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最奇葩的战斗:檇李之战 (鲁定公十四年,前496年,春秋第二百二十七年)
晋国乱了,而且导致中原诸侯们都掺和进来了,他们的战斗一直是不温不火的进行着,一直延续到了下个时代,我们暂时让他们的子弹再飞一会儿。
因为,我们不能光中原诸侯的乱事,还有南方二个重要的角色需要介绍,这都是春秋后期新兴的国家,其中最出彩的就是新兴起的诸侯国:越国。正好历史也就发展到了这里,恰恰刚好接续起来,故事同样也精彩,我们就借着晋国子弹飞翔的时候,插空介绍一下越国和吴国的战斗。
俗话:不是冤家不聚头。
吴国和越国,就是一对死冤家,自从鲁昭公三十二年开始,吴国开始对越国用兵。那时候,吴国已经接受了中原地区的文化,而且常年与楚国征战,无论是政治上,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要优于越国。
鲁定公五年,吴国在吴王阖闾的带领下,在一群由伍子胥、孙武、伯嚭、夫概等悍将和参谋的协同下,倾全国之力击败了楚国,获得空前的胜利,但是吴国此时国内兵力空虚,这就给了越国会,越国趁侵入吴国,算是打了一个偷锤。
吴国阖闾恨死越国了,在回头打败了弟弟夫槪后,开始瞄准了越国。
欠账,总是要还的。
但吴国由于征伐楚国,兵力分散,且损耗也是很大,俗话: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所以,吴国需要一个恢复的时间,于是,双方仇恨的种子在慢慢的发酵。
恰巧此时,晋国发生了六卿之乱,中原地区陷入了乱战的局面,而正好现在的越国越王允常死了,由其子勾践即位,这就必然会引起吴国的注意,一般来,一个国家的君王交替,都是很孱弱的阶段,也是征伐的最好时。
吴国要报仇,就选了这个时。
鲁定公十四年,吴国已经恢复了因征伐楚国儿损耗的体力,准备再次的征伐楚国,想借着上次的巨大胜利,一鼓作气,彻底灭掉这个死敌。
但是,这时候,吴国也害怕象当年一样,越国再趁着吴国的伐楚,背后再来上一刀,这是历史的教训,所以,吴国就想拖着越国一起伐楚,以避免上次越国趁着吴国伐楚,而攻击吴国的局面再次的出现。
吴国的如意算盘打的很好。
但新上任的越王勾践,当然不愿意被吴国绑上战车,便就很礼貌的回绝了,这下子让吴国找到了借口,必须要先处理掉这个身后的危险,否则,吴国一事无成。
所以,吴国开始南伐越国,此时的越王就是勾践,后来那个历史上有名的“卧薪尝胆”的勾践。
吴国一出兵,气势汹汹,一下子就占领了檇(z)李地区,两国之间的军事要地,吴、越两军就摆开了阵势,准备决一死战。
越国和吴国的军队的战斗实力,相差悬殊,太大了。
两军一列阵,就看出问题了,人家吴军,在兵圣孙武子的整顿下,兵精将广,队列整齐,岿然不动,很是威风,这样仗怎么打,因此越王勾践很是伤脑筋。
但是,勾践也有勾践的办法,既然不能正规的作战,能不能玩点阴险的招数,越国也用用兵法,或者什么的计策。但是,人家吴军里面有兵圣孙武子,如果单纯的用兵法,这岂不是班门弄斧吗,还是想想别的办法吧,勾践晚上散步的时候,突然发现了跟在军队中一起作战的刑徒,灵一动,就想了一个办法。
过去古代人打仗,经常的用刑徒当成敢死队,这也是解决的兵力不足的一种方式。比如,在之后几百年的秦国灭亡的时候,面对陈胜吴广的进攻,秦军的主力都不再秦都咸阳,也只好把六十万修秦皇陵和阿旁宫干活的劳工和刑徒,都武装起来参与战斗了。所以,早在古代时期,就有刑徒从军的习惯。
勾践想了一个什么的“奇葩”计策?
让我们看看——
第二天,两军开始列阵,看着威风凛凛的吴军,越国开始发动敢死队的冲锋,但是这可不是刑徒们的冲锋昂,是越国真的作战部队冲锋,企图冲乱吴军的阵脚。
但是,越军连续冲了两次,都是无果而返,倒是伤亡了很多的士兵,人家吴军依然是岿然不动。
吴军看着越军冲锋失败的样子,就开始哈哈大笑,思想上轻敌了。因为越国部队,根本就没有队形,也没有号子,就是一窝蜂的乱冲,这那是打仗,简直就是“流氓械斗”啊。
就在此时,勾践的秘密武器出现了,顿时令吴军目瞪口呆。
原来,越国这些刑徒,已经排成整齐的三列,排着队伍,开始向吴军一步步的进发。吴军一看,这是什么部队?怎么没有军装,没有铠甲,而且披头散发,穿着囚徒的衣服,晃晃悠悠的来到了吴军的阵前,开始在这些囚徒前进的时候,吴军还真的很警惕,但是等这些人走到吴军阵前后,大约距离百十步的样子,马上就站住了。
吴军不知道越军这是要干什么,愣愣的看着他们。
然后,越军中有个领头的人,走到了吴军队伍前面,:
“两个国家的国君用兵打仗,我们都是违反了军令的人员,在国君的阵前也帮不上什么忙了,但是又不敢逃避刑法的处罚,所以再次求得一死,给你们抹脖子看看。”
然后,就狂呼乱喊一阵子,囚徒们纷纷举起中的刀剑,开始抹脖子自杀了,场面很血腥,越军的队伍中顿时鲜血横飞,一列列的囚徒,脖子喷射着鲜血,纷纷倒在吴军的阵前,场面太可怕了,血光四溅,吴军都傻眼了,这是干什么?这个场面从来没有见到过。作为战士,如果是亲自在战场上参与厮杀,出现的血腥场面,一般是因为置身于战斗中,还都能接受,但是,像这样亲自看着血腥的自杀场面,却有很大的不同,这是需要很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于是,吴军都十分专注的看着这些囚徒的行为,有的甚至于用双捂住了自己的眼睛,这些越军要干什么,是不是想吓死我们。
这个场面,甚至连吴王阖闾也很好奇,亲自到了阵前,看看到底是怎样的情景。
当吴军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了这些自杀的囚徒身上时。
就在这时候,已经悄悄运动到这些囚徒身后的越军正规军,开始发动冲锋,拼命的冲向了吴军,其实,双方也就是百十几步的距离,因为吴军没有防备,而且被眼前的血腥场景惊得目瞪口呆。所以很快,越国部队就冲入了吴军的阵营中。
吴国军队阵脚乱了。
越国大夫灵姑浮直接奔向吴王阖闾,准备采取斩首行动,他用戈攻击吴王阖闾,吴王阖闾赶快躲闪,长戈从阖闾的鼻子尖前落下,狠狠的砍在了阖闾的脚上,吴王阖闾脚的拇指被长戈击伤。
左传书上没,阖闾脚伤到什么程度,据消息灵通专家分析,估计直接把阖闾的大拇指给砍掉了吧。
阖闾大叫一声,惨败下去,吴军也掉头就跑。
越国大胜,吴国惨败。
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的战斗方式,虽然失败了,但也算是开了眼了。
吴王阖闾受伤,已经不能指挥作战了,只有被迫还师,军队退却七里,不过那时候的医疗水平很差,也没有抗生素,经过这样的折腾,吴王的脚伤肯定会发炎感染的,之后就是发烧,打摆子,胡言乱语,断气。因此,吴王阖闾因伤重,死于陉,后葬今天的苏州虎丘山。
现在的苏州的名胜古迹虎丘,其实就是吴王阖闾的坟墓。
临死前,吴王阖闾命立太子夫差为吴王,这还幸亏是在出战之前伍子胥的主意,否则吴国又是一场争位的大战爆发。因为,之前阖闾一直在观察自己的儿子们,准备设立一个继承人,但是挑来挑去,总是没有结论。
夫差知道伍子胥非常得到吴王阖闾的信任,就整天的找伍子胥谈心:“俺爸爸准备要立太子了,现在我是爸爸的儿子,非我还能是谁啊,这个事情就拜托你了。”
要知道,拥立新的国王,可是巨大的功劳,因此伍子胥也很是上心,于是就对夫差承诺:“现在太子未定,我进去给大王肯定就成了,你就等着胜利的消息吧。”
吴王阖闾也正好想召见伍子胥,听听他对拥立太子的意见,于是伍子胥就:
“我听一句古话,叫做“废于绝后,兴于有嗣”,现在我们的太子的位置还没有决定,就想是早早就失去了侍奉你的人,现在在大王的儿子中,最大的就是夫差。”
阖闾:“夫差这个儿子有点迂腐,而且不很仁义,就怕不能很好的统帅吴国。”此时的伍子胥根本没想别的,一心想办成夫差托付的事情,要是他知道自己的结局是被夫差杀掉,肯定会借此另行建议的,但是伍子胥不是神仙,他看不到那么远。
伍子胥:“国君应该依从拥立自己长子的规矩。”
于是,阖闾才立了夫差为太子。
现在好了,阖闾被砍掉了脚趾头,又没有良好的医疗条件,很快就感染发烧,脑子已经是稀里糊涂的了,于是就当场传旨让太子继位,然后就一命呜呼了。
阖闾也算是一代枭雄,心狠辣,眼光开阔,亲民爱政,否则吴国不会发展到这样一个地步。
吴王阖闾死在和陉(ng)地,距离檇李只有七里的距离,可谓是死在了战场上。
鲁定公十四年,吴军回国,新的吴王夫差继位。
为了记住爸爸的仇恨,夫差就让侍从专门站在自己王宫的庭院里面,只要是看到夫差出入,就对着夫差高声大喊:
“夫差!你能忘记越王勾践杀死了你的父亲吗?”
夫差马上就回答:“不敢忘。”
三年后,夫差发兵向越王开始复仇。一场“卧薪尝胆”的故事就要上演了。不过这是下一个时代的故事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