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024
车载音乐播放起旋律婉转的轻音乐, 雨刷器时不时动一下,扫清车前的落雪。
暖气溢满整个车内,玻璃窗上缓缓起雾。
黎曼青的食指在膝间轻轻跟着节奏敲, 视线飘忽地望着窗户上一朵慢慢化开的雪片。
她不敢看陆屿现在是什么表情, 用手捂着自己刚贴过他胸膛的那只耳朵。坐进来这么久, 还在发烫, 心脏也砰砰快速跳动着。
不动声色地瞥陆屿一眼,他正用手支着额头,半垂着眼,看不出蕴藏了什么情绪。
收回视线, 手指不自觉蜷缩在膝前。
这夜晚静得她发慌。
慌刚才在车外一瞬闪过的念头。
不想离开他大衣的怀抱, 索取温暖。
她甚至不记得最后两个人是怎么分开的了。
“那……”黎曼青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静,“我们回家?”
陆屿轻轻开口:“嗯好。”
她听得出他嗓音里细微的困倦。
车子缓缓驶出区, 街上车辆不多。沿街的店关了一半,开着一半,明暗交错。
黎曼青虽然是个夜猫子,但她很少在这么晚的时候还在外面,对她来床褥、宵夜更舒服。
短短一段路, 开了许久, 车速似乎与窗外的落雪速度持平, 缓慢而过程冗长。
陆屿似乎没有要对刚才那个“借用外衣”事件发表任何看法, 还是一副处事不惊的平静。
若不是听到了他急重的心跳声,切实感受到那跳动, 她恐怕也会觉得他就是像表面上那么镇定。
心跳加快, 代表喜欢吗?
黎曼青拿不定主意。
“曼青!红灯!”
陆屿的声音把她拉回现实, 连忙踩刹车不至于冲过头。
一个似是而非的拥抱, 就让她快要迷失自我。
也许是她今天刚好因为家里人的事, 保护壳恰好出现了缺口,才让风吹进来了。
黎曼青拍了拍自己的脸,振作起来,精神力全部集中在道路上。
到家开灯,陆屿慢条斯理脱下大衣挂在门口的落地衣架上,黎曼青匆匆瞥了两眼,几不可察地红了脸。
从保温瓶里倒了两杯热水,一杯递给她,陆屿引她到沙发上坐下:“今天的生日,想怎么过?”依譁
她靠坐在沙发里侧,背脊弯曲,鼻尖埋在玻璃杯里,在一团雾气中喝了一口水。
“我不过生日的。”
声音埋在杯里尤为沉闷。
追溯起来,黎曼青上一回过生日是学五年级。那时候流行生日请客吃麦当劳或者肯德基,她好面子,缠着刚离婚不久的黎思要了两百块去请客。一顿饭下来,除了几声生日快乐和谢谢,一个礼物也没收到,黎曼青很失落。那时候一支好看的自动铅笔才1块5,抠抠搜搜拿着零花钱买,200块是她这种家庭的学生想也不敢想的巨额。她也没奢望得到多贵重的礼物,哪怕是贺卡也行,但是没有。
吃完饭被接回家,黎思语重心长地和她了家里的困难和200块能买些什么,告诉她不要和人攀比。黎曼青愣愣地点头,但还是满心期待,只是随着时间滴答流逝,她躺在床上睡不着觉,到第二天也没等来一个蛋糕。
后来,就没提过了。
陆屿的那杯水被隔在茶几上,清脆声响。
“可是我已经准备了,怎么办?”
“诶?”
黎曼青睁圆了眼,错愕地看着陆屿走进卧室,取出一个包装过的礼物,从形状来看是本书。未等她动手拆,陆屿又走去厨房开冰箱,从里面取出一个的蛋糕盒。
陆屿俯下身,在发呆的黎曼青眼前轻轻了个响指,细语道:“拆开看看。”
包装纸撕碎的声音很治愈,褪去华丽的外表,里面是一本介绍各类陶瓷的书籍。厚厚的一本,随便翻开一页都印有彩色的图片,种类齐全,介绍详尽。
“这是?”
陆屿垂眼落在那本书上:“你最近不是对它很感兴趣?想着你应该需要。”
“嗯!”欣喜的眼睛里充满了亮光。
“你看过这本书吗?”黎曼青问。
陆屿顿了顿,随即摇头,唇边挂着似有若无的笑意:“没来得及看,我那位朋友推荐的。等你看完了,你就比我更了解陶瓷了,到时候还请你教教我。”
他的语气很谦逊,黎曼青也当真了。
“好。等我看完。”她捧着那本书翻来覆去。
眼睫轻颤,陆屿不紧不慢地握住黎曼青的手腕,隔着毛衣,另一只手把书拿到一边:“不急,先吃蛋糕。”
不等黎曼青反应过来,他已经松手,指骨分明的手指在蛋糕盒上跳跃,动作轻柔地开了那纸做的盒。
是她最喜欢的巧克力味。
一言不发地浅尝一口,甜而不腻,里面还夹了草莓。
黎曼青捧起那纸盒看了看,没找到店家的名字:“这是哪家的?味道不比你从苏州带回来的Ever差。”
“不差就好,店名暂且没有。不过你要是想吃,它是无限供应的。”
黎曼青听懂了,目视着那样式简单却好吃的蛋糕。
“陆屿,你是不是——”
还喜欢我。
她边边抬起头,撞进他毅然的眼神中。
他的眉目生得很好,瞳孔里又总是盛满亮光。与人对望,皆占上风。
他好似就在等着黎曼青问出那句话。
奶油化进口腔内每个角落,到嘴边的冲动疑问也堵在那儿出不了声。
“我是不是什么?”
黎曼青揪紧了手心,指尖刮过掌肉,咧嘴弯眼一笑:“你是不是天才啊!会做饭还会做甜点。”
陆屿哑然失笑。
-
抽空,黎曼青拜访了私人博物馆,又遇见了那位叫莫平的管理员。
她抱着手沿着没有给黎曼青讲解过的展柜缓步走。
“莫女士,如果我想更进一步了解汝窑青瓷,我应该去哪?”
莫平回头柔和地笑看着她:“你有见过真正的汝窑吗?”
摇头。
“那就去收藏它的博物馆里感受它,切实见过了,再去想其他的。听人的总不如自己眼见的好。”
黎曼青边点着头,边四处量,看见墙柱上贴了张招聘的纸。
她以前没见过博物馆对外招聘,只见过找志愿者的,于是好奇多问了两句。
“莫女士,这招聘——”
莫平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哦了一声解释:“明年开春新馆就开放了,还多添了个咖啡馆。你知道的,现在的年轻人爱在咖啡馆卡,尤其是书店、博物馆之类的地方,拍拍照坐一下午,或是写点功课。如果没有这么个咖啡馆,就基本没人来了,除了办活动的时候,业内人倒是能把这儿填满。”
黎曼青点点头。
她偶尔也喜欢去这些冷门的咖啡馆坐一下午,最好身边都是办公、作业的人。一来算是没有宅在家里,二来又不累,同时还能满足现在年轻人追求的一种——文艺感?
她思索着,听莫平继续。
“我们这里现在只有我和售票的王两个正式工,等开春得给咖啡馆找几个工作人员,最好是俊男美女,我有点颜控,”莫平笑着问,“你要来吗?”
黎曼青正透过玻璃门看另一端全是水逆和尘土的新区域,听见莫平的问题,把探着的脖子收回,委婉拒绝:“我还是喜欢在家,过惯了日夜颠倒的日子。”
“看出来了,你眼下那俩大黑眼圈,哎我家孩子年纪也喜欢熬夜,这样对身体不好的,你要试试早点睡。”莫平笑道,继续着她的话题,“另外我还想找个讲解员,以后人多了,有个能讲解的也是好的。”
“那得对这些瓷器都很了解才行。”
“也不一定,感兴趣就成,剩下的我能教,他只要能记住就行。”
陆屿在她脑海里一闪而过。
如果他胸前挂着一个名牌,站在这些瓷器前,将背后故事娓娓道来,是何种景象。
前几年黎曼青旅行都是奔着青山绿水去的,万里河山走到哪儿是哪儿。
但经莫平这么一,她有了选择。
上网一查资料,查到国内几家博物馆有收藏,她就动了去参观的心。
正好她此刻的大脑被陆屿搅得一片混沌,出趟远门清醒清醒也是好的。
晚上吃饭的时候,黎曼青对陆屿:“陆屿,过几天我算出去旅行。”
“旅行?”陆屿抬起头。
“嗯,去寻找灵感。”黎曼青点点头。
陆屿沉默了片刻。
顺手把她需要站起身才能够到的糖醋排骨推向她,“去多久?”
“大概一周?”
“一个人去?”
黎曼青点头:“我只喜欢一个人旅行,和别人一起去就成了走马观花的任务,时间上很紧迫。”
陆屿大概理解她的那种走马观花的旅游方式。
他顿了顿,“真的要一个人去?”
“嗯,这是我的习惯。”她的眼神坚定不移,气氛过于严肃,半晌她咧开嘴轻快地,“虽然把你一个人留在家挺孤单的,但你好不容易恢复了工作,还是好好工作吧。我这趟也算是为了工作找灵感,你就当作是舍友出差了。”
陆屿没对此表态,“想好了什么时候出发?”
“嗯——下周吧。”
“好。”
他温和问:“想好去哪儿了吗?”
“博物馆,”黎曼青笑了笑,“至于是哪儿的,就看哪里的票折吧。”
一个不知目的地的旅行计划。
浮萍随水流吗?
陆屿笑问:“博物馆?看陶瓷吗?”
“嗯,思来想去,还是想亲眼见见汝窑青瓷,不然我对你的那种‘雨过天晴云破处’的颜色没有概念。”缓了口气,“我最近画到了青瓷的拟人,你也知道画不仅要画好,文案也要动人,那我片面的理解是不够的。”
陆屿的筷子悬停在饭碗上,若有所思。
“去北京吧,故宫博物院刚好有个汝窑展。”他道。
“汝窑展?”黎曼青错愕,运气这么好,“你不去吗?”
他不是也对汝窑青瓷感兴趣吗?
陆屿抬眼,牵着嘴角笑问她:“你愿意让我同行吗?”
“我——”她的表情瞬间变得皱皱巴巴起来。
看出她的为难,陆屿停止逗她:“我之前去过了,它的展期有11个月。”
“那太好了。”
陆屿吃完了,搁下筷子,远远望着她。
之前唐厉来电话去年郑家向他订的瓷瓶不能再拖了,得赶在郑老生日前做出。郑老和陆家有点渊源,他们家交代的东西,陆屿挺上心。只是制作出来的成品被他砸坏了一个又一个,到现在也才有一个在陆屿看来勉强拿得出手的,但是不够。
唐厉他太追求完美了,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但陆屿不可能降低要求。
他确实脱不开身,也不想在她接受他以前就破她喜欢一个人旅游的习惯,谁都是要有个人空间的。他来之前,她就常常一人旅行,他不可能去束缚她,也没资格。
但若是有个万一,北京他还能有朋友能帮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