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A+A-

    如今世上已有数年没寻得神算子踪迹,太多人猜测神算子已陨落,真相究竟如何,没有人知道。

    宗月心情有些许低落。

    她捏紧拳,紧咬着牙才没能冷下脸去。

    从京都至岭南,忘却生死,自始至终就是为了那解药。

    她知道季家望春阁厉害,却不知这样厉害。二堂毒药的解药外人制作不出来,三堂的关也逼得人无法擅闯。

    那,梁苏暮又要怎么办?

    他坐拥数十万将士,身上流淌着皇室血脉,如今山河生灵涂炭,她信他,他终将成为天下之主。

    宗月闭眼,原先闲暇时梁苏暮的话还历历在目。

    我要令山海平,四海清。千年一瞬,朝天来歌。

    她怎么忍心让他中毒昏迷躺在那里,无法实现抱负?

    梁峥拍拍起身。

    实际他不难看出宗月的情绪不对,然而辈的事就是辈的事。

    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不能管。

    宗月面无表情向他福身。

    “王妃,后会有期。”

    梁峥这话时神色笃定,不由令宗月多看了他几眼。

    她不禁苦笑,造物弄人,今日匆匆一见,依这位先生所言,他是要四海云游的。

    日后再见也不知是何年月,他如何能把话的这样满呢?

    不过离别之际,青则先生没帮她大忙,但告诉她的信息也很重要,她自不会那些扫兴的话。

    “先生,后会有期。”宗月神色郑重。

    梁峥点点头,眼下季家在这一片的搜查已弱了许多,他抓紧中黑色包袱,身影很快消失在月夜里。

    -

    时间的齿轮滚滚向前,历史潮流所趋不可阻挡。

    京都,梁苏暮是如今云梦混乱的时局中,最先称帝的人。

    云历三十二年腊月中旬,先帝次子——皇二子梁苏年于京都称靖帝。

    靖,安定、平定之意。靖帝此称昭告天下,意味明显——

    平云梦战事,安流离百姓,收四海皇权。

    靖帝登基日子尚浅,幸有苏家暗中扶持方坐稳皇位。

    无奈苏相强势,插诸多政事,靖帝心恨之,不和的种子就此埋下。

    当然,眼下靖帝须依靠苏家,自然不会将不满表现出来。

    靖帝称帝三日后,雁门关传来消息——

    先帝季子,即皇三子梁苏暮,于雁门关称明帝。

    '明'这个字乃梁苏暮未中毒前定下,经宗瑾之昭告。然又确确实实犯了'明昭帝'的'明'字忌讳,锋芒骇人,消息一出,云梦哗然。

    举国都将视线放在岭南季家身上,但季家此刻安安分分毫无动静,外表看起来仿佛真是老老实实,不打算谋逆一样。

    但怎么可能呢?

    御书房内,梁苏年笑笑。

    他与季家、季宁远打的交道少,可也知道季家野心勃勃,季宁远能力不输梁苏暮。

    他从未抱有季家不会起事的侥幸心理。

    不过

    梁苏暮拧眉,云梦四大家族,宗家追随梁苏暮去了雁门关,苏家、季家皆在众人视野,皇甫家怎会如此安静?

    但他心里也没底,当初明昭帝为了给太子脱罪,逼北郡皇甫的未来家主抵罪。皇甫家究竟有没有因此对皇室怀恨在心,他不敢妄断。

    越想越觉得复杂头疼

    梁苏年眉间皱成'川'字,明昭帝给他带来的麻烦,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陛下,苏相求见。”

    心腹大太监刚把这话完,没等梁苏年反应,苏相就已经踏步进来了。

    见状,梁苏年抿唇,没什么。

    “微臣参见陛下。”

    苏相行礼敷衍,只是随便拱了拱。

    梁苏年却神情欣喜站起来,上前扶苏相坐下:“苏相怎么来了?”

    “陛下日理万,实在辛苦。”苏相将视线落在那一堆奏折上。

    他们占了地势的好处,眼下京都官员,至少明面上都臣服于明帝。

    勉勉强强也算是从明昭帝那里继承帝位吧。

    “有苏相为朕分忧,朕不觉辛苦。”年轻的帝王语气欣慰,打着太极。

    苏相微微一笑。

    他不是不知梁苏暮心中隐有反意,他不在乎,事实上没有反意他才觉得害怕,才得在乎。

    皇权至高无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一个人骤然登基得权,心潮澎湃,若此时依旧对苏家毕恭毕敬。

    就在下一秒,这群人即将话的刹那,宗月突然开口了:“一别多年,太子妃娘娘,你的段还是如此上不得台面。”

    简陋、粗暴、没底线。

    苏嫣然微怔:“什么意思?”

    什么一别多年?

    宗月却轻嗤一声,不话了。

    她上稍微使力,上好的白玉瓷茶杯瞬间化为粉末,潇湘别院的下人陡然变色。

    “你想将狸猫换太子的消息传到陛下耳中有许多种方式,何须经过我?”宗月眉眼未抬:“只怕是娘娘恨极了我,又一向喜欢借刀杀人,所以才有了今日宴会。”

    “可惜”宗月啧啧两声,抬眸:“不是所有人都会配合你的。”

    若此事因她传到明昭帝耳朵里,无论事情真假,她都会被明昭帝借怪罪。

    “狸猫换太子一事,本乃荒谬之言。既是如此,我不过简单评论戏曲,何错之有?”

    “荒谬之言,若上位者对它加以重视,只会让人更相信它是真的。娘娘应当比我更明白这个道理。”

    “真要起来,该被杖打的人是你吧?太子妃娘娘?”宗月嘴角噙着笑。

    倘若狸猫换太子没有被流言赋予另一个层次的意义,曲子被大江南北传唱,全天下的人都能听得到,自然也能评论,又何错之有?

    而苏嫣然拿这么一点捕风捉影的事责罚她,只会错误更多。

    她是太子妃,未来的国母,要母仪天下的啊。

    苏嫣然冷了脸,咬牙切齿道:“多谢平阳郡主提醒。”

    “是我应做的。”宗月挑眉,淡淡道。

    潇湘别院的下人面面相觑,最后在晚晴的呵斥下退了下去。

    气氛一时间凝滞而沉默。

    司徒若见势不对,很快喊湖心戏台上重新唱起来,气氛才逐渐升温。

    宗月终于有时间瞧瞧自己身旁那位怯生生的姑娘:“你是哪家的姐?叫什么名字?”

    那怯生生的姑娘猫着一双大眼,看起来像极了未出世的白兔:“回平阳郡主,我出自陈家,名唤陈思吟。”

    陈家

    宗月在脑海中仔细搜索一番,还是没想到陈家是哪家。

    见她依旧疑惑,陈思吟又声解释道:“家父是端王麾下,陈将军。”

    这样一,宗月恍然大悟。

    陈将军算是梁苏暮底下得力干将,当初跟着梁苏暮从边疆回京都,之后就在京都驻扎。

    宗月好笑,她也是远远见过陈将军一面的,陈将军此人粗犷豪放,哪知膝下女儿是这么个白兔。

    “今日多谢你。”宗月温声道。

    陈思吟面上羞红,摇摇头:“是是王爷让我来保护您的。”

    “你?”宗月挑眉,眸中皆是戏谑:“来保护我?”

    不是她瞧不起陈思吟,实在是这姑娘性格太过胆,身材也是娇玲珑。

    若不她父亲是陈将军,谁又能将那个五大三粗的男人和眼前这个姑娘联系在一起呢?

    陈思吟点点头:“我武功是父亲教的,很厉害。”

    提起武功,她眼睛里星光闪闪,满含自信,跟方才的她判若两人。

    宗月心中有了数。

    “你还是离我远一点,”她想了想,嘱咐道:“心有危险。”

    苏嫣然弄了这么大个阵仗,一门心思系那个通过她将流言之事传到明昭帝耳中,引得明昭帝大怒。

    又怎会被她三言两语斥责回去,就此偃旗息鼓?

    “正是因为有危险,我才要到郡主身边。”陈思吟摇摇头:“我会保护好郡主。”

    宗月蹙眉,似是不知该怎么规劝这个姑娘。

    她已经被卷入这场浑水中来,但陈家没有啊。

    许是猜出她想什么,陈思吟睁着大眼睛想了想,心翼翼将覆在宗月上:“郡主放心,我能来这里,父亲也是同意的。”

    宗月再不多话。

    为了避免波及陈思吟,她接下来一直保持高度戒备,任何风吹草动都要仔细筛查半天。

    然而不知苏嫣然在打什么算盘,迟迟没有动静。

    “别院湖大,今日天色不错,府上为客人们准备了船。众位可要游湖赏玩一番?”

    就在宗月快放松警惕的时候,苏嫣然倏地笑意吟吟道。

    有她发话,众人自然无不赞同之理。很快她们就被安排好船,各自入了湖。

    潇湘别院的确大得很,面积堪比行宫,想必当年明昭帝建造这里也是废了一番大力气的。

    众人三三两两上船,原本陈思吟紧跟着宗月,却有个只缺一人的船将她拉走。

    最后岸边剩下的,除了宗月,就只有苏嫣然和司徒若了。

    苏嫣然扭头望着宗月,邀请道:“郡主若不嫌弃,可否与本妃同船?”

    “平阳郡主嫌弃什么?能与太子妃娘娘同船,是她的荣幸。”司徒若轻哼一声。

    宗月挑眉,司徒若当真是将苏嫣然爪牙扮演的淋漓尽致。

    她没什么好扭捏的,很快走过去:“自然可以。”

    苏嫣然轻扯嘴角,隐去眸底晦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