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四喜丸子、如意菜 “周家妹子,你……
“周家妹子, 你家还有没有腊肠和腊鱼啦?”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宝月正在指挥自家相公研磨黑芝麻,算晚饭吃炸元宵, 也算是应一下节日的气氛。
木头和宝月在屋子里正忙叨呢, 就听见屋里的铃铛响了。宝月开铺子的窗户,就看见孙氏跟一个年纪大一些的嫂子站在自家铺子前, 还未等宝月问,孙氏就急匆匆地明了来意。
宝月见孙氏着急忙慌的模样, 猜到她家肯定是来了贵客, 想要买些新鲜吃食招待一下。不过这次宝月真的爱莫能助了。
家里的腊鱼和腊肠卖得特别火爆, 在年前就卖光了, 要不是宝月提前留下一些,腊鱼和腊肠都没机会出现在娘家的饭桌上了。宝月家现在是真的没有腊鱼和腊肠了。
“那你家还有啥新鲜吃食没?啥都行, 卖我一些!”孙氏一听腊肠腊鱼都卖光了,都快急死了,为了招待这个贵客, 孙家人到处搜罗食材,可在这数九寒冬里, 哪有那么多新鲜玩意啊。
孙氏在宝月家一年消费好多钱, 大客户来求助, 宝月自然要表现出倾尽全力的模样, 就把二人请进了院子里, 带她们去了仓库, 让她们自己瞧瞧有什么菜是用得上的。
宝月家现在除了一些绿叶菜和干菜, 剩下的只有入冬前腌制的咸菜,但孙家是要招待贵客的,这咸菜自然是没法上桌的。
孙氏二人在宝月家的仓库里看了一圈, 看中了好几样青菜,宝月家倒是没让她失望,确实找到了不少新鲜菜。
选完了菜,孙氏又心翼翼地提出了此行的另一个目的。
“周家妹子,我大爷的同窗要南下做官了,此次来我大爷家告别,我大爷想好好招待一下客人,可是我跟我家嫂子这厨艺实在拿不出手,酒楼的大厨也回老家了,实在找不到人了,这大过节的,能不能麻烦你帮帮忙?”孙氏知道宝月手巧,总是能做出意想不到的菜肴,就把主意到了宝月身上。
孙氏知道自己这个要求有些过分,大过节的,找人家帮忙,还是个厨娘的活计。这周家娘子虽不是啥大户人家出身,但好歹也是开铺子的老板娘,让人家老板娘上自家做饭,确实有些难以启齿,但家里的事情也确实着急,孙氏只能硬着头皮求宝月的帮助了。
其实宝月还是挺乐意去孙家帮忙的。虽这大过节的,自家的饭还没做,就要去别人家做饭。但这次确实是跟孙家结交的好时机,这次自己要是帮忙了,以后有事求他家也就方便了,而且宝月还真就有事能求到孙家。
不过宝月还是假装犹豫了一下,在孙氏都快放弃的时候,点头答应了。见宝月答应了,孙氏这才舒展了眉头。
宝月问清楚孙家备好的菜后,去屋里跟自家相公讲明了缘由。然后到厨房把自己自制的各式调料装进了篮子里,又带了定制的平底锅。
宝月拎着调料篮子,孙氏拎着装着各式新鲜菜的筐,孙大嫂拿着宝月的平底锅,一行人就往孙家走去了。
孙大嫂是孙举人的大儿媳妇,他家男人也是个秀才,这些年一直在读书,准备考取举人,平时闲暇时也会帮助父亲给学生授课。
但孙家的收入来源主要靠孙举人,所以孙大嫂对公公的事非常上心,生怕办砸了,得罪公公,断了家里的伙食费。
孙家没有请厨娘,孙大嫂作为秀才娘子除了要料理孙家一大家子的大事务,还要下厨做饭。
这次宝月能答应帮忙,孙大嫂真的是心里感激宝月,这真的是雪中送炭啊。公公这次宴请的可是要当官的贵客,这要是让贵客不满意,肯定要被公公训诫的。
孙家的宅子非常大,有宝月家两个大,孙家的邻居们貌似也都是有钱人,能用青砖砌院墙,还砌那么高,一看就是相当不差钱了。
第一次来到富人区,除了感受到巨大的贫富差距外,宝月还算淡定,一路上也没乱瞄,淡定地跟着姑嫂俩进了厨房。
孙家的厨房很大,而且还是独立的厨房,这让宝月挺惊讶的,厨房不连炕,这火不就都浪费了嘛。屋子里的炕还得单独烧火,得浪费多少柴火啊,这有钱人过日子可真豪气。
宝月虽然好奇,但也没问,只在心里默默吐槽。但宝月这副镇定的样子倒是让孙氏和孙大嫂感到十分惊讶。
孙氏和孙大嫂经常能收到户人家对她家的好奇和羡慕,早就习惯了被人家追问。但宝月只是瞄了一眼她家的厨房,皱了下眉头,然后就像明白了原因,非常释然地开始做准备工作。
宝月的表情仿佛在,孙家也不过如此,没啥特别的,这淡定的做派,让孙氏和孙大嫂有些好奇这老板娘到底出身什么门户,咋感觉像是很有见识的样子呢。
宝月感受到了孙氏和孙大嫂对自己更客气了,瞬间就想明白原因了。对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卑躬屈膝,反而得不到人家的尊重,更让人瞧不起。要想被别人正眼瞧,做人做事就得不卑不亢。
宝月懒得细想那些有的没的,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先整治出一桌菜。对人家一点用处都没有,表现得再不卑不亢,人家也懒得搭理你,还是要先好好展现一下自己的价值。
要整治一桌子菜对宝月来很简单,但孙家这顿饭却不能像平时在家里做饭那样。读书人吃饭特别讲究,菜光好吃不行,还得好看,最好还要有些寓意或者典故,这样才能讨这些文人墨客的喜欢。
吃饭只要吃得饱,吃得香不就行了嘛,非要整些没用的。宝月暗骂这些读书人矫情。但没办法,只能迎合这些矫情人,谁让人家社会地位高呢。
孙家的食材准备得特别多,猪肉、羊腿、活鸡备得齐全,还有一桶从江里现捞上来的活鱼,看来是真的费尽心思搜寻食材了。
羊腿好做,去了膻味,哪怕清炖都是香的。把洗好的羊腿肉放入锅中,放入生姜,八角,桂皮煮沸。煮沸后捞去锅中的浮沫,倒入酒再煮沸去腥。
羊腿去掉腥味后捞出用冷水清洗下,再放在另一个锅内。倒入适量的盐、酱油、酒、生姜片、大蒜头,然后倒入适量的水开始炖煮。这样炖出来的羊腿肉不仅不腥,还口感松软,也别好吃。
猪肉的做法很多,不过要做一道有寓意的菜,四喜丸子再合适不过了。
四喜丸子是由四个色、香、味俱佳的肉丸组成,寓人生福、禄、寿、喜四大喜事。常用于喜宴、寿宴等宴席中的压轴菜,以取其吉祥之意。
四喜丸子的做法倒也不难,把猪肉剁成肉泥放到一个大碗中。然后把切碎的葱花、酒、细盐、糖浆、调料粉、豆油和淀粉放入猪肉泥中,最好再向碗里面入一个鸡蛋,这样能让丸子吃起来更加鲜嫩。
用筷子把肉泥和各式调料搅拌均匀,用手把搅拌好的肉泥揉成丸子的形状,丸子揉好后,用手来回摔丸子,这样可以使得丸子更加有弹性。
在锅中倒油炸丸子,丸子在下锅油炸前,最好先蘸上蛋液,裹住蛋液炸丸子,能让丸子更容易定型。蘸好蛋液的丸子下锅大火炸。丸子要一个一个慢慢地放入油锅中,用中火油炸丸子,丸子表面炸成金黄色就可以捞出来了。
丸子沥完油后,留下少许的底油在锅中,然后再倒入刚刚炸好的丸子,添加一些清水,清水刚刚盖过丸子即可,再加入酱油、调料粉和糖。盖上锅盖先用大火把丸子煮开,之后再用中火炖煮丸子。
把生菜放到开水中煮烫一会儿捞出来,放在盘中垫着。有生菜叶作为底衬,摆盘比较好看,而且不会显得丸子油腻。
等到锅中汤汁所剩不多时,就可以将丸子捞出来放到盘子中。将水淀粉倒入锅中,把汤汁煮至粘稠,然后把汤汁浇到丸子上。美味的四喜丸子,颜色金黄,鲜咸酥嫩,芡汁清亮,一吃就停不下来。
宝月边做四喜丸子,边把这道菜的来历讲了一遍。毕竟这边没听谁家吃过四喜丸子,所以宝月只能把四喜丸子的来历跟孙家人讲一遍。
据传,有一年朝廷开科考试,各地学子纷纷涌至京城,衣着属寒酸的张九龄中得头榜,皇帝赏识张九龄的才智,便将他招为驸马。当时张九龄的家乡正遭水灾,父母背井离乡,不知音信。与公主举行婚礼那天,张九龄正巧得知父母的下落,便派人将父母接到京城。喜上加喜,张九龄让厨师烹制一道吉祥的菜肴,以示庆贺。
菜端上来一看,是四个炸透蒸熟并浇以汤汁的大丸子。张九龄询问菜的含义,聪明的厨师答道:“此菜为‘四圆’。一喜,老爷头榜题名;二喜,成家完婚;三喜,做了乘龙快婿;四喜,合家团圆。”张九龄听了哈哈大笑,连连称赞,:“‘四圆’不如‘四喜’响亮好听,干脆叫它‘四喜丸’吧。”
宝月没看过此时的历史书,也不知道这个时代是否跟“新世界”一样,有那个大唐盛世的存在,更不知是否有这个为开元盛世做成重大贡献的名相张九龄。为了避免闹笑话,宝月就把四喜丸子典故中的名相张九龄换成了一个虚构出来的状元郎,全当是给人讲了个故事,反正寓意好就行呗。
羊腿和猪肉都计划好要做什么菜了,剩下的鸡和鱼倒也不难了。鸡和鱼的做法那么多,只要县里少见的菜式就行,先不管味道,反正就不按传统做法做菜就对了。
宝月把鸡肉直接做成了黄焖鸡,胖头鱼则被一菜二吃。
胖头鱼头大而肥,肉质雪白细嫩。这么大的鱼头不做成菜简直浪费。因为食材和配料有限,宝月算做一道葱花蒸鱼头。
葱花蒸鱼头做法比较简单,洗净鱼头,特别是鱼腮那里需要特别仔细地清洗,要剔掉鱼牙,最少要洗过三遍,尽量把有腥味的地方去除掉。
洗净的鱼头用醋腌制两柱香后洗净,用盐涂满鱼头,生姜去皮切碎,葱花洗净切好备用。葱花姜片捏汁后倒进鱼头,隔水清蒸。
鱼头蒸好后需要做浇汁。另外起锅,倒入香油,爆香葱段制成葱油,再加点酱油一起,浇进清蒸好的鱼头上即可。
这样的鱼头做法讲究的是食材的新鲜程度,只有新鲜的鱼头才能用这样的法子做,鱼头要趁热吃,才能感受到鱼头的美味,所以宝月算最后做这道菜。
胖头鱼的鱼身被分成两份,剔除胖头鱼的鱼骨,将鱼肉洗净,顺着鱼肉的方向,用勺子把鱼肉刮下来。接近鱼皮的鱼红不要,不然会影响鱼丸的颜色,看着不美观。
刮下的鱼肉用刀剁成泥状。大葱切碎,生姜切碎后用开水泡好,在鱼茸中放入酒、蛋清、调料粉、盐,然后搅匀。
将泡好的葱姜水放入搅拌好的鱼茸中,搅上劲,分次放入葱姜水,把鱼茸搅至蓬松发白,很有粘性即可。然后放入淀粉继续搅拌均匀。搅拌好的鱼茸很白很细腻
锅中水烧开,把鱼茸挤成鱼丸,用勺子接住后放入开水中,鱼丸马上浮起,明鱼丸搅得非常成功。煮好的鱼丸,捞出后放进盛有凉开水的大碗里。鱼骨也不浪费,用来做鱼汤的,在鱼汤里下入丸子,就是鲜美的鱼汤丸子。
有荤菜就得有些素菜,宝月除了做蒜蓉生菜和菠菜凉拌花生米外,还做了道“如意菜”。
“如意菜”其实就是豆芽,豆芽形似‘如意’,味道脆嫩爽口,味道鲜美,十分适合宴请贵客,正好家里还有韭菜,就做了一道韭菜炒豆芽。
孙家不知道在哪里弄来了一篮子的鸡蛋,这个时节还能有鸡蛋吃,确实挺不容易的。这些鸡蛋要是不做成菜,岂不是浪费了孙家的一番搜寻。宝月就用自带的平底锅,架在孙家的炉子上,做了一道厚蛋烧。
其实鸡蛋的做法非常多,不过厚蛋烧口味比较独特,最主要是长得好看,做好的厚蛋烧切成块,摆在盘子中,就显得特别的雅致,肯定能得这帮文人的欢心。
宝月共做了九道菜,有荤有素,也算是尽了全力了。孙大嫂也做了几道拿手菜,这些菜足够凑足一桌了。
宝月做好了菜,就告辞回家了,毕竟自己只是个帮忙的,宝月可不想留在孙家,听这些文人对菜肴的评价。
陌生食客的反馈对宝月一点都不重要,宝月跟他们也不熟,就算被夸奖了,也得不到啥好处,还不如赶紧离开,不仅显得自己有眼力见,还能表现出自己真的只是来帮忙,不是来攀附孙家的。
在孙家帮完忙,宝月一身轻松,回家瞅儿子,越瞅越开心,盼着儿子以后能有出息,别辜负了他老娘为他铺平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