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鲁定公时代结束了( 鲁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5年,春秋第二百二十八年)

A+A-

    马上就要进入“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鲁国国君的时代了,本书所描写的“春秋”就要结束,战国即将开始。

    鲁定公在位十五年,基本上就是傀儡君王,没有什么的大的功绩,倒是和孔子参加一次的“夹谷会盟”,支持孔子堕三都,留下了孔子脍炙人口的故事,仅此而已。

    鲁定公年代所发生的事情,也是构建之后历史框架的渊源之一,其中最重要的是,为之后战国七雄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因此这个年代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晋国的“六卿之乱”,将晋国原来的六卿掌权,直接消灭掉了二个家族,变成了四卿掌权,最后,三家再次的联合,灭掉了骄横的智氏家族,晋国变成了魏、赵、韩的三家独大的局面,也就演变成了三家分晋的根源。

    这个年代里面,另一件可歌可泣的事件就是“吴国伐楚”。

    这简直是后代经典的军事教科书式的战役,让我们更多的不是看到楚国的失败,而是精彩绝伦的吴国作战过程,堪称兵书级别的描写,所以,后来又“关羽夜读春秋”的故事,也就是学习春秋时期作战的精髓。

    楚国的失败,让这个南方的大国,这个曾经的霸主失去了生,慢慢的淡出了历史的舞台,之后,楚国的在“春秋”的表现,已经是乏善可陈了,成为了配角。

    吴国算是代替了楚国的地位,登上了历史霸主舞台,但这也是一个昙花一现的霸主,兴旺了两代国君,就被灭掉了,因此后人对于春秋五霸的法,一直对吴国有异议。

    鲁国在这个年代里面,做了一件很伟大的事情,虽然没有成功,但是也算是鲁国国君向鲁国的政治痼疾发动的冲锋,鲁国的痼疾就是“三桓专权”。

    鲁定公元年,鲁国最大的季孙氏发生的动乱,阳虎叛乱,导致三桓中最大势力的季孙氏的衰落。之后,叔孙氏的内乱,也让三桓中的老二,失去了活力,这才欧鲁君在孔子的帮助下,进行“堕三都”的行动,很可惜的是,三桓的势力之所以发展到现在,并不是因为实力的衰落,就可以完全的铲除,他们的在鲁国上下,盘根错节,政治势力错综复杂,导致最后孔子的流亡。这虽然对鲁国不是好事,但是为培育一个伟大的先哲,提供了良好的根基和土壤,孔子正是因为这次的流亡,周游列国,名扬诸侯,才有了今天的历史地位和经验。

    因此,鲁定公年代,是一个花落流水无可奈何的时代。

    也是一个孕育风暴的时代。

    这年的春天,邾国前来朝拜鲁国,弟拜见哥,当然要拿着重礼,孔子的学生子贡亲自观礼,学习如何交接进贡礼物的仪式。邾隐公非常的恭敬,高高的将中的美玉,举过头顶,仰着脸献给了鲁定公。

    鲁定公接受美玉的时候,却拿的很低,脸向下俯着。

    子贡摇摇头:

    “从礼的角度上来,二位国君都有死亡的前兆。礼是生死存亡的根本,人的左右周旋和进退仰俯,都很有规矩,一定要严格的按照礼的模式进行。无论是朝会祭祀,还是丧事战争,也都从这里面观察。现在是正月的朝会,却都不符合法度,明二位国君的心已经死了。

    高仰是骄傲的表现,低俯是衰退的表现,骄傲就接近于动乱,衰退就接近于疾病,我们的国君是不是要死了。”

    鲁定公十五年夏天五月二十二日,鲁定公死了。

    孔子:“子贡的很准,不过这件事,他自己知道就罢了,出来,就成为了一个多嘴的人了。”

    在南方的楚国这一年灭掉了胡国。

    主要还是因为当年吴国入侵楚国的时候,胡国的国君一看楚国不行了,趁火打劫,直接把楚国靠近胡国的城邑洗劫一空,但是胡国判断失误了,楚国并没有被吴国彻底的打趴下,而是死而复生。

    于是,楚国向胡国问责。

    胡国不愿意将抢劫的财物返还给楚国,拒不听命,而且还自己安慰自己:“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们为什么非要侍奉楚国,这样做,只不过是多花些财物罢了,于事无补。”

    胡国的国君胡子的真对,二月,楚国就像是打死一只苍蝇一样的轻松的灭掉了胡国,胡国从此在历史上消失了。

    此时,中原的宋国发生了内乱,宋国的死敌郑国顺势进攻宋国,并打败了宋军。齐国和卫国赶快会盟商量如何救宋的事情。

    这年的冬天,安葬鲁定公的时候,天降大雨,导致丧葬程序没有按照计划完成,但是按照孔子的观点来,即便是这样,也是符合礼法的。

    公元前494年,鲁国的新国君上位了,这就是鲁哀公。

    春秋,开始进入最后一个阶段了,我们的故事也很快就要结束了,但是另一个更加辉煌的,更加波澜壮阔的战国时代,拉开了序幕,让我们拭目以待吧。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