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第 133 章 一百三十三
“诶, 你听了吗,永阳城允人上街了?”
“像是孟大人带衙役下的话?”
“我昨儿也听见了,是没错的吧?”
永阳城中一条巷子里的几户人家推开一丝门缝, 对隔空交谈仍有警惕,生怕踏出家门又不心染上那令人闻风丧胆的鼠疫。
闹了一个多月的鼠疫灾难, 庆幸有了重见日光的一日。
只是几个人不能肯定,若听岔了或是臆想, 贸然离家上街被官府的人抓到,免不得就要被抓去牢房吃吃牢饭。
就在这时, 巷中一户人家敞开大门, 里面的壮汉大步走出, 扫过几家的门缝就道:“你们悄咪咪什么呢?都开了门了还怕作甚?”
“吴家的,你是真敢啊。”
“我们是谨慎行事。”
被唤作吴波的男子摇了摇头, 才是无奈的很:“可别掩耳盗铃啊,永阳城如今已是安宁,孟大人解除了禁令, 你们糊弄我可没用,我是清清楚楚听到了孟大人亲口所。”
“真的解除了!”
“好啊, 今儿我就上街采办,家中成天吃腌白菜,可真是为难我啊!”
“我也要去。”
巷子里的各家房门皆被推开, 众人在解除禁令之后,一窝蜂地开了门,肆无忌惮地畅快攀谈。
只是片刻, 街道便恢复了往日的熙熙攘攘。
无法,永阳城被关城门已是太久,这一日是宋鸿信允许城门大开, 放城外之人入城的日子。
城内的店铺更是陆续重开生意,有的闭门过久,还抬了木梯,将牌匾之上的灰尘擦拭干净。
商贩们不甘示弱,尽管有一个多月被勒令待在屋中,但并不妨碍永阳城的众人重操旧业,持回新的摊面。
官府衙门。
杜明昭正在绣娘们身边帮着收拾麻布,开城门之前的几日,因她有意返京,而永阳城的鼠疫才刚褪去,未免再度爆发,她命绣娘们将余下的布匹全部制成面罩,留在官府以备不时之需。
这里的面罩亦是堆积了足有三四箱。
柳氏自屋外踏入,她喊了一声杜明昭的名字。
杜明昭回过头,柳氏向她招招手,示意她去外室,她便轻笑跟过去,道:“夫人。”
柳氏拿起外室隔间桌上的木箱,她掀开箱笼盛给杜明昭看,边:“我上衙门的时候正巧看见王家的夫人在衙门门前徘徊,一问才知道她是想见你一面道声谢谢,然而你不得空,我便代她将物什交给你。”
王家父子全因杜明昭而痊愈,无一人有性命之危,南氏从起初记到病愈,她记住了杜明昭的长相,虽无人告诉她杜明昭确切的名讳,但南氏相信只要她一提“女大夫”,官府的人自然会知晓。
那日在西街被杜明昭劝回府,南氏辗转反侧,她的夫君和儿子都染了病被关在西街,为此她根本不能寐。
可孟大人命衙役每日在街上巡视,便是不允任何人再外出。
南氏也就无法再来西街。
她焦灼地留府等候,直到鼠疫退去,王家父子归家,那一刻南氏喜极而泣。
南氏不知道该如何感谢杜明昭才好,王洪才跑来官府几回,想要献礼可都被孟大人赶了回去。
王家过意不去,南氏便再度前来衙门,终于她遇到了县令夫人柳氏。
柳氏还:“王夫人话里恳切,为的便是让你一定要收下。”
杜明昭眼望箱笼里满满当当的精致布匹与珠宝首饰,她摆手就推回去,“夫人,这如何使得。”
王家备的盛礼考量到杜明昭是个姑娘家,因此南氏特地搜罗了永阳城盛产的水烟纱,还有当地色彩明亮的黄色宝珠,用以制成衣裳与头饰。
箱中不仅有布匹,还有新绣成的衣衫,琳琅满目,晃花了杜明昭的眼。
杜明昭不愿收,但柳氏却劝她道:“杜姑娘,你是永阳城治理鼠疫的功臣,只是一箱子的布料又有何的?要是送你金银财宝显得土气、不好,王家也是心底的道谢呢,你就收下吧。”
“可我本就是盼着鼠疫能退。”杜明昭还在犹豫。
柳氏为她做了主,她扣好箱笼盖子,招来随身侍女便道:“你把箱子抬去杜姑娘的马车里,她走时一并拉走。”
丫鬟应了是。
杜明昭哭笑不得,“夫人,你连我离开的马车都安置好了?”
柳氏笑着牵起她的手道:“这可是大人吩咐的,你与殿下几人同行离京,我们永阳城得盛情送你们离开。”
当日杜明昭便明白了柳氏的用意,宋鸿信与宋杞和两人皇命在身,永阳城既已平定,一行人当即算返京,不在城中继续停留。
杜明昭的行李不多,只是王家送来的箱子占了大半的地方,而薛径更是仅有一个布包,师徒二人搭乘同一辆马车。
孟伟一路坐车,护送几个人到城门口。
眼看两位殿下与杜明昭等人都要离城,孟伟下了马车躬身一拜道:“下官代城中百姓谢过两位殿下以及治理鼠疫的大夫们。”
他的话音刚落,身后便有高呼与奔袭而来的脚步,多位城民蜂拥而至,齐刷刷挤在了马车两尺开外。
百姓们清楚马车之中坐着的有当今太子,他们不敢冲撞了皇室。
可是今日几人就要离开永阳城,许多人仍记着城中鼠疫能够平息,全因有马车之中坐着的人。
尤其,是那位杜姑娘。
一位男子直直跪下,他一跪,连带身后的百姓们更是跪了一地,宋鸿信听到响动,撩帘一瞧,他的眉蹙起,直看孟伟。
“孟大人。”宋鸿信以为他告诉过孟伟,几个人的离城不想惊动百姓。
孟伟都看傻眼了,他不知所措道:“殿下,下官真未做任何事……”
而他的声音很快就被齐齐的叩谢所遮盖,百姓们自发地感恩鼠疫被平乱,感谢大夫们倾心救治,那些已走在悬崖陡峭边的人能保住性命。
“杜姑娘的大恩大德,我等没齿难忘。”
“多谢杜姑娘和薛老。”
“杜姑娘菩萨降世,救济我们永阳城,是天佑永阳城啊!”
百姓的声音之大引得杜明昭探出头往人群瞧看了一眼,她那张温婉的脸一露出,底下的欢呼声更胜。
“祝杜姑娘一路顺风,万事顺遂!”
“杜姑娘的福泽定能庇佑天下。”
全数的美好祝福杜明昭都浅笑收下,这是永阳城百姓的真心实意。
到最后百姓不忘还得拜谢太子,补上了一句,“草民等恭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万岁。”
宋鸿信朝车外扬了下手,示意他们将要启程了。
孟伟跟道:“祝两位殿下路途平安。”
宋鸿信坐回马车,温笑看身侧的宋杞和,他调侃道:“祈之,你瞧永阳城里的百姓,我还是沾了杜姑娘的光呢。”
宋杞和的桃花眼轻轻瞥来,他不言不语,但唇边的笑却是因杜明昭而起。
谁让他就是爱听外人对杜明昭的赞誉呢?
永阳城城门一开,马车终是徐徐而出,孟伟不再前行,目送一行人离去。
……
奔赴永阳城时杜明昭走的匆忙,一路上整整三日几乎没有停歇,而返京因要照顾到两位殿下的身体,一行人不得不放慢行走脚步。
待快入漳州之前,杜明昭趁着马车在客栈停靠,悄悄换了一身衣裳。
她不想回到杜家,被杜黎和何氏看见满脸倦容的自己和脏兮兮的衣裙。
杜明昭还问薛径道:“师父与我一同回杜家吗?”
薛径笑得慈爱:“当然。”
在客栈稍作歇息,一行人又踏上了归京的路途。
待到晚霞染尽天边,杜明昭回到了京城。
宋鸿信与宋杞和在此与杜明昭师徒二人分道扬镳,因身带官职,两人回京后不得停脚,需即刻入宫上书,回述永阳城鼠疫之事。
而陛下更是会传唤太医院,不必入宫的仅有杜明昭和薛径师徒,两人便径直回了杜家。
归京时已是六月,初夏的傍晚夜风夹杂着暖意,马车在杜家门前停下,应庚搀扶杜明昭与薛径下了马车。
时隔一个多月,杜明昭凝望这座宅院的时候,竟生出一种恍如隔世的错觉。
杜明昭推开门,喊了声:“爹,娘!”
柳叶恰好就在院中,她见是杜明昭回来,惊是双眼瞪圆,迫不及待高喊:“娘子,老爷,是姐和薛大夫!”
“昭昭?”
何氏听到动静立刻奔出厨房,她手上还有湿答答的水不断低落。
杜明昭杏眸弯弯,笑脸看何氏:“娘,我和师父回来了。”
何氏不可思议地看了杜明昭好一会儿,待确实真是杜明昭,她双手连忙在衣袖上擦擦,冲过来一把便抱住了杜明昭。
“昭昭,你真回来了!”何氏抱得杜明昭很紧。
这亦是母女俩第一回分别这样的久。
杜黎从书房赶出来见到的便是何氏搂着杜明昭不撒手,声音还有几分哽咽的模样,杜明昭正拍着何氏的手臂言笑,眼眸轻轻对上了杜黎的。
杜明昭就着被何氏抱的姿势,喊他:“爹。”
霎时间,杜黎的眼也微微泛红,“好,平安回来了就好啊。”
薛径便跟在杜明昭身后,何氏来不及留心薛径,但杜黎却不能作忽视,他转头向薛径道:“多谢薛老前去永阳城,还一路护着昭昭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