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可惜的是,他们遇上了秦晨!

A+A-

    此时,宗一刀、谷一魂、丁一补和各自的传人也列席落座于主席台上。

    秦晨朝着三人打量去,看着三人的姓名牌,分别是宗如雪、谷天骄、丁腾龙。

    坐在主台上的十一个人的位置排列很有趣。

    冯老坐于主位,这是毋庸置疑的。

    其右边最尊贵的位置竟然是秦晨,这就让人费解。

    而左边的则是京都故宫博物院的副院长,冯老的接班人。

    众人纷纷在猜想,难道秦晨的地位比京都故宫博物院的副院长地位还要高!

    在场之人的眼中皆是充满了疑问,随着主持会议的卫建华开口,大会正式拉开了序幕。

    “首先感谢各位来参会的嘉宾,我代表敦煌博物院欢迎各位的前来,参会的学者教授有夏国历史研究院名誉院长,京都故宫博物院院长冯天成冯老!”

    下边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要研究夏国近代考古史,冯天成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

    他对于夏国考古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夏国史前考古学进行了长时期的创造性研究,不断地拓宽道路,引导大家走向新的境地。曾根据可靠的发掘资料,改订了黄河上游新石器文化编年体系,规范考古学上的文化命名,提出中国新石器文化发展多元。

    他还是现阶段最早从考古学上探讨夏国文明起源的著名学者,也是夏商周断代史工程的总发起人和之一名誉总顾问。

    这些秦晨后来才知道!

    而他知道王青松则是总负责人!

    但现在从现场诸位学者教授纷纷起立,掌声足足持续了有两三分钟,就能看出冯老在夏国考古史的重要奠基地位。

    “另外还有西京大学研究生秦晨,他除了是一位宗师级的文物修复师,还是一位著名的历史研究学者,曾担任废丘古城考古总负责人,仅仅半年时间就在国内a类期刊上共发布论文六篇!”

    “六篇,那就是一个月一篇啊!”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我怎么没有听过这个人!”

    “太年轻了!或许是真的有本事呢!”

    现场之人除了冯老还有王青松、李纯熙等人外,其余的多数都是抱着难以置信的神情。

    卫建华继续道:“秦晨发表在a级期刊上的论文分别是废丘古城遗址研究、秦律十八种对秦史的研究指导意义、关于废丘古城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皿研究等六篇,还有b级期刊一篇敦煌莫高窟56窟艺术成就分析。”

    未等众人话,卫建华趁热打铁道。

    “废丘古城出土的近二十四万枚竹简,他之用了七天时间全部翻译完,共发现周代诗篇、战国先秦佚籍近五十篇篇,还有最重要的秦律十八种等。”

    众人彻底膜拜了!

    这根本就不是人呀!

    这是神啊!

    秦晨殊不知自己已经在夏国考古史上留下了神话般的传记录。

    金融界讲究投资回报比,科技界讲究产品的更新换代。

    而历史学术界,更多的在乎他做了什么贡献。

    在座诸位,其中绝大部分人听到秦晨所做的,脑子都懵了。

    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他们这段时间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废丘古城之所以能够这么快速完成。

    就是因为大胆采用了,一位著名的历史研究学者所作的废丘古城考古挖掘猜想。

    而且准备程度高达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几乎就是完整不差。

    之前他们认为对方肯定是一位年过七老八十的老学者。

    但秦晨这么年轻,还是超出了他们的意料。

    秦晨站起来坦然接受了众人的掌声。

    他没有什么好心虚的!

    “另外还有京都故宫博物院的副院长,国际尚书学会会长孔德汝、三位宗师级别的文物修复大师,京派的丁一补、蜀派的谷一魂、津派的宗一刀,以及三位传人丁腾龙、谷天骄、宗如雪。”

    卫建华的时候,几位纷纷站起来示意。

    下边坐的专家学者都是聪明人。

    仅从介绍所花费的篇幅上和位次上就不难看出秦晨可能是有大背景!

    而且背景很有可能就是冯老,或者比冯老更厉害的人物了。

    众人细思极恐!

    这是要花大力气,培养秦晨啊!

    卫建华道:“下边就有请冯天成冯老给我们致开幕词。”

    “首先,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再次来到敦煌,得知尚书近百篇重现于世,这乃是我夏国之幸,民族之幸、是我国考古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发现,国家相关部门经过研究决定,特地授予秦晨、李纯熙这两位发现王道士藏经洞的优秀青年,‘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特殊奖章及证书。”

    众人眼里皆是羡慕,他们明白这个奖章的含义。

    不过相比于发现王道士的藏宝洞来,这两枚奖章什么都不是,授予一百枚都不为过。

    “另外我宣布国家级重点文化项目——尚书修复工程项目正式启动!因为我个人偏向于学术性的研究,不是技术性人才,对于文物修复工作只是略知一二,今天这个会的另外一个目的便是,确定尚书修复的总体计划。接下来还是要听一听几位修复专家的意见。”

    冯老声对着秦晨问了一句:“你第一个来,还是最后一个。”

    “我等等吧,还是要给年轻人一些会。”

    冯老意味深长看了秦晨一眼,心想:你年纪也不大啊!

    他不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得到冯老的青睐,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学术性和技术型这两种集一身的复合型人才,在夏国近现代考古史上根本就没有出现过。

    他是第一个!

    秦晨完,看了那三位年轻人一眼。

    如此年纪,修复技艺已到宗师级别,也算的是天才了。

    原本三人可以在这次会当中,大展段,大放光彩。

    可惜的是,他们遇上了秦晨!

    宗如雪率先发言,她主要围绕修复的第一阶段,应由自己来,用祖传千波刀法将受损的纸张切开,然后再开展下一步的工作。

    三人的发言,其实都表明了一个意思,那就是希望自己先施展祖传技艺,这样才能发挥出最高的修复水平。

    其实三人的也没毛病,三人的侧重点不一样,需要修补的损害地方也不一样。

    比如丁腾龙的价值就在于,可以修补虫蛀的书籍;

    而谷天骄的价值则是,修补书纸破损严重的,需要更换旧书纸的,让原来的墨迹附着在新的纸张上。

    这些分类修复,他们都没问题。

    但就在破损特别严重,又要修复虫蛀,又要更换旧书纸等问题上出现了分歧。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