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苏州
寿王做过类似的事情,这一回做起来便算轻车熟路,前一回还要想办法避过严顺恩,费些周折,这一回则是半点障碍也没有。内阁在孔首辅的带领下给他出了文书,再用他手中伪造的兵符,交由禁军副统领去禁军军营调兵。当然,这一切做得都不动声色,毕竟调兵逼宫这事张扬不得。事情还没成为定局之前,弄得民心大乱才是最要命的。只要大局一定,再乱都不怕压不下来。
却皇城禁军是驻扎在京城东面郊外,这番听从寿王调遣,要从东郊去到西郊,越城而过少不得要引起动荡。当年那回谋反,他没敢调用太多禁军,也是晚间悄悄入城进的宫,怕生乱子。也因为人数不多,所以在老五带兵入城阻止后,就没有得手。但因老五带兵急急闯入宫门,就乱了局势。
经过上一回失败的教训,眼下这回寿王自然是用尽全力,让禁军副统领把所有能调的禁军全部调离军营。他坐镇作首,带领一行人浩浩荡荡从城北郊外绕行。在不影响城中百姓正常生活的情况下,把兵力带到城西金明池。京城方圆也有二十里地,走着跨过整座城,便是步伐快的,也要一个时辰。
然这事也不能做得隐秘到什么人都不知道,再皇孙那处得到寿王已从东郊调兵的消息后,便暗下领一行人出宫快马加鞭直奔邻近秦州和汾州去借厢军。和老皇帝拟下的计划是,借到兵后,骑兵快马先行赶去京城西郊支援。余下步兵快着步子再赶过去,这么一波接一波,能拖住时间,最后也能击败寿王,保下老皇上的命。
所以,皇孙做的这事儿就是赶时间的事情,别的没有太多顾虑,只怕稍晚一步可能就再也看不见他的皇爷爷了。然就在他和手下的人借到厢兵往回赶的时候,他手下的人拉住他,忽悄悄问了句:“殿下可有上位之心?”
这个问题问得意图十分明显,如有上位之心,现在就故意稍放慢些步子,等寿王和皇上在金明池自相残杀。以寿王的兵力,肯定能将皇上一干人等击杀。到时他们赶到,以诛杀乱臣贼子的名头将寿王拿下,那么皇位自然就是他的。
皇孙没想过这问题,只蹙眉看手下的人,了句:“那是我皇爷爷。”
他手下的人道:“皇上和寿王不是亲父子么?”
所以在皇权面前到底有没有亲情,无人能得明白。古来成霸业者,谁不是无情冷血的?生在帝王之家,就从来没有父子亲情,没有兄弟如手足之话。或许起初也是有的,但权力摆在眼前时,也就从了人之本性。
那厢寿王带领二十万禁军,直奔城西金明池。军后亦有拥护寿王的好些朝臣跟随,想着寿王此番成功之后,直接就拥立他为皇帝。他们全部冒着杀头的危险,把自己的未来前程押在寿王身上。当然,他们之所以敢这样,也是认定了老皇帝无力回天罢了。在二十万大军面前,即便他是真龙天子,又有什么手段抵抗?
禁军的左副统领却有些顾虑,路上对寿王:“正巧几天前兵部把军中的兵械武器都收回去清点,到今儿也没全发下来。现在有的一些装备,只是□□和大刀,没有□□,也没有盾牌。”而金明池的中心建筑在水上,老皇帝带走的三千禁军刚好是水军。
寿王却不以为意,“对付那几个人,需要多精良的武器?他不过三千水军,咱们又不是没有水军。他带的那些人,当护卫使得,若用来作战仗,如何敌得过二十万大军。”
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左副统领罢这话也就没话了。在马背上把腰身挺得笔直,引着大批队伍直往西郊而去。
这会儿老皇帝那也得到了消息,自然与沈翼并贴身护卫退到金明池上的水心殿。余下禁军和沈翼的士兵全部一身上等铠甲,手持坚盾,亦有□□长矛等兵器,排阵防御在仙桥内外。他们的武器,也都是一早就备好在金明池里的。他们有六千人,沈翼有自信,自己的三千人有了这些武器加成,并寿王的禁军没有精良装备,一定能拖到皇孙的厢军前来支援。
寿王也有同样的自信,觉得自己的二十万大军定能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老皇帝身边的几千人得溃不成军。当他到了金明池,看到内外已经做起了防御的士兵们,还笑了一下,:“瞧,原来他知道自己大势已去,还要做最后抵抗。”
寿王自然看出来了金明池守卫不对,不是禁军,有些他甚至瞧着面熟,在沈翼的军营里有过一面之缘。他骑在马上,居高临下看着仙桥内外布下的士兵,只冷笑一声。本来他找沈翼就是给他面子,没想到这个人冥顽不灵。既如此,也就只能送他归西。他无有更多的废话啰嗦,把手中宝剑一举,看着自己身后的士兵如蚁蛹般冲向金明池。
有的人冲在半道上就被仙桥上过来的箭雨射中,拔掉肩膀上的箭继续往前冲的有,就地倒下的,也有。而后两边交汇,自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厮杀。刀刃拉过喉咙,喷出腥浓的血浆。兵刃交接声,不绝于耳,让老皇帝眉心也蹙成了个死疙瘩。
沈翼在外领军作战,没有多余的心思想任何事情。杀人杀多了,就杀红了眼,只知道挥刀往下砍。雪珠溅了一脸,满鼻腔的血腥气,都成了对人最大的刺激。这一仗,寿王除了人多,并没有其他什么优势。士兵不如沈翼训练的士兵扛勇猛,装备没有他们的精良,两个副统领的作战经验不足,寿王更是没有上过战场。
可这一仗还是了很久,从清苦战到日头偏西,到他们的人开始有些疲软。沈翼看着自己这边倒下的人,微微仰头迎面对上半空灼热的太阳,光线刺得眼睛睁不开。掐着时间,去秦州和汾州借兵的皇孙应该到了。可是,却不见人。
他耳朵开始耳鸣,看着周围血泼般的场景,看着脚下倒下的条条尸首。有长矛向他的胸口刺过来,他以刀身相挡,而后机械地抬手砍下去。杀了这么久,他的人明显有些撑不住了。寿王的士兵还在源源不断地往金明池里攻。虽折损无数,但原本的二十万数量在那。
在沈翼的人尽数倒下后,寿王的人攻进殿中,却不见老皇帝。而后便是继续厮杀下去,直杀到金明池边。沈翼这会儿也受了伤,不能以一敌多再蛮战,也上舟混入了其他舟船之中。老皇帝便也坐在这些舟船中,屏气凝神。
沈翼找到他的舟,跨步过去躲进船盆下,对他:“末将已经尽力,如果支援的厢军再不到,末将也只能以命陪您了。”
老皇帝看着他身上血迹斑斑,还有多处伤口,便知外头惨况。如果支援军不到,他们都将会葬身之一池清水中。他微闭了下眼,深吸口气,想着老天若是要他死,他也没有办法。外头又响起箭枝齐发的声音,如下雨一般。水上的人往殿中射箭,殿里的人也往水中的船上射箭。有箭枝飞过来扎在船蓬边缘,咚的一声响,那箭尖已经被鲜血染了透。
沈翼面色凝重,往船蓬外看一眼,只道:“他们把武器捡了起来,我们已经是瓮中之鳖了。”
老皇帝一直没有睁开眼睛,只听着周围船只上一声接一声地传来噗咚声,是人落水的声音。有人落水,就有寿王的人上船。寿王的人最后还是把老皇帝和沈翼包围了起来,他们不敢对皇上下手,只道:“皇上,王爷请您到水心殿坐下。”
老皇帝这才睁开眼睛,然后面色平静地从船蓬里出去。有人上了船来给他划桨,带他到水心殿中。他和沈翼到了水心殿,寿王这会儿已落了座,正是坐在最高的位子上。他面上有些得意,摸着那雕了龙纹的椅子,看着老皇帝道:“确实不一样。”
老皇帝现在的心情大约和沈翼是一样的,已经不奢望援军到了能把他们救下来。他看着寿王,半晌道了句:“是朕太瞧你了。”
寿王冷笑,“你一直看不起我,忽视我。就是,你不关心我读了什么书,会写什么字,文章作得如何。你看都懒得看我,我就那么让你讨厌?长到大了,连我暗下拉拢朝臣你都没有发觉,有时候我觉得高兴,有时候觉得真是可悲!我今天之所倚这么做,就是为了向你证明,我不比老四老五差。这个座子,我也能坐!”
老皇帝面色平静,没有死到临头的恐惧,只是看着寿王,看着他这话时候的恼恨。或许事情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他的责任是最大的。可是即便现在去后悔,也于事无补。他盯着寿王,还是开口问了他最想确认的事情。
他:“在朕死之前,朕想知道老五的事情。当年老五谋反,是不是你设的圈套?”
寿王听得这话,忽笑起来,拍了拍椅子的手把儿,:“圈套?谁跟你的?陈铭?我就知道先找到陈铭的是你的人,可惜,他还是死了。现在我就告诉你,当年要不是老五,你不能多做这几年的皇帝!早在那时候,那张龙椅就该是我的!老五,他该死!”
寿王把话完,老皇帝忽也笑起来,事情果如他推测的那般没错了。当年就是老三要谋反,老五护驾结果被诬告成了谋反。他当年,亲手冤死了自己最疼爱的一个儿子。老皇帝笑得有些发痴,眼里笑出眼泪来,看着寿王又:“来,来杀了朕。老四、老五,都死在你的手里,现在杀了朕,一切就都是你的。”
寿王这会儿眼睛发红,死盯着老皇帝,“你不死,一切也都会是我的。你若是想留一命,现在就传位于我。我要让你看着,我比老四老五更合适这个位子!我要让你知道,你一直以来是多么的糊涂!”
老皇帝冷笑,“你做梦!”
在他这话话音刚刚落下的时候,外头忽有人进殿来禀报,面色着急地对寿王:“王爷,皇孙殿下带了十多万大军已经到了外头。现在正在往里攻,我们人数太少,且都疲惫不堪,根本抵抗不住。求问王爷,怎么办?”
寿王一听这话就变了神色,连忙吩咐周围的人道:“擒住皇上!”
周围的人听了寿王的命令,自举刀而上。这会儿皇上身边也就剩沈翼一个站着的,只能拔出腰上的剑,挡在皇上面前。不管怎么样,他都要誓死保护老皇上。现在谁都不可信,皇孙为什么这会儿才带兵赶到,无人知道其中纠结。
他拿剑以死相搏,把老皇上死死护在身后。寿王的人偎在他面前,长矛大刀一个接一个,他总有躲闪不及的时候,自己身上的伤口便一道多过一道。血从衣袖下流出来,淌到手背上,渗去剑刃上,从剑尖儿上往下滴。
在倒下十来人之后,他双目开始慢慢变得模糊,头也开始发晕,身前的人晃成两个重影。在要倒下的前一刻,老皇上托住了他,接下他手里的剑,忽有一根□□刺进了他的腰。在第二根刺上来后,鲜血从嘴里直喷出去,人便轰然倒了下去。
而后他伏在地上,哼哼喘气,管不得自己身上的伤口,只看着皇孙带兵攻进水心殿,又看着寿王挟持住皇上,与皇孙形成对峙。寿王这边已没多少人还站着,他现在唯一的底牌,成了老皇上的命。他万万没想到,事情发展到现在,竟然让皇孙做了黄雀。
沈翼只看着寿王拿一把刀架在老皇上的脖子上,却听不清他什么。他的意识在一点点消散,眼皮也越来越重。而后他闭了一下眼,从靴子里摸出匕首,凝气站起身子,用尽身体里的最后一丝力气,动作凌厉地把匕首插进了寿王脖侧。血从寿王脖间喷出来,喷红了老皇帝半张脸。最后,老皇帝那半张带血的脸也陷入黑暗,他便完全失去了意识。
江南水乡,桥流水人家院,与北方大有不同。
姜黎在京城出生,长到十六岁没出过远门,也就京城的大街巷混得熟一些。十六岁那年家里遭了难,被发配去西北,那是荒蛮之地。这会儿来了苏州,是她这辈子去的第三个地方。
马车近了城门就能见着烟柳雾,和京城的不一样。京城城壕沿圈的柳树密密成排,也如烟如雾,却没有这里的满眼皆是水意柔情的味道。阿香原就是南方人,到了苏州,也不觉稀奇。但她也车围子往外瞧,终归是很久没来过南方了。
姜黎心里虽惦记着京城的事情,但这会儿也不往脸上挂,与阿香一起看着车外景色变换。进了城,城里到处都是粉墙黛瓦,不像京城的楼房屋宇那般大气壮阔,却自有一番精巧雅致的味道。这里风土大约也养育一样的人,多该是柔情似水的。
姜黎和阿香随着马车去到一家客栈,一路上平安无事,那三个随行的护卫也算完成了任务。帮她们住下店来,又留两个下来随行保护,剩下的那个自个儿快马回去京城复命。也就在客栈楼下厅堂里吃了一顿饭,便上马离开了苏州城。
姜黎和阿香一路上舟车劳顿,这会儿正是需要补眠的时候,也便吃了饭就回去房里梳洗睡下了。直睡到夜幕低垂,与阿香又起来,不过还是找些吃的。吃完了晚饭,念着这里人生地不熟的,也不好随意大晚上出去逛去,便还是在房里呆着。
到了这里,与姜婧越来越近,姜黎自然就惦记起她来。晚上梳洗罢躺在床上,就在那想,不知道她现在过得怎么样。原本姜黎是没想好到底要不要去扰她的生活,但这会儿一想到韦卿卿的死,她就巴不得立马见到姜婧。
阿香仿佛知道她的心思一般,躺在她并头的床上,忽开口:“来了都来了,去见见她罢。怎么都是亲姐妹,她要知道你还活着,得多高兴啊。又能有什么扰,咱们又不住到她家去,你是不是?”
姜黎动了动身子,因白天睡得多这会儿没有睡意,只能和阿香话。她这会儿自然是应阿香这话的,只道:“明儿咱们出去听听吧,不定梁家在这街面上还有铺子呢。先找着,瞧她过得到底如何,再想想怎么与她相见。”
阿香侧起身子来,看不见姜黎,只把手拿去头下枕着,:“那得找人少的地方,这一相认,得想起多少从前事?这又悲中生喜,姐妹相认,还不知道要哭成什么样子,也不知道要哭多久。人多了瞧你们像唱戏的,难为情。”
姜黎这会儿想着就有些眼睛湿润,嗓音微哑,接阿香的话,“那要哭起来,也不管难为情不难为情了。只管哭痛快了,哪还有心思管其他的。”
两人便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些好似不痛不痒的话,完了姜婧又沈翼,不知道京城的情况现在怎么样。姜黎让如意带了话回去,她更多的希望是沈翼选择好的道路,平平安安地活着。对于经历过许多生死的人来,大约没有什么比自己在乎的人活着更重要的事情了。
她也想过,如果沈翼选择了寿王,一定会觉得没有脸面再见自己。同时,姜家的冤情也永远不可能再得到洗刷,那么她也就永远没办法和沈翼平起平坐成为夫妻。沈翼或许还是会来找她,但最好的结果,还是两人再也不要相见。她姜黎这辈子不会再有未来,但沈翼能走的道路还很长。
姜黎想这些零零碎碎的事情,一直想到睡着。次日醒来,洗脸梳头,开始她来苏州城的第一天。这会儿苏州城还是有些热的,不像京城已经生出了凉意。她和阿香穿薄衫素裙出门,沿街听有关梁问山的消息。一路听一路找,果找到一间他家开的丝绸铺子。
铺子设在街角,酱色的匾额上面刻了“梁家丝绸庄”五个金字。里头有一个掌柜,四五十的年纪,两撇八字胡,贼精的模样。见着人来自是招呼,介绍当季城里姑娘们喜欢的布料花色。
姜黎不知道他是不是梁问山,只问他,“掌柜的姓梁么?”
那掌柜的便冲她笑笑,:“我不姓梁,东家姓梁。姑娘来这里找人问路,还是买布做衣?”
姜黎和阿香在布匹走了走瞧了瞧,自然没有花钱买这些金贵的东西。她看这掌柜的不是梁问山,只是店里请的人,自不多留,寒暄几句又出去了。出去后自然还是听梁家有关的消息,只问梁家的绸缎庄怎么走。
这又一路找过去,找着了梁家的绸缎庄。但一般家里的生意都是男人做的,基本没有让女人插手的,所以在这里也看不到姜婧。姜黎和阿香又是陌生人,自然也进不得里头去,只瞧着了地方,再去听梁家在哪里。
听这些消息实在不难,不过花了大半日的功夫,姜黎和阿香就找到了梁家的宅院。河沿边上的宅子,比别家略大些。宅子后面临河,前面便是巷道。姜黎找着后也没有立马就问上门去,不过是远远瞧着,又与一庄子上的阿婆些闲话,了解梁家现在的情况。
只那阿婆也是个眼睛毒的,与姜黎些话下来,便道:“姑娘这容貌品相,倒是和梁家那房妾青儿十分相像。她比你素些,但眉眼实在是像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