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子胥退耕待阖闾 (鲁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春秋第二百零一年)

A+A-

    伍子胥终于历经了千辛万苦,风餐露宿、一路乞讨,到达了吴国的国都,此时的他已经脱离了楚国的追杀,剩下的就是如何在吴国立足,取得吴国的信任,以完成自己的复仇愿望了。

    但是,伍子胥已经是穷困潦倒之人了。

    吴越春秋中并没有介绍此时的公孙胜如何,他和伍子胥是始终在一起,还是已经分,因为历史没有了对他的记载,所以,后面都是对伍子胥的描写了。

    伍子胥需要一个会,需要一个让吴国认识他的遇。

    于是,狂士总有狂士的行事风格,引起他国的注意,就不能总是走常规的道路。从此,伍子胥在吴国首都安顿下来,但是整日的披着头发,假装癫狂样子,赤着脚,满面污迹,在街市中进行乞讨,在春秋时期,男子成年而不冠,是一件很特别的事情。所以,来往的人都围着观望,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够认识他的。

    翌日,一个善于相面的管理吳市的管理人员,看到伍子胥的样子,:“经过我相面的人很多,但是从没有见到过象这个人特异的相貌,此人莫非是别的国家流亡的大臣吗?”

    这个消息和传很快就传开了。

    春秋时期一个诸侯国家的都城,并非是现在这样的大城市,茫茫人海中,一个乞讨的疯子不会引起城市官员的注意,而当时的各国诸侯的国都,热闹的集市往往都是在都城的中心地带,出现一些特异的人士,都算是国家的大事,需要了解和侦查,尤其是有了官员的评定之后,更是会引起特别的注意,这就是很多历史著名人物,在不得意的时候采取装疯卖傻的根源,现在前往不要学习这种做派,否则,你就是一个傻子而已。

    吴国的公子光,聞之,也感到很奇怪,就派人前往私下了解和观察,经过一阵子的了解,听到伍子胥带有楚地的口音,公子光暗暗私喜:

    “吾聞楚殺忠臣伍奢,其子子胥勇而且智,彼必復父之讎來入於吳,难道这个人就是伍子胥?”

    于是,公子光就想找个会,私下的将伍子胥收到自己的门下使用,因为公子光内心有着不可告人的雄心,他需要各路的英雄为他所用,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和时间,公子光压在等待一个会准备收留伍子胥。

    同样的道理,能够引起公子光注意的事件,当然也逃不脱吴国朝廷的关注。

    尤其是在那个官吏发现了伍子胥的特异状态后,就马上前往了吴王宫,找到了吴王僚,向吴王汇报了这个事情,吴王僚也很奇怪,王宜召之。

    王僚曰:與之俱入——

    这就是“带他和你一起来见我。”的意思。

    市吏於是带着伍子胥俱入見王,伍子胥终于迎来了他逃亡后的第一次人生际遇,他不再做出萎缩的样子,而是雄赳赳的来到了吴王王宫,带着贵族特有的神气,踏上了王宫的大殿。

    吴王僚开始并没有话,只是非常奇怪的看着伍子胥的特殊样子:伍子胥身長一丈,腰十圍,眉間一尺。神态特异,绝不是一个乞丐所能具备的样子,吴王僚点了点头,开始与伍子胥交流。

    没想到,这一开始,两个人的谈话就止不住了。

    吴王僚与伍子胥从伍子胥的身世开始,到楚国的朝政,治国的理念,两人谈论了三天,都没有重复的内容,全都是治国的良策,真是让吴王大开眼界。

    吴王感叹的:真是賢人也!

    吴子胥当然知道吴王非常的喜欢他,毕竟楚国的发展和称霸的事迹,是现在吴国还没有达到的高峰,伍子胥每次进入王宫和吴王聊天谈话的时候,就有经常呈现出勇壯之氣,并且向吴王了自己家里的仇恨,每次都咬牙切齿。

    吴国和楚国是死敌,一个楚国的大臣,带来了如何攻打楚国的良策,这是吴国所梦寐以求的东西,尤其是伍子胥和楚王之间还有杀父灭族之仇,这更是一个难得的伐楚选。

    吴王僚了解伍子胥的家仇国恨后,就准备给伍子胥部队,一则是帮助吴国对抗楚国,二则是让其复仇,也算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事情似乎已经沿着伍子胥的设想前进了,曙光就在前面,但是往往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筋骨,伐其体肤,所以,伍子胥前进的路程上还需要又很多的艰难险阻,并非这样的容易,更加困难的事情还在等着他。

    当然,现在这艰难险阻还不在伍子胥本人身上,他已经做的很完美了,而是在另外一个人的身上,正是因为伍子胥的完美,导致了他的再次曲折。

    这另外一个人就是吴国的公子光。

    前面已经过了,公子光已经察觉市场上的乞丐就是伍子胥,他很想收留这个千古难得的人物,虽然现在伍子胥已经被吴王认可,但是公子光要从中作梗,把伍子胥变成自己的人。

    公子光这样做,是因为——

    吴国的公子光早就准备夺取王位,准备謀殺吴王僚,公子光是吴王诸樊之子(左传、世本作吴王余眛之子),按照当时吴国的王位传承,吴国在老吴王寿梦在位时期开始强盛,是自己的爷爷打下了天下。

    而老吴王寿梦死后,为了能将王位传承到德能最高却无心王位的四子季札里,他的四个儿子,前三个儿子诸樊、馀祭、馀昧相继即位,但等到三叔继承时期,四叔季札却屡辞王位而不授。因此,老三馀昧病故,馀昧的儿子僚即位,是为吴王僚。

    正是由于三叔打破了吴国继承的规矩,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这让公子光心有不甘。

    他认为自己的父亲兄弟四人,如果按照“兄终弟及”的方式,应当传位给四叔叔父季子。若季子既不接受国家继承王位,而自己的父亲是兄弟中的老大,又是最先继位的。既然没有传位给季子,自己就应当由长子长孙继位,而不应该让三叔传位给他的儿子吴王僚,这就违反了其长子长孙继位的规矩。

    于是,公子光始终认为是吴王僚窃取了自己的王位,因此,准备暗中招纳贤能之士,袭击吴王僚,夺回王位。

    现在,伍子胥来了,又是十分的贤能,公子光唯恐伍子胥现在成了吴王僚的亲信,而为其出谋划策,最终成为自己夺权的障碍,因此就向吴王僚进了谗言:

    “伍子胥之所以建议伐楚,就是因为他的父亲和兄长被楚王杀害了,为了报家仇,所以不能答应。”

    吴王一想也对,也许伍子胥为了报仇,不考虑我们吴国的利益,只不过是利用我们罢了,因此也就把这个事情放了下来,暂时的不提了。

    伍子胥很奇怪,本来吴王僚已经答应伐楚的事情,怎么突然又放置了下来,什么原因?伍员就亲自进行调查,慢慢的知道了公子光欲害王僚,于是就:

    “这个公子光,有准备夺权的政变内志,现在不会喜欢对外的战争的。”

    于是,伍子胥就马上入見吴王僚,:

    “我听:诸侯大国不能为一个匹夫的私人仇恨来兴兵对付别的国家。”

    王僚曰:何以言之?

    子胥曰:“諸侯專為政,非以意救急後興師。今大王踐國制威,為匹夫興兵,其義非也。臣固不敢如王之命。”吳王乃止。

    从此后,伍子胥退耕於野,求勇士,并薦之于公子光,欲以自媚。乃得勇士專諸。

    以上是吴越春秋记载的纤细过程,有些诡异昂,但是也算是一个好故事。

    伍子胥在吴国继续等待着会。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