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番外:崔芷
连日阴雨天气, 自宫中回来后,腿止不住的阴阴的痛意,崔芷连忙向婆母承恩公夫人徐氏告辞, 徐氏知儿媳有旧疾, 便叮嘱了她,这几日好好歇着,不要走动,若实在有事, 便让下人抬着。
崔芷看着婆母怒气未消的脸, 心下暗松了一口气,心翼翼地谢过婆母后,回到自己的院子。
自从秦王登基后, 姑子阿婼做了皇后,圣人依照惯例封了岳父薛策为承恩公,赐了一座大宅子, 府中总共也没有多少主人,所以他们夫妇的院子很大。
先皇膝下有二子, 虽嫡长子是个病秧子,但幼子却没什么大错, 可谁也没有想到他去世之前会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秦王。
先皇十分看重自己的这个幼弟, 为怕自己过身后, 旁人抨击幼弟的皇位名不正言不顺, 直接在自己去世之前便禅了位, 看着新帝登基后才满意的咽了最后一口气。
因为此举,后世称其为英宗。
新帝一登基, 声名不显的薛家成了外戚。
家中出了个皇后,公爹吸取了先皇的妻族新安郡汪氏的教训, 越发心谨慎,辞了官之后便靠着爵位在家养老。
圣人投桃报李,给大舅子升了官,舅子也送到弘文馆里读书。
丈夫薛陵澈才升任了金吾卫左将军,正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时候,到现在天都黑了也还未下值。
崔芷让丫鬟一边给揉腿,一边不住的蹙眉,等丈夫回来了她该怎么和丈夫那件事呢?
前些日子宫中传来消息,皇后娘娘生病了,薛家原本也没有当作什么大事,自从皇后半年前生下太子后一直多病,休息几日便能养好。
可这次的病却连绵了许多时日也不见好,婆母觉得不对劲,担忧女儿身子之余,连忙带着她到宫中探望皇后。
圣人与皇后成婚五年,一直恩爱有加,由于后宫未置妃嫔,圣人在三年前登基后,子嗣为朝堂所诟病,夫妻两个人好不容易得了个儿子后,婆母才为女儿松了口气,谁知又得知女儿病重的消息?
圣人与皇后共居紫宸殿,等人通报后,婆母一直以为很快会等到皇后的召见,谁知召见她的却是圣人——直把婆母吓出一身冷汗。
众所周知,圣人脾气不好,从前当皇子的时候就这样,如今成了圣人之后更加厉害。
前他被人诟病的是没有妃嫔没有子嗣,前面的不近女色也算是个好皇帝的标志之一,可没有子嗣却怎么也不过去了,不少人开始弹劾皇后善妒,连着薛家也被人翻白眼。
圣人最讨厌被人指手画脚,谁和他对着干他就贬谁,直到最后朝臣们败下阵。
婆母欣慰之余又有些感叹,如今圣人对女儿一心一意没错,可万一他哪天变心了呢?
此番被圣人召见,她还以为两口子吵架了,女儿把圣人给惹恼了,所以才不让她探望。
谁知一见面圣人先给她歉意的鞠了一躬,遣退四周,率先开口:“岳母大人,实在是不好意思,您怕是暂时见不到阿婼了,不如去看看铮儿?”
圣人口中的铮儿便是出生不到半年的太子齐铮。
这一番话让婆母心中更加恐惧,只觉得自家女儿是真出事了,可看圣人的态度又好又哪里不对?
圣人观察着岳母的脸色,缓缓道:“阿婼她出海了……”
看岳母的表情大变,有那么一瞬间的狰狞,圣人连忙扶住了她,贴心安慰:“岳母莫急,此事我二人早已商量妥当,你放心,出海时带足了侍卫,她不会有事。”
崔芷还记得那个场景,婆母的脸色变了又变,表情呆滞许久,才在牙缝中挤出一句话:“此事,怎么不告知我与她阿爹?”
圣人生的即为清俊,此刻昳丽的眉眼微垂,有些尴尬:“是我们考虑的不周到。”
想到这里,崔芷的心中有些五味陈杂,这哪里是考虑的不周到,分明是自家姑子心中清楚,此事若告知父母,她不禁要挨骂,自己也出不去。
一国之母竟出了海,危险不,若是让朝臣知道,岂不是要被唾沫星子淹死,这刺激程度仅次于圣人他自己出海。
圣人睿智的眸光不自然的闪了闪,继续道:“岳母莫要怪她,要怪就怪婿吧,如今我朝事繁忙,不然就可以亲自陪她同去。”
他的语气颇为遗憾!
崔芷侧了侧头,微不可见的拿帕子掩住忍不住弯起的嘴角,圣人皇后若都出海了,这岂不是拿针往大臣们的心窝子上插。
她看到自家婆母差点跌倒,表情十分的一言难尽,颤抖着嘴唇良久才消化了这个消息:“老身怎么胆敢怪罪圣人。”
崔芷心中发笑,毕竟皇后出海,圣人都不在意,其他人有有什么好的。
既然知道了真相,她们还要赶快些回去告知家人,她扶着还没有缓过来的婆母,将要告辞,突然又想起来一事,忙问道:“陛下,娘娘不在宫中,太子殿下要如何?”
这件事才是大事,如今皇后不在,既然出了海,没几年是回不来了,太子不就没人抚养了,难道圣人要纳新人?
圣人微愣,继而笑开:“太子为吾夫妇之子,阿娘不在,自然是我这做阿爹的多出些力,若二位不放心,可时常进宫,也可多陪伴太子。”
圣人要亲自抚养太子?
他都这样了,她们不信也得信,只能悻怏怏地告辞,回府的一路上,眼见婆母面色不善,崔芷只得低眉垂首。
身侧忽地响起孩子的啼哭声,崔芷收回思绪,让人搀扶着到了床榻前,弯腰抱着女儿在怀中轻哄,她生了一子一女,这是女儿,才满一周岁,被祖父母爱如珍宝。
她生的很像她的姑母,因着这点,连宫里的圣人也很是喜欢这个外甥女,向来她携女回娘家的时候,阿娘总是夸她这个女儿生得好,和她的姑母一样有福气。
可她却不是那么希望女儿像她的姑母,她知道,自己没有那么喜欢这个姑子,因为在那个话本子中,薛陵婼也算是害她痛苦半生的凶手之一。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总是频繁的做着同一个梦,梦中是一个名唤殷采碧的娘子为视角的话本子,她原本以为那个话本子的故事是假的,直到后来一个个她生活中的熟悉的名字都出现在了那个话本子里。
她的姑子薛陵婼在话本子被举报为杀害殷采凝的凶手,虽然没有找到能证明她是凶手的证据,最终还是被迫避到岭南,等再回长安后已经嫁为人妻,彼时已经已经是圣人的齐晗暗中逼迫她与沈韶和离。
话本中的崔芷是圣人妃嫔,直到那时她才发现,原来圣人齐晗当初之所以同意娶韦氏为王妃,纳自己为侧妃都只是心灰意冷之下与崔皇后做的交易,如今他的心上人回来了,而自己与韦氏都成了碍眼的人。
与沈韶和离后,薛陵婼请父母代为到城郊建了道观,自己出家做了观主,收养了一群无家可归的孩子,教授学生。
齐晗依旧不满,他想让她进宫,于是,后来她怀孕了,风光入宫,被圣人爱如珍宝。
崔芷偶尔就见过她一次,话本中的形容的是她整个人消瘦的可怕,身子套在宽大的衣服里,连肚子也不甚分明,身旁圣人心翼翼,她却冷若冰霜。
出乎意料的,她与韦氏走得很近,原以为会是死对头的两个人关系却很好,她帮助韦氏著书《数术》,还鼎力支持她在民间兴办女学堂,广招女官。
她对所有人都是笑意盈盈的,除了圣人齐晗。
后来她难产了,作为圣人的第一个子嗣,几乎半个大明宫的人都聚在那里,连话本中的崔芷也去了,女子凄厉地哭喊声在房间中回荡,她临死之前一声一声地喊着阿娘,留下了幼子。
她的死亡是话本子中的崔芷的最惨悲剧的开始:
话本子的开始是武功高强的殷采碧在堂妹死后游历到了云南,云南多沼泽瘴气。
有一次她中了瘴毒,身陷沼泽,被一个年轻的部落医师救下,部落医师告诉她自己是云南来采药的,后来发现这边部落医术落后,便想在此地多逗留些时日,为人义诊。
殷采碧感念其救命之恩,又看这个医师文弱苍白,手无缚鸡之力,常被一些地痞刁难,便决心留下帮助祝他义诊。
日久天长的相处中,殷采碧才知道了他的身份,原来他也是长安人,同时还是自己好友阿婼的表兄徐文佑,渐渐的,两个人暗生情愫,决定回家禀告父母成亲。
回了长安后,徐文佑的好友秦王齐晗才告诉她,她苦苦寻找多年的,年幼时那个真正在拐子手中救下她的人正是徐文佑,一直在她眼前。
二人成亲后,一起游历天下,撰写医书,造福百姓,等到齐晗登基,薛陵婼难产而死才重回长安。
殷采碧进宫吊唁好友,悲伤之余,与徐文佑发现了好友的真正死因,由于好友新丧,齐晗痛苦万分,二人便暂时将死因隐瞒。
几年后,夫妻两人决定出海远行,不知何时才能回来,决定将薛陵婼的真正告知齐晗,齐晗这才知道原来害得薛陵婼难产而死的凶手竟是自己。
他曾经在多年前送给心上人一块银锁,而殷采碧曾经误把他当作救命恩人,曾经偷偷观察过他,所以在为好友收拾遗物的时候一眼便认出了那枚锁是齐晗的东西。
她发觉那枚锁有异,便偷偷带出宫去让自己的丈夫徐文佑研究,才发现那枚锁中藏有剧毒,而好友便是因为此毒才一日日的虚弱,以至难产而死。
齐晗痛心疾首,肝肠寸断,自己也一日日的衰弱下去,没过几个月便病入膏肓,他为了保护膝下幼子,开始在朝大肆清除势力,唯独留下两道势力互为牵制,便是皇帝的舅舅薛陵澈与皇帝的老师沈韶两派。
话本子中崔芷的噩梦便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的。
齐晗不喜氏族,登基之后大肆压氏族,连自己的母族崔家也不例外,身在后宫的她做着有名无实的妃子,虽受帝王冷落,但也衣食无忧,可齐晗死后,皇帝被皇后韦氏收养,宫中人见风使舵,崔家又早已没落,她的日子便难过起来,无奈之下,她只能答应与皇帝的舅舅薛陵澈结盟。
薛陵澈那时候已经是权倾朝野的国舅,可皇帝却被太后韦氏控制,甚至借他之名公然摄政。
崔芷性子冷淡,前朝之事她不愿意管,可在与薛陵澈的相处过程中,她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个沉默寡言的男人,可他早有妻子,自己也是太妃之身,她只能将自己的感情压抑在心底。
直到后来他们败了,而她也被韦氏赐了一杯鸩酒,等她闭眼之前的那一刹那,她看到薛陵澈慌慌张张地赶来,一脸的悲痛与不可置信,她才知道,原来他的心里也是有自己的,如此,她也能满足了。
那是话本子里的崔芷的故事,梦到话本子之后,她以为自己不会重复话本子的悲剧,直到后来在长安街头与薛陵澈的初见,在马车里面的她一下子便听出了他的声音,那一刻,她便知道,她真的像话本子里的那样,会无可救药地爱上那个人。
她是个性子冷的人,一向不喜欢算计,却因为他,她平生第一次绞尽脑汁,她故意接近他,故意借滚落山崖之际摔断腿,借此让皇后消让自己嫁给齐晗的想法,摆脱上辈子的悲惨命运,然后赖上他。
崔芷渐渐失了神,直到一声传唤声:“大郎君回来了——”
一个带着凌冽寒气的怀抱将她拥住,那人身上还有未脱的坚硬的的甲胄,崔芷舒展了眉头,将他推开,嫌弃道:“怎么还穿着这个,赶紧脱去吧。”
薛陵澈毫不在意,蹲下身躯,将她的腿放到膝上,轻轻揉着:“这几日天气湿冷,你的腿又该疼了吧!”
崔芷摇摇头,忍不住莞尔,不禁想到:
话本子中的皇后与沈大人本是一对恩爱夫妻却惨遭拆散,可现实生活中圣人与皇后伉俪情深,沈大人与韦氏结为夫妻,更是恩爱有加……
而自己丈夫尊重,子女双全,全然没有一点烦心事。
大概,那个话本子是假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