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026(三更)

A+A-

    赵明锦有些烦躁,不仅是因为顾云白的话,还因为她在不知不觉间已欠了叶濯许多人情,而她向来最讨厌欠人情。

    用过晚膳,绿儿端了些蜜饯和糕点给她做夜宵,她随手捏起几颗樱桃果脯丢进嘴里,边嚼边琢磨要怎么将人情还一还。

    蓦然间,脑中灵光一闪。

    她把果脯咽下去,命绿儿取了食盒过来,将桌上的蜜饯糕点往里一放,拎着就要出门。

    “将军是要去见王爷么?”

    “出去走走,你们不必跟着。”

    绿儿和红儿对视一眼,笑的意味深长:“红姐姐,方才我给将军端糕点进来时,见王爷带着景侍卫回清石轩了。”

    红儿默契地配合道:“清石轩离得不远,出了园门往东,走半盏茶的工夫就到。”

    “……”这两个丫头是愈发胆大了,赵明锦眯起眼睛吓唬她们,“待哪日空闲了,定把你们两个统统嫁了。”

    出了碧锦园,赵明锦脚步轻快地往东,踏着洒了一路的白月光,不多时便到了清石轩。

    清石轩,是叶濯的起居之处。

    月华流泻在花木之上,在地上投下明暗交织的影,四周一片寂静,若不是房内还亮着烛火,她都要以为叶濯睡了。

    走到房门前,赵明锦扣了两下紧闭的门扉,叶濯温润声音随即响起:“进来。”

    推门进去,一股清淡好闻的檀香气扑面而来。

    她往里走了两步,眼角余光处瞥到了人影,也没多想,直接就望了过去:“那个……”

    剩下的话,在看到叶濯只着了亵裤,亵衣刚半遮半掩地搭上身时陡然噎在了喉咙口。

    她脸上莫名一热,还没来得及反应,叶濯已经转过身来,衣襟敞开,露出了大半个精壮的胸膛。

    “阿锦,”他眉梢一扬,眼里含着笑意,“你怎么来了。”

    “……”

    赵明锦身为将军,手下除了赵四以外都是粗野汉子,看他们袒胸露背如同家常便饭,起初她还有些尴尬,但时日久了,就觉得同看地上的石头没分别,尴尬也就消失了。

    如今,叶濯的胸膛倒是让她找回了久违的尴尬感。

    不过她是上过战场见惯生死的人,即便心上再尴尬再动荡,面上仍能装出一派镇静无波来。

    不着痕迹地将视线移开,她抬脚走到桌边,将食盒里的蜜饯点心一样样端出来:“今日我见到了季二他们,听了一些事。”

    叶濯缓缓将衣襟揽紧,衣带系好,因着刚沐浴完,往日束起的发丝散在背后,发尾处不时有水滴滑落。

    他走过去,携了一身的清淡湿濡气。

    赵明锦下意识地退开了一步。

    “所以,阿锦是过来谢我的。”

    “是。”

    他又状似无意般捏起了一块白色糕点,糕点入口即化,味道极佳。

    “要怎么谢我?”

    “啊?”赵明锦一怔,她看了看他手中的糕点,又看了看桌子上的那四盘,“我这不是在谢了么?”

    叶濯似乎也没想到,哭笑不得地摇摇手上的糕点:“谢礼?”

    她极认真地点头。

    烛光落在她脸上,又随她点头的动作而流转不定,在那暖黄的光晕中,她朗润的面容与明澈的双眼,显得异常明净夺目。

    四目相对,叶濯唇角微微勾起,瞬息过后又不知想到了什么,轻笑出声来。

    那声音清冽柔缓,浅沁好听。

    赵明锦也配合着笑了笑:“吃了我的谢礼,就算收到我的谢意了。”

    叶濯轻嗯一声:“阿锦的心意,我明白。”

    总觉得他口中的心意同她想表达的谢意,不是一个意思。

    赵明锦懒得探究,毕竟她也探不明白:“那……天色不早,我就先回去了。”

    完,转身就要走,叶濯又在这时叫住了她。

    “阿锦。”“嗯?”

    “我停俸一年,你又俸禄不高,方才我想到了个办法。”

    赵明锦眼睛晶亮地看他:“来听听。”

    “你我每日膳食都需做成两份,实是有些浪费,若从此处缩减,当能省下不少银子。”

    赵明锦垂眸沉思,错过了叶濯眼中徐徐图之的光芒和唇角勾起的深邃笑意。

    “绿儿手艺不错,王爷若不介意,我就让绿儿多做一些,到时送过去。”

    叶濯摇头:“盛夏炎热,送到点墨阁还得用冰块镇凉,岂不是更费银子?送也免了罢。”

    “那不如……”

    “不如,”他倏尔把话头接过去,侧过头来看她,“我过去与阿锦一起吃。”

    四目相接,赵明锦总觉他的语气与神色皆有些古怪,似乎带着几分压抑的期待,可是待要仔细探究,他又恢复了往日无风无波的平静雅淡来。

    仿似她刚才眼花,一时看错了似的。

    “多添副碗筷而已,我无妨,只要王爷不嫌麻烦就……”

    “不麻烦。”

    回到碧锦园,绿儿和红儿还守在房中,赵明锦忽略掉她们两个挤眉弄眼动作,将她们赶回房去睡觉。

    在她们走到门边时,她开口将绿儿唤住。

    “绿儿,那个白色的糕点做得不错,叫什么名字?”

    “千层糕。”

    赵明锦眸光流转:“千层糕,倒是个好听的名字,有什么旁的意思么?”

    “自然了,”绿儿笑着道,“千层糕又叫九重糕,应的是长长久久永永远远之意。”

    “……”

    阿锦的心意,我明白。叶濯的声音开始一遍遍在耳畔响起。

    长长久久,永永远远。

    她嘴角抽动:“好好的一个糕点,哪来这么多深意!”

    再过三日,就是谢如玉启程离开京城的日子,赵明锦不想让她走,而且京城局势变幻,无论是朝堂还是市井,众人口中的谢姑娘,都已不是被欺辱了的柔弱姑娘,而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奇女子。

    两日后,日暮时分,赵明锦去了谢府。

    好歹磨了半个时辰,如玉才同意与她出门:“阿锦,今日要早些回来,明日我要随娘亲去给外祖祝寿,需得回来整理行装。”

    “记下了,”赵明锦牵着她的手,跨出谢府的刹那,如玉整个人都僵硬了些,不过并没有退缩,“我在,莫怕。”

    “我不怕,”她挺直脊背,朝她露出一抹笑来,“走罢。”

    一路上,谢如玉只垂眸盯着脚下,并不去在意来往百姓的目光,直到一个丫头跑过来,挡住了去路,“你是如玉姐姐么?”

    谢如玉有些不明所以:“我是。”

    “娘亲,如玉姐姐聪慧又勇敢,我长大以后也要向如玉姐姐一样坏人。”

    她怔了片刻,缓缓蹲下身来,抬手摸着丫头的侧脸:“好,真乖。”

    丫头跑走后,谢如玉站起身来:“阿锦,这……”

    “谢姑娘智斗歹人,襄助官府破获此案,京城都传开了,”赵明锦笑着道,“你现在可是百姓心目中的大英雄。”

    “可是我……”

    “没什么可是的,”她拉过她的手,继续往前走,“我记得前面有一座石桥,桥上明灯粲然,桥下流水潺潺,到了夜里再映上月光,最是好看。”

    五年前的七夕之夜,李督元就是在青石桥上,救下了险些被人撞倒的谢如玉。

    谢如玉喜欢李督元,不仅是因为他身上的庄肃气势,还因为他的善良宽厚,因为他即便出身行伍,依旧清正有礼的君子之风。

    只可惜那时,李督元还是虎啸营里最普通不过的兵将,他觉得配不上如玉。

    后来,他一步步升为副尉,又随赵明锦上战场杀敌,升为校尉,有了能配得上如玉的身份后,两人才终成眷属的。

    其间波折辛酸,唯有她二人知晓。

    听到赵明锦提及石桥,谢如玉微微一怔,还没回过神时,人已经被她带着穿过人流,站到了桥下。

    桥下一片空空荡荡,河边只站了一个人,那个人手中提着两盏好看的荷花灯。

    四目相接,谢如玉眼中有水雾弥漫开来,李督元就站在她五步开外之处,愣愣地看着她,不知什么好。

    赵明锦有些着急,走到李督元身边,压低声音道:“人都给你带来了,别傻站着啊,今日留不下她,明日人走了,想追都追不回来!”

    李督元点头,还是不动。

    “季二他们把百姓拦在外围,只能拦住一时,可拦不住一夜,整个长安城的百姓都在帮你,你再不努点儿力,就等着孤独终老吧。”

    交代完这些,赵明锦走回谢如玉身边,伸手抱了抱她:“如玉,我去别处转转。”

    “阿锦。”

    “嗯?”

    她声音有些哽咽:“多谢。”

    “你我之间谢什么。”

    离开石桥畔,赵明锦又走回了市集间,不过随意张望,竟让她看到街头处闪过一道熟悉的身影。

    天青色的锦衣,腰间挂着她前两日才还回去的白玉,他在人群中穿梭而过,如鹤立鸡群一般清贵显眼。

    叶濯没看到她,一直脚步匆匆的向前,身边也不见景毅跟着,行踪透着古怪。

    赵明锦抬脚追了过去,跟着他穿过集市出了城门,来到城外不远处的一座短亭旁。

    亭中烛光摇曳,在里面的人身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影。

    她躲在暗处,看着那道纤细又娇柔的身影,微微皱起眉来。

    明月皎洁,匆忙出城,原来是赴佳人之约。

    叶濯缓步走进亭中,等在那里的人颇有些急切地回了身,借着烛光与月色,赵明锦看清了那人的脸,还有……

    她眉心那一点再熟悉不过的红色朱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