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考前的烦恼
这些人是她两世的同学,两世里有缘分聚到一起的人。
这些人是她重生以后,还没有显示出任何不同任何能力之前,就信任她跟随她,围绕在她身边的人。
如果没有意外,他们将是她这一世除了家人之外最为亲近的人。
思来想去,欢颜还是决定,必须把高考那几道题告诉于宏波他们。
告诉是告诉,但得有技巧。
特地起了个大早,亲做了盘红烧肉,装在饭盒里带到学校,中午叫了于宏波卢兴宇徐丽过来一起吃。
董振就在欢颜后桌,不用招呼,闻着味自己就凑上来了。
边吃着饭欢颜边拿出几道数学题来,请教展欢,一共五道题,高考要考的两道就混在里面。
学习对于学霸同学来是个比吃饭更重要的事,甚至是一种比吃饭还重要的本能。
放下筷子,展欢先给欢颜讲题:“这题就是绕了个弯子,你别被它的提问方式给骗了,其实它和我们之前做过的,就是上周卷纸上的一道是一个意思,你看这里,这句”
董振在一边提醒:“哎,二欢姐,你吃完再讲,红烧肉凉了就不好吃了”
欢颜打他拿筷子的:“就知道吃!放下,不许吃,先听题!”
董振很听话,乖乖放下筷子,还帮着卢兴宇:“放下放下,不许吃了,听题,听完再吃!”
卢兴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夹了一块肉放在嘴里,边嚼边催展欢:“你快点,快讲,没吃完呢。”
展欢讲完五道题,欢颜又指着其中两道让她再讲一遍,是没听太明白。
展欢于是又重复讲了一次。
欢颜点头表示明白了,然后又加了句:“这两道题,我觉得出得挺有意思的。”
几个人都往那题上看了看,可也没看明白,到底有意思在哪里。
吃完饭去洗饭盒时欢颜还听见卢兴宇在那儿嘀咕:“数学题有意思?数学题咋能有意思呢?欢姐这话的真有意思”
董振在一边:“可能是比较少见,挺特别的意思吧?”
于宏波:“也没啥特别啊,就像展欢的,就是出题出的比较绕,其实万变不离其中。”
欢颜心里踏实了——这是都听明白了,也都注意到了。
目的达成。
接下来就是作文题。
这个怎么给?
想了两天,终于在考试前一天,欢颜找了个会把作文题目给传递了出去。
其实是“会”,也挺勉强的。
考前一天,学校放假,让即将面临考试的学生们回家休息一天。
欢颜和卢兴宇于宏波几人约好,利用那天一起去各自的考场踩踩点。
六个人,四辆自行车,徐丽董振各骑一辆,林欢颜坐于宏波的,展欢是由大宇带着。
展欢其实自己也有自行车,除了有几次在卢家补习太晚由卢兴宇送回去,平时多数都是自己骑车。
那天展欢却没骑,和欢颜一样,很自然地坐在卢兴宇后车座上。
一路上气氛有点儿沉默,大约大家也都想起了以前,就是去年一起补习、一起出摊时的情形,四辆自行车,和现在一样。
也都考虑到了以后,高考之后,这样的情形不知何时还会重现,也不知是否还能重现。
董振问了句:“展欢,你会报燕大吧?”
展欢嗯了一声:“燕大一直是我的目标,我爸妈也在燕京等我。”
董振笑了两声,干巴巴的:“你肯定能考上。”
隔了一会儿又加了句:“到时候,我和大宇,咱们所有人,一起给你送行。”
卢兴宇的车把拐了两下,车骑得不稳就有点儿不高兴,声音里带了几分不满:“送屁行,你咋知道我考不上燕京大学?”
董振乐了:“燕大?就你那成绩?”
卢兴宇扭头看他:“我的是燕京大学,不是燕大。”
徐丽在一边解释:“燕京大学,就是燕京那地方的大学。”
这话倒也是,燕京的大学多着呢,也不只清北两家。真要想考,总有入取分数低的,有些学院甚至比东辽大学宏阳大学分数还低呢。
不过这些学院,和正规大学的档次就没法比了。
董振紧蹬了两下,从卢兴宇侧后方赶到他正侧方:“宇哥,你真想考去燕京啊?那你家鞋厂的鞋现在不是在咱们辽东这边销的最好吗,通路都打开了,你舍得就这么放下?还有,你爸妈能同意吗,就算是考外地,他们也准让你往羊城那边去啊。”
卢兴宇没回答,一扶车把一挠了挠头,似乎挺苦恼的。
苦恼了一会儿好像也没找到解决办法,于是便冲着“苦恼”的源头去了。
伸腿侧踢了董振一脚:“考哪那还不得看分数?试都没考呢我上哪估分去?我知道我该考哪去?再我考哪跟你有啥关系?你自己考哪你想好了吗,我看你是吃撑了瞎操心,滚边儿去!”
董振也不生气,放慢了速度跟后面的徐丽并排骑,边骑边和徐丽声:“齐大非偶啊,我算是明白这句话了,找个实力和自己不在一个档次上的女朋友,就是给自己个儿找麻烦。”
徐丽也声:“你是大宇和展欢?”
董振点头。
“他俩,处上了?”徐丽有点儿诧异,虽然在一起这一年里能看得出来这俩人之间有点不一样,总爱斗嘴,有那么点儿打情骂俏的意思,可也就是暗搓搓似有似无的那么一点点儿,并没有明显的迹象可以证明。
“我本来也不确定,可你看大卢那样儿,这闹心的。”董振把声音压得更低,“你核计他最近为啥总出去喝酒?只要是有人喊他他就去,一喊一个准儿,一喝就喝多?”
徐丽看前头的两人:“因为展欢?”
董振点头:“我估摸着是,前天宇哥喝吐了,我扶他回家时,他啥人家是凤凰,总得飞到天上去,他再咋努力,也追不上。”
边,董振边用一只往眼睛底下比了比,做了个抹眼泪的动作。
徐丽吃了惊:“还哭了?”
两更加更送到,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