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冒芽

A+A-

    3

    “唐大哥,你喜欢吃米饭还是面条?”

    唐大刀认认真真想了想这个问题,回答道:“米。”

    阮恬恬点头:“如今麦粉卖得好,不过是因为米价上涨的缘故。若有一天米价恢复正常,人们对麦粉的需求量自会减少。”

    这也是她为何一直对麦粉生意没有太大要求的原因,若是大启的朝廷有人管这件事,那么麦粉中的利益很快就会降低。

    唐大刀若有所思,阮恬恬狡黠一笑:“唐大哥,我那几个破房子,给我建一下呗?”

    她自降身价,唐大刀听得哭笑不得,掐着指头道:“他们还有六七天能把田间的地耕完,耕完之后需要安排你的‘管道’。等这些大事情弄完了,我们再着安排盖房子。”

    有了钱,唐大刀总算进行了安排。

    阮恬恬欢呼,扬着嘴刚要笑,目光突然扫见崔家汉子和他婆娘。崔汉子穿着短褂,他婆娘在一边声埋怨,往他身上加着衣服。崔汉子憨憨笑着,从兜里掏出了个鸡蛋。婆娘惊讶,也是笑得眉眼弯弯。她不舍得吃,珍惜的将蛋剥着,咬了一口露出里面的黄,又将蛋递给崔家汉子。

    男人不肯吃,娘子佯装生气,最后二人一人一口分了蛋。

    “东家?”

    唐大刀见阮恬恬突然发呆,顺着她的视线看去。阮恬恬猛然回神,收回视线:“那什么,以后从家里每天给崔家两个蛋吧算我私下给的。”

    养在后院的几只鸡产量稳定,有两只甚至开始孵鸡。唐大刀点点头,同意道:“我记下了。”

    唐大刀把这活分给了唐宝,第二天就带着苟三前往广茂县。唐宝腿快又是孩,往庙屋跑也不嫌累。第三天的时候,他给阮恬恬带回几株连土的迎春,阮恬恬看了特别欢喜,当即带着孩子们绕着家门口挖坑,将黄嫩嫩的花种了进去。

    门前有了花,心情都好起来了。

    唐大刀以一个他很满意的价格带回了货物,阮恬恬开始忙,忙到没空去想顾云。金色的稻谷摊平堆在院里,接受着阳光的照耀。跟随唐大刀一起回来的苟三又花了三天时间,搞定所有木架的榫卯环节,当三间屋里堆满了还带着木头味的架子时,阮恬恬知道她的主场开始了。

    阳光带走了种子里的病原菌,提高了他们的存活率。阮恬恬又将这些晒足了阳光的稻谷泡在调制好比例的盐水里进行甄选。当她进行到这一步的时候,全家人已然目瞪口呆。她时刻关注着种子们的状态,当它们吸饱盐水后立刻捞出,又用清水过了足足三遍。舍弃没希望的种子们,将能发芽的全部留下。

    最后一步,也是前期准备最关键的一步,浸泡。

    “把种子泡在灰水里?”唐大刀已经惊得不出话了:“东家,这,这!”

    阮恬恬也没办法跟所有人解释生石灰碳酸钙可以改善酸碱度有效进行消毒以防日后虫害的科学道理,她蹲在院子里心翼翼调制着生石灰水。石灰难找,这玩意还是她专门托刘启之寻来的。

    她发现刘启之不愧是从在云中城长大,对这一片特别熟悉,自己需要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他都能帮自己找到。

    太好用了!

    阮恬恬完全不知,每次顾云看到那些匪夷所思的物品,都恨不得亲眼在她身边,看看她到底用作何处。

    转眼阮恬恬已经调制好了石灰水,她呼出一口气,搬出大大的缸,合默念一声佛祖保佑,在唐大刀惊悚的目光下,将处理好的种子都倒了进去。

    她亲做了这一切工作,满意而爱怜的看着那些缸子。顾昶好奇想要伸去搅弄,阮恬恬眼疾快抓住他:“千万不能动!”

    正太无辜眨巴眨巴眼睛,阮恬恬一笑,拉着顾昶的指着缸里最上次漂浮的一层东西:“昶儿有看到吗?”

    顾昶点点头,回答:“脏兮兮的。”

    阮恬恬慈爱地笑:“这是石灰水的膜状体,千万不能破坏,否则空气会进去。”

    顾昶:“???”

    他听不懂,在场的没一个人能听懂。

    阮恬恬也不解释,她简直心花怒放,她知道在接下来的三天内,种子会充分的吸收水分。而里面的酶会重新动起来,将胚乳淀粉溶解成糖,释放出种子生长所需要的养分。

    换句话,它们在发芽。

    古代的粮种堪忧,先前甄别的时候淘汰了将近三分之一的种子。阮恬恬也没浪费,准备将这些收拾收拾继续吃。唐大刀拼死护住了一波稻谷,准备投放在阮恬恬批准的那块“秧田”中。同时,阮恬恬也给他布置了一个新任务。

    “收,收恭桶?”

    唐大刀觉得自己可能熬不住了。

    阮恬恬严肃点头,也不嫌恶心:“除了人的粪便之外,最后再来点鸡粪五号田边不是留了块地,我们挖个大坑,将收集的粪便都倒进去,然后混合上草木灰。”

    唐大刀听得晕头转向。

    他是商人!真的没种过地!这活他干不了啊!

    阮恬恬想了想,又道:“这活每天加十文钱。”

    唐大刀麻木了。

    他去流民那边找人,根本不敢阮恬恬是怎么折腾种子的。倒是崔家汉子听了,问道:“东家是要堆肥?”

    唐大刀看崔家汉子的目光顿时不一样了!崔家汉子反而被看得不好意思,声道:“以前在家里的时候,爹娘总让我让我在田里窝屎。”

    大家轰然大笑,崔家汉子拿着挑杆,为了自己还未出世的孩儿:“这活我干!”

    人一多,行动力就强。在阮恬恬的指挥下,大坑半个下午就挖好了。阮恬恬特意让他们在外面用扎了一圈竹栏杆,叮嘱大家万万不可掉进去。然后指导着烧了草木灰,带了三层面巾教大家将粪便和草木灰已经腐烂的树枝等物扔进去。当天在场的人打心眼里对阮恬恬佩服——一个女人混在这堆污物之间,着实不容易!

    东村的人都没见这架势,有不少过来围观。阮恬恬也不避着,给他们这玩意能让土地更肥沃。

    可惜没几个人信,就像唐大刀仍然不信那堆被石灰水泡过的种子能发芽一样。他忧心的嘴上生了疮,将最后的稻种交给几个善种田的流民,指望着他们拯救大家。

    阮恬恬没阻止,她反而和唐大刀打了二两银子的巨赌,看谁的种子最后成活率高!

    嫂嫂吹顾昶为表支持,压了半块麦芽糖在阮恬恬身上。唐宝抓耳挠腮,先往阮恬恬那搁了半块糖,又忍不住在亲爹那里加了五文银子。罗二傻毫不犹豫,把自己心爱的风车放到了阮恬恬的盘里,刘启之默默无声,将自己的剑穗投给了唐大刀。

    就连顾母也凑热闹,一左一右压了两个荷包。

    阮恬恬但笑不语,只等着到时候分账!

    一切都紧锣密鼓的进行的,三天后,阮恬恬挽着袖子,心翼翼捞出稻种。她看着各个颗粒饱满带着褶皱的种子,心花怒放!

    她将这些种子爱怜的用纱布裹好放进屋里,又点燃了盆里的木柴进行升温。没有温度计,她只能用人体感知着温度变化。好在她在这方面敏感,触温度误差一般不会超过两度。

    当天,阮恬恬连觉也舍不得睡,每过半个时辰就在自己的本本上记录着种子的变化。后世的稻种是几百年进化,又加上人工干预形成的优良品种。阮恬恬生怕这批本土稻种存在数据误差,耽误她种地。

    大家纷纷在窗外凑热闹,但没人真正去打扰阮恬恬。阮恬恬以自身科研人员的精神,一边记录数据一边调控着温度,熬了一个通宵后,那些种子终于隐隐有了白色的头!

    阮恬恬立刻开窗通风,拿着晾晒了几天的水喷洒在纱布上增加湿度。身为竞争对的唐大刀看到她废寝忘食的样子,隐隐觉得,这事估计真能成!

    她眼睛通红,吃饭的时候差点吃到鼻子里。最后还是母娘亲自出面,劝着阮恬恬去睡一会。阮恬恬回到屋里,脑袋挨到枕头就睡着了。她睡得不实,第二天天没亮就猛然惊醒,冲进屋里查看她的稻种。

    百分之九十的稻种都露出了白芽!

    这个数据让她欣喜,种子发芽是一切的开端,阮恬恬心里悬着的石头总算落了地,现在只要稍稍等它们长大点,就能播种了!

    警报终于解除,阮恬恬开了门窗降温,顺便带孩子们参观了自己的稻苗,还给顾昶布置了观察稻子记日记的作业。然后他们搬出了唐大刀带回的平底竹筐往里面添土,只等着稻芽稳定,便将种子撒进去。

    这些土是她特意找李春花“借”来的土,与自己的荒地不同,这些土经历过种植,性质稳定。孩子们将劳动当成了一件好玩的事,个个玩得像个泥猴。等第二天,阮恬恬又带领大家将种子播进了这些土里。

    她知道,这里很快就能长出苗。这些苗成活率高,很快就能变成秧,变成那一片片的稻田。

    她成功了,在没有任何仪器的帮助下,她成功的提高了这些种子的发芽率。

    当天晚上,阮恬恬总算睡了一周来的第一个好觉。她睡得昏天黑地,第二天起来的时候,在门外收到了一份礼物。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