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延年益寿 哪怕是大内皇宫我也不怕

A+A-

    程云静静俯瞰沧水岸边等待的数万齐军。

    黑压压的人群, 人人手臂上都佩着穿云弩,他孤身一人,脸上却连一丝畏惧都没有,

    “定王好胆色, ”王副将冷笑, “真真不怕我齐军一人一箭射穿了他。”

    荀远脸色泛白, 捂着受伤的手臂,语带警告:“射穿了他, 竹筏拿不到,然后等在这岸边直到火门炮把我们轰成粉吗?”

    王副将语塞, 不知如何回答。

    荀远心中巨石落地, 终于将目光投向沧水中央。

    三琯手中的金缕叶不知何时坠落在地, 她眼中带泪,满怀期待地望着程云。

    李承衍勉强撑着身体, 另一手却连攥住她裙角的气力都没有, 只能眼睁睁看着程云轻巧地跃过黑压压的人头。

    他似山中豹猫,悄无声息踏在齐军肩头上。往往一个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他已跃至下一个人的身上, 不出半炷香的功夫便跃至沧水岸边。

    沧水汹涌, 河道里荇草密布,如同一张绿色的巨网笼罩河床。

    程云微微一笑, 提气纵身一跳,足尖点在水下荇草之上。他速度极快,眨眼的瞬间便跃至那一排竹筏上。

    十余年前,程云与李承衍第一次见面,他跪着。

    十余年后沧水上,却是李承衍跪在地上, 抬眼望着程云。

    “上次放过你,因与荀大哥的约定。这次放过你,因阴山雪崩你救过三琯一命,一命换一命。”程云淡淡。

    可一可二,不可再三。

    下次相见,我必杀你。

    他挽住三琯的手臂,连问一句都不曾,就将她甩在了自己脊背上。

    十余条竹筏载着李承衍慢慢悠悠漂向下游,荀远连忙指挥兵将却接住漂来的竹筏。

    而程云却背着三琯朝着相反方向跃去。

    他轻盈 得好似春燕,穿梭在足尖溅起的浪花之间。

    三琯靠在他肩上,煎熬整日的心终于放松下来。

    她数着他跳跃的次数,忍不住“咦”了一声。

    “轻功何时精进如此了?跑这么远,不累吗?”三琯讶异。

    “累得快吐了。”他面不改色,“全靠演技撑着。快,趁着他们反应过来前,赶紧逃。”

    她这才发现他跑得耳根发红,分明体力不支,很早就开始苦撑。

    三琯好气又好笑:“跑不动了就放我下来。”

    程云摇头:“不放,什么都不放!前有狼后有虎,一个两个都恨不得替你生替你死,我放开你,媳妇儿跟人跑了怎么办?”

    她抿唇低笑:“你来追我不就完了?天下还能有人,跑得快过你?”

    程云瞥她一眼,哼道:“我若是跑得再慢点,救不下荀大哥,你还不知道要多么伤心,哭几次鼻子呢。”

    三琯垂眸:“我是不是天字第一号的软弱之人?”

    明明好由我亲自动手,替师父和四要报仇。可我在竹筏上犹豫那么久,却到底没有杀得了李承衍。

    “软弱又非坏事,”程云摇头,“有所在意,才会有所畏惧。你会害怕,是因为你还会在乎。”

    而我费劲全力想守护的,也是这个有血有肉、会在乎会害怕的郑三琯。

    ————————————————————————————

    黄崖关一战,一向如有神助所向披靡的齐王李承衍大败,折损兵马过半。

    定王李承云携改良后的火铳和火门炮,将齐军逼至沧水,仓惶渡河才保住性命。

    定军大胜,捷报却和一道丧报一同递到了京师的四皇子手中。

    “定王李承云,薨。”

    四皇子难以置信地瞪着信使,勃然大怒:“李承云玩儿的什么花样?他了胜仗,怎么会死?尸体又在何处?”

    那报信的兵跪在地上:“万岁明鉴…齐军连竹筏渔船为浮桥,以渡沧水。定王以身为盾意图拦截,却被齐军放箭成了筛子,尸身坠入沧水,久寻不得。”

    四皇子本就不喜程云,假惺惺地扼腕叹息,命人寻衣冠建冢厚葬。

    转耳听闻李承衍渡河前将军甲辎重抛了完全,连伙夫铁锅都不得不丢弃,竟高兴得在朝堂上与众臣同饮,醉得一塌糊涂。

    “马死完了,车也没了,他李承衍就是落汤狗,拿什么跟我斗?”四皇子大笑,“诸臣大可安心,待江山平定,海清河晏指日可待!”

    神机军本在兵变当夜便投靠了四皇子。四皇子大手一挥,封了神机军指挥使为大将军,直捣李承衍在晋鲁豫三地的旧部。

    两军在沧水以南几番交手,神机军正当盛年,啃齐王这块残骨头,硬是撑了两个多月也没能成功铲下来。

    程云与三琯一同骑在马背上,晃晃悠悠朝着沐川镇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凭着程云一身好功夫,他们大多时间都走山路,避开山下战乱,唯独此处平原空 荡,两人这才骑了一匹老马。

    “没能报仇,你难过吗?”三琯轻声问程云。

    他要报仇,必会亲自下手。

    只是顾及三琯几次提出手刃真凶,这才将机会让了出来。

    他摇了摇头,眼中带笑:“别瞧不起我啊,三琯。你云哥哥一身轻功出神入化,要想杀一个人,哪怕是大内皇宫我也不怕。”

    重华宫的李太妃还吃着他从陇西送来的百合锁阳,吃斋念佛,盼着延年益寿。

    “即便最后真的被李承衍下来天下,待他坐上龙椅那一晚,便是我天涯海角赶来,替师父和四要报仇的那一晚。”

    有这样的决心,多好。

    让压在她身上,那些让她一直喘不过气的重担,刹那间轻松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