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诅咒(六) 闯祸了

A+A-

    樟树已然生得高大粗壮, 贝壳大的叶片层层叠叠,树杈四仰八叉地往外横生,最粗壮的那支上面坐了个黄衫儿。

    孩发丝稀疏泛黄, 用红绳绑成两个贫瘠的揪, 脸上黑乎乎一块不知道哪里蹭的脏泥,抱着粗壮树干不撒手。

    底下站着孔嬷嬷与蔺外。

    孔嬷嬷手中拿着一根手臂长的细竹条挥得虎虎生风,左手掐着腰, 声音洪亮,“五子你赶紧下来。”

    五子扭头不看自己的奶奶, “我才不,下去就要去学堂,我才不去学堂。”

    “你瞧瞧你这般年纪的孩子,哪一个不在学堂上学,你不上学,长大后又哪里来的出路!”孔嬷嬷被孙子的不懂事气得直跺脚。

    蔺外抱着剑冷静抬头, 望着五子像是看见了从前的自己。也是如此不爱读书, 为了躲读书, 每日绞尽脑汁找地方躲着。

    他没五子那么幸运, 仙女姐姐不会武功逮不到他,兄长却是会的。

    他权衡了一下, 推此及彼, 决定帮五子。

    “五子不愿意读书那便不读, 这世上多的是出路, 又不止读书这一条。”少年帮着腔道。

    孔嬷嬷登时瞪他一眼,“蔺你这是的什么话,改日在相看的姑娘面前可不能这么,现今的姑娘都喜欢文绉绉的男儿, 你在王爷手下办事多年,怎么没学会半分王爷的气度。你瞧瞧,连表姐亲近王爷都多于亲近你。”

    蔺外面对孔嬷嬷,总能想起当初在晋南别庄时隔壁只身带着两个孩子的寡妇。他那时年纪,整日里听隔壁骂骂咧咧,留下了不阴影,如今在孔嬷嬷面前也不敢大声话。

    垂花门下,宋舟路过,看见外院的人,微微一愣,穿门过来。

    “嬷嬷,表……哥,在做什么?”宋舟抬头,看见树上的孩,“五子?”

    “我这孙子,吵着闹着不肯上学堂,我正想法子让他下来呢。”

    宋舟略略思忖,抬头同树上的孩招招手,温温笑着问:“五子,我去给学堂的孩子送糖水,你要一起去吗?”

    五子头一回听上学还有糖水喝,孩贪吃,马上馋了,抱着树干往下探头,“你真给学堂送糖水吗?”

    “自然,我几时骗过你对不对。”宋舟点头保证。

    蔺外咬咬牙,眉心一跳,下意识反驳,“你别信她,她骗你的。”

    宋舟古怪地瞧着他,“我怎么就骗他了?”

    蔺外正欲你从前就是这样骗我念书的,回回都一骗一个准,话都到了嘴边,忽然停住。

    他怎么也下意识将宋舟认成了仙女姐姐。

    宋舟轻车熟路哄了五子下来,孩拉着她的手,二人往外走,机灵的五子仍不放心,“你要话算数的,大人可不许骗孩子。”

    宋舟神色自若,“我从来不骗人。”

    蔺外拧着眉盯住宋舟看了会儿,三两步追上去,“我兄长呢?”

    “出门了。”宋舟道,又觉得好笑,“想知道你兄长在哪儿为什么要问我。”

    “他成日与你在一起,自然要问你。”蔺外嘀咕了两句。虽不情愿,可也不得不承认兄长的确亲近她。

    五子上学的学堂不远,走路也不过半刻钟。学堂只是一间不大的带院子的屋子,隐在街巷之中,被老屋新瓦藏匿。

    宋舟叩响门,不多时便有一位胡须花白的老头过来开门。

    学堂是教周围普通人家的孩子识字的地方,办了许多年,五子道连他奶奶孔嬷嬷时候也在这里上过几年学。出不起太多的钱请好夫子,便都被送到了这里学习。

    学堂里还从未见过这样美貌又衣着不凡的姑娘。老夫子见到宋舟先是一愣,再看到脸色不虞的白净少年,往下瞧见五子才算是见到了熟悉面孔。

    “我是来送五子上学的。”宋舟微微笑道。

    门开,孩童清脆的朗朗读书声从内里传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宋舟半道上雇了一个做糖水的贩到学堂,算是兑现了自己的诺言。馋嘴的孩子们扔下读不懂的诗经,欢呼雀跃着围在贩身边。

    老夫子站在一旁,一生都是诗书礼仪,与书交道,大约从前都没见过这样品性的人,何况还是个年轻姑娘,故而倒有几分拘谨。

    宋舟福至心灵学会察言观色,礼貌询问可否在学堂中转一转,老夫子自然长舒一口气同意。

    学堂简陋得不似学堂,一间屋子给孩子做教室,一间老夫子自己住,还有一间的藏书室。院角一丛葱郁青竹,已经长过院头,青竹之前,是老夫子辟出来种菜的土地。

    宋舟转悠着,很快转进了藏书室。

    蔺外等在门外嘲讽她,“在王府不见你看过半本书,到这里装什么样子。”

    藏书室内堆书虽多,却很整洁,书架老旧但并不积灰。

    宋舟抽出一本书,随意翻看了两页,“你没事做吗?跟着我做什么。”

    “自然是盯着你以防你有什么心思。”

    少年以为自己是头野狼,可再瞪着眼睛充其量也就是条大狗。宋舟觉得蔺浮庭大约不怎么会带孩子,才将孩子养成这样。

    宋舟放回书,出来的时间差不多了,便算回去,走到尽头忽然被什么绊了一脚,一个趔趄。

    书架剧烈晃了一下,重重往前倒,书封纷纷如泥石流一样轰然落下。蔺外一惊,冲上前去将宋舟拉开,“姐姐!”

    藏书室本就狭,书架与书架之间的距离也不过堪堪能行人,书架倒是没全部砸下,架上的书却稀里哗啦倒了一地。

    宋舟被蔺外拉到门外,意识到自己闯了祸,望着一屋狼藉傻眼。

    “唉呀!我的书!”

    老夫子领了个新客人进来,隔着很远就听见这边的动静,跑来一看,登时捶胸顿足。

    宋舟面上惭愧,见到老夫子身后的男子,像个做错事的孩,“对不起……”

    蔺浮庭望着她,以为她又消失不见而惴惴不安的心落下,眉眼一松,眼底浮起浅浅的笑意。欠身与老夫子赔礼道歉,保证会让人将藏书室收拾好。

    那老夫子是将书当命根子看的,可知道眼前这位是位王爷,那姑娘一副嗫喏内疚的模样,他也不好朝个姑娘家发脾气,只能眼不见心不烦,堵着心口离开。

    蔺浮庭走过来,看了眼屋内的惨况,垂眼望着眼前人,“闯祸了。”

    是个陈述句,语气笃定。

    蔺外见了兄长话立刻也紧跟着训她,“你这人怎么笨手笨脚的。”

    夹在中间的宋舟眨眨眼,鼓起腮帮子扭身背对他们俩,“你们两个骂我一个?完了,生气了,哄不好了。”

    蔺浮庭一哂,拍拍她的脑袋,“去替老人家收拾东西。”

    着,牵着她的手腕进去。

    被无视的蔺外走在最后面,看着室内两人蹲在地上捡书,不自觉就想起从前。那时尚没有如今权倾一方的晋南王,他亦听不到别人一声恭恭敬敬的蔺大人。别庄连服侍的人都不多,为了将兄长院子里还藏了个姑娘的事情瞒着,许多时候常常是他们三人亲力亲为。

    宋舟捡好一摞书,冲着发呆的蔺外招手,“站那干嘛,还不来帮忙。”

    “你惹的祸凭何要我帮忙!”蔺外气冲冲地嘴硬,脚步却老实往里走。

    三人总归清出一块地方,宋舟轻轻咦了一声,捡起一块石头。

    石头平整,是砂岩上截下来的一块,宋舟拿着和旁边书架的站脚比了比,正合适。

    藏书室的书架也不晓得放了多少年,有一些连站脚都短了一截,老夫子便用石头垫着。用来垫脚的石头都被包了一层皮革,只是这一块的皮被磨掉了,露出上面的画。

    “庭庭,你过来看。”宋舟蹲在地上朝身后挥手。

    蔺浮庭将将扶好书架,脸色微僵,“不许叫这个名字。”

    “知道了知道了,”宋舟学着他的样子无声不许叫这个名字,转头又招呼蔺外,“来,外外你过来。”

    蔺外顶着兄长冷淡的视线,脸色扭曲,“宋舟你有病?”

    宋舟哎呀了一声,“过来。”

    “……”

    两兄弟默然走过去。

    宋舟将石头递给他们看。

    白色的截面上刻了一幅画,是幅美人却扇图。这画刻的有些年头了,刀刻的痕迹渐显模糊,可线条精细,足见是用了心思的,石头右下角有个像是落款的吉字。

    “石上刻美人,还用块皮包着,真是够闲的。”蔺外看了一眼就没兴趣了。

    宋舟却将石头收在掌心,转眼去看其他书架下压着的石头。

    将皮革拆了,每块石头上都是一位美人,或动或静,或喜或嗔。

    “你们看……像不像同一个人?”宋舟将所有石头摆在一块儿,虽脸皆已模糊的看不清,可感觉就是同一个人。抑或是,倾注在这些刻画上的心意,都是同等的。

    宋舟歪着脑袋喃喃:“暗恋?”眸子一亮,问蔺浮庭,“你会不会是那位夫子刻的啊?”

    她这幅八卦的模样有些可爱,恨不得马上去追问那老夫子。蔺浮庭隐隐觉得有些头疼,无奈,“谁会将心上人用来垫东西。”

    琢磨过后,宋舟觉得他的未尝不有理,便将石头放在一边,继续收拾书册。

    书都是分门别类放好的,这一片是地理册,看着很久没人动过,书页都比别的新。宋舟将书扶正,原本被书挡着的木板便露了出来。

    宋舟不经意瞥了一眼,吓得一哆嗦往后退了两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