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桂香入风
“兰鸿?”
染烟醒来,先轻轻唤了一声,才慢慢睁开眼睛。
果然,是梦吧!床上只有自己,还有倔强穿透窗户纸,在房内映射出安静窗格的阳光。倒似乎是个难得的好天气。
染烟坐起,却发现床边,放了一身干净的衣服,竟是从内到外整整的一套。犹疑了一下,立马羞得脸热心乱起来。
纵使她尽量轻手轻脚,许嬷嬷却似有千里耳一般,很快在东屋门口问:“姐醒了吗?可需要什么?”
染烟慌得忙把外袄带子系上,走过来开了门。许嬷嬷已经准备好了热水,端了进屋,站在一旁看着染烟洗漱好,让她做在书桌前绣凳上,手脚麻利地帮她梳了个头,:“虽快中午了,姐刚醒,还是先喝碗八宝粥的好。”
起身要走,却又回头,帮染烟理了理衣服,才去厨房端来。
染烟想要问许嬷嬷,兰鸿昨晚可是真的回来过了,却又实在不出口。没想到过了会子,有人敲院门,竟然是长生。染烟忙盯着长生后面看,长生却恭恭敬敬:“还请姐回避下,要让人送些东西进来。”
染烟躲进东屋,看到有人抬进来几个箱子,许嬷嬷和他们了什么,就搬去西屋了。等人走了,许嬷嬷来:“公子换季了,让人送了些衣服首饰,姐快去看看吧。”
染烟进了西屋,一一开箱子来看,果然是一些衣服首饰,心底竟有些失落。暗暗想:江染烟你倒是怎么了?这么好的东西,你竟然还嫌弃上了不成。莫不是忘了,你以前不仅连一件没有补丁的衣服都没有,秋冬都要受冷。
最后一个箱子,和其他的相比,却有些灰头土脸,开来,竟似乎是一箱子树叶。
染烟正自疑惑,站在门口的长生:“那个叫酸果,当地人叫酸娃娃,据只有……只有很少地方才有,而且只这个时节有,公子就让人找了些送回来给姐尝尝。”
许嬷嬷伸手轻轻拨了下,染烟才发现,绿色树叶子里,原来还有些绿色的果实,比枣子还些,绿油油的,几乎和树叶一个颜色。
染烟不觉弯了唇,伸手抓住许嬷嬷的胳膊,有些羞赧。“瞧着就很酸呢。”
许嬷嬷和染烟一起挑出来一些,清洗了放到白瓷盘里,愈发绿得滴翠。染烟拿了一个在手里,想到这是兰鸿特意送来的,有些舍不得吃。却见大家都等着她呢,只好一口放进去。这酸果外面看着硬实,一口咬下去,却原来里面竟似一泡水,瞬间在唇齿间炸开,又酸又甜。
染烟一口咬的猛了,一下子被酸的紧闭了眼睛,甜味才渐渐冒了出来。等咽了进去,才睁眼:“嬷嬷你也快尝,好酸!又好甜!”
许嬷嬷已经看着染烟的表情呵呵笑。长渠也拿了一个在手里,却对旁边的长生撇嘴:“你还不走?这不是当地的吗?你还非得抢姐的吃一个不成?”
长生低声回怼:“就你管的多!主子让我等着姐尝了,告诉他姐喜欢不喜欢呢!”
罢向染烟和许嬷嬷告辞。
染烟听到他的话,觉得嘴里渐渐淡掉的酸果味道,钻进了心里,有些酸得羞人,又甜得几乎腻人。等他走到门口,忍不住站起身喊:“长生!”
长生手已放在门上,闻言忙转身。
“你告诉他,我,我很喜欢!”染烟提高声音对他,又假装淡定地吩咐,“你快回去寻他吧,莫要再耽搁。”
长生低头应“是”,转身推门离开。
吃了酸果,染烟再回西屋看那些衣服首饰,竟觉得比之前看到,好看了很多,特别是有个红宝石和珍珠镶嵌而成的赤金璎珞颈环,越看越喜欢。
染烟关上门,在铜镜前戴上颈环试看,因着有串珠子掉进了领口里勾住,心翼翼解开领口的如意盘扣。才解开,又忙捂住,看了看门,确实闩着,才慢慢重新掀开点衣领,沿着锁骨,竟是一片红紫的痕迹。
染烟看着镜子里的美人,原本就粉色的脸颊,似是被晚霞映照,一双水眸里,竟是深的望不见底的缱绻爱意。心中又是慌乱,又是欢喜,竟就似正食那酸果,又酸又甜,难以描述。
竟这样呆想了半天,听到院中有人话,才忙把璎珞颈环拿下来,紧紧扣好盘扣,整理好衣服,走出了房间。
染烟的郁气明显消散掉大半,许嬷嬷极为高兴。
染烟自己却还是有些不开心,或者,她极为后悔。因为若不是她近日懒怠,没有按照以前习惯每日做些点心,今天就可以让长生带些给兰鸿。
因着这个,染烟又开始每日尝试做些糕点,只是兰鸿又没了讯息,长生也没回来,倒是又送给对门很多。
这一日,染烟从铃铛家回来,在门口又碰到了对门王婶子。她从门内看到染烟,忙不迭跑出来,对染烟道谢:“一直想当面谢谢您,送了我们家那么多点心,又好看,又好吃!您可真是天上的仙女下凡,手又巧,心又好!”
她家的女儿静儿也从院中跑了出来,依在王婶子背后,一双乌黑的眼睛,好奇地盯着染烟看。
长渠晚了一步拐弯进了枣牙胡同,看到这情形,猛咳一声,眼神很是不善地扫视王婶子和静儿,吓得静儿缩着脖子倒退一步,几乎摔倒。
染烟不忍,伸手去扶静儿,对长渠低声:“先进去吧。”
静儿被染烟拉住手,脸上又扬起了笑,声:“仙女姐姐,你真好看!”
染烟有些不好意思,王婶子又:“静儿,你喜欢的那些好看的糕点,就是这位仙女姐姐做的,快谢谢姐姐!”
静儿双手握住染烟的手,舍不得松开,嘴上着“谢谢!谢谢姐姐!”脸上却微微染红,竟是害羞了。眼睛却仍盯着染烟看,满眼都是惊叹和羡慕。
染烟不忍推开她,只好继续站在门前,和王婶子闲话。静儿突然嗅了嗅,望着染烟家的院子里,:“姐姐家里种了什么花?好香!”
原是一株早桂开了花,虽树不大,香味却很浓,甜甜的香气,让人想起桂花糕一类香甜可口的食物。
染烟见静儿眼中满是向往,望了眼正从院中走过来的许嬷嬷,:“静儿进去看看吧。”
犹豫了下,又对王婶子,“王婶子也进来喝杯茶吧。”
许嬷嬷已经走到了跟前,闻言一愣,但是很快堆了满脸的笑,:“姐和王婶子先坐下,我去煮茶。”
进了院子,王婶子东张西望,静儿也好奇地四下里瞧,手却仍然紧紧握住染烟。染烟给她指了下那株早桂,:“你去闻闻看!那里还有个灯笼花,你去瞧瞧。”静儿才松开手,有些扭捏地走了过去,嗅闻了早桂,看了灯笼花,又顺着去看旁边的玉簪。
染烟望着快乐的静儿,心中有些羡慕,也有些欢喜。半天,才回过神来,让许嬷嬷也一起来喝茶,又问王婶子:“听您以前在北城开了个店呢?”
王婶子属于别人不问,也能主动八分的,染烟这么一问,她只恨不能做个书人,对染烟个几天几夜,把自己所知所经演义一番。
据王婶子,北城那边,因着穷人多,连店铺都可以不要,最早的时候,她就是推个车子卖包子,后来,才渐渐搭起了早市晚市的篷子,最后才开了店。
王婶子也不管染烟是否感兴趣,是否能听懂,一股脑起自己的开店经,遇到过什么难事,遇到过什么样奇怪的食客,怎么样赚到了钱。反正她如今也不开店了,出来都无所谓。
染烟听她讲,偶尔也会问几句。倒对这王婶子越发佩服。她丧了夫后,竟然靠着自己,养活了三个女儿,还过得这般好。这个是染烟完全没想到过的生活。在昌平镇,女人好似都要依附于男人,也有丧夫的寡妇,就要依附于本族,闭户守贞,完全没见过像王婶子这般,仍然把日子过得风风火火的。
“如今我家娟儿要谈婚论嫁,再呆在那边就不太好。我在那里呆了十年,自然省得,那里虽穷,却也并非下流之地。但是这京中之人,都北城,非贫即贱,唉……有户人家,就因为听我家住那边,拒了婚事。”
许嬷嬷“咳咳”两声,王婶子看过去,眼神转了转,会意到,这家的姐怕是还没谈婚嫁,因此,自己不该这些。想着赶紧点别的,把这话混过去。转头看到静儿,就:“你瞧这孩子,都十岁了,还这般不知事,只知道玩。北城那里,好些这么大的乞儿,真可怜,都已经……”
一下子又发现,竟把女儿和那些乞丐相提并论,又讪讪住了口,拿起杯子喝水掩饰,却又呛了水。
静儿听到王婶子咳嗽,跑了过来,很是担心地叫着“娘”,给她拍背。
等王婶子走了,染烟把她的话琢磨来琢磨去,改天又借机把她叫了进来,问了些话。一来二去,静儿倒是和染烟熟悉起来,会在白日里觑着机会,进来腻着染烟。染烟浇花剪枝,她便在旁帮着收拾花下的落叶;染烟在厨房里忙,她便站在厨房门口眼巴巴看着;染烟若是要写字,让她回家,她也不羞恼,高高兴兴辞别。
这样一来,染烟白日里倒是多了个人陪着。许嬷嬷见她明显没之前那阵子那么郁郁寡欢,对着静儿,甚至王婶子,都多了几分热情。
因着王婶子的故事,染烟对北城生出些兴趣,她试探着:“嬷嬷,我想让长渠陪我去北城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