纷纷示好的举动,竟然让鲁国顿时飘飘欲仙,一幅大国,玉树临风的样子了,让我们还是按照时间的发展顺序,慢慢的来吧。

    鲁文公四年,公元前623年,冬天,十一月,初一。

    鲁文公的奶奶成风夫人去世了,这其实应该是一个很普通不过的丧事了,生老病死,自古就是人之常情,况且是一个年事已高的老人,不至于搞的大张旗鼓。

    但是,鲁国这个老奶奶的死,刚好就发生在晋、楚这两个对,在拼命争夺中原诸侯的这个阶段中,老人死的太是时候了,会太好了。于是,这次鲁国老奶奶的死,就变成了与鲁国搞好关系的最好借口。

    晋国和鲁国,是传统的良好盟友的关系,无论是鲁文公的奶奶死了,还是晋国的晋襄公死了,双方都互有往来,继续保持良好的关系,现在更是要这样做了,可是——

    鲁文公七年,晋国赵盾在“扈地”举行了晋灵公上位后第一次的诸侯会盟,其实就是向诸侯通告一下,晋国新君已经上位,中原友好联盟的舵主,已经换成晋国这个高贵的孩了,但是,请各位注意,晋国目前暂时由我赵盾了算,也就是,中原联盟体系中,也是暂时我赵盾了算。

    这样的大会,诸侯们都要参加。

    鲁国也要参加,但是鲁国国君鲁文公晚到了,在古代的那个交通状态下,从山东到山西,长途跋涉,山山水水,时间很难估算准确,要是再碰上天气原因,就更不好了,鲁君迟到,估计是交通路上出了什么意外的状况。

    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就是晚到了吗!

    人家鲁君风尘仆仆的样子,明鲁国还是愿意在中原这个联盟体系里面的,但是,赵盾有些不仗义了,他认为鲁国是有意怠慢晋国,有意的怠慢他赵盾,晋国为了这点事开始对鲁国不依不饶了。

    在第二年,鲁文公八年,晋国的赵盾竟然带着兵来讨伐鲁国了。其实,在那个“春秋”的年代里面,我们完全可以抱着这样的一个观点来看“讨伐”的问题,大可不必把“讨伐”看的那么的严重。那个时候的讨伐,经常是出兵而不战斗,就是耀武扬威的装装样子,当然也是当时的一种政治态度的表达方式,企图通过这种“讨伐”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一种不满或者看法。

    存在不友好或谴责问题,国家之间,都可以用“讨伐”的形式来处理,其实就是一个武力形象的展示。

    就因为这次盟会,鲁文公迟到了,后果很严重。

    晋国的赵盾向鲁国玩起了形象展示,就是为了表示对去年会盟的时候,鲁国晚到的不满。

    鲁文公八年,公元前69年,鲁国当然要给这个新任的大哥这个面子了,于是派出了鲁国重要的大臣公子遂,与赵盾在“衡雍”见面,并且进行了会盟。

    晋国和鲁国,算是“友好”的再次巩固了两国的“阶级友情”。

    这个事情,当然被楚国和秦国看的一清二楚,你晋国这样为了拉拢鲁国,不惜一切代价,胡萝卜加大棒,打一下,再给个甜枣,看来我们也可以对鲁国进行新的外交攻势,不一定非要刀兵相见。

    鲁文公九年,公元前6年,秋天,楚国在收降了郑国、宋国、陈国、蔡国等一班弟后,楚国就派了原令尹子文的儿子子越椒(伯棼),到鲁国去展开友好访问,一来搞好关系,二来挑拨一下鲁国与晋国的关系,三来也向鲁国通报一下目前的国际局势,希望两国能够走到一起。

    这个会本来把握的很好,楚国看问题很准。

    但是,这个出使的子越椒,却并不是一个优秀的外交人才,一盘好棋,竟然让他给下臭了。在目前楚国局面大好的形势下,楚国的有些大臣开始目中无人了,这里面就包括子越椒,他可能错误的理解了这次楚国派他出访鲁国的真正意味,认为楚国很强大,竟然在这次出访鲁国期间,态度表现的很傲慢。

    你想想,鲁国是当时最有文化的国家,楚国是没有文化的南蛮,楚国使臣在当时最有文化的国家,表现出傲慢,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这不是“土流氓”的表现吗。

    鲁国肯定心里想,既然你楚国的使臣这样瞧不起鲁国,又何必派这个大臣来鲁国出访,看样子,两国之间下战书,也不过这个样子,除非楚国真的是来鲁国下战书。

    否则,无故的傲慢,就等于是全盘否定了这次出访的目的,楚国安排人员不当,这个大臣子越椒,是不是脑子也有毛病,要不真的就是没有文化,空有一个贵族的名分而已。

    所以,鲁国的大臣叔仲惠伯就:

    “这个人,不靠谱,肯定会使他们若敖氏宗族遭到灭亡,对待他的先君,他也会如此傲慢的,神,是不会保佑他的。”

    楚国向鲁国示好的行动,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楚国主动的和鲁国表示友好行动,当然瞒不过秦国,秦国一看,鲁国确实是一颗重要的棋子,晋国和楚国都在行动,我们秦国也也不能闲着。因为,他们秦国和晋国已经成为了一对死敌冤家,搞好与对的盟邦的友好关系,也是一种政治上的储备。

    但是,秦国好像是没有与鲁国交往的借口,一来:自己秦国和鲁国相隔十万八千里,距离太远,很少利益冲突;二来:秦国现在还没有进军中原,与鲁国没有友好关系,到底找个什么借口呢?

    于是,秦人就想起了鲁国已经死了快六年的老奶奶了,这就是,为什要奶奶的死的时间很重要的原因。

    鲁文公九年,公元前6年,秋天。

    秦国派人来送早已经死了的鲁僖公和成风夫人的丧葬衣衾。

    在过去古时候来,诸侯之间,只要是死了亲人,相互送一些丧葬的物品,是符合当时礼制的,也是符合外交规范的。但是,这次秦国的表示,是在鲁文公的爸爸鲁僖公死了十年,以及成风夫人死了六年之后,才来送丧葬的礼物,确实有些不合时,时间有点长。

    但是,无论如何,这毕竟是国家之间的交往,必须要记载下来的。

    其实,刚才已经过了,秦国就是找一个借口和鲁国套近乎罢了。

    为什么秦国要和鲁国套近乎,俗话:无事不登三宝殿。秦国想干什么?道理很简单。因为,秦国要和晋国打仗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