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万物入秋, 鲛来到的新一座城与之前所见的都不同。这座城被漫天飞扬的粉尘包裹着,没有人们的喧嚣欢声,包括在城门镇守的将士也一脸躁怒之色, 鲛入城时还多缴了一枚银钱。
不过他并不介意。
鲛摸了摸鼓鼓的钱袋子,踏入这座死气沉沉, 让他觉得不太舒服的城池。
入城之后的道路两旁坐着稀稀拉拉的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他们手上大多都捧了个碗, 看见有新人入城, 会蹲在边上观望,若有商队或者富贾人家,则一拥而上乞讨吃的和水。
这座城没有繁复艳丽的色彩, 不见秋后枯败的靡黄, 就像褪了色的地方,看起来陈旧无比,软底的靴踩在路面, 不多时便沾了一层干风中吹混的泥渍。
鲛抿了口瓶中还剩下的果酿, 沁甜的香使得周围人群骚动,他们已经很长时间没能喝上一口水, 这里已经闹旱持续两年了。
驿站招待往来的商客, 用钱从外头买来了水和粮,但在驿站中买卖的价钱也贵上数倍, 每一滴水都能挣得不少黑心钱。
鲛来到驿站,有人上前接待他。
“公子要吃点喝点什么?”
鲛要了一碗面和水, 还订了客房, 结账时丝毫没有被宰的醒悟。
围在驿站门外时而张望的人群被驿站里的手暴/力驱赶, 不允许这群人影响驿站做生意。
这年头商人都只顾眼前的利益,挣自己的钱,别人的死活与他们到手的钱财没有干系,谁都不愿意做那个大善人,各家自扫门前雪罢了。
若是寻常,鲛对此并无太多想法,可他之前见过一次类似的场面,那时候宗长带他去视察领地,同样见到因为干旱而辗转流落街头的难民。
他歪了歪脑袋,对旁边的二道:“这里不下雨吗。”
二和颜悦色的应声:“回公子,咱们这块地已经两年不见雨了,外头都是难民。”
一座城,高处是花钱就可以享乐的富贵门户,低处则匍匐在黄土上尘泥满面讨水喝的难民。
这些难民中有原本就是城内籍口的住民,也有从外头来做工却因为异常的旱情破财还留在城中挣扎等死的落魄民户。
整年来涌入的人群来了又走,也有把这里当成根扎着不愿离开的难民,就是死也要死在这方黄土朝天的地上。
鲛望着徘徊在驿站外时蹲时走的人,微微游神。
按道理而言但凡有鲛人出入的地方不会干旱,鲛人善弄雨水,过于干旱的地方会让他们感到不适,因此这座城他应该不需再做停留。
想是如此,鲛却还心有疑惑。
也许那只鲛人并不在意人们的死活,鲛更多的时候独善其身,人与他们并非同一物种,世人过得如何与他们其实也不相干。
鲛最初也是这般。
不过如今的他到底生出许多不合鲛人的想法,更有几分人气。
这些念头都是阿渊教给他的,带他看过的,一次两次或许并无感触,一年两年,滋生的感触就像原本没有任何污渍的白纸,慢慢的添了一处肉眼都看不见的白点,这一个极其的白点又随时间转逝蒙上些许颜色。
这样点或许以后会变得更大,或者纸上添更多的点,颜色也会变得不一样。
微的变化使得鲛不会对眼前黄土覆盖的城视而不见,他盯着远处缩在墙根企图从边边角角的旮旯里找到些什么的流浪,流浪找不到任何东西,枯薄瘦弱的身躯缓慢挪到一处背光的角落四肢摆开平躺,流浪躺在那就像一张陈旧的纸。
鲛捧着面和水转到靠窗的位置坐下。
灰蓬蓬的高空恍惚也成了黄土色的,并不好看。
他慢慢嗦着碗里的面条,一根根数面,同时在计算时间。
热潮中隐约挟来一丝风,不是燥热带着灰土的味道,久违的凉意让蹲在路边的人群渐渐躁/动。
灰头土面的人们傻傻地朝天望,仿佛陷入了疑惑,不敢相信。
远方天幕漂浮的黑云以难以预料的速度层层叠叠堆聚在这座城的顶空,驿站外爆发出一阵接一阵的叫声,“要下雨了”的高呼此起彼伏,从城的东头传到西头。
城内所有人全部拥簇着聚在破旧的大街巷里,高举水盆木桶,虔诚地仰头望天,等待这场雨的降临。
风扬起的黄土吹得人睁不开眼,但这一时刻没有人舍得将眼睛闭上,哪怕泥土渍进眼睛,他们仍睁大通红的眼睛紧盯黑压压的天。
雷声在城内骤然炸开,飞卷的黄土被豆大的雨砸得服服帖帖地黏在地上,雨珠击在地面,屋檐,淅淅沥沥的声音变得哗啦啦作响,整座城被浩大的雨声覆盖,涌动的人群却在这场雨中突然安静,所有人仿佛都在压抑着什么。
没有人再呐喊一句下雨了,他们睁着眼张大嘴,不断吞咽砸入嘴巴的雨水。
渐渐地,人们就像活过来那般,老妪抱紧怀里的儿痛哭,哭泣如潮水,如此滂沱的雨势竟然掩盖不住人们的哭声。
如果这一场雨来得更早,他们就不会全年颗粒无收,不会亲人离散,不会阴阳两隔。
鲛望见躺在角落中的那张“旧纸”颤颤巍巍地站起来,迈开步子撒腿颠倒的跑远了。
旧纸变得鲜活起来,那是……生命。
不绝的雨水让鲛难掩亢奋,驿站内的人都去往高处感受这场雨,他找不到掌柜和二,等了又等,二浑身湿透面挂笑容的走回来时,鲛向他买了笔墨和纸张。
“阿渊。”
“鲛在外面○了一场雨,全○的百性十分欢喜,○站外人们的呼声依然持续,能感受到他们的○奋。”
“鲛这样做阿渊应该不会○○鲛。”
“没有找到他,不过鲛准备在城里多留几日,让这场雨下久一点。”
“阿渊那边下雨了吗?”
“记得睡觉,睡不着就看看珍朱。”
“又写了好多字,鲛困啦。”
*
溥渊手里拿的是上次鲛回来后寄到的那封信,信放在木柜里存留了两个月,今天他才把信封拆开。
刘松子哆嗦着入门送热茶,天又冷了,冬日的阴天又寒又静,屋外黑沉沉的,也不知道准备要下雨还是下雪。
曲黎境内下很少下雪,往年入冬后雨水会比较频繁,一旦下雪,那就预兆着今年的冬会更漫长更寒冷。
刘松子添好热茶,望着宗长清隽的侧脸,近日宗长又似乎清减几分。
他悄声道:“宗长,这不是鲛公子前几个月寄回的信,怎的今日才看呢?”
又自言自语:“鲛公子季秋离开,如今也严冬了,不知道有没有寄新的信回来。”
且路程又冷又远,信差能不能送到还不一定呢,若是半途偷懒他们亦不知晓。
溥渊看遍信里的内容,执笔蘸墨,一封信最后一笔结束,待字迹干了,将回信整齐的收叠置入信奉盖戳,随即与鲛的那封信收在一起放回柜中。
刘松子讪讪,心口堵着空荡荡的东西,那些碎碎轻念的话也不出半个字了。
他不知道宗长为何隔那么长时间才拆信看,同样也不知道为何回了信却从来不寄出去。
翌日天都还黑着,窗外便隐约望见树梢和地面覆着了一层白色。
下雪了。
刘松子捂紧嘴巴嘶呵嘶呵着寒气,正要将窗户遮得严实,抬头望了一眼,正院上的楼窗已亮起蒙蒙光影,宗长竟起那么早。
雪天起床是一件难事,且天都没亮,仆卷在被窝里,咬咬牙穿棉袄笼紧袖口走出房门。
刘松子守在门外,低声问:“宗长可有吩咐?”
雪夜里饮一口热茶暖身子还不错,他预备去火房添一壶热水过来,却闻宗长道:“无事,你下去吧。”
室内窗户半敞,飘扬零碎的雪纷纷洒下,有点落进窗内。
灯罩下火光摇晃,溥渊从怀里掏出一枚流光闪烁的珠子,放置在玉台上沉静地翻着书页,时间仿佛亘古不停,却又在悄然流逝。
直到天蒙蒙灰亮,雪仍飘散。
溥渊关窗,合起手边的书,把珠子收起。
他入了床榻后又取出一个已经干瘪味道几乎散失了的蓝色药囊,仿佛还能闻着那股药香,渐渐的闭眼等待睡意。
作者有话要:
待修错字,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