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冯老!真正的大佬现身!
众人皆是期待,秦晨接下来会讲出如何惊天言论。
“我还记得中学时,我曾问过我的一位老师,只是随口问了一句:人为何要读书?”
“我的老师回答我的答案,却让我至今记忆深刻:首先我希望你记住人为何要读书的书,在古代指的便是尚书,读书可知先贤治政之本、可知朝代兴废之由、可知个人修身之要。”
现场自发掌声雷动!
秦晨这三句话,可谓是到了众人心里。
可知先贤治政之本;
可知朝代兴废之由;
可知个人修身之要。
这不就是读书的意义吗?
这不就是读书人所追求的吗?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尚书是上古之书,更是儒家五经之一,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最古老的皇室文集,它保存了夏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所以对于王青松王教授主持的夏商周断代考古工程很有意义。”
王青松神情激动的朝着秦晨看去,因为对方到了他的心坎里。
“千年来,尚书历经无数学者先贤薪火相传,秦末动乱尚书仅剩国藏和伏生家藏两部。后又遭遇项羽火烧咸阳,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幸亏有伏生舍命护书,才得以有残篇传世。但这次发现确是比伏生二十八篇还要多,足足九十多篇,可以是完整的尚书。”
秦晨忽然站起来,神情略带愤慨的道。
“想当年,伏生视尚书如命,纵然乱兵刀剑相向、天降大雪,也不忍尚书损毁一丝一毫,为逃兵荒,伏生带着家藏尚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途中他的妻子、儿子为保护尚书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正因为伏生一家舍命护书传书,有这样的大儒在,我们后世才得以了解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定九州,周武王承天命牧野起誓伐暴纣。”
这一席话,的众人泪眼朦胧。
“最后我只想最后一句,在座都是饱读诗书之人,而“饱读诗书”就是从诗经和尚书引申出来的,这明了这部典籍在夏国文化中的重要的位置,所以我必须将尚书完整修复,才对的古人,对得起祖宗先贤。”
秦晨深夜坐在房间内,思考着如何去修复尚书,慢慢的他将脑海当中的知识融会贯通,选用了几派技法,至于先用那个技法后用那个,他都做了思索。
直至深夜两点多,才将自己的计划全部写完落于纸上。
此时,却收来了李纯熙的微信:“还没睡,我看你房间灯还亮着。”
“没有,刚写完尚书的修复计划!”
“有思路了?”
“嗯嗯!”
“有多大把握?”
“百分之九十九。”
“你总是这么自信!”
“人不自信枉少年!”
“晚安!”
“晚安!”
第二日依旧是下午四点,敦煌研究院可以容纳两百多人的报告大厅内,座无虚席。
会议规格比之前经历的所有会议规格都要高!
除了文物修复界的专家,还有尚书研究专家、历史学家,敦煌研究院的多位研究人员。
只见其中一位华发老者,坐在正中央。
那份浑然天成的傲然之气,让秦晨也不由的骇然称奇。
光是这等气势,就足以让人心颤。
秦晨不认识此人,但王青松却给他介绍道:“我的天呢,冯老也来了。”
“冯老是谁?”
“夏国历史研究院名誉院长,京都故宫博物院院长。”
秦晨也不由深吸一口气,京都故宫博物院就是上个世界的故宫博物院啊,其院长官职那可是部长级的。
“呦!你厉害的很啊,前排还有你的位置,我去!你子还在冯老旁边。”
秦晨一看脑门凉了一大截,这自己的位置的确就在冯老旁边啊!
这是不是工作人员安排错了呀!
他急忙朝着卫建华院长走去问道:“卫院长,这咱们参会的还有没有叫秦晨的啊?”
“应该没有啊,就你一个!”
“那上边那个位置?”
“哦,你那个啊,那是冯老特意吩咐的,他好像和你认识,你子可真是厉害啊!”
这时候,啥也得硬着头皮上了啊!
不能临阵退缩!
秦晨走到自己的位置旁边,对于冯老客气的问候道:“冯老,您好!”
“坐吧,趁着会议还未开始,咱们聊几句。”
“聊几句?”
秦晨心想,咱俩素未谋面,有啥聊的。
“再次见面,你今日状态可不如那日啊?”
秦晨心里一惊:莫非冯老也是穿越过来的穿越者!
不过下一句话,倒是让他长出一口气。
“上次天南省文物考古的三大单位的一把现场考你,我在京都,没时间去。一直坐在投影仪面前看你将三人的是无话可,倒是他们要像你学习啊!”
啊!
秦晨彻底懵逼了!
“你的观点很犀利也很中肯,很有建设性意义,关于你的都城考古学、早期历史建筑遗址保护等,我赞同你的观点。不过你得感谢我啊!要不是我力排众议,启用你的废丘古城猜想挖掘图,你这么年轻能当上废丘古城考古挖掘这个国家级项目的负责人?”
秦晨当时也觉得这件事情,有悖于常理!
自己年纪轻轻,即使拿出废丘古城考古挖掘猜想,那也不能荣登总负责人的位置!
这么来,冯老可真是对自己有恩!
“我没有看错你!但我又看错你了!”
“冯老,您这话是何意?”
“没有看错你,是因为你的确是一块好料子,看错你是因为我不知道你竟然还是一位宗师级别的文物修复师!”
“承蒙您老看的起!”
“我可是听你昨天在那么多人面前立下了军令状了啊!虽满招损,谦受益,但人必须得有自信嘛,我就很欣赏你这一点。连想都不敢想,何谈落实。”
仅从冯老启用了他的猜想图这一点,就足以看出冯老有着大将之材,不循规守矩,不墨守成规,不论资排辈。
遇到冯老这种人,历史研究之幸也,国之幸也。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