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小医馆

A+A-

    朱天赐让怀庆找到家里的医书,还有老爹开过的方子,快速地翻看,与自己在陵墓里学的加以对照,心里渐渐有了底。

    朱家并没有什么祖传密方,大都是从古方化裁的,也就能治普通的病,养家而已。

    这很容易。

    虽然朱天赐有信心连很多的疑难杂症都能治,但没有必要,他并不想当神医,太招摇,太麻烦。

    来到这世上混口饭吃罢了。

    虽然看他很努力,但怀庆对他还是表示怀疑,甚至劝他实在不行就把门店租出去,光租金也饿不着,免得惹出人命官司。

    朱天赐自然不肯,用的理由很正当:不能把祖宗的家业给败了,医馆必须传承下去。

    五天的时间,魂力恢复了一些。

    经过五天的磨合,这个身体已经全面受到控制。

    五天后,朱天赐头上伤口已经结医疤,戴上毡帽正好遮住,便开门纳客,医馆重新开张。

    但周围的邻居并不买帐,多半天都不见一个客人上门。

    朱天赐也乐得清闲,坐在靠椅上看书。

    中医理论和开方都不成问题,现在他只缺少实际经验,尤其是诊脉。

    怀庆做的饭是地道的渝菜风味,麻辣鲜烫,炒菜偏鱼香味,一顿饭三个菜,配上大米饭,吃起来很赞。

    朱天赐当客栈老板的时候,跟大厨学过几,能做各种风味,但这种艺不能拿出来,不然不好解释,他对饭菜要求也不高,吃饱就行。

    一直到半下午,才进来一个顾客。

    怀庆急忙打招呼:“秋掌柜,您请坐,好些日子没见你了,绸缎庄的生意还好吧?”

    秋掌柜看了一眼朱天赐,对怀庆道:“庆哥儿,我就是老风湿又犯了,这两天腿痛,你把我之前的方子找出来,再抓几副就行了。”

    这是明显不相信年轻大夫。

    怀庆为难地看向朱天赐。

    朱天赐无所谓,点头示意。

    “好勒,秋掌柜您坐这边,我这就给你找。”

    怀庆从药案下的柜子里取出厚厚的一摞方子,翻了翻抬头的日期,从中取出一叠,一张张翻看,不一会儿,抽出一张,递到朱天赐面前:“哥,你掌一眼。”

    朱天赐迅速扫了一下,是独活寄生汤的方子,便点点头:“照着抓吧。”

    “好勒。”怀庆很高兴,问:“秋掌柜,抓几副?”

    秋掌柜愁眉苦脸:“抓三副就行了,过几天我还要到贵阳进一批货,来回十几天,路上可没法熬药,唉,又要遭一通罪。”

    “秋掌柜,你稍等。”怀庆开始一个个抽开药斗用戥子配药。

    朱天赐心中一动。

    他如果每天在这个医馆坐诊,不仅耗废大量的时间,效果也未必就好,他毕竟很年轻,就算水平高也很难得到认可,还不如配治一两种药剂,专治某种病,只要效果好,就不愁赚不了钱,这样他只需要搞个配方就行,连坐诊都省了,可以腾出大把的时间来修炼。

    风湿一向是难以根治的疑难杂症,而且得风湿的人数众多,如果配制出能治好秋掌柜这样的方子,想不赚钱都难。

    按朱天赐自己的理解,风湿并不复杂,无非是人体的免疫系统不平衡所致,只要用药纠正这种不平衡,风湿自然就慢慢痊愈了。

    其实古方也不是完全不行,只是古人不知什么是免疫,只凭经验用药确实有失偏颇,一味地抑制免疫,虽然也能在一度程度上缓解风湿的发展,但大多反而使免疫更不平衡,经久难愈。

    朱天赐在这方面已经拿自己进行了很多的试验,有了相当的经验,对相应的中药有深刻的了解。

    等秋掌柜走了之后,朱天赐问:“怀庆,你会做水丸或者蜜丸么?”

    “老东家教我做过逍遥丸和六味地黄丸。”怀庆道:“不过,卖得并不好。”

    “会做就好,我给你两个方子,你分别做成水丸和熬成蜜丸。”

    “制什么的?”

    “你甭管,先做出来再。”

    “有人抓药怎么办?”

    “关门,打烊。”

    “又打烊啊!”

    朱天赐辅开两张处方纸,分别写了两个方子,一个注明水丸,一个注明蜜丸。

    “给,去做吧。”

    怀庆拿过来一张看了看,水丸的方子只有两味:乳香、没药。

    “这是活络丸的简化方。”

    “不错,川乌草乌和南星都有大毒,就算炙过也不适合久服,去了。”朱天赐随口道,其实这是副方,配合蜜丸用的,跟活络丸没什么关系,只是因为太苦涩,才做成水丸吞服。

    “怎么连地龙也没有?”

    “这个不好给你解释,反正它本身也起不了多大作用,又贵又占地方,不适合水丸。”

    “哦。”怀庆又拿过另一张单子,“这是什么方?熟地、当归,补血的,续断、申姜,补肾的,看起来是壮阳的方,哥,这后面括号里的圈圈是什么?”

    “不错,这么多年没白学。”朱天赐赞道,“这几味是核心秘方,不能写在纸上,只能记在脑子里。”

    然后给他了几味药的名字和量。

    这是调节人体免疫平衡治疗风湿病的关键。

    “哥,这是什么方?清热和滋阴的药怎么能跟壮阳的一起用?”

    “死脑筋,知母滋阴,黄柏清热,不是也能与六味地黄丸组成知柏地黄丸么!”

    “可是,没有这样的经方啊?”

    “经方大家都知道,那能叫秘方?别管那么多,它们又没毒,按我写的量,做成蜜丸,做好了我尝尝。”

    “啊,哥,你这么年轻,就要壮阳补肾?”

    “我只是尝尝药性,去做吧,我去转转,到书店看看有没有新的医书。”

    “哦,哥你带点大洋,现在好多地方不收法币,那家书店可以赊着,报咱们医馆的名就行,多了可以让他们送来。”

    “我走了,你把打烊的牌子挂出去。”

    “哥,你慢点。”

    朱天赐悠然走出医馆。

    医馆的东边有棵大槐树,很高,比二层阁楼还高。

    那位胖大婶正倚槐树上,她的腰比槐树还粗,她用一种嘲弄的眼光看朱天赐,腔调带着津味:“纯阳啊,这是去哪儿玩?怎么又打烊,不坐诊了?”

    “李婶,你好。”朱天赐不以为意,“我去买本书。”

    “买书啊。”李婶顿时变得和气起来,“是该好好学学了,求上进就好,去吧,去吧。”

    她倒是个热心人。

    “李婶,我名叫天赐,记住了,下次叫我天赐。”朱天赐挥了挥。

    “名天赐,我怎么不知道?”李婶嘀咕,“这倒霉孩子,怎么起这么个破名字?”

    朱天赐拐过巷,向北行去。

    轰炸远不像电视剧里那么密集,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附近只有教堂被炸塌了一角,还有远处一个民居给炸散了。

    鬼子轰炸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造成恐慌,施加压力迫使山城政府投降,并没有能力摧毁山城,一架飞装不了太多的炸弹,这里也不是有重要价值的军事设施,落下的炸弹并不多。

    书馆并不远,只隔了一条街,抬头就能看到牌子“新民书馆”。

    朱天赐并没有直接去书馆,而是在周围闲逛了一会儿,来到左边的育德影院门口,只见一米多高的海报画上面,是劳伦斯奥利弗主演的“蝴蝶梦”。

    看惯了后世的电影电视剧,这种老片子朱天赐实在提不起兴趣来,又拐了一条街道,来到鱼市街,这里除了卖鱼,还卖各种鸡鸭肉蛋,再往北,是卖米粮蔬菜的。

    朱天赐看到那个被他治得拉肚子的汉子在摆摊卖鱼,这汉子想必是包租婆李婶家的租客。

    他不想再去触霉头,绕了个圈回到书馆。

    书馆不大,很冷清,只有一个伙计懒洋洋地坐在柜台边看书,有客人上门也不打招呼。

    书架上大部分是,古文,医书很少,外文医书更是一本也没有,让朱天赐很是失望,他翻看了一下,西医方面的书只有两本教材,一本是绘本解剖学,一本是诊断学。

    朱天赐拿着两本书到柜台结账,年轻的伙计奇怪地多看了他几眼,这年头,学医的真不多,舍得买这么贵的书的更少。

    “我是前面朱计医馆的,朱纯阳,名天赐,以后少不得来这里买书,有新的医书给我留着。”朱天赐客气地道。

    “原来是朱大夫,失敬失敬。”伙计顿时客气起来,“我叫曹阿旺,老家是广东的,他们都叫我旺仔,有空常来坐坐,来,我给您包好。”

    朱天赐接过包好的书,慢悠悠地向外走去。

    突然,他隐隐听到楼上阁楼上有动静,心中突然闪过很多电视剧里面的情节,书店一向是间谍片里经常出现的接头地点,这个新民书馆不会也是干这个的吧?

    他没有抬头,施展天眼,迅速向上扫了一下。

    楼上隐隐有两个人在交谈,离得很近,看姿态明显是在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还真是个据点!

    就是不知是红党,还是倭谍。

    一阵眩晕,朱天赐只觉眼前一黑,脚下一软,便往地上跌去。

    他用意念术穿越了三百年,魂力消耗严重,而且与移魂后新身体才刚刚磨合,施展灵眼使他魂力消耗过度,昏晕了过去。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