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炒栗子

A+A-

    5炒栗子

    顾云是个好丈夫,不把工作带回家。昭通的地志文本全在总督衙,阮恬恬拽着贺夏萤风风火火跑了过去。

    未到散值的时辰,总督衙仍有卫兵把守,可大家都认识总督夫人和将军姐,无人敢拦他们的脚步。

    昭通城应了那句天高皇帝远,百姓们自带了几分随性。铁血铮铮的汉子们既能扛枪杀敌,也能咧嘴笑着神秘兮兮眨眼给上司亲属指路。

    阮恬恬笑吟吟道谢,和贺夏萤敲了顾云的门。

    总督衙的正殿南北通透四方宽大,顾云坐在案前批阅文书。听到脚步声微微抬头,便看到自家娘子快步走来,脸颊还因为刚刚的跑动而带着点微红。

    像枚果子,想啃。

    顾云神游天外的想着呢,阮恬恬已经跑近了,张嘴一点也不客气道:“我想看看地志还要财政记录!”

    男人放下里的笔,微微挑眉,这些可不是轻易能给旁人看得东西。

    阮恬恬双并拢,撒娇看着顾云,顾云立刻破功,忍俊不禁摇摇头,唤来身边侍卫:“带夫人去文书阁。”

    文书阁便是总督衙中储藏各类档案书册的地方,侍卫领命带阮恬恬前去。顾云前不久才在这查看了昭通城近十年的文书,将一切归类整好,阮恬恬占了便宜,直接去分好门类的架子上取就行了。

    她不如顾云,耐心看十年的资料,只找了近三年的账表来看。这一看,便是一下午的光景。

    她硬着头皮在繁复的账目里了解这个城镇,却发现越看越糟心。

    昭通是真的穷。

    贺夏萤一直陪着她,闲着无聊也翻看过基本衙门的案情,叹气道:“曾听将军讲过,昭通以前明智未开,穷汉恶水间少不了刁民。苗王顾及不到那么多,是左西军来了之后才渐渐改善了昭通城的风气。”

    贺将军本身便是军痞,但硬着头皮连吓带诱扯来了几个教书先生。将士们忙着打仗,没空读书写字,那些先生呀,全是为了昭通城的娃娃请的。

    娃娃们读书了,民风便能一日一日改善。一开始没有人来,贺将军便发了话,凡是送娃娃来念书的,每日不仅包娃娃们的吃食,更在散学的时候发一个大馒头。

    他花着将军府的库银,卖了圣明天子的赏赐,愣是拉扯起了一个城。

    阮恬恬初到昭通,只觉得这里的人们虽贫穷却和善,完全不知,几十年前这里还茹毛饮血。

    然而贺将军是武将,能做到的也就这么多了。昭通的经济,只能用“没有”二字概括。

    不过再看地志,昭通还是有潜力的。植被丰富,水果资源也数一数二,不少带着苗族特色的饰品和衣物也非常引人瞩目,甚至还有一些外界没有的,放到现代要评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术。

    但是,如何能体现这些东西的经济最大化呢?

    这个问题,阮恬恬想了三天。她已经卷边的本子上充满了勾画的痕迹,一个个计划展出,又一一被排除,让她饭都差点吃到鼻子里。

    贩卖水果肯定是不行的,水果在古代本就不易运输,估计没出西南地界呢,就已经全部烂了。苗饰苗服虽然可行,但受众太少,人们会一时新奇买回去,但不会反复购买。要来贩卖的,必须是一种轻便的经济作物。

    昭通多山良田少,但山中可开梯田。开了梯田又来种什么呢?

    庄稼只能自给自足,无法致富,不是阮恬恬的首选。

    联想到上辈子她去云南地区做项目,人们种植最多的大抵是烟草、橡胶、茶叶之流。前两者自可排除,后面一个阮恬恬有点犹豫,她不喜欢苦涩的味道,所以从未了解过茶叶。

    阮恬恬的头都要想秃了,倒是比顾云这个总督还要操心。

    对此,顾云哭笑不得:“改善一地,并不在一朝一夕。”

    完,没收了阮恬恬的本本,拉着人去玩了。

    西南是真的偏僻,风景却也是真的好。夏末凉风习习,山上的树林染上了秋的颜色,走到哪里,哪里都是风景如画。

    阮恬恬被顾云拽着爬山散心,爬到一半,竟然看到了毛栗子!

    九月,正是板栗成熟的时节。这玩意长在树上浑身都是刺,掉到地上后,人们也嫌扎脚,从未正视过它。可阮恬恬认识啊!不仅认识,还非常爱吃!

    于是,顾云爬山计划被迫夭折,低头和娘子一起来捡栗子。饶是顾云博闻强识,也真没见过这玩意。最后还是白寰拿出了餐盒里的筷子,两人才捡的顺利一些。

    看着娘子兴致勃勃的样子,顾云觉得今日就算是没爬到山顶,也是值了。

    下午两人归府,恰好遇到不知从哪溜达回来的贺夏萤。贺夏萤瞥了眼侍卫提着的筐,稀奇道:“这不是刺儿果吗?拿这么多这干什么?”

    阮恬恬姨母笑:“吃。”

    贺夏萤果然大惊:“刺儿果能吃?”

    西南虽偏,但将军姐是被精养的,没落到在山中捡野果子的程度。倒是一旁招来的当地仆人多嘴:“姐有所不知,这刺儿果却是能吃,不过又干又瑟,没什么滋味。吃多了还会腹胀,不是什么好东西。”

    阮恬恬听了直摇头,那是你们吃的方法不对!她指挥着侍卫帮忙把生栗子运到灶房,对贺夏萤和顾云道:“今日便让你们开开眼!”

    浑身是刺的栗子不好开,但里面充满着窍门。只需那滚烫的开水一泼,板栗的第一层壳就会炸开。这个时候,只需用勺子一挖,就能收获我们常见的板栗。

    阮恬恬给自己找了棉套,法十分熟稔。几个厨娘有样学样,很快就把栗子剥了下来。

    风干的板栗蒸发掉水分会更甜一些,但阮恬恬等不及,拿了一部分准备今天就吃。她拽来了才景等人,用刀给栗子的外壳割开口,又凑活着找了一堆石子洗干净,撸起袖子准备下锅炒。

    无论是从上京来的还是昭通本地的,都没见过锅里炒石子的奇观,大家一个传一个,纷纷探头探脑围到了灶房旁边。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