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第 132 章 一百三十二

A+A-

    宋杞和的桃花眼荡开浅浅的笑意, 他道:“这一个月来,辛苦你了。”

    杜明昭确实为忙治理鼠疫而感到疲惫,但这是她本应该做的, 并且她乐意让永阳城的鼠疫早日退去,城中万家恢复寻常日子。

    因此在双脚落地后, 杜明昭反手抬起,她碰了下宋杞和的脸, 绽笑道:“不辛苦,永阳城早日好, 我们方可返京呢。”

    “你和杜叔婶子分别近月, 他们兴许担心你不行。”宋杞和眼眸幽暗一刹, 他还:“待回京之后,我得亲自上门向杜叔婶子请罪了。”

    杜明昭瞥他, 眼尾闪动调笑,“你知道就好。”

    她可是给爹娘写信中提到她来永阳城全然是因为宋杞和,这地又是鼠疫之城, 杜黎和何氏哪能放得下心?

    宋杞和是杜家的女婿不错,可再怎么两人都还未结亲, 他是比不了杜明昭在爹娘心中的地位。

    “我爹娘才是觉得你连累了我。”杜明昭的手指戳戳宋杞和的,她想到杜黎信中所,忍不住笑出声, “他们还抱怨过我是为你来的永阳城,若是早知道这里闹鼠疫,我娘无论什么都不会让我来。”

    “所以咱们要尽快回去了。”

    宋杞和捉住她的手放在唇边, 他目光灼灼地望着她,“不好再让杜叔和婶子等得着急。”

    杜明昭心头一跳,她杏眸怔松愣住, 总觉得宋杞和有言外之意。

    然而宋杞和没继续往下,而是用指尖抚摸她脸颊被口罩勒出的痕迹,这里因杜明昭每日都需戴着,她的肌肤又过于脆弱,红痕相当之深。

    “涂药也不好?”宋杞和问的是他托应庚从北地买回的药膏,“以往你用,不是那些痕迹都好消掉的吗?”

    杜明昭似懂非懂地摸摸脸,她不甚在意道:“没事儿,过几日它会自己消。”

    宋杞和还要再,杜明昭直接摁住他的唇,她道:“别忘了我们还不能懈怠,之后的几日还得在城中戴好面罩。”

    尽管西街的鼠疫警报已经解除,但这不代表永阳城便可以就此解封。

    西街染上鼠疫的众人还需留在屋中留察几日,待他们再未出现咳嗽或流鼻涕等症状,再送回各家。

    在这几日之中,官府的人则巡视城中是否还有染上鼠疫的人,以免再传给他人。

    这是杜明昭还要戴口罩的原因。

    翌日清早,杜明昭正要乘车去往西街,却见孟伟亦坐上马车与她一道前行。

    衙役们听从杜明昭的嘱咐没有褪去口罩,待到西街之后,杜明昭下车见到孟伟正与巷口的两位衙役交谈。

    言语有让几人回衙门的意思。

    杜明昭眉头一皱,上前劝阻道:“孟大人,今日便撤离人手怕是不妥,西街这面我看这几日我都得再来复诊,不如让他们三日后再离开吧?”

    “杜姑娘觉着这样更稳妥?”

    “是。”

    孟伟沉思片刻,“好,那依你所言。”

    杜明昭再睨他一眼,孟伟面容挂着的急迫再明显不过,她便又道:“孟大人可是着急开城门吧?”

    孟伟闻言抬起头,双眼一亮:“杜姑娘,你知道?这永阳城城门关了一个多月,城外的人等得难耐,本官心中更是过意不去啊,这才会十足着急。”

    “孟大人稍安勿躁。”

    孟伟到嘴边的“实在等不及”,被杜明昭的话断:“城里无人染病,再开城的时候岂不是百姓更心安些?”

    “是这么个理。”孟伟心底的那股焦灼却没能因此压下去,他反问道:“杜姑娘可否给个日子,让本官心中有数。”

    杜明昭思索了一番,孟伟等的脚下频频点地,她才开口道:“至多十日。”

    “行。”

    孟伟得了杜明昭的承诺,便允她十日留在西街观察复诊。这期间的每一日杜明昭都会例行走往每间院子,确保西街的人鼠疫已去。

    五日的复诊下来,杜明昭给了孟伟一个确定的答复。

    西街的人可以放行回府了。

    这于孟伟还有宋鸿信,都是一个天大的好事,两人迫切等待这一天已是太久。

    杜明昭和薛径,以及太医院几位太医送行病人的这日,孟伟、宋鸿信与宋杞和乘车亦来了西街。

    在西街巷口,几人分列两面,杜明昭戴好口罩,迎着面朝宋杞和弯了弯眼。她站得地方恰好在墙边,有半道阴影透过内墙的枝桠,静落在她恬静的面上。

    杜明昭的脸半明半暗,可那双笑眼却是朝着宋杞和的。

    宋杞和早便留意到她投来的莞尔,他的桃花眼与杜明昭的眼眸对视一刹,两人在众人不经意间结束了暗地的对话。

    王太医等先向宋鸿信行了礼,宋鸿信冷淡地拂袖之后,看向杜明昭与薛径道:“薛老,杜姑娘,西街的人还余下几人?”

    杜明昭抢先答:“回太子殿下,已送离二十位。”

    就在几人的谈话之间,仍有衙役走走出出院,不时领着原住在西街的病人而出,永阳城的百姓见到孟伟和宋鸿信,吓得满脸惨白不知所措。

    眼看那人要跪地磕头,宋鸿信连忙抬手,“不必多礼了,你身体刚愈,先回去好生歇着。”

    男人支支吾吾,孟伟好意提道:“还不快谢过太子殿下。”

    “是,是,多谢太子殿下。”男人拜谢了宋鸿信,在众人意外之外转头又向杜明昭这面躬身拜了拜,“这段时日多谢杜姑娘和薛大夫的医治,人在这里谢过两位神医。”

    薛径将男人扶起,“能治好你们,我们亦感到高兴。”

    男人还想再多谢几回,一次致谢不能表全他内心的全部心意,但杜明昭没给他这个机会,她笑道:“李叔先回去吧,西街还有病人要离开,虽鼠疫已去,可仍得留心呐!”

    “好。”

    李有康与西街的太医大夫还有衙役等告了别。

    因宋鸿信和宋杞和周身的气度非凡,但凡从西街离开的病人都下意识地朝两人低头拜礼,等衙役一一送走病人,余下的只有最后一间院子的王洪才与王德旺父子。

    父子俩跟在衙役身后走来,宋鸿信眯眼一瞧,问孟伟道:“那二位就是王家父子?”

    孟伟答:“是。”

    宋鸿信自然没忘,王洪才的病情巨变几欲令杜明昭被蒙上冤情,那时薛径还没入城,因而王洪才父子好全,全是杜明昭一个人的功劳。

    想来王家父子心中定明了。

    果不其然,如宋鸿信所料,王洪才见到杜明昭正站立于巷口,大步上前,二话不就是朝地跪了下去。

    王德旺看见父亲跪在恩人面前,他忙不迭也随后跪下。

    “多谢杜姑娘大恩大德!”

    “是杜姑娘救了我们父子的性命。”

    王家父子齐齐磕了三个响头,杜明昭有心想拦住,奈何父子俩动作更快,不等她反应,大有一副今日誓必要将道谢磕完的作态,王洪才还:“若非杜姑娘,我应已升了天,这条命是杜姑娘给的啊!别三个头了,再多几个头我都是该的。”

    “可做不得,快快起来!”

    杜明昭满脸洋溢出为难,她拦不住,只能将求救的目光投去宋杞和那边,宋杞和当即张口喊道:“先起来吧,你们的心意杜姑娘收下了。”

    王洪才认不得宋杞和,但从他站在孟伟身侧,并且越过孟伟发话就可看出,此人身份定不一般。

    于是王洪才没敢造次,他和儿子王德旺从地上起身,两人又向孟伟等人行礼。

    孟伟叹道:“王老爷啊,你你听我相劝多好,那时候我便让你待在府上,倒也不至于还走一趟鬼门关。”

    “是,是我的错。”

    王洪才羞愧垂首,他终于心底的难安,“当初若不是我执意要入西街见德旺,我应该……”

    王德旺搀扶住王洪才,在边喊了一声:“爹。”

    王洪才拍拍王德旺的手,再度望向杜明昭,“多亏有杜姑娘和薛大夫在,我们才能平安无事。”

    “是啊,平安就好。”孟伟万分庆幸,王家的这位算是西街之中家境最好的,因此他格外留意王洪才,“好了,你们回王府吧,家里人等了一个月早该等急了。”

    王家父子上了马车后,西街之中的病人皆被送离,起初杜明昭未入西街之前,在太医院的手中共有数十位病人因鼠疫离世,这些人后被葬在了西街外的一片荒凉的土地。

    整个西街再无病人,空荡荡地分外寂静。

    宋鸿信带领众人来到了埋葬重病之人的空地,他离府前命衙役备好了纸钱,扬手就道:“烧了吧。”

    宋杞和吩咐衙役们点火烧纸。

    算是给地下安息的亡魂一些慰藉。

    宋鸿信温和的眼因凝视燃起雄赳赳的火苗,一经回忆起太医院的固执己见,宋鸿信的火气便涌上心头。

    “王院正。”

    宋鸿信轻飘飘地喊了王太医,太医院的几人俱是一抖,而后他还:“永阳城鼠疫如今已平复,孤可以谅你一回。待回京之后,孤会如实禀报父皇,将这永阳城之功全数归于杜姑娘薛老师徒。”

    他这话便是要王太医不得起反心。

    归京上书朝廷,宋鸿信算将功劳记在杜明昭和薛径的头上,而太医院,则无功无过。

    无过是以太医院开药抓药,安顿病人抹去先前王太医等人待杜明昭的偏见。

    而无功却是宋鸿信对太医院的责罚。

    杜明昭十分好奇王太医内心可受到击,她侧目而望,只见春时的朗朗日光之下,王太医的脸色宛如蒙上一层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