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过河拆桥,卸磨杀蠢驴 (鲁昭公五年,公元前536年,春秋第一百八十七年)

A+A-

    一般来,卸磨杀驴比较好理解,大家都知道用完了拉磨的驴后,杀掉吃了,多少有点不仗义的意思。可是“过河拆桥”,在现在绝对是个贬义词。

    但是,如果此时用这个词,来介绍叔孙氏在穆子死后一团乱象的最后结局,还是有很大的褒义的意思的。因此,“过河拆桥”从某种意义上来,在这里面应该是一个中性词。

    为什么这样呢?

    前面已经了:叔孙氏家族的变化,都是叔孙穆子自找的祸难,当年在他刚生下来的时候,庄叔为这个新生儿算卦,得到了明夷卦,然后变卦为谦卦,庄叔找来了算卦大师卜卦,得到这样的结论:

    他将出逃,然后又回来为你祭祀。他领着谄媚的人回来,这个人的名字叫做“牛”,死的时候是饿死的。

    你当时的算卦准不准?

    后来,叔孙穆子真的对应卦象,直到死了,此时逃亡到齐国的儿子老二仲壬知道了,就返回了鲁国准备争夺叔孙氏的宗主位置。

    季孙氏知道他才是正宗的叔孙家族的继承人,打算拥立仲壬为叔孙的继承人,但是叔孙的家臣南遗却找到了季孙建议:“叔孙氏去过强大了,你们季孙氏肯定就会衰弱,现在正好叔孙氏家里面有内乱,这不是对你有利的事情吗,各人自扫门前雪,你就不要管了。”季孙氏一想也对,就不再参与意见了。

    所以,在获得了季孙的默许后,回来的老二仲壬就等于失去了强有力的外援,成功的希望陷入渺茫。

    叔孙氏的家臣南遗,因为接受的竖牛的贿赂和许诺,就坚决的抵抗仲壬的来临,对于已经被树立为宗主的公孙仲子来,自然是也是睁一眼闭一只眼了,看看事态的发展再。

    于是,南遗就在叔孙氏的家族中召集的族人,召开誓师大会,又是许诺,又是效忠宣誓,让宗族的人们帮助自己在叔孙宗祠的大院子里面,攻击没有准备的仲壬等人。

    群众的情绪往往很容易被煽动起来。

    很快,就分成了两个阵营,不过南遗的阵容占了决对的大多数,于是两下一动,南遗这边的大将司宫,一箭射中了仲壬的眼睛,仲壬很快就重伤死去了。

    所以,从现在的事态结局来看,这个仲壬也是办事不密,属于愣头青类型的。你想想,你回来要夺取宗主的权利,一定要有准备,要和其他的势力相结合,比如,秘密串联宗族的势力,宣讲竖牛的谄媚,大哥和爸爸死的冤枉,以获取基层群众的支持;另外,找到对他有好感的季孙氏,用贿赂和重诺获得外部势力的支持,第三,最好的就是到鲁君那里去寻求支持,提出竖牛违规树立宗主的行为,就是蔑视君权,以完成政治上的储备;第四,寻找死士,进行必要的斩首行动,以消除敌人的首脑。

    这样一番准备,上下其,准备完毕后,再返回宗族里面,等待时进行夺权,这样获胜的会就大的很多。

    现在倒好,仲壬仅凭着一个身份,就断然的踏入了险地,最后再利益的对抗中倒下,自古以来,在身份和利益的对抗下,往往身份是很微弱的。

    仲壬死了,竖牛很高兴,马上就分给了南遗三十座城邑,这是个巨大的礼物,南遗的实力由此而强大了,但是叔孙氏的势力却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前面的裁撤中军,已经让叔孙氏的军事实力大损,这次的分割三十座城邑,又让叔孙氏的经济实力大损,这个结果必然会引起族人的愤恨。

    竖牛,已经是被族人所痛恨的人物了。

    目前还有一个身份比较尴尬的人。这就是刚刚被竖牛拥立的宗主公孙昭子,他以后才是这个家族的家长,让竖牛这样乱七八糟的一搞,虽然自己获得了宗主的地位,但是宗族的势力却受损了,而且还惹起了族人的愤怒,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否则自己的位子根本做不长。

    所以,在公孙昭子正式的办理完担任宗主的续后,就马上召集了全族的族人开大会,新宗主上任后的第一次大会,很重要,在会上,看着黑压压的族人,公孙昭子哭丧着脸:

    “各位叔叔大爷,婶子,大妈们,

    竖牛,是祸害我们叔孙氏的大祸害。直接搅乱了我们叔孙的家族,他杀死了两个穆子的嫡出的儿子,拥立了我这个庶出的儿子,这就是不忠不孝啊。

    现在竖牛又把我们的城邑,分给了别人,想用这个办法来逃避自己的罪责,培植自己的实力,没有比这个更大的罪行了,虽然,我是被竖牛所拥立的,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只能坚持正义了。”

    下面人们议论纷纷,咬牙切齿,问道:

    “宗主,你想怎么办?”

    公孙昭子沿着呀:“过河拆桥,杀死这个不忠不孝的子孙。”

    不知道为什么,竖牛没有参加这次的大会,这很神奇,不过,竖牛也知道自己做的很过分,没开大会之前就已经知道事情不好了,所以不敢参加这次大会,这可能是唯一的解释了吧!

    大会的精神,竖牛下的人,很快就向竖牛汇报了这个事情,竖牛就害怕了,这还了得,这不是明摆着要弄死我吗,三十六计,快跑吧,于是,竖牛逃亡去了齐国。

    能逃的了吗?

    齐国是穆子儿子孟丙和仲壬的娘家,竖牛是害死孟丙和仲壬的凶,要不,竖牛是个蠢人,你怎敢往齐国跑,于是孟丙和仲壬的儿子们带领着家兵,在齐国和鲁国的交界的关口设伏,将这个不忠不孝,搅乱了叔孙家的大祸害竖牛,拦路杀死了。

    为了解恨,还将他的头颅直接割下,扔在了道旁的荆棘树枝上,直到慢慢的腐烂成了骷髅。

    这个事情,受到了后来孔老夫子的表扬,夫子:公孙昭子不去酬劳竖牛的拥立之功,而是坚持正义,真是难能可贵的,这个桥,拆的好。

    所以,这里的“过河拆桥”还是个褒义词,最少也是个中性词吧。

    一场很轰轰烈烈的叔孙豹家族的事件,就这样结束了,真是令人扼腕感叹啊。

    春秋,左传中,就是有很多这样处事做人的道理,需要我们去学习和参悟。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