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楚令尹信谗言:郤宛蒙难 (鲁定公二年,前508年,春秋第二百一十六年)

A+A-

    鲁定公时代,是吴国兴旺,楚国衰败的年代。

    楚国经历了风风雨雨,在一代代的国君的努力下,一直奋斗在与晋国的争霸历程中。但是,现在的楚国已经是风雨飘摇,因为,目前楚国的这个令尹子常囊瓦,是一个十分爱财,而且贪得无厌的家伙。

    令尹,就是楚国的第一大臣,也是楚国政坛上的灵魂。

    这个故事实际发生在上一个时代,但为了配合楚令尹囊瓦的昏庸,和连续楚国衰退的故事,我们放到了鲁定公三年讲述,这样也可以接着和囊瓦索贿的事件连接起来,顺理成章的进入“吴楚交锋”的环节里面去。

    这个楚国的新令尹囊瓦上任,是在鲁昭公二十三年,距今约十二年前的事情了。

    当年,鲁昭公二十三年,楚国和吴国曾经围绕着“州来”狠狠的干了一仗,结果楚国不幸,因为当时的楚国令尹子瑕生病,病死在军中,楚国的士气受到严重的影响,最终导致战斗失败了。

    原来的令尹死了,就要重新任命一个。

    于是,楚国重新任命了子常(囊瓦)担任了新的楚国令尹。这个囊瓦也不是一般的人物,身份很高贵,他的爷爷就是楚庄王第三子王子贞(字子囊),所以囊瓦是楚国绝对的王族贵族。

    但是,这个囊瓦有个坏毛病:贪财。

    俗话:要想富,先修路。搞建筑工程,历来就是敛财的好途径,春秋时期也不例外。一般来,打闹没什么意思,搞就搞个世纪工程之类的,所以——

    囊瓦一上任,第一个工作就是修理国都的城墙,工程十分的浩大,先不其中的聚财奥妙,单纯就修筑国都的做法来,就总要给楚国国王一个法,要不无缘无故的你修什么城墙。

    囊瓦自然是知道这里面的奥秘了,表面上当然就是加强军事防守,坚决保卫大王的安全之类的法了。其实,这种法,如果深入的思考一下就会发现问题,因为从军事角度上来,这简直是一副“守财奴”的战略,一个大国,要做的战略方针应该是:御敌于国外。而不是在首都城下防守,这是一个基本军事常识,况且楚国又是当时诸侯中第一流的强国,并非二流国家。也只有那些二流的诸侯国家,才会在已经无法对抗入侵敌人的时候,搞什么“据城死守”的战术。

    尤其是首都,更是一个国家最后的一道防线,作为国家第一大臣,刚一上任,就把精力放在最后一道防线上,而不是壮大军队,训练士卒,布局边防。这确实令人担心,其实,这也就反映了囊瓦,是一个更愿意保守固有化的军事庸才的心态。更可况,他还想在这样的军事工程上,搞点油水出来,真是欲壑难填啊。

    此时,楚国的令尹是囊瓦,左尹是郤宛(子恶)。

    郤宛的家世也是非常的显赫,此人的祖父伯宗,是晋国郤氏的别支,父亲为伯州犁。

    他们最早是宋国人,后来到了晋国当官,之后又因为“三郤”之乱,伯宗之子伯州犁逃到楚国,任楚国大夫。伯州犁生郤宛,又为楚国大夫,关键是这个郤宛儿子太厉害了,历史上很有名,叫做伯嚭,又作伯否。后来因为父亲郤宛遇难,就逃到了吴国,被当时也在吴国流亡的伍子胥举荐,成为了吴国伐楚的三驾马车之一,到了吴王夫差时期,担任吴国太宰,人称太宰否。

    这里先伯嚭的父亲郤宛是怎么遇害的吧。

    这个郤宛是很正直的一个人,楚国的人都很喜欢他。

    但是正直的人就有个臭毛病,很容易得罪一些不正直的人,到底是为什么?历史的类似例子举不胜举,这可能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吧,但是“水火不容”才是他们之间最根本的根源,郤宛就是火,怎能和是水的人混在一起。

    楚国的右领鄢将师与郤宛关系搞的很僵。

    右领,是楚国的领军之官,相当于军队中的中级指挥员,属于军队系统内部的官员。鄢将师与大奸臣费无极关系很好,而且都对郤宛有仇。

    于是,费无极就开始动坏心眼了,准备陷害郤宛。

    在上个时代的鲁昭公二十七年,费无极对新上任的这一任令尹子常(囊瓦),摸清了门路以后,发现了新令尹既贪婪又听信谗言,一旦有了这个缺点,就是容易被利用和攻破的人了。

    费无极看准了时就对囊瓦:

    “郤宛子要请你喝酒,让我转告你。”囊瓦当然很高兴了,请客一起吃饭,还能不去,当场就答应了。

    然后,费无极又找到了郤宛,对郤宛:

    “令尹囊瓦让我告诉你,他想到你在家里喝酒。”

    这让郤宛感到很惊讶和兴奋,自己的官职低于令尹,充其量也就是辅佐令尹工作的,上级主管领导主动要求到自己家里面喝酒,这就是给自己面子,所以没有考虑就激动的:

    “我是地位低下的人,令尹是真正的贵族,如果令尹一定要到我的寒舍忍受这个屈尊的羞辱,这对于我来真是天大的恩惠啊。我拿什么才能回报令尹这个光临寒舍的行动呢,应该怎么办?”

    郤宛是个诚实的人,遇到这样的际遇,当然是很高兴,很激动,甚至于激动的心里面“噗通,噗通”的直跳,脑子里面一点也不想想,自古以来就是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如果真是令尹主动找自己喝酒,必定是有什么事情,稍微一落实,也许就搞明白事情的原委了,现在郤宛已经被激动冲昏了头脑,办了一件相信自己的耳朵,却没有利用自己脑子的错事。

    费无极是个人,整天玩的就是阴谋诡计,平常他看到别人过得好,都感到无缘无故的生气,更何况是与他有仇的人,所以,看到郤宛的样子,费无极心里暗暗发笑,他的阴险计划就要成功了,对郤宛:

    “我们这个新令尹是个武人,听特别喜欢铠甲和兵器,就你拿出来一些好的兵器和皮甲,我帮你挑选一下,等到令尹来喝酒的时候,当做礼物送给令尹。”

    这个要求,对于郤宛来,当然没有问题了,这样的东西,每个大臣的家里面都有点藏货,更何况郤宛也是尚武的大臣。所以,郤宛当场就从自己的内库中,取出了上好的皮甲五福,车兵五件。

    这里的皮甲好理解,就是用皮子制造的铠甲。

    但是,“车兵”五件是什么?

    其实,车兵就是在战车上打仗所使用的五件常用的长兵器,车兵五兵为:戈、支、戟、酋矛、夷矛;这五种兵器都是长兵器,作战的时候,都插放在战车的车舆上,供甲士在作战中使用的,十分的威风。

    费无极认真的每件挑选,连连点头:

    “果然都很好,令尹肯定很喜欢,等令尹来的时候,就放在你们的大门口,让令尹自己亲自挑选,然后就趁送给他。”

    郤宛也非常高兴,就按照费无极的意见办理了,把这些兵器存放在了自己家门口大门的门房里面,过去的官宦人家大门都是有专门的看门人,他们休息居住的地方就是门房。

    一般来,家里面人一些出门或者临时急用的东西,都习惯暂放在门房里面,以方便随时的取用,这就是当时的习惯。

    约好喝酒的日子终于到了。

    楚国新令尹囊瓦准备前往郤宛喝酒,因为是费无极来回传话的,所以费无极当然也应该参加,但是费无极又开始发坏了,到了约好的日子,费无极就派人对令尹:

    “令尹大人,我真该死,我对不起你,差点害死你。

    因为,我发现郤宛可能准备害死你,听他将皮甲和兵器都准备好了,放在他的门房里面,你千万不要过去了,我估计可能还是因为上次在潜地,楚国与吴国战斗的那次事情吧。

    当时,楚国本来完全可以获胜,但是郤宛去却接受了敌人的贿赂而撤兵了,又当场误导诸位将领:‘趁着别人有动乱进行攻击,是不吉祥的。’其实,这就是在指责你趁着吴国国丧期间进攻吴国的事情。

    要知道,当年的吴国也是趁着我们楚国有国丧,曾经进攻过我们,难道我们这样做了,就不是可行的吗。所以,令尹大人一定要注意啊。千万别陷入虎口之中。”

    你,这个费无极多么的可恶,真是个搬弄是非的人。

    令尹囊瓦将信将疑,就派人到郤宛家里去查看,果然发现了由那些准备送礼的皮甲和兵器都在门房,这真是对应了费无极的话,于是,囊瓦肯定就不前往郤宛家了,然后他就找来了鄢将师告诉了他这个情况,研究准备怎么办。

    谁知道,这个鄢将师更是个楞种,本身他也和郤宛有仇,正好遇到这样的会,还商量什么,鄢将师直接让令尹在家里面等着,喝着热茶,让他去处理这个事情。

    然后,鄢将师自己出门后,就召集了亲兵卫队部队,下令进攻郤宛的家,准备放火烧郤宛的家,郤宛本来准备了很多好酒好菜,等候令尹的前来,谁知道等来的不是客人,而是杀戮的敌人,自己也有些稀里糊涂,等到搞明白的事情的原委后,真是:有口难辩,泥巴掉进裤裆,不清楚了。

    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为了表示衷心,郤宛竟然悲愤的自杀了,想以此表明自己的态度,也算是让令尹给自己的家人留一条生路。。

    谁想到,鄢将师不但是个楞种,而且还很残酷。

    他根本不听郤宛的解释,要求住在郤宛家周围的老百姓,一起帮助放火,谁要是不帮助,和郤宛一起治罪。老百姓都知道郤宛是个好人,都纷纷的拒绝,即便是有人拿来了一把稻草,或者是茅草,群众都偷偷的给扔掉了。

    火,是暂时没有烧起来,但是令尹知道后这个事情后,既然已经是这样了,就不问青红皂白的下令必须放火,最终还是烧了郤宛的全家,并把郤宛的全族都给杀死了,灭族了。不仅如此,还将郤宛的部下阳令终和晋陈的家族也杀了精光,晋陈的族人在国都内大喊:

    “鄢氏和费氏,遇到这样的大事,不请示君王,以君王的身份自居擅自处理,专权而祸乱楚国,削弱和孤立王室,甚至蒙骗令尹来为自己的仇恨谋利,而且让令尹相信了他们杀害了忠臣,我们的国家以后要怎么办啊”。

    人之将亡,其言也善。

    令尹囊瓦听后,也猜测可能里面并非这样的简单,但是事情已经做下了,虽然很担心,只好咬牙坚持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