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鄢陵大战:晋楚论剑(下)(鲁成公十六年,前575年 春秋第一百四十八年)

A+A-

    晋军和楚军,从早上一直战斗到了晚上,就是星星出来了还没有结束,可谓是双方杀的昏天黑地。

    双方不分胜负,谁也不能一下打败对方。

    但是,楚共王受伤了,一只眼睛被射瞎了,很疼,过去没有麻药,用刀子剜出来箭,甚至连眼珠子都带在一起,你疼不疼?但是楚王很顽强,并没有因此而丧失战斗意志,继续准备明天再战。

    一天的仗打完了,楚共王安排人到楚营进行巡视。

    楚国子反收兵后,并没有立刻休息,而是命令下的将军们查点伤员,治疗重伤,充分编制部队组成,补充战车的士卒,安排工匠不许睡觉,连夜修理甲胄和兵器,给战马粮草喂食,排列好新的战车的序列,并且安排炊事班厨师,准备好明天早上鸡鸣时的早餐,让战士用餐,吃完早餐在进行与晋军厮杀,这是死命令。

    可见子反很是尽职尽责。

    晋军知道了以后,很是担心,这个仗,明天还要血拼,真是头痛,苗贲皇就提议也向晋军的大营士兵公开的发布命令:检阅战车,补充士兵,准备早饭,喂饱战马,磨快兵器,整顿军阵,明日再战。

    命令发布后,就偷偷的故意让一些楚国的俘虏逃回了楚营。

    其实这就是“精神战”,最早的精神战。

    楚国努力整顿军备的行动,给晋军很大振动,晋军的整顿军备的行动,也必然给楚军很大的振动。

    当楚国的俘虏从晋军逃回来后,首先得到信息的就是楚共王,于是楚共王很是担心,关键是自己伤口疼的睡不着觉,赶快派人找子反过来商议这个事情。

    其实,楚共王并不知道子反早已经安排好了明天战斗的工作了,其实也正是因为楚军的工作做的好,才导致晋军跟着学习的。

    子反知道大王受伤了,需要休息,就没有向楚王汇报这些工作,而这些工作也是他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只要自己尽职尽责的完成就可以了,让大王好好休息一下。

    于是,安排完毕工作后,子反的警卫员看着首长操劳了一天,很心疼,就拿出来美酒让首长喝一点,解解乏,晚上睡个好觉,明天更有精力指挥战斗。

    子反也就顺势喝了几杯解解乏,也没想那么多。但是警卫员的这个好心,却变成办了坏事,谁也没有料想到,就是因为这杯酒,竟然要了子反的性命。

    楚共王知道了晋军的准备工作后,很焦虑。

    楚共王派人来找子反过去商量军情,看看怎么应对敌人的准备,当得知子反喝醉了就早睡觉了的消息后,让得知这个消息的楚王大怒,自己因为伤痛睡不着,要操心楚军的战况,而晋军敌情严重,更是让伤疼加剧,更是也睡不着觉了,现在,楚军的部队需要管理,明天还要战斗,也应该睡不着觉。

    但是,这一切,千头万绪没有理顺,作为三军司令员怎么能够睡着觉,谁知道,子反竟然睡着了,而且是喝醉了酒,这太可恶了。

    所以,楚共王长叹一口气:

    “这是上天让楚国失败啊,我不能坐以待毙。”

    于是,楚共王也没有和别人商量,便通知自己亲兵卫队连夜撤退了,竟然没有给其他的人打招呼,楚王的意志力在晋国“精神战”下,以及一个偶然的误会中,完全崩溃了。当然,这也有和楚共王受伤也有一定的关系,战斗胜负和君王的性命比较起来,还是命要紧,因此这场战争就这样结束了。

    你到底是因为魏琦的一箭,还是因为子反任劳任怨,还是因为警卫员的关心,导致了楚军的撤退,这一个个的事情,一环环的巧合,促成了结果的发展,导致了战斗骤然停止。

    战场上真是千变万化,难以预料。

    楚共王先行带着楚军撤退楚国后,子反得知消息,不知道出什么事情了,难道是楚王伤情过重,有性命之虞?楚军军心涣散,当然也不能再打了,子反也只好带着部分断后的楚军留在后面,慢慢的撤退,离开了战场。

    楚军驻扎军营,成为了一座空营。

    晋军进入了楚军的大营后,修整了三天,而且连续三天都在吃楚军撤退来后不及运走的粮草,全军上下一片欢腾,这个胜利来得太突然了,有些运气。但是,这也是因为晋军实力强大,所引起楚军忌惮的核心的原因,范文子有些酸溜溜的,他一直的主张撤退,没想到竟然迎来的胜利。

    楚国的子反倒霉了。

    楚共王撤退经过以前随国的“瑕”地的时候,楚共王逐渐的冷静下来了,于是派人调查时间的经过,才知道冤枉了子反,于是楚王派人前往子反军营对他:

    “先大夫子玉,当年在‘城濮之战’中失败,是因为当年君王不在楚军中,所以失败后就自杀了。你不要以为这次失败,你有什么过错,因为我在军营中,这都是我的过错和罪过啊!和你没有关系。”

    子反非常感动,连忙派使者向楚军汇报:

    “我带领的军队,现在确实存在溃逃的情况,这是我的过错,和大王没有关系,如果大王赏赐臣意思谢罪,我就是死了,也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虽死犹荣。”

    其实,这就是君臣之间的客气话,大家彼此都明白,楚王把责任揽到自己的身上,就是为了保住子反的一条命,子反也不愿意让国君为自己背黑锅,要死,就死,大家彼此理解万岁。

    所以,这都是停留在一种交涉的过程中。

    和子反有矛盾的子重,就很坏了,他给子反写了一封信,直接导致子反的死亡。

    子重:

    “当年那位成得臣子玉大人,也就是让楚军失败的人的下场,你大概可能听了吧,你为什不考虑一下子?”

    子重拿着当年楚国令尹子玉,在“城濮之战”失败后自杀的事情事,就是暗示子反学习子玉自杀的精神,以死谢罪,别叫大王不好意思出来,大家彼此都是体面人嘛,何必非要出来那个“死”字。

    于是子反被子重的“激将法”搞昏头了,他回答子重:

    “就是没有先大夫子玉的事情做示范,你这个大夫让我考虑自杀的问题,我怎能敢苟且偷生。我已经损失了大王的军队,哪敢忘记还有先大夫的自杀示范呢?”

    楚共王得知这个消息后,赶快派人前往子反处,命令子反不要自杀,但是赶路的人还没有赶到的时候,子反已经自杀了。

    子反重演了当年子玉自杀的那一幕。

    “鄢陵之战”,晋国终于胜利了。楚国再败,不过败的确实有些不心甘。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