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小人费无极(鲁昭公十五年,公元前527年,春秋第一百九十六年)

A+A-

    楚平王把自己的二个兄弟给忽悠死后,马上登上了楚王的王位,这是发生在鲁昭公十三年的事情,然后在第二年,鲁昭公十四年,夏天,楚平王派大将然丹在“宗丘”进行盛大的阅兵式,安抚当地的百姓,赈济贫困,赦免孤儿寡母的税赋,选拔人才,任人唯贤。

    一派贤明君王的样子。

    之后,楚平王又派遣了大臣屈罢,在“召陵”地区,进行阅兵式,检阅部队,实施的政策也和然丹的一样,主要目的就是两个字“养民”。

    同时,楚平王主动和和四方的国家交好,正式的下达了“息兵五年”休养生息的命令,让百姓从沉重的兵役中解放出来,楚国此时基本上处在经济大恢复的阶段。

    楚国,看样子正在快车道上飞速的前进。

    但是,在和平时期从来就不缺少人,就好像是在战争年代不缺少的英雄一样。

    此时的楚国出了人,这个人,可不是人物的人,而是奸诈的奸臣人。

    他就是费无极。

    这个费无极是谁,担任什么官职?

    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楚平王还是公子弃疾的时候,曾经被楚灵王派往被灭掉的蔡国担任蔡公的职位。于是就和一个蔡国的女子私通,生了儿子“建”。楚平王登基后,就封公子“建”为自己的太子,并让伍举的儿子伍奢担任太子建的老师,费无极担任太子的少师。用现在的话就是一个担任正教授,一个是副教授。

    但是,这个费无极可是个人和奸臣。

    你也许会问,既然费无极是个人,为何楚平王还让他来教育自己的儿子?

    其实,所谓的“人和奸臣”,基本上都是之后人们给的评价,也是后来人根据历史的事实而给予的评定而已,在当时的那个环境中,往往奸臣可能表现的比忠臣更优秀,因为他们会,他们能揣摩上级的意思,会左右逢源。

    所以,谁也不会自己是奸臣,谁也不会把自己私利的内心想法出来,大家都是同殿为臣,至于人品怎样,只能是考验你的阅人水平了,大家彼此之间,都是工作和政治上的利益关系而已。

    人的能量很大,有时候都能大的导致国家灭国。

    所以,才有:远人,近君子之。

    人不会给你带来任何的利益,即便是有点恩惠,也都是建立在为他自己实现目的基础之上。

    更有的人,无缘无故的看着别人的成功而眼红,甚至是对自己没有利益的事情,也要伸上一腿,为你下个绊子,两句坏话,能不能看清楚势利人,就看你的阅人水平了。

    楚平王,显然就没有这个水平。

    费无极当年在楚平王夺位的时候,就很嫉妒那个立了大功的原蔡国声子的儿子朝吴。其实,这个朝吴当时忽悠子干、子皙、弃疾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能立下辅助弃疾成为楚平王的大功,他的真实内心目的,就是想恢复蔡国而已,没想到歪打误撞、缘巧合,竟然天降巨勋,所以楚平王很感谢他,为了表彰他的功劳,一高兴就恢复了蔡国,并且让他在蔡国继续当了大官,这让费无极很是嫉妒,直接导致他的“红眼病”犯了。

    一副人的嘴脸,暴露无遗。

    人有人的技巧,表面上他会和你很好,甚至于攀上亲戚关系,什么干爹、干妈之类的。费无极表面上就和朝吴很好,于是他找到朝吴,经常的忽悠他:

    “你现在已经立下了大功,但是还没有成为蔡国的第一执政大臣,这很是耻辱的事情,蔡国复国,全是你的功劳啊,你一定要经常向楚王或蔡君提出提升的请求,我会帮助你的,我们才是铁哥们。”

    人,就是这样,一旦事业成功了,就会有骄纵自满的情绪在作怪,费无极很是掌握了人的这种心理。

    朝吴被忽悠了。

    然后,费无极又和那些官职在朝吴之上的官员们,悄悄的散布流言:

    “你看看这个朝吴,骄傲自满,自以为是功大无边,所以被楚王信任,现在被楚王安排在了蔡国,其实就是继续利用朝吴控制蔡国的意思。

    他虽然是蔡国人,但是已经是蔡国的蔡奸了,现在你们都不如他能够获得楚王和蔡君的宠信,早晚会被他压制你们的,难道现在不做打算,等到事情发生了,就来不及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

    蔡国人本来就对楚王常年的压制蔡国有意见,现在一个蔡奸,又被安排在蔡国的朝廷里面,而且还骄傲自满,费无极的都是有道理的,必须除掉这个朝吴,才能让蔡国安定下来,于是,蔡国的大臣们就自动的联合在了一起。

    只有朝吴还蒙在鼓里,十分感谢费无极的建议,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

    鲁昭公十五年,夏天,蔡国人联合起来,将朝吴给驱逐了,朝吴逃亡到了郑国。

    事情发生后,楚平王知道这个事情,就非常的生气,经过调查后发现这是费无极捣的鬼,就准备处理费无极,楚平王找来他:

    “我只是信任朝吴,所以才把他安排在了蔡国,再了,当时要是没有朝吴,哪有我现在的今天,你为什么要这样把他给赶走了?”

    费无极思维缜密,知道楚王的心思,已经是此一时彼一时了,只不过楚平王还暂时对朝吴有旧情,但是现在楚平王是楚王,他更为关心的是自己的政权的稳定性,这才是硬道理,人很会揣摩大王的心里,于是就不紧不慢的:

    “我的大王啊,下臣那里是不想要朝吴啊,我也和他关系很好。但是,据我了解,这个朝吴早就怀有二心了,朝吴目的就是想要恢复蔡国,大王既然达到了他的要求,恢复了蔡国,就是满足了朝吴的最大的愿望,也是最高的赏赐了。

    但是,大王你可能不知道,这个朝吴并不满足,他在蔡国继续执政下去,蔡国早晚有一天会飞走的,离开我们楚国,我赶走了朝吴,不就是等于替大王剪去了,继续让蔡国壮大的一个羽翼吗。

    如果大王不愿意,就惩罚我,然后召回朝吴,这样很简单,但是楚国和大王的利益怎么办,所以,我才是忠臣,真心的爱护大王的。”

    楚平王一听,费无极的很有道理,观点和逻辑也对,也所以,就感叹了一阵子后,睁一眼、闭一只眼的默许了。

    你,这个费无极多么厉害,得罪了谁,都不要得罪人,而且有时候,人,是你在不经意之间就得罪了,因为人基本上都有“红眼病”

    一定要记住历史的教训:远人,近君子。

    楚国继续任用费无极,更大的祸害就要发生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