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楚太子出藩( 鲁昭公十九年,公元前523年,春秋第二百年)
鲁昭公十九年,公元前523年,楚平王第一个休养生息的“五年休兵”的计划完成了,楚国有了复兴的迹象。
另外,原本给太子的新媳妇,也叫楚平王给娶了,楚王的生活很幸福。
看来,楚国的形式,里里外外,一片大好。
于是,楚军准备新的行动了,楚平王首先用楚国水军部队,去平定“濮地”的叛乱。因为这两年来,楚国的南方百濮地区一直不安定,趁着楚国的休养生息的期间,总是偷鸡摸狗,制造麻烦。所以,楚国需要有个规模的治安绥靖活动,镇服一下他们,也算是练练兵。
此时,费无极又看到了会,他准备实施第二步对付太子的计划了,就对楚平王:
“大王,晋国之所以成为诸侯的大哥,就是因为他的地理位置和中原的诸侯国很近,而我们楚国就没有这样的优势,靠中原太远了,所以总是不能和晋国相互争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建议在城父地(现在河南丰宝县地区)区,大规模的修筑城墙,设立军事基地,并且派太子在那里镇守。
这样一来,在和平时期就是以此地,做为与诸侯的友好枢纽,以通好中原诸侯。如果到了战争时,这里就是军事前进的基地,进可攻,退可守,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你,楚王日子已经过的很好了,楚国的地域已经是最大的国家了,还要整天的想得到天下,这真是凭着好日子不过,准备打架生事的架势。
费无极的一番话,符合了楚国的称霸心态,关键是,从表面上讲,太子此时的年龄也大了,需要有些历练的锻炼;从背后不出口的话来,楚灵王毕竟霸占了给太子迎娶的媳妇,从此,楚平王心态上和太子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两个人见面总是很尴尬,气氛不是很和谐,让太子暂时的离开自己身边,也是一种让时间治疗两个人伤痛的良剂。
所以,费无极已经揣摩透了这里面的微妙关系,此时提出让太子离开京城,很是得到楚平王赞许,于是楚平王就按照他的意见,将太子建出藩到了城父,让他去修筑这个前伸到中原的军事基地了。
太子建,终于在费无极的运作下,一脸忧伤的离开了楚国的首都。这就好像是当年晋国的太子申生的命运一样,厄运开始临头了。
太子离开了楚国的政治中心,意味着慢慢的开始失去势力,因为楚王身边还有很多的儿子,这都是王位潜在的竞争对,这就是夺权的根源问题。
太子也知道这些潜在的问题,但是没有办法,父亲的命令不能违抗,他只能按照父王的意见暂时离开首都,到了边远的城父地区,开始驻守边疆了。
太子建虽然出身有些问题,但是毕竟是贵族的公子,也是一个不识五谷的人,这也反映出他悲剧的一面。
太子建驻守城父的时候,经常出去巡视,努力工作,一次,太子和楚国的大臣成公乾,在城父周围已经耕好了的田地上偶尔的相遇了,两人下了马车,站在田垄边闲聊天,太子建是贵族,并不知道农民耕地的辛苦和方式,看着成片的田垄,太子很好奇,就指着耕好田地的田垄,问成公乾:
“这是什么?”
成公乾:“这是田地中间的“畴””。
太子:“畴,是干什么用的?”
成公乾:“种桑麻的。”
太子很惊讶,问:“桑麻是干什么用的?”
成公乾:“用来纺织做衣服使用的”
太子恍然大悟的点点头,总算是知道了田垄的用途。但太子建的这个微不足道的事情,却让成公乾感受很深。
后来,成公乾对自己的人:
“当年,楚庄王伐陈的时候,在有萧氏家里居住,有萧氏村落的布局和巷非常规矩,横平竖直,楚庄王对于周围的人:居住的巷子已经建设的这样好了,巷里的沟壑修的好,什么样的大水都可以疏通啊!
楚庄王都知道“巷之不善,沟之不浚”的道理,今天我们太子都不知道‘田畴’是为了种桑麻,‘桑麻’是为了织衣服,我们太子,看来不是一个主持社稷的公子哥啊。”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太子建所受的教育,多少有些不接地气,不知道下层百姓的生活状态和疾苦,这就很难做好一个君王。
鲁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费无极虽然正受着平王之宠,却自危于以秦女媚平王之事,这总是个祸难,如果那天太子上位,肯定会追究自己的责任的,不如早处理这个事情的隐患,才能真正的松下这口气。费无极思来想去,就暗下决心,只有先下为强了,费无极打定了主意后,一咬牙,就对楚平王:
“大王,根据我侦查,太子建和伍奢准备在方城以外叛变,自己准备成为象宋国和郑国一样的诸侯国,而且与齐国和晋国相互派遣了外交人员,听他们也准备辅助太子,祸害我们楚国,这件事情马上就要成功了,大王不得不防啊,尤其是太子现在的对你的怨恨还没消除。”
楚平王当然不相信了,刚分封太子到了城父二年,太子就想飞,连毛都没有长齐,这不是找死吗?但是,如果不相信吧,毕竟是自己和太子之间有心结,更可怕的是费无极的“太子怨恨”的话,这就是暗指自己霸占儿媳妇的事情吗。俗话:天底下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有风就有雨,总也不会凭空流传这样一些信息吧?
估计,可能太子会有这样的一些动作吧。
所以,即便是至亲的父子之间,也不能有怨恨的根源产生,否则这就是祸根和缝隙,也就是那些别有用心人所紧盯的地方。
楚平王将信将疑的看着费无极的样子,思来想去,最后楚平王决定还是亲自再审查一下,再下决定。
审查,自然要先从太子的老师开始,等获取了一定的证据后,才能进行当面的对质。
于是,楚平王就将伍奢召了回来,非常严厉的质问伍奢,为什么要和太子一起造反。
伍奢是个忠臣,尤其是对国家更是问心无愧,他很看不惯楚君之前霸占儿媳妇的事情,一直想整个会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这就是忠臣的臭毛病了,他们总是以为自己光明磊落的,别人也应该象他们一样,大王也应该理解他,真是一厢情愿。
因为,做为带有强烈忠臣思想的伍奢,忘了自己不但是楚平王的臣子,还是太子的老师,他的背后有一个未来的储君,老头子一激动,单纯的吧“忠臣”两个字,作为了此时最神圣的东西,不顾一切了。
于是,伍奢从太子如何贤明爱君起,一路开挂,着着,就秃噜嘴了,将事情转移到了楚平王霸占儿媳妇的事情上了,这可是好色人最忌讳的事情,本身楚平王就感到有些愧疚,现在伍奢竟然开始打自己的脸了,俗话:打人不打脸,劝赌不劝嫖。
所以,伍奢满嘴的唾沫星子,变成了声讨楚平王的利箭,劈头盖脸的泼向了楚君,让站在一旁的费无极暗暗发笑。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