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共放花灯

A+A-

    据迟椿所知,曻朝自建立至今经历三代帝王,如今当政的是第四位。

    而掌握权势的或身居高位的,后来者少数,大部分是百年世家和开国功臣的后裔。

    正所谓,流水的皇帝,铁的世家。

    其中,京都属迟家最富盛名,乃京都众世家之首,曻□□入主京都时,曾三次亲临迟府,请当时的迟家家主入朝为官,以此昭告天下,自己得到了京都世家支撑,已经立稳脚跟。

    骁勇将军作为开国功臣,曻□□曾承诺保其万世荣华,而原扬身为骁勇将军的嫡系子孙,为国平叛乱,守国土,前世却落得个君臣离心,自刎而亡的下场。

    迟椿不得不叹息,天威难测,帝王无情。

    正在此时,周围喧闹声骤起,迟椿忙抬起头四处张望。

    是知府一行人来了,正往东面专程为他们预留好的席座走来。

    一席人里,迟椿还看见了熟人。

    适才的笑意僵在脸上,瞬间消失殆尽。

    好巧不巧,那位“熟人”往这边看过来,两人对视,对方还朝她颔首。

    “严校尉,你叫我来就是为了看这个吗?”

    迟椿冷笑。

    走在最中间,又由知府亲自引路的,正是约她出来的岑故。

    而走在岑故右侧的姑娘,不知是谁家姐,身着华服,仪态万千,入座后还凑过去和岑故话,两人俨然一副亲密模样。

    头都快碰一处了,大庭广众之下,也不注意点。

    不等严晁回答,迟椿起身就要走。

    严晁忙出声挽留:“等等迟姐,你听我解释!不对,你听大人解释啊!”

    迟椿背对着,心里暗暗翻了个白眼。

    且不岑故知道自己“喜欢”他,当着她的面公然和一个姑娘同席。

    再,山匪一事他利用完她又气她,事后几天不见人影,今日邀约本以为是岑故有意和解,没想到来这一出,他这是在向她示威吗?

    刚走出两步,迟椿想起莲花灯笼忘了拿,不得已又返回去取。

    回到雅间,严晁还在,花灯还在,岑故还在,湖心夜会也开始了。

    严晁看到她又返回,有些惊讶。

    迟椿气呼呼的拎起灯笼,瞅了眼看着湖心亭舞台目不转睛的岑故。

    原本还想走,见状反而不想了,将花灯放在脚边,坐回原处。

    “迟姐不走了?”严晁面露喜色。

    迟椿扬起一个明媚的笑意:“如此好看的歌舞,为何不看?”

    凭什么要她堂堂迟家姐,要为了个锦衣卫落荒而逃,自己对他非真心,一切不过逢场作戏,别他身边有一个女人,就是有一百个也与她无关。

    迟椿不禁自嘲,都活过一辈子了,还是没长进,总是为些情啊爱啊的,昏了头脑。

    一阵歌声传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是个一身白裙的姑娘,划着竹筏徐徐而来,蒙着面纱,裙摆轻盈飘渺,看着不似凡尘中人。

    歌声悠悠扬扬,伴随着波纹,靠近澄心湖中心的舞台,伸手撩开轻纱,一跃而上。

    皎白月光映衬不染纤尘的佳人,广袖挥舞,急旋慢转。

    一支舞的韵味,被她展现得淋漓尽致。

    舞毕,那位姑娘朝着前方徐徐行礼。

    “女见过同知大人,知府大人。”

    迟椿瞳孔一震,觉得这姑娘的声音十分熟悉,却又想不起来在哪儿听到过。

    “嗯,起来吧。”岑故淡淡道。

    “谢大人。”那女子缓缓起身。

    站在岑故身旁的女子,在此时开口:“大人,这位正是邳州‘别故兮辞’的花魁,弦挽姑娘,此次特地请来,为花灯节芳歇环节献舞的。”

    众人一听“弦挽”这个名字,顿时炸开锅,四周热闹起来,议论纷纷。

    “谁啊?”迟椿凑近严晁询问。

    严晁压低声音道:“‘别故兮辞’的花魁,在邳州极受追捧的。”

    她对这个弦挽莫名觉得熟悉,却又不清哪里熟悉。

    但她问的不是这个:“我问的是岑故身旁的那个女子,什么来路?”

    毕竟适才,沙定知府在一旁唯唯诺诺还没话,那女子却先开口引荐。

    严晁看了眼:“哦,她啊——”

    迟椿一脸认真,期待他的回答。

    严晁似乎嗅到了什么味道,对了,是醋味。

    他故意拉长声线:“我也不知道,姑娘去问大人不就好了。”

    迟椿一撇嘴,那还是算了。

    然后有船夫将竹筏划过来,把弦挽送来岸边,和岑故等达官显贵又起话来。

    迟椿心烦,是自己多虑,人家岑故只是让她来跟着过个灯会而已。

    一时间如坐针毡,迟椿这次拿着花灯,转身离开时没有丝毫犹豫。

    逆行在人流中,还有不少百姓朝着澄心湖的方向涌去,为了一睹弦挽芳容。

    迟椿漫无目的走在街道上,忽然又看到了方才投壶的那个摊子。

    摊主李老头也望见了她,忙叫住她招呼。

    迟椿走近后,李老头看到她手中的花灯,表情变得迷惑。

    “姑娘还没去寻那位公子么?”

    “嗯?”迟椿挑眉,“哪位公子?”

    李老头道:“就是那位长相十分俊朗,来找老儿学这‘步步生莲明盏’做法,亲手札花灯送你的那位公子啊!”

    迟椿震惊:“这花灯不是你做的?”

    李老头摇摇头。

    迟椿懵了,在这沙定人生地不熟的,谁会亲手做花灯送她?

    李老头倒也不觉得奇怪,毕竟是过来人,都晓得这情爱间的弯弯绕绕。

    “姑娘,你还是快去寻到那位公子,一同将这盏花灯放入澄心湖吧!”

    迟椿一路又往回走,感觉整个人还是发懵的状态。

    刚刚店家的话犹在耳边,原来这个灯会并非只有缅怀镇国一品夫人这一项,今日,男子会邀约心仪的女子,一起到澄心湖边放花灯,以求得如骁勇将军和夫人那般,至死不渝,生死相依的爱情。

    约她出来的是岑故,送她花灯的不知是谁,但总是容易将两者结合起来。

    返回澄心湖时,大家都成双成对地蹲在岸边,放花灯许愿,就连方才还站在岑故身侧的女子,也和另一个男人放起了花灯。

    只有岑故一人,覆手而立,站在水榭原地,望着满湖的莲花灯,若有所思。

    “岑故!”迟椿没忍住,直接连名带姓喊出声。

    那人闻声回头。

    隔着万千花灯,迟椿生出一种错觉,岑故就是在等她。

    “你……”

    不等岑故完,迟椿一把拉住他的手往河边走去。

    “陪我放花灯。”

    开门见山。

    关于这花灯从何而来,是谁所做,现在都不重要。

    岑故任由她拉着,拨开人群,来到湖边。

    迟椿将手握的木棍取下,再摘去底坐上的流苏,转头时,发现岑故一直在看着她。

    脸庞有些发烫,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她抓过岑故一只手,放在莲花灯另外一边。

    “这盏花灯要两个人一起放才行。”也不知这句话是解释给谁听。

    “当地习俗。”觉得不够,迟椿又补了一句。

    “嗯。”

    岑故很配合,两人一起把花灯放入水中,看着花灯被水波推着,向湖心慢慢游去。

    迟椿连忙闭上眼,掩饰自己的慌张:“许愿!”

    她感觉一道炙热的目光落在脸庞上,此时心乱如麻。

    许了什么愿也记不清了,大概就国泰民安、迟家百年兴隆之类。

    放完花灯后两人算离开,适才站在岑故身边的女子过来道别。

    原来刚刚是隔得太远,又是夜里没看清,所谓的“姑娘”已经不是位妙龄少女,而是三十上下的妇人了,只是保养得不错,看上去很是年轻。

    她看了眼岑故身旁的迟椿,心领神悟。

    “这位姑娘姿容绝丽,和大人着实相配啊!”

    迟椿怕岑故反驳,毕竟这种当众驳她面子的事儿,他也没少做过。

    抢先一步:“夫人谬赞了,倒是夫人,端庄典雅气质非凡,不知是?”

    此时岑故方才出声引荐:“这位是沙定新上任的知府,苏乐灵苏大人。”

    女,女知府?

    迟椿稍许震惊,她从未听曻朝有过女知府,便是前世也未曾有过,苏乐灵是第一人。

    是从何时起,前世的轨迹开始悄悄发生变化的?

    不过更多是心虚,迟椿责骂自己,竟连长辈的醋都吃,丢人丢到家了。

    回去的路上,迟椿百思不得其解,开口询问岑故。

    “岑大人,你能否告知,为何这沙定知府当得好好的,突然就换了呢?”

    “觉得不合适,我便上奏陛下换了,有问题吗?”

    迟椿一时竟不知岑故是认真回答,还是在炫耀手中的特权。

    有问题吗?那敢有什么问题,锦衣卫是皇帝亲信武将,看看,岑故一开口,沙定知府换就换,几天之内的事。

    迟椿又问:“那我问你,沙定知府为何不合适。”

    不等岑故回答,迟椿开始了自己的猜测。

    “是不是因为山匪的事儿?”

    岑故下垂的睫毛轻微煽动了下。

    继续追问:“因为沙定没有及时派人救援,所以你一气之下就……”

    迟椿得出结论:“原来你是为了我啊!”

    而岑故也将迟椿的话总结了一番,得出四个字。

    “自作多情。”

    听到后迟椿难得的不生气,他总觉得岑故身上有很多秘密,虽然他表面看起来也不简单。

    --------------------

    作者有话要:

    之后要努力坚持日更,冲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