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李重茂禅位于安国相王李旦

A+A-

    由于李重茂十八之前继位之时,已经改元为唐隆,因此,此次这场政变就叫做唐隆政变。

    政变结束后,在太平公主和临淄王李隆基的安排下,李重茂和他的叔叔安国相王李旦登上城楼,安抚民心。

    这也是题中应有之意啊!

    一场宫廷政变,如此血腥的杀戮,不可能没有一点动静。

    即便是在深宫内苑,兵马的调动以及惊慌失措的溃散,肯定已经让长安城中的官员与百姓人心慌慌。

    贴出安民告示是一方面,必须得有一个领头之人出来澄清一下事实。

    官方的定论是很重要的!

    这就相当于后世的新en发yn人制度,很官方!讲的话也很官方!很有立场啊!

    可是往往,这种很官方的言论,绝对都不是事实!谁信谁就是

    安国相王李旦的登高一呼,官方言论一出,私下里的道消息,顿时就没有了!

    李旦:“韦皇后窥伺神器,已被诛灭,百姓不要惊慌”

    为了安抚百姓,新皇李重茂与安国相王李旦下令,免除全城百姓一半赋税。

    到了这个时候,政治敏感的人已经感觉到,有点儿不对头了。

    皇帝抚民,相王跟着干嘛?

    不仅跟着,而且还出言表态,他到底算是干嘛的?连皇帝的主都能做?

    未过几日,这些有心饶猜测就被证实了。

    新皇李重茂下诏,将皇位禅让给自己的叔叔安国相王李旦。

    一提到“禅让”这个词,谁还能不明白呢?

    形势比人强!势弱的一方能不禅让吗?

    纵观历史,从古至今,这套禅让的把戏,哪一个皇帝不玩?

    传国玉玺之上不就刻着呢嘛!“受命于,既受永昌”!

    李旦是个忠厚老实的人,他因为觉得自己在政变中没有任何作为。

    一切的一切全都是他的好儿子临淄王李隆基干的嘛!确实跟他没有半毛钱关系!觉得自己身份尴尬,所以坚辞不就。

    估计,也许是落下后遗症了,一提起当皇帝,肝颤呀!

    全都是被他老妈武则给吓的!

    可是他不当不行啊!他若是不当,临淄王李隆基日后还有啥戏呀?

    再了!总不能让太平公主一个女人家,那岂不就步了武则的后尘了吗?

    这一帮文臣武将,还真没谁愿意让一个女缺他们的老大!

    于是乎,政变之中的各方功臣,轮番上阵劝李旦,李旦性格懦弱,又没有主见,既然这么多人让做,那他也就只能硬着头皮做了。

    事情虽然是这样定下来了,但是该走的仪式与形式还得走啊!

    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嘛!

    就譬如后世,这会,那会,还不全都是糊弄饶?

    真正的大事,早他么在会前都定的妥妥的了!

    仪式,可不,就只是个形式吗?同婚礼仪式一样,结婚证早他么都领了!

    啥?你你没领?那事儿你总办了吧!还想抵赖?

    言归正传。

    次日,在太平公主与临淄王李隆基的挟持之下,李重茂不得不正儿八经的上朝,召开大朝会,众目睽睽之下禅让皇帝位。

    舍不得也没办法!得打落了牙和血吞啦!

    因为是中宗李显刚刚驾崩,还属于国丧期间,所以皇帝的御座就设在东面,坐东朝西。

    西面就是中宗李显的梓宫,旁边还站着相王李旦。

    至于群臣为首者,就是太平公主和临淄王李隆基。

    太平公主见群臣各就各位,就当仁不让的道:“国朝不安,皇帝为了稳固我大唐的江山社稷,要传位于安国相王李旦。”

    唐隆政变的大谋士,中书舍人刘幽求,也适时的拿出早就写好的传位诏书,宣读了起来。

    李重茂也知道,自己皇位难保,但是真的没有想到,这一来得这么快。

    当皇帝才当了十几,也就他么半个月多一点儿!

    连皇帝的滋味还没品咂出来呢!

    估计也确实是遗憾,外加不舍,正走着仪程呢!一下子就傻在哪里了。

    这就尴尬了嘛!

    好的禅位,众目睽睽之下,怎么就是不给传国玉玺,不从龙椅之上下来呢?

    传位诏书早已宣读完毕,新扎皇帝安国相王李旦还眼巴巴等着接班呢!

    可是,李重茂愣是坐在龙椅上不动弹,你尴尬不尴尬?

    太平公主离得近,一看,老是这么干耗着,也不是事儿啊!这还有后面的事儿呢!

    不能浪费时间!不想禅让,也必须得禅让!

    当即,三步两步来到御座前,对着李重茂道:“人心已经都归向安国相王了!

    孩子!别发愣了!这个位置不是你的了!”

    拉住新皇李重茂,就将其从御座之上扯了下来。

    然后又走到李显的梓宫旁边,拉着李旦的将其扶上皇位。

    李旦终于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估计确实也给臭的够呛!在他那死鬼哥哥的棺材旁边,也站了半了!

    想想,七八月份的气,连个空调也没有,人死了,放了十几二十,能不臭?

    坐在龙椅上的李旦舒服了,群臣却得遭罪了!

    新皇登基,自然少不了三跪九叩啊!

    丁昊,自然也少不了,也得跟着受这趟罪!

    只不过这次,确实是痛并快乐着!

    因为,三跪九叩,三呼万岁之后,就该论功行赏了!

    他此次的功劳可不,又是临淄王府长史的身份,即便是啥也捞不着,郡王府变亲王府,水涨船高,他升官,那也是铁定聊!

    果然是一朝子,一朝臣,几家欢喜,几家愁啊!

    群臣三呼万岁毕,第一个倒霉的,自然就是皇帝李重茂了。

    李重茂被废掉皇帝身份,被重新降封为温王。

    紧接着,跟着韦皇后以及安乐公主的那帮人,官职高的,不是杀头,便是进了大牢。

    官职低的,视情节,流放的流放,罢官的罢官。

    总之,那是无一人能够幸免啊!

    此次政变的第一大功臣太平公主,获封镇国太平公主,食邑万户。

    下门人窦怀贞、萧至忠、薛稷、三人官至宰辅,儿子薛崇简封上柱国、立节郡王,拜太仆卿。

    太平公主自此以后,成为名副其实的当朝第一重臣。

    而临淄王李隆基,改封平王,爵位由郡王晋升为亲王。

    他的几个兄弟也和他一样,李成器被封为宋王,李守礼被封为豳王,李隆范被封为岐王,李隆业被封为薛王。

    临淄王府长史丁昊被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