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反季孙氏战线的建立 (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春秋第贰佰零捌年)

A+A-

    季公若受到了嫂子平白无故的冤枉,其实满可以通过家族内部顺利解决的,但是由于族长季平子的糊涂,竟然推波助澜,不分青红皂白的杀死了家臣,算是让季公若丧失了申辩清白的会,季公若从此背上了“大淫贼”的名声。

    从此,季公若恨死季平子了。

    季公若准备报复,这就是季氏的祸根。

    季公若开始寻找靠山,布局报仇的计划,现在能够和季氏对抗的,只能鲁国君主系统还有这个实力,因此,联盟必然会先从这里寻找。

    季公若首先主动的接好鲁昭公的儿子公为,这是君主系统内的势力,季公若投其所好,知道公为特别喜欢打猎,于是就送给了公为一张精心制作的弓,这个行为,就好像是现在,送给公为一支名牌猎枪一样的珍贵礼物。

    这让公为十分的高兴,两人的关系迅速升温。

    然后,季公若又投其所好,整天与公为一起鸡飞狗跳,寻欢作乐,寻花问柳,慢慢的季公若就与公为成为无话不谈“铁哥们”,正所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铺垫之后,季公若和公为一起在郊外进行练习射箭的活动中,季公若就提出了关于削减季孙氏家族权利的建议,这可是非常符合鲁昭公王室的利益,而且还是季氏家族内的人提出的。

    这简直让公为心里面乐开了花。

    于是,公为就把弟弟公果和公贲找来,一起商量这个事情,他们都是鲁君的儿子,都是一家人,也都很痛恨季氏把持鲁国政权的状态,现在有这样的会,当然就是一拍即合了。

    很快,几个人就取得一致的意见,形成了一个秘密的反对季平子的秘密阵线。但是,这些公子们不知道自己的爸爸鲁昭公是什么意思,但也不敢随便唐突的向爸爸提出这个意见,万一,爸爸不同意,恐怕他们就麻烦了,政治斗争,都是腥风血雨的,一定要慎重,一旦爸爸不支持自己,消息传出去后,恐怕季平子会毫不留情的对付他们几个,所以鲁君的态度很重要。

    为了能摸清鲁昭公的政治站位,他们思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让公果和公贲去安排鲁昭公身边很亲近的一个侍者叫僚楠的人,前去向鲁昭公试探汇报他们的意见。

    如果一旦出了意外的事情,他们都可以推脱。

    可是他们忘了,爸爸鲁昭公是国君,当然应该知道这里面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如果鲁昭公也不知道公子们的计划,他怎么会乱话,而且是对一个下人乱话。

    这倒好,原本是父子的一家人,一个阵线上的人,反而搞的很紧张,相互的探索,信息不通,可见当时鲁国的政治气氛多么可怕和诡秘,国君已经沦落成了一枚棋子的地位。

    所以,鲁昭公当听到侍者僚楠来汇报了这样重大的事情后,脑子迅速的运转,顿时生出了很多的疑问,鲁君也不知道这个侍者的实际目的和角色,所以不能乱话,而且即便是真有这个事情,这个意见也不好拿,毕竟他不知道来龙去脉,于是鲁昭公就以自己已经到了要睡觉了的借口为由,伸了个懒腰,不发表任何的意见,低头沉思。

    侍者不知道这里面的缘由,汇报完毕后,还楞柯柯的等在那里,准备领受国君命令和答复的意见。

    看着侍者这样看不出火候,听不懂自己的话里有话的意思,鲁昭公更是生气了,便假装十分生气的样子,拿起放在卧室里面的长戈,假装要去击打侍者。

    其实,鲁昭公就是唯恐旁人听到这样的事情,也不知道侍者传达的信息准不准确,因此就假装驱赶侍者,这都是政治家的伎俩。

    看着侍者吓的跑了,鲁昭公装作生气的样子,对着跑开的侍者的背影。大喊“你再胡八道的,我就抓起你来——”,但是,鲁昭公并没有真的下命令抓这个侍者。

    这就是一个意思的表示,但是侍者哪有这样的政治头脑,鲁君的行为,把这个侍者真是吓糊涂了,跑到宫里面躲起来,好几个月都不敢于鲁昭公见面,甚至连公子们都不见面了。

    公子们云山雾罩,没有得到任何的回信,心里面也很担心,不知道该怎么办理这个事情了,他们没有智慧的分析这个事情,误以为君主并不赞成自己的行为,所以也就不敢再这件事情了。

    过了几个月,公子们看到鲁昭公还是没有因为这个事情责备他们的样子,胆子又大了,于是就又找到了僚楠,连哄带吓的再次派了这个侍者去和鲁昭公谈这个事情,鲁昭公还是用长戈吓唬侍者,于是侍者又跑了。

    等第三次他们派僚楠与鲁昭公这个事情的时候,鲁昭公一看,事不过三,应该是真事了,就:

    “这哪是你这个下级的人物能够研究的事情啊。”

    所以,直到现在,公子们才知道鲁昭公的真实意思了,理解了这个事情后,公果才自己主动的亲自找鲁昭公谈这个事。

    这会儿才是一个儿子和爸爸的交流。

    鲁昭公知道了公子们的意思,有些拿不定主意了,因为毕竟是对抗朝廷中最大的权臣,这些公子们这样搞,如果没有其他势力的参与,也不知道可不可行。

    此时的鲁昭公也很难,他找不到一个知心的大臣来询问这个事情,因为季平子的耳目遍布朝廷内外,鲁君这一阵子真是苦闷极了。恰好,前一阵子,季平子和鲁国大夫郈昭伯斗鸡,两个人因为斗鸡发生了很大的矛盾,而且还和臧昭伯(臧孙)因为抓人事件发生了矛盾。这就是一个会了。

    于是,鲁昭公就主动的找来了鲁国大臣臧孙询问,臧孙感到十分的困难,也拿不定注意,因为季氏的势力确实太大了,搞不好,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臧孙就找来了郈孙询问。

    郈孙因为季平子侵占自己的家产,不守斗鸡赌博“愿赌服输”的规矩,简直是恨死季平子了,于是就:

    “可行”

    这样一来,反对季孙氏的一派中,即有了鲁君王室系统内的人,也有了季孙氏内部的人,还有了反对季平子的大臣,算是有了一个眉目了。于是,大家上下,彼此就统一了要准备废除季孙氏的思想,准备寻找会行动了。

    鲁昭公二十五年,春天,叔孙婼(叔孙昭子)带着季公若一起到宋国去友好访问活动,关键是要代为季平子迎娶宋国国君的女儿,所以双方的气氛非常的融洽。

    季公亥(季公若)已经知道鲁昭公父子要驱逐季平子,也就很委婉的告诉了叔孙婼,于是叔孙氏的宗主叔孙婼就知道了这个消息。

    然后,这个宋国的公主,也就是前面的叔孙婼姐姐的女儿生的公主,论辈分,叔孙婼是宋国夫人的舅舅,这个公主也应该叫叔孙婼为“舅姥爷”,当舅舅的,当舅姥爷的,当然要为自己的亲人考虑了。

    于是,叔孙婼就和自己的姐姐的女儿,也就是宋元公的夫人曹氏,了开头的那一番话,意思就是:

    “现在季氏在鲁国的地位,也不是很稳固,恐怕国君要驱逐他,是不是将公主嫁给季平子,你们看着办吧”。

    叔孙婼还秘密的告诉了外甥女,现在鲁国正准备要驱逐季平子的消息,这也算是自己家里面亲属之间,最贴心的话。

    所以,也就有了宋元公知道这个事情后,就询问自己的大臣,宋国执政乐祁的故事。

    但是乐祁却认为:事情并不是季公若的那样的简单。而且分析了鲁国的状况,最后的结论是,恐怕不是季平子要被驱逐,而要被驱逐的可能是鲁昭公。因此建议还是按照约定正常嫁女。

    虽然,乐祁分析的很有道理。

    可是,季平子为自己所埋下的祸根已经存在了。

    季平子为自己埋下的这一些反对派的祸根,就其根源,也都是因为“一地鸡毛”“飞扬跋扈”“乱断糊涂案”等所惹的祸。

    季孙氏要倒霉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