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带你们去建功

A+A-

    李世民听闻此事龙颜大怒。

    河北道流民临时起义,导致河北道局势紧张,高句丽借陈兵边境,已惹得他震怒。

    若非刚灭突厥,旱情纠缠,朝堂财力消耗严重,他定然派军北征,打压高句丽的嚣张气焰。

    “陛下,各国使臣齐聚长安,此事必须妥善处理。”豆卢宽建议。

    高句丽使臣欺门踏户,若不处置高句丽的话,各国使臣肯定把大唐视作外强中干,当做软柿子捏。然

    而,两国交往不斩来使,又不能公然惩罚。

    李世民来回度步,面色凝重。

    此事棘,难有两难之策。

    良久,李世民抬头:“姚公公,把兵部,南衙,北衙将领召集进宫。”

    闻声,豆卢宽面色大骇,忙抱拳:“陛下,当此之际,不宜动兵。”

    各邦来贺,摩擦,派军兴师动众临时北征,容易落下肚鸡肠的把柄,不利于大唐声望。

    何况高句丽兵强马壮,前隋三次北征无功而返,导致国力锐减,引发民变。

    目前,河北道流民起义尚未平叛,高句丽陈兵边境。挥师北征,高句丽肯定先发制人,战场必然在河北道,不利于河北道经济恢复。

    “呵呵”李世民冷笑连声。

    高句丽之事,朝廷肯定要处理,但他要检阅三军,展现大唐军威,若有宵之徒作乱,唐军决不轻饶。

    兵部尚书侯君集,大将军李靖,北衙统帅秦琼,右卫大将军李孝恭,卢国公程咬金,略阳郡公李道宗,丘行恭等将领齐聚皇宫。

    听闻豆卢宽所言,得知高句丽使臣挑衅。

    诸将哗然,各个怒意横生。

    “陛下,臣建议,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派人教训高句丽,免得对方飞扬跋扈,越发目中无人。”程咬金气恼的。

    李道宗微微颔首,声若洪钟的:“高句丽陈兵河北道边境,有意挑衅长安,目前,在驿站内生事,分明计划火上浇油,趁着河北道流民起义,故意激怒朝堂,掀起两国兵锋,足以证明,他们对河北道虎视眈眈,理当通知尉迟将军提前警戒。”

    “没错,臣建议教训高句丽使臣,把他们逐出长安。”丘行恭怒气冲冲的。

    “这也太便宜他们了。”秦琼。

    李世民听着诸将的话,不由得度步思考。

    邦国来贺,驿站之事不易闹大,他的目光不由得望向李靖,侯君集,询问道:“靖兄,侯君集,你们有何良策?”

    “陛下,高句丽接连挑衅朝堂,皆因内部问题良多,试图转移矛盾,臣建议,该以震慑为主,旱情尚未过去前,不宜把事情征战。”李靖淡淡的。

    刚刚经历北伐,加之长安宫变,全军急需休整,加之旱情严重,朝堂钱粮消耗极多,恐怕没有足够的钱粮支持异常旷日持久的战斗。

    “陛下,臣赞同大将军的建议。”侯君集,却冷酷的:“但驿站之事,也必须严查,该驱逐驱逐,该惩罚惩罚。不斩来使,不代表不能惩罚。”

    李世民大概了解诸将的想法,微微颔首:“从各方收起的情报来看,大多使者对大唐恭恭敬敬,但高句丽,吐蕃心怀叵测,必须敲山震虎,朕计划在长安检阅军队。”

    李靖等闻声,彼此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少时,侯君集挺身而出,铿锵有力的:“陛下,此乃良策,若检阅军队,臣建议理当把唐军气势发挥出来。”

    “没错,不管是谁,敢公然挑衅大唐,必须给他们些压力。”李孝恭斩钉截铁的,大唐不怕打仗,绝不容忍挑衅者,顿了顿询问:“不知陛下计划检阅多少人。”

    “三万。”李世民斩钉截铁的:“龙武军,神武军,与南衙各卫军精锐。”

    嘶。

    李靖等闻之,不由得深呼口气。

    三万。

    数量有点多,但的确能彰显唐军军威。

    侯君集毫不犹豫的:“陛下,臣即刻筹备。”

    李世民微微额首,厉声叮咛:“靖兄,你与君集全权负责,务必挑选各军精锐。”

    太原城。

    倾盆大雨下了半日之久。

    黄昏时,空中飘着连绵细雨,入夜大雨滂沱,清晨,有庄户去田垄检查过,雨量足足超过一铁锹深,旱情得到有效的缓解。

    庄户当即跪在泥泞的田垄中,虔诚的祈福,祈祷陈弈长命百岁。

    一时,乡绅,庄户,长工,纷纷前往城主府,希望当面答谢陈弈。然而,陈弈早已经踏上东进的路途。雨过天晴。

    地面泥泞,道路湿滑。

    田垄里的庄稼受到雨水滋润,青翠嫩绿,散发淡淡泥土味。

    太原东。

    李绩亲自送陈弈一行出城,拍着陈弈肩膀:“贤侄,多亏你了,改日某请你喝酒。”

    “好。”

    陈弈微微颔首,快步跨上战马。

    “长史,楚国公权倾朝野,竟然这般虚怀如谷,谦逊和善。”望着陈弈远去的背影,一名将军向李绩

    。

    李绩:“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懂吗?”

    官道中,马车缓慢前行。

    一进河北道,陈弈即刻发觉旱情严重。

    大地龟裂,饿拜遍地。

    成群成群流民,拖家带口向河东道转移。

    特别是听闻河东道普降甘露,夏粮无碍,迁徙的百姓比前几日多了不少。

    “郎君,河北道旱情很糟糕啊。”

    此前看见官道旁惨遭猎狼啃光的尸骸,豫章公主吓的钻进陈弈怀里,独自霸占陈弈的怀抱。

    呵呵

    陈弈轻笑,何止挺严重啊。

    流民,起义,边境陈兵,加之长孙无忌督粮,与世家矛盾爆发,甚至出现世家私下卖粮,资敌的情况。否则何须长孙无忌,李孝恭,柴绍亲自处理。

    没有长安宫变的话,连太子都在河北道督粮昵。

    陈弈掀起车帘,向曹继叔,薛仁贵叮咛:“加快进度,越早抵达魏州越好。”

    河北道。

    置魏州。

    魏州都督府。

    长孙无忌得知河东道旱情缓解,已经领着百官迎接陈弈。

    此次,他前来河北道,发现河北道世家问题严重,征收重税,逼得穷苦百姓,勾结外邦,私下里向高句丽,奚族,契丹售粮。

    他带着圣旨前来督粮,纵然借着武功爵最终换取到粮食,过程却异常艰难。

    与陈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四家矛盾激烈化。

    柴绍,李孝恭没有屯兵于河北道,他也许面临性命之忧。

    陈弈率领黑骑来了,突然间问题好办许多。

    西门,官道。

    陈弈车驾徐徐行驶,尚未抵达城门,即听见震耳发聩的欢呼声。

    扬尘滚滚中,黑骑护着陈弈抵达。

    “恭迎楚国公。”

    “恭迎楚国公。”

    陈弈尚未下车,官吏,百姓已经提前欢迎。

    当他下车时,城门处的官吏,百姓齐跪。

    见状,陈弈挥示意官吏,百姓起身,朗声:“本官受陛下委派,特意来河北道求雨,大家无需多礼。”

    “谢国公。”

    百官起身时,长孙无忌欢喜的迎上去,向长乐公主,豫章公主行礼,高声:“贤侄,你来了,河北道诸多问题迎刃而解。”

    陈弈来之前,朝廷派信使快马加鞭送来诏书,一方面询问督粮问题,一方面督促他回长安。

    相较于长安,河北道的烂摊子,恐怕要交给陈弈处理。

    陈弈乐呵呵:“怎么,伯父遇到麻烦吗?”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