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接应
第二百七十八章接应
能这么叫她的人自然是知道她的身份,可他们没带女子来杭城啊?
贺夏萤正犹豫着呢,那人自报家门:“是顾公子让我接应大姐的。”
竟然是顾云的人。
贺夏萤诧异,但又想到顾云的不一般,这诧异又变成了本应如此。
“此处话不便,姐与我来。”
女子前面带路,一直往下,拐到三层,进了一个隔间。隔间里面放满了茶水,里外无人,显然是个谈话的好地方。
“这里是自归坊,杭城有名的酒楼,曾经隶属于永乐商号。刚刚姐见过的那人,是永乐商号如今的东家。后面进去的那位则是荆岚贵族,他们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还在探查。从几个月前,自归坊大量购入女子,我观察下来,如果符合他们要求的,则送去跳舞。
“十天前,杭城临安河内一艘画舫走水。画舫里除了自归坊的人外,都是些达官显贵子弟。根据我们掌握到的消息,自归坊极有可能用某种药物控制了这群人。
“这种药物应当有时限,他们折损不少舞娘,就这几天,恐怕就会再举办一场。”
贺夏萤做出惊愕的表情,没想到这自归坊竟然如此放肆?
女子做出脱衣的动作:“我会与姐换身份,今晚夜幕,自会有人接应姐。到时,姐便能见到我家公子。”
女子比贺夏萤稍矮一些,两人长得也不怎么相似。若外貌可以易容,那身高又怎么办?
“等等!”贺夏萤连忙阻止:“这可以吗?”
女子点点头:“或可一试。”
贺夏萤还在犹豫,外面却突然传来扣门声,女子脸色一变,匆匆道:“计划有变,今晚子时我去找你。”
罢,飞快收拢好衣服,对着贺夏萤道:“走。”
两人又匆忙出了茶水间,没走两步,果然看到一行打装扮的人。贺夏萤不敢抬头,女子对着几位打巧笑一下,十分镇定领着贺夏萤回了楼下。
两人分开,贺夏萤进了舞娘所在房间。这么几日,除了领舞也没人和她话,每个舞娘都在自己干自己的事情,不与旁人交流。
难得清闲,大家休息了半个时辰,妇人笑意盈盈走了进来。众人忍不住看去,妇人身后跟着侍女,没人端着一个金盘。贺夏萤眼尖,看到金盘中有个酒杯,还有一片金叶子。
“今日大家都很不错!主子有赏!”
侍女们鱼贯而入,言笑晏晏将金盘送到舞娘们的面前,但舞娘却没人动。
“都等什么呢?”妇人脸上的笑容不变:“不喝,是等着发病吗?”
贺夏萤立刻就意识到了这是什么。
再看舞娘,每个人姣好的面容里都藏着一丝麻木。
终于,大家缓缓举杯,将酒杯里的液体一饮而尽,收下了价格不菲的金叶子。贺夏萤身边的侍女也盯着她,贺夏萤只能拿起杯子,假装喝下液体。
她在嘴里含着,上拿了金叶,想等其他人走掉再吐出来。谁想这妇人可比之前的管事严格的多,看大家喝完,满意地道:“都张开嘴让我瞧瞧。”
贺夏萤:“?”
知道这次躲不过,她只能硬着头皮吞咽下去。妇人检查完,满意地点点头:“娘子们都歇歇吧,晚上还有事情呢。”
完,她便带人离开。如果贺夏萤没听错,她应当是将门落了锁。
为何要锁门?
贺夏萤不解,却看到舞娘们都各自找了个角落,不然在榻上缩好,不然在柔软的地摊上躺平。她略带迷茫看着诸位,领舞走过来问:“你是第一次喝圣水?”
贺夏萤也不知怎么回,领舞却不介意,只道:“既然已经喝了,就好好享受吧。”
罢,她也找了个柔软的躺椅坐下,闭上了眼睛。
贺夏萤看着这些四处躺好的舞娘,突然觉得有些热。
她扯了扯衣口,想要去窗边站着。一走动,却趔趄了一下。
她觉得自己有些腿软。
***
画舫失火后的第十天,自归坊终于再次有了动作。
盯梢的人这几天不放过一个从自归坊出去的人,蹲了这么几日,总算有了动静,让他们精神振奋。
“人去了吉安书斋,待了不久便出来了。城里面逛了一圈,最后回了自归坊。”暗探脸上抑制不住的喜气:“我们在书斋留了人,发现公子让重点留意的那几家,都有人进了书斋。”
“怪不得他们除了各家公子,还能笼络到千金姐。”才景喃喃道。
大启民风开放,富贵人家的女子也可读书。节度使家的千金,自然也会逛书斋。
吉安书斋是杭城赫赫有名的一处地方,不少名家都在此留过笔墨。凡是杭城的读书人,就没有没进过这家书斋的。若是以它为据点
才景神色复杂。
“丽娘的人本想将贺娘子带出来,但被打断了,不过贺娘子现在是安全的。”
顾云点点头,问:“今晚调查清楚自归坊约的时间地点再给我一份客人的名单。”
暗探应“喏”,又向顾云禀报了一些动向,便退了下去。
当初画舫上的那些公子姐名录,几乎全是才景提供的。他知道那些人身份尊贵,若动了他们,整个杭城都要震上一震。想到此处,侍卫不经有些犯难:“宋大人一人可行吗?”
顾云轻笑一下,答:“自然是不可行的。”
才景露出疑惑。
顾云看了看天色,悠然道:“算算日子,阿莫该回来了吧。”
阿莫人没有到,但传信的信鸽可飞了数趟。才景闻言回答:“最迟明日。”
顾云点点头,出了书房,准备去看看他家娘子。
日头正烈,没有一丝阴凉地的官道上,唯有茶摊老板在招揽生意。
远远的,他便听到马蹄的动静,可他还没来得及拦人话,便见十数匹马疾驰而过,扬起漫天尘土。
茶摊老板看着那行人迅速消失的背影,又瞅瞅地上的马蹄印,赶紧溜回了自家茶摊,招呼婆娘道:“收摊收摊,这几日都不出来了!”
婆娘不解,问道:“怎的了?”
茶摊支在这几十年,夏日凉茶,冬天热水,老板还不会走路就跟着爹爹爷爷在铺里守着官道。他啧了一声,道:“看见刚刚过去那些人没?大热天裹着黑衣服,那些马都是上好的马,马蹄上全打着官印!这杭城怕是有什么要紧事,咱们先避避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