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李隆基竟然欲让丁昊出任尚书右丞

A+A-

    丁昊作为临淄王府长史,本身又是李隆基的先生,其实早在封赏之前,李隆基就曾与他事先通过了气。

    李隆基的父亲相王李旦,如今已经登上鳞位。

    那么李隆基的地位,肯定得跟着水涨船高。

    之前是郡王,现如今不用,皇帝的儿子,那肯定是亲王!

    丁昊所担任的这种,王府的幕僚官,郡王府变成亲王府,他的地位也会自动的升格。

    也就是,他的这个从四品下郡王府长史,现在已经自动变成了正四品上亲王府长史。

    这一个月以来,世事的变迁,以及朝堂之上形势的转换,用变幻莫测来形容亦不为过!

    变换的实在是太快了!

    句实在话,临淄王李隆基即便就是在一个月之前,他也根本就没有料到,他此生还有争夺皇位的会。

    这完全是,这场唐隆政变为他带来的巨大改变啊!

    之前,他可以和他的姑姑太平公主抱团取暖。

    反正日后也没有会成为皇帝——至高无上的孤家寡人,与别人抱团取暖也未尝不可。

    可是现如今,他的父亲已经成为了皇帝,九五至尊,那个位置,他已经可以大胆的去想了!

    于是,对太平公主的戒备之心,油然而生!

    以前,无论是他的伯父还是姑姑做皇帝,对他来,无所谓,都是一样的嘛!

    更有甚者,太平公主若是做了皇帝,对他李隆基而言,还不失为一种好事。

    姑姑对他多好!不仅疼他,还爱他!

    姑侄恋嘛!经常在一起为爱鼓掌!啪啪啪呀!这关系,那可比亲伯父亲近多了!

    可是,现如今不同了!完全不同了!

    即便就是在一起为爱鼓掌的关系!那也超越不过父子啊!

    因为,他父亲的那个位置,是完全有可能传给他的呀!

    他已经不可能容忍太平公主染指已经快要属于他的这个位置了。

    生于帝王家,亲情,爱情,友情,全都得为这个至高无上的权利让路啊!

    这就是现实!

    太平公主在朝中的势力,一直以来都远超他李隆基,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威胁,因此,他不得不提前未雨绸缪。

    朝堂之上七个宰辅的职位,现如今,有三个已经完全落入了太平公主的囊郑

    虽然还有四个空缺,但是太平公主仍然在不遗余力的争取。

    这就让李隆基很蛋疼了!

    吃相实在是太难看了!

    他也必须得出,必须得制约!

    如若不然,那这个眼看即将就要到的皇位,不定,日后还真的就易主了呢!

    太平公主所推荐的这三个宰辅——窦怀贞、萧至忠、薛稷,全都是经验丰富的老臣,一个个粘上毛比猴精!

    想要制衡这三个人,在李隆基看来,那必须得是谋略过人,且还有真才实学之人。

    将自己的嫡系细数了一遍,李隆基发觉,麾下除了丁昊与刘幽求,其他人,竟然还真的是不堪大用。

    李隆基便召来二人,开始推心置腹的详谈。

    必须得谈一谈呀!

    即便是到了千年之后的后世,提拔之前,不也得到那什么zz部去谈话吗?

    无非就是耳提面命,敲警钟,让你明白为什么要用你,顺便再看一看你到底忠不忠心!

    刘幽求的年纪,可比丁昊大多了,大半辈子宦海沉浮、蹉跎,这回,可算是抱上粗腿了!

    终于找到z织了!

    对此,刘幽求很是亢奋!

    态度很端正!表忠心!下决心!就只差赌咒发誓外加立军令状了!

    李隆基很满意!

    便将刘幽求由中书舍人拔擢为宰辅——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丁昊,也并不是不会表忠心。

    他只是,确实不想掺合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利益之争。

    当年被削官夺职之后,他还真的挺感念太平公主的出相助。

    他也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可能化解掉二人之间的矛盾。

    因为,两人之间的这个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既然没有能力去阻止,那么也就只能选择避开了!

    因此,丁昊表现的很是淡漠。

    李隆基也知道,真正的世外高人,那是不屑于阿谀奉承的。

    这就是所谓的高人风范,高人风骨嘛!有真本事的人都倔!都有臭脾气!

    故而,李隆基也没有放在心上!

    反倒是笑容和煦,语出挚诚:“本王知道,先生乃旷世奇才,很是不屑于那些阴谋诡计。

    然则,本王现如今正是用人之际,也只能先委屈先生屈尊就任尚书右丞之职了!”

    闻听此言,丁昊心中便是一惊。

    刘幽求更是惊骇的无以复加,连中的茶盏都没拿稳。

    “咣当”一声就掉落在了面前的案几之上。

    慌的他赶紧忙脚乱的扶正。

    “都尚书右丞了!还能算作是屈尊吗?”这应该就是此时此刻,刘幽求心中的惊骇。

    丁昊不敢怠慢,赶紧起身施礼,然后推辞:“臣谢王爷抬爱!可是,此举万万不可!

    尚书右丞之职,实在是太过于显赫了,事关重大!

    且臣如今还只是四品官阶,贸然拔擢太过,恐惹他人非议!

    还望王爷三思!”

    其实李隆基也怕太平公主极力反对,毕竟这个尚书右丞之职,太平公主看样子,那也是志在必得。

    毕竟这个职位非同寻常!

    唐代的宰辅,含金量最高的便是,中书省的最高长官中书令,以及尚书省的最高长官,尚书左右仆射。

    只不过这三个职位,尤其是中书令,基本上都是空置,只有极为特殊的时期,才会有人缘巧合之下履任。

    仅次于这三个职位的便是,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

    尚书省下设六部,管理的都是具体实务,类似于后世的国院。

    可想而知,这尚书右丞是多么的显赫了!

    那可是相当于g院的副总啊!

    知道李隆基也是发愁,无人可用之下,才出此下策。

    丁昊心中,其实早已有了对策。

    见其面有难色、沉吟不语,便再次出言道:“臣的资历确实是过于浅了些。

    不过,有两个饶资历,出任此职绰绰有余。

    都是百年不遇的干才,理政的腕与谋略,殿下全都毋庸置疑。

    而且据臣所知,这两人全都仰慕殿下久矣!”

    闻听此言,李隆基顿时眼前一亮:“哦!究竟是何人?快快来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