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又一个楚国的掘墓人(鲁定公三年,公元前507年,春秋第二百一十七年)

A+A-

    伯嚭逃吴,是楚国为自己又设置的一个掘墓人。

    伯嚭就是郤宛的后人,他也是被逼迫逃吴的楚人,和伍子胥一样,两个人相互配合,在吴国针对楚国终于完成了灭楚的大业。

    囊瓦灭掉郤宛的这个行为,引起了楚国国人的愤恨,凡是在朝廷中有资格“分胙肉”的大臣,没有不指责令尹的。

    什么是“分胙肉”?

    其实,以前我们也讲过,古代时候用来祭祀先人的牺牲,就是胙肉。当国家宗庙祭祀完毕后,胙肉不能扔了,那样就太浪费了,过去的生产条件底下,胙肉可是高级的稀缺食品。按照古代人的理解:既然先人吃了胙肉内在的精神灵魂,剩下的胙肉外在物质实体,被后人食用,也是与先人沟通的一种方式,国家的胙肉,当然就应该分配给了当朝的大臣们享用,而且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只有位置高、身份显贵的大臣,才有资格分到胙肉。

    所以,能在朝廷内分到胙肉的大臣,可都是重臣啊。

    当时,楚昭王才是个七、八岁的孩,也知道是因为费无极和鄢将师与郤宛有仇恨,才导致这样的惨剧发生。

    另一个楚臣沈尹戌对令尹:

    “郤宛和阳令终到底有什么罪过?现在也没有人知道,而你却杀了他们,招致了很大怨言,到现在还没有止息,我也感到很困惑。

    仁爱者,不能用杀人来掩盖对自己的指责,现在你因为乱杀人招致了指责,却不考虑补救,这不是很奇怪吗?

    费无极是楚国的人,人尽皆知,他用阴谋诡计除掉了朝吴,赶走了蔡侯,陷害了太子建,杀了连尹奢,蒙蔽了君王的视听,否则之前的楚王一定是很贤良的,现在倒好,成了得不到拥护的君王,这都是因为费无极。

    现在他又杀了郤氏、阳氏,晋氏,而且还连累了你,你如果不去解决这个事情,恐怕你的令尹地位都会受到动摇的。

    现在,吴国刚拥立的新君,边境冲突日益紧张,而这三个被杀的良臣,都是国家的良材,如果楚国和吴国发生战争,你就麻烦了。你也太糊涂了吧!”

    令尹囊瓦也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情,就:

    “的确是我的错误,错杀了好人,我怎敢不好好的考虑这个事情,并且进行处理呢。”

    鲁昭公二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子常(囊瓦)杀了费无极和鄢将师,并且也是灭绝了这两个人的宗族,这样,楚国国内不满的声音,才渐渐的平息两人下来。

    费无极终于得到了这样的下场,也算是恶贯满盈吧。

    老天爷长眼,这次郤宛家里的无辜蒙难,并没有完全断根,其中当时发生屠杀的时候,伯州犁的孙子,郤宛的儿子:伯嚭,在这次的混乱中,竟然死里逃生,侥幸生存下来,总算是没有让他们家族绝嗣。

    伯嚭不敢停留,连夜跑出了楚国首都,他早就听另一位遭楚迫害的伍子胥,在吴国受到重用,就一溜烟就跑到了吴国投奔了伍子胥,伍子胥与伯嚭虽无私交,但是因为遭遇相似,他们都是同病相怜,有着相同的家仇国恨,有着相同的复仇欲望。

    不久,在伍子胥推荐下伯嚭见到了吴王阖闾,吴王阖闾高兴地接见了这位满怀深仇大恨的青年。在盛大的宫宴上,吴王若有所思地询问伯嚭:

    “寡人之国僻远,东滨于海侧。闻你父亲遭费无极谗害,被楚相暴怒攻杀。而今你不以吾国僻远,投奔来此,将有什么可以教导寡人的呢?”

    伯嚭的泪水一下涌了出来:

    “我不过是楚之一介亡虏。先人无罪,横被暴诛。听大王您收留了穷厄亡命的伍子胥,所以不远千里,归命大王。大王您有什么需要我效力的,万死不辞!”

    吴王听罢颇为伤叹。最后在伍子胥的大力举荐下,阖闾收留了伯嚭,任伯嚭为大夫,让他与伍子胥一起图谋国事。

    吴国大夫被离,有次请伍子胥喝酒的时候,问伍子胥:

    “我国为什么要信任这个伯嚭?”

    伍子胥:

    “我的恩怨与伯嚭是相同的,你没听河上歌唱的吗?

    同病相怜。

    同忧相救。

    惊翔之鸟相随而集。

    濑下之水因复俱流。

    胡马望北风而立。

    越燕向日而熙。

    谁不爱其所近。

    悲其所思者乎。”

    听完伍子胥忧愁的歌声后,被离摇了摇头:

    “大人啊,这些都是看伯嚭这个人外在所表现的,但是内心到底是怎样的,就很难了。”有时候,绝大多数的人都有这个毛病,似乎与自己是同病相怜的人,就一定是和自己同心同德的人,和自己一样的人,这都是一种假象和错误,被离大人看的很清楚。

    伍子胥:“其实,我也不想知道。”

    被离:“我看伯嚭这个人有老鹰一样的眼睛,老虎一样的步伐,这就是专攻擅杀的性格的人,不是可以亲人的人啊。你要心啊!别被复仇的怒火蒙住眼睛啊。”

    伍子胥摇头,并不以为然,此时,伍子胥并没有想到,正是眼前这位穷途末路的伯嚭,时过三十年后,真就贪赃擅权,像费无极谗害他父亲一样,将苦苦撑持吴国大局的他,残害致死!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此刻的伯嚭,实在还没有在吴国站稳脚跟,也谈不到怀有多大的贪欲。他亡命异国,家仇未报。心中翻腾着的,还只是如何仰仗吴国之力,出师伐楚,以一雪父死、族灭之辱。

    所以,伍子胥与伯嚭一起共同侍奉吴王阖闾初始期间,伯嚭开始对伍子胥不仅恭敬相从,而且同舟共济、出谋划策,朝夕为训练吴师尽力,配合得倒也十分默契。

    之后,伯嚭又和伍子胥、孙武一起踏上了征伐楚国的道路,形成了吴国伐楚的三驾马车,前后配合,前线和后勤,紧密协作,一举打垮了强大的楚国。

    所以,楚国令尹冤杀伯嚭家族的事情,等于再次给自己又制造了一个掘墓人,当然这都是楚国新令尹囊瓦惹的祸。

    但是,事情不仅如此,这个囊瓦大贪官的祸端,还在楚国延伸着。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