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回
安抚好金麒,宝钗让人看好了硠硠,不让他出府,然后才转道回了主院。刚换上了双适宜室内行走的软布棉鞋,就听闻薛家太太携大姑娘来见,宝钗便让莺儿将人迎进来,又吩咐一旁丫鬟沏两盏茶,并再送一碗桂花糯米甜汤过来。
这厢丫鬟刚退下,就见莺儿打起门帘。
一入暖室,白杏和薛宓便在丫鬟的服侍下褪下红肷带帽披风,见薛宓耳发掉落了下来,白杏还亲帮忙挽了上去。在白杏动作时,薛宓微不可察地轻咬了下下唇,到底没多做或多什么,只待白杏整理好,才随着她一起上前。
绕过挡风的紫檀蜀绣屏风,薛宓便觉眼前一亮,今早请安的时候她便发现了,明明今日的天气并不晴朗,即使在外间行走也会觉得天色暗沉,但一进这里屋竟让人觉得似到了阳春三月,不仅暖和适宜,竟连屋内的光线都明亮了许多。她今早就偷偷地看过,这屋里连烛台都没有,且这般自然柔和的光芒,与她爹给她带回来的明珠十分相似,然而这里却半颗珠子的影子都没见着,也不知如何能这般明亮的。
走到厅中,白杏略微向宝钗福了福身,宝钗侧身避过,也算二人默契。毕竟之前夏金桂那时可只记挂着如何拿自己大嫂的身份压制宝钗的,这白杏当下虽被薛蟠扶正,也算宝钗正经嫂子,但到底出身低微,且她自身极为清醒,越是到她得意时候,越是半点都不敢越矩。
白杏见薛宓还愣愣的没回神,轻轻推了推她。
薛宓被推的醒了神,就要向宝钗行礼,然身体还没蹲下去,就被一双温软的托住,随即鼻尖便能嗅到十分独特好闻的香味,她忍不住吸吸鼻子,就听头上那个温和明润的声音道:“早晨才请过安,上午还一道儿用过饭的,怎么还那般生疏,如何?可与妹妹往西苑看过春兰花了?”
想到今早的偶遇,薛宓不禁有些脸红,但宝钗只问及了兰花,她便只轻轻点了点头。
刚点完头,耳边便传来一阵清浅明快的笑声,能听出面前人的愉悦。
薛宓忍不住抬头看了看,入眼便是那双让人觉得温煦和善的眼眸,虽然身边长辈都她与她的这位姑姑十分相似,但现在的她却难生起亲近和欢喜。
可笑在她七岁时第一次见姑姑,还满心期许以为自己长大后便能如姑姑一般美丽娴雅。没想到她这长相却是母亲最大的遗憾和心病,犹记得那时她刚刚回京,母亲却已缠绵病榻多日,大夫都已束无策。那一日,她哭着去见自己的母亲,没想到多月不见,母亲对她没有半分想念,反而用怨毒的眼神看着自己,并对着自己大吼,质问自己为什么不是‘男孩儿’,为什么要长了这副讨债鬼的模样。那时,她才真正想明白,以前母亲见自己时,眼中偶尔流露出不喜和失望的真正原因。后来,母亲走了,薛宓觉得母亲是带着对她的厌恶和怨恨离开的,她再没心思关注自己的外貌,甚至不敢直视自己。然而异常讽刺的是,她身边所有对她好、宠爱她的人,都喜欢她的这副长相,甚至毫不夸张地,她能作为薛家最受宠的姑娘,很大程度就是靠了这张脸。薛宓矛盾极了,她不喜欢自己的长相,但却又不得不依靠自己的长相获得宠爱,如此纠结着、自厌着,直到林家一家归京。
在林家回京后,薛宓尽量避免与自己的姑姑相见,只是两家姻亲,总有避不可避之时。薛宓以为她会很讨厌那个给她和她母亲带来不幸的姑姑,然而等真见到时,她却难有半分厌恶,反而有些欣羡,在她眼中,她的姑姑依然那般年轻美好,雍容尔雅似九天仙女。突的,薛宓便想通了,或许她厌恶的从来都不是这张容颜,而是那个无法令母亲安心离去的自己,但现在的自己却早已然成了路边的野草,再难有光彩。
无意间看到了薛宓眼中的躲闪和些许艳羡,宝钗爱怜地拍拍她肩膀,适时丫鬟上茶过来,宝钗便让白杏自便入座,而自己领了薛宓到一边塌上,亲从托盘上端下半盏甜汤,放到薛宓面前,温声道:“可是冷着了?厨房刚好准备了甜汤,稍微用点暖暖身子。”
薛宓接过,指尖的冰凉被温热的琉璃盏温暖,看到自家姑姑眼中的鼓励,薛宓才腼腆垂首执起汤匙,甜汤入口,带有些淡淡桂花味道的糯米丸子划过肠胃,暖暖甜甜的,缓解了些许紧张和拘束。
宝钗见薛宓稍微放松了些,才在一旁坐下,笑对白杏道:“劳嫂子亲跑一趟,硠硠那孩子太皮了些。不过这事儿我本来也是想找个时予你的,上月南海郡那边就传了信过来,卫家的车队已准备启程回京,湘云妹子在信中特意提及了宓儿,回来便要亲自去薛家登门拜访,想来就是要将两人定下的意思了。”
话音刚落,只听‘啪嗒’一个脆响,宝钗和白杏闻声看来,正是薛宓中的汤匙磕碰到了琉璃碗。
白杏歉意向宝钗笑笑,起身走到薛宓身边,温声安抚道:“别害羞,你姑姑既当着你面这事儿,肯定也是极为看好的。”
薛宓脸颊一下就红了,她捏捏自己的袖角,脑中又浮现出那张好看的脸,顿时臊得她心跳加快,脚无措。
薛宓早知道自家爹爹给自己定下了卫家,听闻卫家男丁世代从武,一门忠烈,放在二十年前在京城中也可算是显贵之家。奈何一场南征大战,折损了卫家当家和唯一的继承人。所幸当时卫家的孙媳卫史氏诞下幼子,卫家嫡系方才没就此断了。虽然之后逆王之乱中卫家上下忠勇强干,尤其是卫史氏巾帼不让须眉护得半城安定让圣上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但到底这些年卫家一直没有男丁出仕或入伍,而今再看卫家,已是明日黄花,不复荣光。
不过想来若卫家仍钟鸣鼎食,那便也轮不到他们薛家去结亲了,且自己作为商户女,能够嫁入士族如何也算高嫁了。想到这里,薛宓不禁又看了看宝钗,她姑姑嫁给她姑父时,薛家好歹还有皇商的背景,而轮到自己这里,除了家中富裕之外,便什么都没有了。如此想来,那卫家能与自家结亲,肯定多少是看在她姑父和姑姑的面子了。
宝钗看着一旁的女孩儿低首垂眉,眼眸暗淡,忍不住在心中叹惜。犹记得第一回见着这个孩子时自己那有些复杂的心情。就长相而言,薛宓的确与宝钗时有七八分相似,但那被娇纵溺爱惯养出的任性刁蛮却硬生生将那份相似降低了两三分,但偶在某一恍然间,看着薛宓,便也会想起那个幼时的薛宝钗。
宝钗幼时虽也有母亲疼惜,兄长爱护,但父亲之死却让她早早知事,她不是不会任性,也不是不想只凭心中喜好做事,只是她知道任性会给家人带来负担,个人喜好也并不一定有助于个人和家族,她不是不能做薛家的娇女,但她选择了去做可以担负薛家未来的长女。
那样张扬随性的薛宓似唤醒了宝钗心中尘封已久的遗憾,但随即看着敖闰亲自带着薛宓骑马捉鱼,爬树无所不用其极地去疼爱那个孩子,心中那抹浅浅的遗憾便也烟消云散了。
真好,她那未挥撒出去的娇蛮任性,让薛家下一辈的女孩儿尽情帮她施展也不错。
然而,几年后在京城再见薛宓时,那拘谨的行止,弱不可闻的答话声音让宝钗又是惊讶又是惋惜,她知薛宓是长大晓事了,但薛家女儿即使再弱势也不该没了自信。宝钗就此还私下问过薛蟠,薛蟠只是因着她亲妈去世的缘故,念及当时薛家后院已是白杏当家,宝钗不好多管,只是某回与湘云过后,倒惹得湘云惦记上了。待湘云见过薛宓后,她二话不就跑去找薛蟠亲。这事儿薛蟠问过宝钗,宝钗衡量了番两个孩子的情况,觉得十分合称,于是这亲就定了下来。
想到定亲之时,薛宓不过刚满十岁,虽这几年金麒都借居在林府之中,但薛宓很少过来,二人是真的没怎么见过面。若不是今早硠硠的出其不意,宝钗也盘算在湘云归京之前引两人见一面的,毕竟作为过来人,她知感情的事还是得两人有意才好。
回归当下,宝钗见薛宓仍沉默不语,于是轻搁下茶盏,放轻语气道:“正如你杏娘所言,你和麒哥儿也算我看着长大的,都是好孩子。你已不,也该知晓此于你而言很重要,姑姑希望你能忍下羞意慎重对待。”
薛宓虽收敛了脾气磨平了性子,看上去有些腼腆木楞,但心思却半分不少,她能听出宝钗话中的真挚维护之意。对于她的婚姻,她早已衡量过其中利弊,她没有她的姑姑好运,但能嫁入卫家,已算是她极好的归宿了,尤其是今早还见着了那人,她心中便更加坚定。然薛宓更知这样的决定是万不能张口明的,于是她只是愈发红了脸,也不去瞧宝钗,只就近埋进了白杏的怀里,声道:“我听姑姑的。”
见此宝钗不禁心头一动,她看了眼慈爱搂着薛宓的白杏,白杏也刚好看了过来,两厢对上,白杏不禁愣了愣,随即很快回神过来,拍拍薛宓的肩,对宝钗笑道:“看样子此事就多得您照看了。”
宝钗也笑道:“哪里的话,都是自家人。”
之后二人又闲话会儿家常。时近中午,宝钗正想让莺儿去往各院去请用午饭,就听门外传来一个娇俏软糯的女声,只听她连连唤着:“林姨,林姨”
一听那声音,宝钗不由惊喜含笑,她向白杏和薛宓点点头,然后起身行步往外。
不一会儿,从屏风后面便转出个娇玲珑的女孩儿,只见她身穿三色锦缎印花夹袄,身披银白雪貂细毛斗篷,头上用红绸扎着两个总角,脸染红晕,眉朗眼亮,粉唇晶莹,真似个玉雪可爱的仙童。
彼时那仙童娇俏地一边唤着“林姨”一边张开双臂,向着宝钗求抱。
见此宝钗心软如棉,蹲下身将娇娇的李颖抱了个满怀。
李颖脸蹭着宝钗衣领上的银狐细绒滚边,觉得又暖又香,糯糯甜甜地道:“林姨,颖儿香香!”
宝钗闻声退开了些,李颖便凑到宝钗右颊上吧唧一口,然后乐呵呵地笑道:“颖儿也要林姨香香!”
宝钗还未动作,就听门边传来阵爽朗的笑声,不一会儿,一位身姿高挑,穿着朴素大方的妇人便绕屏而来,且见她那俊眼修眉,鸭蛋脸面,虽不似青春时的俏丽娇美,但那顾盼神飞的风采,令人观之忘俗的气韵,可不正是探春。
见着来人,白杏和薛宓皆起身行礼,毕竟眼前这位可也是受诰封有品级的夫人。
探春连忙摆,笑着道:“我也是客,且还比你们后到,可受不得你们这般。”着又在薛宓身上多留意了阵,笑着对宝钗道:“好些时候不见宓儿了,倒是愈发有自己的风采了,比你年轻时可娇俏不少呀。”着又退下腕上一个玛瑙镯子,拉着薛宓的给她套了上去,笑着道:“带着玩儿,可别嫌弃。”
薛宓脸微红地道谢。
探春忍不住又笑道:“这可不行,就脸皮儿上你可得学着你姑姑些,她年轻时收礼可从来不会这般不好意思的。”
宝钗好笑道:“着我好像收了多少礼一般!”
探春转头不怀好意地看了看宝钗,道:“呵,也不知某人当时满屋子的木雕工是打哪儿来的。”
宝钗不由歇声,垂眸看着张着大眼睛好奇盯着自己的李颖,用点了点她的鼻子,笑道:“颖儿乖,以后可别学你娘那般好闲话。”
探春气结,叹气摇头道:“罢了,时候就不过你,老了也不打算翻身了。”罢便对着宝钗无奈一笑。
宝钗也含笑看来,彼此相视而笑,倒不再翻以往旧事。因着薛家和李家之间并无私下往来,宝钗便做中间人调和了阵儿话,又有李颖童言童语调节气氛,待到莺儿来传饭之时,几人已熟识起来,便三三两两一同移步往饭厅而去。
明天出差,周五回来,嗯!
薛宓就是薛宝儿,但是我觉得宝儿是宝姐姐所独有,时候借来用用就行了,长大了还是要有自己的名字。
白杏么,顶替了原著中香菱在薛家的那个位置,程高本对香菱还是可以的,夏金桂和宝蟾两败俱伤,香菱被扶正,不过最后也不怎么好就是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