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凤来朝(六) 您理理我好不?……

A+A-

    中秋刚过,筵有余香,露湿阑干,凉风入帐。

    因前些时宴客,奚桓不识字,闹出不少笑话。奚甯自觉丢了脸面,发了狠,在翰林院经筵讲门下拣了位秀才来为其开蒙。

    苍松竹影交叠,正扑在那秀才身上,高高的个头,穿得朴素,却隽逸面庞,学问极佳,来日必定是位龙飞凤翔之才。只是过于年轻,不过十八的年纪。

    皆因奚甯恐老夫子太过古板,不合奚桓的脾性,因此才要了这年轻的来。这秀才叫陈照年,素来敬仰奚甯声名,也愿意来,且暗里发愿定要教导好奚桓。

    故此到了时辰,还留下来孜孜不倦地念叨着,嗓音浄泚如水,催人困倦,“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一扭头,见奚桓正窝在官帽椅上瞌睡,脑袋一点一点地,规律的起落间,忽地抬起来,横袖揩了把嘴角的涎夜,迷瞪瞪地睁着眼,“先生,您叨叨这一早上,口干不?我使丫头进来瀹茶您吃。”

    陈照年执一把戒尺,往案上敲敲,“我不渴,多谢你费心。你把方才我念的,念一遍来。”

    外间长案正横对槛窗,哪里飞来只雀儿,正在窗台上横跳脚。奚桓放腿下去要逮,倏地叫陈照年拽住,“哪儿去?我方才话,你没听见?”

    “听见了,”奚桓眼睁睁瞧着那雀儿被惊飞,有些恼,拿眼剜他,“不会背。”

    “你有没有认真听?”

    他腆着脸笑,又到圆案上摸了个黄澄澄橘子扒皮,“耳朵听了,脑子里没记住,我这耳朵跟脑子,按我爹的话,是分了家的。”

    那陈照年气得直往上翻眼皮,复翻下来,上下将他扫着,“听朝天观的老方丈曾给你掐算,你胎带慧根,命有大运。怎么你连个讲了七八回的《千字文》都背不下来?”

    “我也不晓得,您是先生,我是学生,得问您啊。”

    陈照年哽了半晌,朝案后一指,“坐回去,七八遍记不住,就七十八十遍,总能背下来。”

    “不坐了先生,”奚桓高高仰起脸睇他,用沾满橘子汁的手去拽他的衣摆,“坐得屁股疼,叫我歇歇成不成?”

    先生硬了心肠,将脸别到门框上不理他。忽见一抹湖色荡漾,门里进了一位姑娘,梳着宝髻,并头簪两朵的白茉莉,穿着水天碧的短褙,扎着湖蓝的裙,恍惚似一潭幽水里开出的蓝莲花。

    他匆匆避开眼,花绸也是一怔,旋即脸似丹霞,烧红了十里天。端着个白釉碟子,一时进不得,退不下,满目羞愧,“还当桓儿下学了,不妨叨扰了先生讲学,真是对不住。”

    莺啭燕噎的声音莫如在奚桓心里放了朵烟花,满目绚烂,余光绵长。他扑将过去抱住花绸的腰,背后把沾了橘子汁的手翻起,生怕脏了她的衣裙,“姑妈康安,大清早,您怎么来了?”

    细微的尴尬里,花绸把眼低垂,端高了碟子,往他背上拍拍,“你姑奶奶新做了玫瑰八仙糕,端来你吃。”着,搁在案上,朝陈照年蹲了个万福,“先生也请尝尝。”

    奚桓稍稍抬眼,就看见那朱颜绿鬓,两个水晶坠珥像一点湖光,落在他目中,驱散了半晌沉闷的课业。

    于是,他满眼就只剩了花绸,哪里还瞧得见先生。兀自摊着两只手在她眼前,“姑妈给擦擦。”

    淡黄的汁水在他手中褪得一抹绿,花绸轻掀眼皮瞧他满腹委屈的神色,牵出条绢子往面盆架上沾了水,捧着他的手细搽,“剥了橘子皮也不洗手,弄脏了衣裳可不好洗的。”

    奚桓被她托在温热的手心,蓦然觉得她的手把刚过去的夏天又一把掣了回来,炽热的太阳烤着他,凉爽的风吹着他,舒服得他不想话。

    那陈照年立在长案另一边,两个手指来来回回地拂着案沿,眼睛倏抬倏落,悄然地游在花绸的裙与脸。

    只待他们搽干净手了,他才逮着空隙与花绸搭话,“姐就是桓儿的表姑妈?”

    花绸障袂莞尔,似一缕信花月,莲叶风,带着咽水萦云的天然风情,“是,耽搁了先生讲学,抱歉。”

    “不妨事儿。”他走上来两步,朝花绸作揖,“桓儿待姐倒十分恭敬,只是不肯听我的话。还请姐劝一劝,叫他安静坐着听讲。”

    花绸芳裙浅动,挪了半步回礼,“叫先生费心了。”

    两个人越靠越近的步子牵动了奚桓的心弦,在这割扯间,手掌上橘子皮的余韵浮起来,酸酸涩涩。他将两个恨眼在陈照年身上探半晌,倏地噙着冷笑,“你教不好我,是你没能耐,做什么劳烦我姑妈?”

    那陈照年只觉失了颜面,陡地胀红脸,斟酌用词欲训斥他一番。

    奚桓却不远如他筹谋得当,仰着脸便大放厥词,“我爹给你多少银子?我加倍给你,你往后别来了,横竖你也是个没能为,教也教不了我什么。”

    “桓儿!”花绸脸色骤变,窥一眼陈照年面上悻悻讪讪的颜色,一搦裙,将奚桓掣到帘角低训,“怎么能对先生无礼?”

    “怎么不能?”奚桓稍稍放低声音,不重不轻,正好叫满屋里都听见,“他算个什么玩意儿?我听他几日课,已经是给足他脸面了。”

    花绸心头一振,回首见陈照年益发低垂着脸,忙捂他的嘴,“你再这么没礼,我告诉你父亲,叫他你。”

    “就,呜呜……”他猛地把脸挣出来,愤懑难当地望着陈照年,“我要是喊句疼,就不是他儿子,”着调目回来,怨凄凄地睇住花绸,“也不是你侄儿!”

    廊下丫头婆子听见,一窝蜂潮涌进来,见奚桓生了气,又是端果子又是置玩意。那余妈妈哪里寻来件玉造的鲁班锁塞在他手里,圆球型,横七竖八套着玉桁。

    口里喁喁哄个不住,“好好的又发起火来,叫老爷归家听见,真格要你。”哄他一场,又款步到陈照年跟前行礼,“先生体谅体谅,孩子坐不住,今儿的课也过于长了些,脾气给他拖出来了,先生勿怪,还请勿告诉老爷。”

    花绸冷眼瞧着,心内恼叹这些人纵他太过,却不便多管。只对着奚桓泄口气,捉裙出去。奚桓当她生了气,燥起来,急步往廊下追,“姑妈,您上哪儿去?”

    “回家。”她语气淡淡的,自顾蜿廊而下。

    奚桓便提着片衣摆在后头追,“我课上完了,姑妈在这里同我一道吃饭好不?吃过饭,咱们往园子里玩儿去。”

    他在后头歪着脸窥她,只窥见无光无彩的半片腮,他急了,围在她后头左右转,“姑妈、姑妈,您理理我好不?”

    兀地下了廊,花绸旋裙回首,瞧他急得脸通红,也有些于心不忍,“你回屋吧,我家去了。”

    “我跟您一道家去,好不?”

    也不知怎的,花绸恼不足,凭白添了些五味杂陈的不痛快,“屋里那堆人等着哄你呢,你快上去吧,朝先生道个歉。”

    别的都好,唯这个奚桓不肯答应,也不知是跟谁赌气,横竖厌烦那陈照年,便将脸瞥向一边,闷不做声。花绸见他冥顽不明,不欲睬他,冷蛰蛰旋裙走了。

    因怄着口气,风地里走一遭,到家便咳嗽起来,起初不过是偶时咳两声,过几日竟咳不住,一副嗓子又干又哑。

    吃了几日热水,捂了几日被子皆不管用,奚缎云又腆着脸到总管房里去支了些炭来,拢了个火盆在架子床底下熏着。

    可巧,因都瞧不上这门穷亲戚,总管房里的人使了心眼,给的下人烧的次等货。烧起来,起初不觉得,久了便有轻烟呛嗓子。

    眼瞧花绸愈发咳得厉害,奚缎云没法子,只好麻烦人,使红藕到总管房里支牌子请大夫。红藕拿了牌子到下房里使人套车马请人。管出门坐轿备车的那主事,好巧不巧,偏就是那厨房里月琴她娘的姘夫。

    众人只管其叫“怀大”,四十出头的年纪,生得五大三粗含胸驼背,房里正与一班厮吃酒划拳,兀地被叫出来,心里本不痛快,又听见是莲花颠里请大夫,愈发没个好脸,眼里全是冰,“要请哪里的大夫?”

    红藕虽在这府里几年,却一直经办些鸡毛蒜皮的杂事,也有些懵懂,“府里头请大夫,向来是请宫里的太医,还请主管也请个太医来瞧瞧我们姑娘。”

    那怀大抽了牌子赍在怀内冷笑,“想得倒挺好,这宫里头的太医都是给爷奶奶们瞧病的,你们姑娘是哪个谱上的主子,也配瞧太医?”

    冷风地里蓦地撩起火,红藕万般捺住,陪着笑脸,“那管家瞧着外头哪个大夫好请来,也是一样的。”

    几个厮屋里听见女人声音,正如那野狗见了肉,浪潮似的涌出来,将红藕团团裹住。观者如堵中,扑来浑浊的酒气,熏得红藕捂了鼻,垂首避着众人目光。

    那怀大虽是点头应了,却半天不挪动,也不回声,木杵着,抬着下巴瞧着叠山障水的一片太湖石,似乎等着什么。

    不知谁将红藕搡一把,嘻嘻笑着,“姐姐长得水灵灵的,怎么心眼那么不开窍?你使人办事,难不成白使?”

    红藕恍过神魂,指节撸下枚银戒指,窄窄的,没什么斤两。怀大淡瞥一眼,瞧不上,没接。

    那酒气哄哄的人堆里又钻出个厮,狗似的将脑袋凑到红藕耳廓边嗅一嗅,“要不我替姐姐去办这差使,姐姐上我屋里坐等着,晚秋天,风大,仔细吹病了姐姐。”

    给他满嘴的酒气一熏,红藕直缩脖子,“不敢劳烦,我回屋里等着就是。”

    厮瞧她没经过事,愈发喜欢,紧着挨近了,猛地抓住她的手。红藕乍惊,忙把手抽出来,缩在一旁,偷着在裙边蹭一蹭。

    众人围着哄笑不止,那厮臊了皮,脸上起了恼色,“姐姐倘或嫌我们,又何苦来找我们办事?喏,马在马厩里,姐姐提了裙子,跨了马街上自个儿请去。”

    花容月貌的姑娘,哪里能独往大街上去的。红藕缩着肩不言语,绣鞋往裙里藏一藏。

    恰逢哪个屋里的一个丫头也往门房上来,穿着红艳艳的裙,鞋尖轻点,恍若漫步云端,软绵绵地在远处喊一声:“嗳,谁去给我外头买件东西?!”

    人堆里挤出个汉子,着急忙慌地往那头跑两步,到跟前,两个人凑头嘀咕一阵。红藕就瞥见那厮也去抓她的手,被她风情袅袅地嗔一眼,丢开了。他复去抓,她稍顿一阵,回嗔拍他……

    你来我往间,红藕恍惚醍醐灌顶,绷紧的心弦是谁用指端拨一拨,发出凄凄艳艳的回响。

    她仿佛懂了,于是厮再抓她手时,她没再像刚才那般突兀地、不合时宜地挣扎。只是百转千回地也嗔他一眼,慢条条抽出手,栽倒下巴,像是对老天爷低了头,在懦弱里寻找到方向,而这方向,更多的,只是一只失声的黄莺在缄默中扑腾翅膀。

    莺雀在随之而来的寒冷里彻底没了声,但金凤花如旧,照常如火如荼地开,撒野的朝晴空里奔逃。

    晴空底下,高枕窝晚霞,槛窗上嵌着一双明目皓眼,一眨一眨地,闪烁期盼。

    盼到屋内灯檠明亮,窗外皎月东出,奚桓回过眼来,朝屋里瞥一眼,“秋蘅姐姐,姑妈在屋里做什么呢?怎么这些日子不来瞧我?”

    秋蘅乃是奚桓屋里的大丫头,时下十七岁,除余妈妈外,屋里属她了算,也格外稳重。

    这厢不搭茬,捡了案上的《千字文》搁到炕几上,“先别听姑妈,过些时候就是二老爷的生辰,家里少不得四方宴客。你先将书默下来,别再叫老爷丢了脸面。”

    “姑妈大约是因为先生恼了我。”奚桓瘪着脸,像没听见她的话,只管自僝自僽。

    屋里刚掌灯,满园的丫头婆子正四下查夜,预备着关院门。廊下游灯如流火,将暗不暗的天色里,各处皆忙,没人听得到一个孩子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