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第49章

A+A-

    清晰的意识到自己只是个平庸的普通人,这打击也太大了。

    陈康往椅子背上一瘫,语气都沧桑不已,“我跟邵老师一声,换课题吧”。

    裴兴越轻轻舒了一口气,至少陈康没想着将景明的实验成果占为己有。

    “那师兄你有想好的吗?要换哪一个?”

    陈康撇过脸,他现在一看见景明就来气。即使知道不是他的错,可心里上的门槛怎么过得去?

    我自问对你也算不错,你选什么不好,你非选我的课题?

    “师兄”,景明轻轻喊了他一声,心里却并没有过多的歉意。

    光刻最为重要的就是镜头和光源,光源是邵萍在带着另几个学生做,景明暂时无法插。

    唯一可选择的就是镜头。

    况且早在当初他就再三询问过陈康要不要和他合作,是陈康率先拒绝的。

    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做不出来,也不能怪别人把你的课题给做出来了啊!

    “如果你现在全盘放弃原课题,就太可惜了。倒不如把课题改一改”,景明建议他。

    陈康没好气道,“那你怎么改!”

    “师兄”,景明皱眉,“我们在讨论课题,你不要带着情绪”。

    陈康深呼吸了一口气,无奈道,“你总得给我一点接受的时间吧!”

    “那你什么时候能开始跟我们讨论?”

    陈康更想叹气了,他抹抹脸,“就现在吧,我要是现在回去,恐怕连觉都睡不好”。

    “那好,师兄,我你听”,景明温声道,“我现在上的三套设计方案最高是2%,但这只是软件拟合的成果,并且还未必是最佳方案”。

    “我马上要开始工研磨镜片了,接下来的主要目标是提高镜片的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陈康蹙眉,“你要我帮你研磨镜片?”

    “不是”,景明笑笑,“这一步,只能由我自己来完成,别人都做不了”。

    陈康撇撇嘴,倒也不失望。毕竟他当了景明的助,发的文章铁定只能署名二作了,而他要毕业,需要的是一作。

    “我的意思是,接下来我要研磨镜片,裴兴越要充当我的助并且负责撰写论文”。

    裴兴越一愣,疑惑道,“你要我来撰写你三套设计方案的论文?”

    景明点点头,“我接下来根本没时间写这个,你先写初稿,我来修改”。

    这倒是个不错的历练会。

    裴兴越直接应了下来,不过——

    “你有修改经验吗?”

    据他所知,截至目前为止,景明还没有在任何期刊上投过稿。

    “选定目标期刊,然后读完该期刊一年以内该领域的全部论文,你就知道期刊审稿编辑等人的行文偏向了”。

    景明笑笑,“况且论文最重要的是本身的质量,到底,如果因为语句、格式等问题拒稿,只能明审稿人没眼光”。

    陈康倒吸一口冷气。

    这也太横了!

    不过想想也是,要是一个诺奖级别的成果因为论文格式不对而被审稿编辑拒绝,那么该编辑估计在这一行里是干不下去了。

    更别提有名有姓的大佬们写论文,就算拿厕纸写,然后扫描发送,审稿编辑看见大佬名字都得捏着鼻子先看一看论文。

    不为什么,大佬的名字就值这个待遇。

    “尽管写,你写了,我来改”,景明笑笑,格外笃定。

    裴兴越微微意动,景明这副会给他兜底的样子,无论如何都让人倍感心安。

    给裴兴越布置了任务,接下来还要解决陈康的问题。

    “我和裴兴越都要忙,无法再优化设计方案了,但是师兄你可以继续做这个”。

    陈康都要绝望了,“我干了两年才弄到2%,你随便一搞就能到2%,我还优化什么呀!”

    “不不”,景明摇摇头,“你当然可以继续,不只是为了优化光源能量留存率,还可以优化线宽均匀度等等”。

    “你、你是在你方案的基础上继续完善?”

    陈康迷惑的眨眨眼,“可你不是要让裴兴越写论文吗?”

    “是,所以裴兴越的论文先发,然后师兄在他的基础上完善一番,争取获得一个比2%更高的数字,然后火速发论文”。

    “这、这个”,陈康结结巴巴,“这不是占你便宜吗?”

    就连裴兴越都皱眉,他们完全可以自己来完善优化的。根本没必要让陈康来做,这简直是白送了他一篇论文。

    “师兄”,景明笑笑,“你知道我接下来要做什么吗?”

    他直言道,“我要磨出精度更高、光洁度更高的镜片、通过反复的调整镜片之后,设计出一套优秀的镜头系统实物,这是模型”

    “然后我会尝试总结这些镜片的描述公式,最后将其编入床程序中,从而实现复杂镜片的量产。”

    “师兄,我希望能够尽快的完成镜片工业化生产,我没有时间来做这个毫无意义的理论研究”。

    自己的课题被景明直言没意义,陈康终于坐不住了,“也不能这么吧,软件模拟优化其实也挺有意义的”。

    “我不是软件模拟没意义,而是不要一味纠结在这上面”,景明认真道,“师兄,你模拟出来的都是软件上的数据,根本不是实物”。

    这也是陈康这个课题最大的痛点,他没有工程实践经验,做出来的东西停留在纸面上,除了能拿去期刊灌水、让他毕业以外,并没有别的作用。

    “甚至你现在用zemax软件分析,换一个软件,模拟出来的结果又不同了,那你信哪一个呢?”

    所以景明根本不愿意在这上面浪费时间。就连2%这个数据,他都没有竭力优化。

    他甚至纯粹靠着直觉和经验,随设计了这三套设计方案。

    一切都要在实践中修改、完善。

    “师兄,如果你不想放弃这个课题,那么就在我的基础上优化,发一篇高质量论文,好满足自己的毕业条件”。

    景明仁至义尽了。

    陈康沉默半天,突然道,“那我如果不想这么做呢?”

    不想去期刊灌水,也不想依靠你。

    “如果我要改课题,你有什么建议吗?”

    景明认真回答,“如果是这样,我更希望你在满足毕业条件的基础上跟我一起做镜片描述公式的总结归纳”。

    就算现在挑中能量留存率为2%的这套方案,少也有4个镜片要研磨,更别提还有前期磨废的大量镜片。

    而收集数据、拟合曲线是个苦差事,偏偏又是陈康的强项。

    最重要的是,景明要研磨镜片,根本没时间来收集数据。

    “师兄,你意下如何?”

    陈康沉默着,突然问到,“你让我在你2%的基础上优化,写一篇论文发出去,是不是为了让我满足毕业条件,好没有后顾之忧的做你助?”

    “是”,景明斩钉截铁。

    陈康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景明为他解除了后顾之忧,至少能让他顺利毕业。

    白了,景明自己有能力,他可以不在意这张毕业证。但陈康只是一个普通人,他辛苦读博,为的就是这张证。

    景明继续,“我迫切的需要论文、成果傍身,所以必须要拼命的做项目、做实验。时间紧、任务重,我需要靠谱的助,越多越好”。

    裴兴越可以负责帮助他研磨镜片以及处理各类杂活,陈康可以帮他收集数据、拟合曲线。

    而景明要做的是研磨镜片、设计出优良的镜头系统、总结公式、编写程序、从而让镜头彻底量产。

    陈康已经有些心动了,但他沉着脸,提出了另一个尖锐的问题。

    “到时候论文署名怎么分配?”

    就连裴兴越都目不转睛的盯着景明。很明显,这个问题触动了大家的利益。

    景明毫不犹豫地,“一作是我”。

    两人都点点头,表示可以接受。毕竟没有景明,连镜片都做不出来。

    到现在,陈康终于不再怀疑景明能不能研磨出合格镜片了。

    到底,能够花十几天时间,干完他两年工作的大神,搞出什么样的事情都不稀奇。

    “裴兴越署名了我设计方案论文的二作,但陈师兄也有在我方案基础上优化的一作”。

    这话已经的很明白了。

    这两人的工作半斤八两,谁也没比谁厉害到哪里去。反正占的都是景明的便宜。

    “所以我的意见是按照之后的工作量、贡献度来裁定二作、三作”。

    景明微笑道,“当然,假如你们都很努力,都想要二作,那就一篇论文一个二作,轮着来。或者有一个受点委屈,我在下一个项目里补偿他”。

    他偏头看向两人的呼吸声所在处,“可以接受吗?”

    两人对视一眼,纷纷,“可以”,“我行的”。

    “好”,景明点点头,“那我们算作暂时成立了一个项目组,正式开始攻坚镜头”。

    他站起来,“我和裴兴越熬了一宿,师兄你也应该还没吃早饭。我们回去各自洗漱一番,十五分钟以后到实验室准点集合,开始实验,可以吗?”

    陈康点点头,扭头就走。

    他一大清早被喊过来,一会儿地狱一会儿天堂,情绪波动大到肚子饿的咕咕叫。

    一走到门口,陈康猛地惊醒过来。

    不对啊!

    他为什么要听景明指挥?这人来实验室也才半个月,不是邵老师的正式学生啊,这就反客为主了?

    而且他才十六岁,才高一啊,连自己的项目组都有了?

    陈康呆呆的立在原地,顿感自己二十八年,全都活进狗肚子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