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A+A-

    但早起毕竟有弊端。

    所以江晓寒见到那张简陋的布条时,还反应颇为迟钝的问了一句:“谁?”

    “颜公子来的消息。”江墨又重复了一遍。

    “哦……”江晓寒捏了捏鼻梁,伸出手道:“给我吧。”

    那张布条皱皱巴巴,江晓寒疑惑的将布条结的地方拆开,将布片捋平。上头的碳笔痕迹被细雨晕染的有些模糊,但还是能勉强看清上头的字迹。

    ——半折半册三百尺,可堪明月照高楼。

    江晓寒脸色一变。

    江墨瞄了一眼,见布条上只有一句不知所云的诗,但江晓寒脸色太过难看,江墨不由得也有些蒙,不知此时该作何反应。

    但江晓寒却看明白了这句话,半折半册指的是书册,而“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也正是颜清在提醒他,这本书册与洛随风有关。

    江晓寒摩挲着布条上的字迹,他手中的布料柔软细腻,是上好的里衣用料。若是寻常之事,颜清必不会急道用这种方法联系他,所以此去刘家村,他必然是发现了什么,才会如此迫不及待的要告知他。

    江晓寒的目光落在那行诗的上半句,喃喃自语道:“……三百尺。”

    江墨没听清:“什么?”

    江晓寒冲他摇了摇头,他沉吟片刻,将布条卷了卷塞回袖中,才吩咐道:“去,叫卫深来。”

    颜清不会无缘无故的提起那本书册。那东西能吓得温醉连夜杀了温婆婆,必是什么能令温醉伤筋动骨的东西。但由于洛随风带走了绝大一部分,江晓寒虽有译本,却苦于没有参照,一直无法将那本书册与实际的“罪证”连接起来。

    结果现下颜清告诉他,这东西或许与土地有关。

    卫深这些日子一直带着亲卫驻在平江府衙,来得也很快。

    “大人。”

    卫深一身轻甲上还带着灰土,刚刚从工棚那边收敛了骨灰回来,他站在堂下,接过江墨递来的湿布巾擦着身上的甲片,问道:“什么事?”

    “府衙中的籍贯账册现下是谁在管。”江晓寒问道。

    大楚对土地的管辖十分严明,要求每府每县都将土地情况记录造册,交由当地县衙入账。土地的分封,收回以及买卖都需要到官衙过了名录,再将地契进行更名。这些东西大多数是以户为单位,上报及村,再上报至县衙,依次递进层层报备,流程繁琐,涉及的手续文书也不一而足,详细的记录大多由当地的县衙或府衙掌管。

    这东西本是应由府衙的主簿过手,但温醉现下还压在温府的私牢内,身边的主簿师爷内细也还没查清,于是府衙内的一应事务便都由江晓寒接了手,这些私库或文籍也自然交给了神卫营看管。

    卫深也让他问愣了:“这东西闲来无事也无人去动,应是我手下的兵士看着呢。”

    “唔。”江晓寒思索着:“那劳烦卫将军,着人将近三年的地籍录找出来,我有用处。”

    卫深虽然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也答应着去了。

    片刻后,一个身着轻甲的青年拎着两大捆书册进了门,那每捆书册得有半个人高,看着就分量不轻。青年左摇右晃的把自己荡进门,踉跄着将东西往江晓寒身边一放,咚的一声,扑了江大人一脸经年的尘灰。

    江晓寒:“……”

    青年:“……”

    江墨在一旁目瞪口呆。

    江晓寒默默的伸手抹了把脸。青年挠了挠头,干笑道:“这……这堆在库里放了太长时间了,没办法。”

    江墨憋着笑去给江晓寒拧汗巾,江晓寒也并不是什么暴躁的性子,闻言挤出个自以为和顺的笑意道:“无事。”

    青年不由得了个寒颤。

    地籍录虽然已经按年份排好,但架不住数量太多,平日里也没人会去翻动。江晓寒随意的从最下头抽出几本,被上头的灰呛得直咳嗽。

    他喝了口茶顺气,才转过头来问青年:“你识字吗。”

    “啊?”青年一脸莫名其妙:“肯定认识啊。”

    江晓寒将那两捆书册搬走一大半,分成几摞排在面前的书案上,又将剩下的六七本指给他,从书案上抽了两张宣纸放在上头。

    “凡是看到刘家村的地,就将其划出来拿给我。”江晓寒指了指那几本书册,耐心道:“包括租地,地主的名录所有的都要,明白吗。”

    “明白。”青年咧着嘴笑了,冲他满不在乎的摆了摆手:“这点事,大人放心吧。”

    江晓寒有些不放心,正巧江墨拧了汗巾回来,江晓寒便叫他二人搬了张书案,坐在他下手一同誊抄。

    平江地界富饶,条件也优渥,所以地籍录中不光有外头的农户的土地,还有各个员外官员的庄子猎场,查找起来费时费力。

    江晓寒看卷宗的速度飞快,但没想到青年竟然也不差。约莫半个时辰后,两张誊好的纸就放在了他的桌上。

    江晓寒有些意外,放下手中的笔将纸拿来看了两眼,虽然上头的字迹有些一言难尽,但该写的名录清清楚楚,一条一条列的清楚明白。

    “做得很好。”江晓寒赞道。

    青年嘿嘿一乐:“这都意思。”

    江晓寒听着青年的口音似乎是从北方一代来的,他算了算北方一代的守将和外官,不由得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姓关。”青年道:“关重。”

    这名字有些耳生,江晓寒一时间竟没想起这到底是哪家的人。

    “大人位高权重,肯定没听过我。”青年:“我爹生前是辽东郡一员守将,后来被匈奴人杀了,正巧禁军扩招,我就跟着进京了。”

    原来是将士遗孤,江晓寒垂下眼,不动声色的捻了下手中的纸页。

    这种人向来是要被江晓寒归为“好用”那一栏中,无牵无挂的一个人,身后也没什么背景,若是用得好了,便算得上趁手。

    但神卫营毕竟是天子近卫,江晓寒也并不确定关重出现在他面前究竟是个单纯的巧合,还是筹谋下的“别有用心”。

    江晓寒笑了笑,又抽了几本账册递给他,将这个话题带了过去。

    现下京中情况不明,无论是哪种情形,江晓寒都不算接这个招。

    托有人帮忙的福,天色将暗时,江晓寒才好容易将这些账册将将收拢完。

    刘家村的土地账目中确实有问题,划出去的土地足有两百亩之多。

    江晓寒放下手中一沓誊好的名录,江墨适时的替他端上杯茶,关重帮完忙已经回卫深身边报道去了,此时的大堂内就只剩下江晓寒主仆二人。

    “不是已有进程了吗。”江墨问:“公子怎么还是如此愁眉苦脸的。”

    江晓寒虽没指望从这些籍录中找到温醉圈地的证据,但本以为从账目中至少能找到些端倪,谁知道刘家村的地虽然大半都已经算给了旁人,但并却并不在温醉名下,反倒落在个江晓寒想都没想到的人身上。

    ——永安王,宁宗泽。

    江晓寒觉得十分头疼。

    永安王是宁宗源的嫡亲弟弟,先帝最为钟爱的九皇子,从到大备受宠爱,哪怕是宁宗源登基,对这个弟弟也是百般溺爱。这么多年来,任朝中谁见了都要给三分薄面。

    但这位九王爷的封地远在九江府,从不参与皇城内的权利倾轧,一心当着他的皇亲国戚,不知如何在这见着了他的名帖。

    地籍录上写的清清楚楚,这些土地是温醉与永安王以地换地兑与这位王爷的,你情我愿,上面还有王府管家的画押。

    大楚的地籍录中,土地的买卖和置换只留存最后一次记录,再想往前追溯也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哪怕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温醉这地来的不明不白,他也可以是外头的村民百姓自己贪财卖给他的,大楚律法拿他也无济于事。

    这看起来就像是永安王以权压人,勾结温醉圈地牟私利,但江晓寒总觉得这事不那么简单。永安王向来与这些党争无缘,他想要什么只消递句话进京,凭宁宗源对他的溺爱程度,自然会应允,没必要与温醉掺和在一起做些圈地的勾当。

    江晓寒想,怕是这位九王爷也叫人当了靶子。

    但平江府的地籍录只能记载平江的土地,至于温醉到底从永安王手中换来了什么地,江晓寒也无从得知。

    一个人关着门在这琢磨总是没用,江晓寒想,还是得去信问一问这位永安王。

    作者有话:

    感谢子戚投喂的鱼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