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王友才杀年猪邀请亲朋 唐三赖挨批评迁怒毓英
金家台今年过年没往年热闹,有几样东西忘了,最最要命的是忘记种糯谷了。李昭福没有刘四二那么上心,根本就没想到还有种糯谷这档子事。只有王友才记得,在自家的田里种了一些。没有糯米过年就没有糍粑、没有馓饭和巧果。王家种的糯米很有限,只够拍甜酒的。王娭毑把甜酒做好,照例每家送来一些。
王毓英拿一个大蒸钵装满了甜酒,又盖了一个蒸钵,用袋装着往金家台而来。“李爹!你一个人在家?”王毓英走进中堂看见李昭福睡在躺椅上,裘皮大衣垫一边盖一边包裹着他的身体,给他打了一声招呼。李昭福也没睡得太沉,王毓英一喊就醒了,坐了起来。王毓英提着甜酒进了灶屋,把蒸钵腾了出来,再次回到中堂。
“什么?”“甜酒,你没闻出来?”“刚睡醒。”“一定是我娘的甜酒没做好。”“什么时候了?没听见猪叫。”“已经杀了,我爷喊你们过去。”“那好,我洗把脸,你先走。”“你快点,我等你。”
李昭福在王毓英的陪同下来到王家,晒谷坪已经冲洗干净看不见血迹了,桌子还没有摆出来。李昭福向坐在阶基旁边的魏保国走去,坐定后,问道:“什么事呀?”“什么?”“开始你叫我。”“我没叫你,是翠娥。”“荣芳、荣庆没什么事吧?”“能有什么事,大过年的。是他们的堂客,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那就好。”
因为听区书记要来,胡亮也早早过来了。今年他入党了,和刘伟不同的是,他还有预备期,要明年才能转正。
魏保国叫胡亮过去,李昭福问道:“今年我们金家台村交了多少公粮?”胡亮回答道:“二十四万两千斤一百五十二斤。”“没错?”“没错。”魏保国道:“你东家跟你开玩笑,你还当真了。”胡亮道:“东家的话,哪能是玩笑话。没有,句句都得认真听。”李昭福道:“现在新社会了,人人平等。你现在又是主席,不能再叫东家了。”胡亮道:“这都习惯了。”魏保国道:“改一改,就叫李爹。”胡亮试了一下还是叫不出口,李昭福笑了笑道:“看样子,还是个老实人。”魏保国看见挺着大肚子的文娟走过来,连忙叫一旁玩耍的刘佳儿去把文娟叫过来。文娟过来问什么事,魏保国道:“你家男人改不了口,那就你先改,叫李爹。”“这要改么子口哟!”着就想离开,魏保国叫住了她。“好,好!”文娟道,“喊就喊,李爹!”李昭福笑着答应了,接着道:“你回去让亮子练练。”“好好。”文娟应承着拉着胡亮走开了。
这时田毛头赶着马车过身和翠娥打了一声招呼。魏保国问道:“毛头媳妇也快生了吧?”“哪里那么快,过完年四月份。”
其实文娟预产期和翠娥差不多,都在阳历五月份。只是这文娟老早就把肚子挺了起来,搞得人家觉得她怀孕很久马上就要生了似的。
魏保国道:“这些年,我们这里添丁不少,还真搭帮你和刘爹。”“哪里这样,人人都肯做才这样的。”“是呀!这是最大的道理,农民就应该肯做。”
一会儿,刘喜豆来了,和其他人简单了几句话,就过来跟魏保国打招呼,魏保国问道:“你家今年种了糯米?”“种得不多,公粮不收糯米。”魏保国道:“我们几家都忘记种了。”“明天我拿点糍粑过来。”魏保国道:“你能有多少,别拿了。我的意思是给李爹拿点,他家人少,有时候不方便煮饭,就可以吃糍粑。”李昭福道:“可以吃红薯。”
魏保国道:“到这,我想起一件事来。昭福!喜豆!明年,我们能不能多种红薯、麦子、米这些作物。谷子交了公粮,这些东西可以自己留下。”李昭福看着刘喜豆道:“你家人口多,你先。”刘喜豆道:“能够种稻谷的不种,种其他东西,这是不过去的。要多种也不能占水田,只有开荒。”李昭福道:“油菜也不能少,红生娘过一种叫肥田粉的东西,也不知道起不起作用。”魏保国问道:“什么作用?”“当肥料。”魏保国道:“还有什么东西能当肥料,除了鸡粪鸭粪,要试你们试。我怕把田土烧坏了,像石灰。”
贺贵芳和喻艳艳过来了,贺贵芳牵着大儿子,喻艳艳抱着儿。见刘伟正在用一只抬桌子,喻艳艳连忙牵过大儿子,要贺贵芳过来接替刘伟。李昭福想起身帮忙,魏保国拉住了他,道:“还有一件事。喜豆!能不能匀出一些砖来。”“可以。”刘喜豆拿过一条刚搬出来的凳子坐下,问道,“做什么用?”“贺贵芳还住那间偏厦,干脆把吴方明的那房子整修一下,修整出几间房子来,给他家住,让他家也住上正经房子。”刘喜豆道:“李爹!要不把你家的老屋也收拾出来。”李昭福道:“收拾他干什么,又没有人住。”魏保国道:“喜豆得对,收拾出来。我们这里这样多孩,还怕没人住。能把吴家老屋全部收拾出来都好。这些年,我们这只看着添人丁,没看见谁修房子。”李昭福道:“那就收拾出来咯。翠娥!”
正喊着人呢,张丰凯和赵怀德过来了,他们进屋见过了王友才、王娭毑,就过来跟魏保国、李昭福话。李昭福开玩笑地道:“胡亮在那边,你们都是领导。”刘喜豆打了一下李昭福,然后对张丰凯道:“你怎么又交公粮了,仓库里还有?”张丰凯笑着道:“怎么没有了。你们呀,净瞎猜!总比那年好些了呀。”张丰凯转过脸来对李昭福道:“李财主!明年能不能再多给我家一些田?”李昭福道:“你也晓得田都分出去了,没多余的了呀。要给你田,那就得有人退呀!这样,你找人,有谁愿意退给你的,你就跟大家一声,没人不同意,我就认了。你看要得吗?”魏保国插嘴道:“这些事过了年再讲。”
翠娥跑过来问李昭福找她来有什么事。这种场合她和文娟一样,两个大肚子不歇气的走上走下,瞎忙乎。而李昭福见张丰凯在旁边又不好讲房子的事,只好道:“没什么事,我是想跟你不要到处跑,心动了胎气。”“哦!”听了这话,翠娥慢慢走开了。刘喜豆有点不解,盯着李昭福看了好久,看得李昭福不好意思了。
正着,刘娭毑下来了,是刘金满背下来的。跟着下来的还有颜香香和高兰兰,老老少少一群人。王友才迎了出来,魏保国、李昭福站起来,让出了地方。
刘娭毑依老理行事非要进屋里给王娭毑打招呼。王娭毑这才不得不出来。刘娭毑道:“王娭毑!你给的甜酒吃了,拍得好。还是往年的味道,好,好得很!”王娭毑:“这身体和去年一样还是怕冷得很,不敢沾冷水,是荣芳堂客做的,我在旁边看着。连刘娭毑都好吃,那就好吃,以后就由她来做了。刘娭毑!要得不?”“要得!我也把好多事交给了大媳妇、满媳妇,这些事就该让她们去做了。”
王娭毑没坐多大一会就进屋了,邀刘娭毑进去,刘娭毑谢绝了,要和魏保国话。刘娭毑的身体没什么大的问题,就是脚,走路走不得了。魏保国走不了好远,脚就没劲了,要休息好久才能动。他好些日子没有去刘家了。
辈们轮流过来给刘娭毑、魏保国请安。喻艳艳过来时,刘娭毑特意把她留了一下,看了看她怀里的孩。对刘金殷道:“贺家住得偏,和大家来往少些,以后要多去看看。”然后又对贺贵芳道:“去年那事不能怪你岳父,是伟子做得不好。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以后走动还是要的。你这边没亲戚,好些事不得靠我们这些邻舍嘛,该走动就走动。”
正着区楚良、唐三赖来了。区楚良进屋见过了王娭毑就出来和大家打招呼。问魏保国的身体怎么样,问刘娭毑还能不能纳鞋底。魏保国问他为什么没有回家过年,区楚良太远了,光路上就要花半个月,现在忙还抽不出时间来。又问那天响枪是怎么回事,区楚良是民兵训练,胡亮也在,把大家惊着了,真不好意思。魏保国道:“是该这样:大仗,伟子他们帮我们打了;这仗,就不能靠他们了,我们自己要能应付得下来。”完又大声喊刘伟,刘喜豆告诉他伟子回家拿东西去了,马上回来。
刘娭毑则问区楚良:“家里人都好?”“好着呢!劳您牵挂着。”刘娭毑还是不太懂区楚良的话,没有回应他的谢意,继续着自己的问话:“你一个到我们这里,也还习惯吧?”“习惯。”“伟子北方比我们这里冷些,不能在屋外头擤鼻涕,会把鼻子拉掉。”区楚良道:“那是东北,我们那里没这么冷,就是没有水。”“哦,那不要紧,少喝点茶就是。”“你们也杀年猪?”“我们那里主要是养羊,也有养猪的,不多。”“羊肉不好吃,要吃就吃麂子,李昭福家有。”刘金殷道:“上次吃过了,舜成托人带过来的,没带好多。李昭福呢?”刘喜豆回应道:“解。”刘娭毑笑着道:“懒人屎尿多。”
刘娭毑接着道:“他们他会用牛犁田了,就是脚上的老茧肯定没有大家的厚。要我呀,这人世间,要有一两个不做事的人;都做事,都一样的,哪也太没有味道了。这李老爷虽然有点不靠谱,他两个儿子都挺好的,大儿子、儿子都还行。”刘喜豆道:“他怎么就成了不靠谱的人了,也不知道你是怎么看人的。”刘娭毑笑着道:“门缝里看的。”区楚良笑着道:“娭毑!你讲得对,他就是一个不靠谱的人。”李昭福从屋子里走出来,见刘喜豆望着自己在笑,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衣裤没发现问题,过来问道:“你们笑什么?”区楚良回应道:“都你今年的谷子种得好,要你明年多种一丘田。”李昭福回应道:“你又要我种玉米,又要我种田,幸亏没有叫你当财主,要不然做长工的个个都会累死。”区楚良道:“哦,你还记得那事呀,那就种玉米,不种稻谷。”
唐三赖跟着区楚良到了王家后,也没和谁打招呼就去王毓英的房间,刚把上的东西放下就被王毓英叫去和她一同去井台洗碗筷。两人抬着装着碗筷的箩筐到了井台,唐三赖打水,王毓英蹲下来一个碗一个碗地洗。唐三赖好几次没控制好水量,把水溅到了王毓英身上。“你怎么搞的!”王毓英有些生气了。
王毓英昨天没有去杜李,不知道唐三赖挨批评、写字这事。
唐三赖没有回答她。王毓英也没有过多地问他,好在碗筷很快就洗好了。
回到房间,王毓英看到了照相馆寄来的照片,这是她和唐三赖上次去东乡照的。结婚证在清水坪就办好了,没必要去东乡。去东乡是买细纱蚊帐和床单,最重要的就是照相。王毓英把照片拿出来,仔细看着,暗自发笑。
翠娥过来找王毓英,见她拿着照片出神,喊道:“英满姑!你看什么?”王毓英吓了一跳,本能地把照片放了回去,可翠娥的动作快些,把照片抢走了。见是王毓英和唐三赖的半身合影,也就不顾王毓英的反对拿出去给大家看了。
照片可是难得见到的东西,围着看的人很多。一开始怕把照片弄脏了没有把照片完全抽出来,传到了高兰兰上,高兰兰把照片抽出来了,用指尖拈着照片的一角看。文娟性子急,抢了一下,没抢到照片,顺抢走了装照片的纸盒子。那纸盒子是很精美的,印了字也印了一个女人的头像。文娟随打开纸盒子,这才知道里面还有一张照片。不仅还有一张照片,里面还有一个纸包,应该纸包里也是照片。文娟取出了纸包,纸包上写着字,要翠娥看。翠娥念道:“请唐瑞昌同志代为转交刘伟同志”两人没太理解意思。一旁的刘喜豆抢过纸包一看道:“是伟子的照片。”边边打开了纸包。
的确是刘伟穿着军装的照片,志愿军军装本来就没有标志,退伍不退伍穿的是一样的衣服。刘伟的照片与王毓英两口子的照片相比,第一个不同是张数,一共七张,王毓英的只有两张,所以刘伟的照片很快传开了。传开了才发现照片上有一行字,仔细一看是“向英勇的志愿军同志致敬!”的字样。大家这才又去看王毓英的照片,也有字,是“共同进步”四个字。
大家都问这字是怎么上去的,没人知道,刘伟、唐三赖、王毓英,他们自己也不知道。照过相的田毛头、李禹成也不知道。其实,大家更不知道的是:照片是怎么把人影摄下来,印到硬壳子纸上去的。可他们没察觉,对于已经存在的东西,他们都有自己的理解,很少有人去怀疑这些理解,除非有人告诉他:“你这样想不对。”
照相这件事是值得炫耀的,周周围围这些女人,据只有文佳霞照过相,而且只是而已,没看到过照片。所以当翠娥把照片抢走的时候,王毓英并不真想把照片要回来。只是后来看那么多人争着照片看,特别是看见刘娭毑、魏保国也在看——其实是看刘伟的照片,王毓英不知道——才想起自己和唐三赖是没有拜堂的。于是,跑出去想收回照片。
喻艳艳拿着照片在看,想着什么时候自己也照一张就好了。她想:应该是两个儿子长大后的事情,只是到那个时候自己老了,反而怕把人吓着,照不得相了。正看得出神,王毓英猛地一抽,把她吓了一跳。她怀中的儿子也被惊着,哭了起来。
王毓英又去向李禹成索要,李禹成告诉王毓英他上的是刘伟的照片,王毓英看了一下,照片上确实是刘伟,远景只有一个脑袋,和自己的照片明显不同。又看了自己上的照片,也有两张是刘伟的。李禹成看了看王毓英上的照片道:“你的只有两张,其余的都是伟子的。”王毓英只得把上的两张刘伟的照片给了李禹成,声都不做转身回房去了。
王毓英把唐三赖叫到自己房间,和他吵了起来。声音很大,屋外都能听见,大家都不话了,关注着事情的发展。很快传来了王娭毑骂王毓英的声音。区楚良看了一眼魏保国和李昭福,准备进去劝解,又想要刘喜豆陪自己进去。刘喜豆从刘娭毑上把丽抱起,用行动拒绝了区楚良。李昭福开口道:“主要是他自己家里人劝,你进去一两句话就可以了。”
事情终于慢慢平息了,但刚才王毓英急匆匆出来抢照片的动作把她曾经刻意掩饰的怀孕体型暴露了。刘喜豆问喻艳艳:“你是结婚后,几个月怀上的?”“他不中用,半年才怀上。要不是听别人要向旁边躺着,只怕是怀不上的。你呢?”“两个月。”一旁的张桃花,以为她们是在自己,满脸不高兴。刘喜豆看见了,坐过去和她话。
女人们的这些动作没有瞒过李昭福的眼睛,他把走出房来的区楚良叫到一边这事。一直以来,从旧社会乡公所那个时候开始,杜李经常有一些男女方面的传言,真真假假的也搞不清楚,也没有真怀孕生孩的事情发生。现在,王毓英这事要传出去很可能会影响到乡政府的形象。李昭福本来也只是给区楚良提个醒,区楚良却反问他该怎么办,李昭福笑而不答走开了,搞得区楚良一个人站在草垛边思考。
李禹成一再想起张十六原子弹的事情,见区楚良得了空,走了过去。“区叔叔!这里有人在传原子弹的事情,你听没有?”区楚良以为李禹成也是听了唐三赖他们的传言,没有立即回答李禹成,看着他,让他继续下去。李禹成道:“他们传这些的目的,就是想让我们都怕美国人,不敢像刘伟哥那样去跟美国人打。”区楚良眼前一亮,心想这一点自己都没想到,这个十二三岁的孩却想到了,真不简单。把放在李禹成的肩膀上,道:“你的情况我清楚了,谢谢你!上菜了,你去吃饭。”
王毓英听区楚良的解释,知道唐三赖是因为挨了批评才带着情绪怠慢了大家,也就慢慢地消了气,指挥着端菜上桌。唐三赖经这么一折腾,反而放开了,和客人们热情笑起来。就在这不经意的笑中,他突然有了家庭主人的感觉,这可是他多年来的第一次,
客主坐定,肴蔌齐备,王友才站了起来;该他了几句话了,完了才能开席。他是照着曹长庚前几天的话的,李昭福的话学不来,曹长庚的话适合他。
“感谢党、感谢民主政府,我们才过上了好日子,才有猪杀。我们支持抗美援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坚决打败美帝国主义。完了!没有摆酒,***不让,见谅!”
按以往的惯例这时候李昭福是要站起来话的,李昭福今年哪家都没讲,今天却站起来道:“区书记来了,他是我们的父母官,也是我们乡亲。请他讲话。”
区楚良站起来道:“算了一下,有两件喜事。一件事我们杜李,我们金家台的,一件事王友才家的。我提议先让这两件喜事的主角——刘伟同志和唐瑞昌同志讲话。刘伟!”
刘伟道:“我们金家台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的一部分,我们金家台人的心是和全国人民相通的。有千千万万个金家台,我们还会害怕美国人吗?有人美国人有原子弹,那怕什么,我们没做错什么,就不怕原子弹!我们一定能够打败美帝国主义,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刘伟像每一次做报告那样,举起了他的断,大家鼓起掌来。刘伟这话耐听,上一百遍,也会有同样的掌声;上一万遍,也会有同样的欢呼声。只有刘伟的妈妈没有鼓掌,她抹了抹脸上的泪。
区楚良站了起来,道:“刘伟同志为抗美援朝作出了贡献,也为我们杜李、我们金家台赢得了荣誉,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下面请唐瑞昌同志话。”
唐三赖没有话,给大家鞠了三个躬。区楚良站起来道:“我刚才的第二件喜事的主角不好意思,那我就了吧!第二件喜事就是唐瑞昌同志和王毓英同志已经登记结婚了。今年我国颁布了婚姻法,婚姻法规定,登记结婚了的就是夫妻,现在唐瑞昌同志和王毓英同志已经是夫妻了。我在这里跟金家台的父老乡亲”王友才拉了拉区楚良,声道:“不了,大家都知道了。”见区楚良还不想坐下来,王友才站起来道:“大家吃好!大家吃好!”
区楚良有些茫然,李昭福望着他笑了。
法又能怎么样?在老百姓这里理大于法。而老百姓的理是:两人结婚得大人了才算数,法了不算数。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