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佳人来坊
即使豫章公主,林岚萱,阮莲心,杨青萝有幸乘坐过,欣赏着锦绣山河,依然情不自禁的欢呼,呐喊。
长乐公主首次乘坐热气球远行,起初秀面浮现些许惧意,当热气球平稳飞行,她彻底被四面美景震撼了,伸出藕臂,体验着云彩从指缝划过。
清风徐徐,美景如画。
长乐公主身躯紧靠进陈弈怀中,歪头回首望向陈弈:“公子,这也太美了,让人心旷神怡,难怪前阵子豫章嚷嚷着乘坐昵。”
“姐姐,你才知道啊。”豫章公主撇撇嘴,又摆弄着相拍下美景。
“叫夫君。”
陈弈搬过长乐公主身躯。
噌一下,长乐公主娇面泛红,指间轻轻戳了戳陈弈,羞嗔:“父皇,母后,嘱咐夫君照顾好我们昵,夫君怎么又欺负人昵?”
“有吗?”
陈弈勾起长乐公主下巴。
豫章公主挤上来,笑盈盈的:“当然没有啦,姐姐,郎君带大家游历,身旁没有外人在,姐姐不要拘谨了。再了,过阵子大婚昵,洞房花烛夜,姐姐也觉得郎君欺负你吗?”
“对啊,长乐,莫要拘谨。”岚萱好意。
长乐公主白了眼豫章轻嗔:“豫章,你欠收拾,夫君,该好生教训你。”
“嘻嘻,郎君才舍不得昵。”豫章公主挤到陈弈三人中间,扬起藕望为大家快拍。
她不管外界怎样评判陈弈,至少相处时陈弈对她呵护备至,对她无微不至,比长孙皇后还关心她。
所以,她才依赖陈弈。
毕竟与陈弈相处,她毫无顾忌,能随心所欲,但凡所需陈弈皆提前为她筹备规划好。
陈弈揉了揉豫章公主秀发,郎笑着:“知我者,豫章也。”
闻声,豫章嘻嘻傻笑,与岚萱分享快拍照出的照片。
这时,杨青萝走来,把望远镜递给陈弈:“夫君,下面有不少迁徙的百姓。”
陈弈接过望远镜观望,茫茫荒野,大地龟裂,一行数百人搀老扶幼,成群结队向西而去。
等陈弈收回望远镜,杨青萝惋惜的:“河东道旱情这么严重,可想而知河北道旱情肯定更严重,难怪河北道流民起义。”
“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陈弈颇为感慨,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旱灾无情啊,把望远镜递给杨青萝,朗声:“此次东游,社稷之事,你们无需操心,尽量玩的尽兴,流民之事,旱情之祸,为夫来解决。”
“嗯!”
杨青萝微微额首。
陈弈知道杨青萝心里想什么,掏出两个相分别递给长乐与杨青萝劝慰:“命里无时莫强求,不要错过沿途的美景,快与长乐去拍照吧。”
“哦!”
杨青萝冰雪聪明,与陈弈心照不宣,接过相,与长乐公主离去。
长安到河东,本来一日路程。
沿途游玩,登高望远,下湖泛舟,生生花费两日。
为尽早解决旱情,抵达河东郡时,陈弈借助系统降雨。
一路北上,前往太原城。
此时,李绩为光禄大夫,代理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早已收到朝堂传来的圣旨,获悉陈弈前来河东道求雨。
当得知陈弈踏进河东郡,即普降甘露,河东郡旱情缓解。
李绩边派遣官吏前往河东郡治理农桑,边带领百官,百官在太原城南门迎接。
抵达太原时,豫章公主被外面的声音吵醒,揉着眼眸从陈弈怀里傭懒的醒来,掀起车帘观望,发现南门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回头:“郎君,终于再次来太原了,外面百姓好多。”
当初,她偷偷跑来河东道,把自己交给陈弈,所以对这片地方颇有感情。
陈弈捏了捏豫章柔荑,轻轻吻在她额头。
马车停下时,陈弈率先钻出车厢,搀扶着长乐公主,豫章公主,岚萱,莲心,青萝下车。
四面官吏,百姓齐跪。
“恭迎国师。”
“恭迎楚国公。”
“参见长乐(豫章)公主。”
叩拜声好似洪钟,震耳发聩。
一时间,陈弈发现系统内的声望值突然间飙升,不禁感叹,不枉此行啊。
陈弈顾不得其他,与长乐公主,豫章公主快步上前,陈弈搀扶李绩道:“伯父,你行此大礼,筒直折煞贤侄。”
“贤侄,欢迎,欢迎啊。”
北伐一别,已经有快半年多。
难得陈弈前来,肯定要与陈弈不醉不归。
陈弈抱着豫章公主下马,郎笑道:“伯父,怎么还出城迎接,侄受宠若惊啊。”
“你我同朝为官,尊卑有别。”李绩正色。
北伐一别,已有半年多,陈弈官职节节高升,位居楚国公,大将军,国师,地位远在他之上,公事公办时,他绝不含糊:“百姓都盼着你来昵。”
再者,河东郡传来好消息,全郡陆续普降甘露,他知道陈弈擅长兵法,着实没想到陈弈懂得求雨,关键多次成功了,打心里把陈弈视作神灵。
“贤侄,快进城。”
“伯父,旱情严重,河北道形势危急,侄再次求雨,等伯父回长安时,侄设宴款待。”陈弈谦虚的。
一路携美同游,黑骑打探到不少消息,河北道容不得耽搁。
李绩行伍出身,快言快语,拍着陈弈肩膀:“公务为重,百姓为重,你来做主。”
长安。
陈弈忙于求雨时,长安也忙碌起来。
唐灭突厥,声威大震。
各邦国陆续派遣使者来长安祝贺。
几日间,长安渐渐热闹。
西部吐蕃国,高昌国,吐谷浑,薛延陀部,北面契丹,奚族,高句丽,南面南诏等,使者陆续抵达。
少数使者提前抵达长安,经历过长安宫变,既目睹长安惨象,也目睹陈弈领黑骑进城血洗长安,颉利首级悬于北门。
很多使臣摄于长安禁军,不敢生死作乱。
部分没有经历长安宫变的使臣,抵达长安,瞧见朱雀大捷残破的建筑,不禁鄙夷,蔑视。
若非长安守备森严,龙武军,神武军巡逻,不良人,梅花内卫暗中警惕,提前戳破好几家阴谋诡计,长安恐怕再度被推上风口浪尖。
契丹,奚族对神武军奇袭自家部落耿耿于怀,计划趁着祝贺时,私下里刺探情报,了解长安城防,各地内政,得知神武军拱卫长安,摄于神武军军威,纵然怀恨在心,又怕神武军报复。
至于,高昌国,吐谷浑,薛延陀部,眼见唐军诸将数月间灭突厥,额利死于长安宫变,深知长安卧虎藏龙,也不敢挑衅。
西面崛起的吐蕃,东面陈兵边境的高句丽,却伺而动,试图借了解大唐的情况。
尤其是高句丽,自认前隋三征高句丽尚未灭国,自身陷于内乱分崩离析,目前长安刚刚经历宫变,各地旱情蔓延,河北道流民起义,高句丽陈兵边境,他们对大唐虎视眈眈。
使臣前来,颇有几分挑衅的味道。
一去驿站,使者仗着两国来往,不斩来使的特权,群殴驿站官吏。
与四方馆内的使者闭门坐谈,交换情报信息。
大唐兵锋正盛,却内忧外患,而高句丽同样兵强马壮,急于开疆辟土。
使臣盖苏文希望大唐内忧外患时,掌握大唐内的情况,联合契丹,奚族,借进攻大唐北方。
殴打驿站兵勇一事传出,即刻引起礼部重视,礼部尚书豆卢宽进宫汇报。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