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第 113 章 一百一十三

A+A-

    “第五名。”

    何氏倒吸了一口凉气, 她朝后退了一步,撞到了杜明昭的身体,后被杜明昭扶住, 才回头问她道:“昭昭,我没听岔吧?”

    杜明昭笑意盎然, “娘,爹真的中榜了!”

    “祝贺你啊, 杜举人!”男子抱拳恭贺,连称呼都从“秀才”改为了“举人”。

    杜黎从放榜之人手中接过红封, 道谢道:“多谢!”

    柳叶跟在后奉上早就备好的红包, 在场几个人之中她是最先反应过来要送包红的, 她没有杜明昭与何氏那样的担忧,反倒是无理由地相信杜黎定能中举。

    隔壁窦家还有庞家都听到了杜黎中榜的消息, 纷纷敞开院门道喜。

    窦游更是走来攀住杜黎的肩膀就道:“杜兄,咱们都榜上有名呐,这会试你我定能在京城相会了!”

    “窦老弟, 多谢多谢。”杜黎同样为窦游高中感到喜悦。

    “不过我较杜兄的名次差些,我考的是第六十五名。”窦游自认惭愧。

    杜黎却道:“能中举已是极好, 日后再更上一层楼。”

    “那是自然。”窦游一副认同的模样,他还问杜黎,“今日放榜你我都中了举, 为大喜之事,我们两家一同吃个饭庆贺,如何?”

    杜黎却是瞥眼状元胡同几户人家的屋门, 有的是闭合的,可见中榜人并不多,“不如我们去酒楼下馆子?”

    “自然也好的, 都听你的!”

    杜黎笑着点点头,他回头看了眼何氏,何氏无意见,摆手就道:“你们男人要去便去吧,正好乡试一过这房舍是得归还人家的,咱们需得返乡,我与昭昭留在家中收拾。”

    “好。”

    杜黎与窦游两个大男人因而结伴离开了状元胡同。

    不管怎么,杜黎能高中,还是第五名的名次,这对何氏与杜明昭而言都是大喜过望,两人很为杜黎感到喜悦。

    在杜家整理箱笼时,何氏问杜明昭道:“昭昭,会试是啥时候啊?”

    杜明昭不了解,扭头以眼神询问应庚。

    应庚抬起头回道:“是今年的十月。”

    “十月?!”何氏大惊,手下收拾的动作都快了几分,“眼下三月,那岂不是仅剩半年多了?”

    杜明昭也是疑惑:“日子赶得这样的急?”

    “皇帝陛下早早定好的日子,是不会轻易更改的。”应庚道。

    “罢了罢了,先收好,咱们尽快启程回溪川县。”

    何氏麻利地将厨房剩余的食材理好,那些路上不便于携带的吃食,她去到巷子里分给了隔壁的几家人,至于烤饼和烤馕,她留下待奔波以用。

    状元胡同此次中榜的包括杜黎在内,仅有五人。

    其中与杜家关系亲近的只有窦家,因而这大喜之事,杜黎都没有大办喜宴,他心存体谅落榜考生的心情。

    在放榜后的第二日,杜家院子终于被清空,应庚上到衙门归还项大人契纸,家中的箱笼皆被抬入马车,一家人就此出城离开长甘县。

    路途之中,杜家爹娘笑意不断,只是杜黎隐隐发出了两声叹息,何氏不解,问他:“你叹气做啥?是舍不得长甘县了?”

    “能高中我心里头真高兴啊!”杜黎痛快地道出心里话,他笑罢后转而又苦闷起来,“只是昨日我与窦老弟在酒楼吃酒的时候,遇到了谢,不免有些唏嘘罢了。”

    杜明昭因这声“谢”看了过来。

    “谢?”何氏却是忘记谢承暄今年亦是下场考生,“他可考上了?”

    “考上了,这次是第十三名。”

    杜黎眼含一抹可惜之色,道:“谢之前是院试案首,我对他抱以信心,只是他家中穷困,这接下里的会试得去京城,盘缠与屋舍是个大问题。”

    何氏思及此,默默作叹。

    杜黎还:“我手头有十两银子,我全借给他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让他撑过去。”

    到底,杜黎还是怜惜这个教导许久的学生,可怜他身上无钱财以奔考,若是这个缘由不得下场,而非才学不足,那实在是太过遗憾了。

    然而杜家如今也并非大富大贵的人家,杜黎不会挟杜明昭去偏帮谢承暄,他也心疼自己的闺女。

    因此杜黎到最后都没提这话。

    “谢瞧着是个温和性子,其实吧,我以为他骨子里很倔的。”何氏着自己的看法,“八成他宁可不下场,也不会主动向咱家来借钱。”

    杜黎认同点头,“也是,不若他来长甘县之前便会寻我了。”

    两人终止了谈及谢承暄。

    阳春三月,积雪已全融化,从长甘县返回溪川县很是顺利,一家人只在路经的县城里用了午饭,后当日的卯时便抵至抚平村。

    刚回村中,杜黎高中举人的讯息那是一传十、十传百,闹个了本村与邻村人尽皆知。

    再有杜明昭亲善的好人缘,一时之间杜家门外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赶来的道喜人络绎不绝,杜黎在门前陪笑回礼,夜幕近深的时分,人群仅少去一半。

    不得已蒋里只能从人群最末挤攘至杜家门前,高声招呼村中乡亲们道:“乡亲们,杜举人才从长甘县回到村里,整日都在赶路,已是很累,大家伙若要道贺,不如改日再来吧?咱村里好不容易出了个举人,杜家怎么都要摆宴庆祝的!”

    “哎呀,是我们考虑不周,搅了杜举人的安宁。”

    “明儿再来吧,明儿。”

    “祝贺杜举人呐!”

    杜明昭杏眸浅笑,她站于门前素手抬起道:“叔婶们都先回去吧,过两日咱们药房也要开工呢,大家伙可莫要忘了。”

    村里人齐声回道:“杜丫头都回村了,忘不得的。”

    如此,众人散去。

    杜家一家三口终是回到家中,外乡怎么都比不得自家舒坦,他们歇了一夜安稳觉。

    杜明昭回村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立马召集乡亲,着手安排春时下地种植药田的农活,有去年下田熟悉一番,乡亲们上手熟稔。

    而杜黎中举又是抚平村一桩大喜事,何氏有意宴请各家,奈何杜家院子太,摆不下多少桌,后蒋里出面允纳喜宴摆在蒋家大院之中。

    这一摆又是十余来桌。

    远在山泉村的蒋秀莲从何永安口里听杜明昭的亲爹中了举,宴席的当天,她与何永安夫妻俩同回了抚平村。

    见到满脸喜气的杜明昭,蒋秀莲走过来牵住她的手,“明昭,恭贺你。”

    “多谢。”

    杜明昭杏眸亮晶晶的,只要是真心为杜黎庆贺而来的人,她都欢欣接纳,她又问蒋秀莲:“你近来可还好?”

    蒋秀莲笑着点头:“一切都好,起来这已是开春,你爹也高中举人,接下来该是你和宋公子的好事了吧?”

    她还往杜明昭身边看了两眼,却没瞥到宋杞和的身影,很是纳闷。

    村里的叔辈都在杜黎身侧,而婶子与姑娘家则多围在杜明昭这面,蒋秀莲这么一回村,郑佳妮便凑过来道:“明昭,这回咋没见到宋公子?”

    高燕道:“我以为明昭会双喜临门呢。”

    “没有。”

    杜明昭眼眸流露出两份无奈之意,“他有点事回了漳州宋家,我们春时怕是不会成亲。”

    “啊,那……”郑佳妮心翼翼瞄着婶子们,用手挡住嘴,“明昭,你爹不多久之后不还要下场?那你这婚事是得拖到啥时候去了啊?”

    蒋秀莲和高燕有着和郑佳妮同样的心事。

    杜明昭摇首道:“还不知道呢。”

    “你也是真不着急啊!”郑佳妮都皇上不急太监急起来了,“我听我娘,你家有意举家入京奔会试?”

    “啊?”

    几位婶子听到这事儿,皆往杜明昭身上瞩目。

    “杜丫头,你和何嫂子也要走?”

    “丫头,你们这可是一时半会不会回来的啊。”

    “一年……不准两年……”

    杜明昭只能答:“是有这个算。”

    “明昭!”

    “明昭!”

    蒋秀莲不出感觉,总归眼里起了湿润,“会试在年底,若杜叔能中,明昭一家人多半是会留京了,再不济也是外调,除非杜叔回溪川县任职,不若……”

    后头不用再,众人已明了今日的喜宴极有可能是一场分离的筵席。

    “明昭,我舍不得你。”

    “明昭,我还没吃你的喜酒呢,你不能不作数!”

    郑佳妮当即一把抱住杜明昭,高燕受她感染,也抱住了她的另一边,两个姑娘的眼都红透了。

    “我也舍不得你们。”

    可天下无不散的筵席。

    光是宋杞和的身份,京城再是龙潭虎穴她都得闯,因而她只能离开抚平村。

    杜明昭衣袖都被两个丫头的眼泪湿,她杏眸禁不住升起薄红,两个人抱她,她只能分别用两只手臂回抱。

    ……

    京城,御王府。

    东宏大步跨入东院书房之时,恰逢宋杞和下朝归府,他将查得的讯息禀报,“殿下,王妃在皇庄似频频召见郎中入庄,且这郎中便是诊出王妃有孕的那一人。”

    “把人找到,押去地牢审问。”

    宋杞和一身朝服未褪,他头戴紫金色发冠,束发沉眸,面容是少见的冷凛。

    东宏周身受他冷气逼迫,察觉宋杞和情绪在暴怒边缘,垂首就道:“殿下上朝遇到了何事?”

    他以为与太子有关。

    然而宋杞和的眉宇涌起阴郁,他:“圣上单独召见了我。”

    刚下朝后宋杞和本意欲即刻离宫,可陛下身边的廖公公却找了过来,待他亲面皇帝之时,令宋杞和大感意外的是,陛下出言关切他的婚事。

    那时候皇帝问他:“你已是弱冠之年,却仍孤身一人,不你父王,连太子身边都有几位贴心之人,朕却听你府上连个近身伺候的丫鬟也无?”

    宋杞和本当皇帝是突而起意这么一问。

    可皇帝的下一句是:“世子啊,你离京多时,在别州城中遇见心慕的女子就该带回京来的,那姑娘身份低又如何见不得人?朕看正妃之位不好选,那便先提个侧妃好了。”

    这一刻,宋杞和眼底彻底染上暴虐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