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 第 149 章 一百四十九
足足有一盏茶的功夫, 何氏和杜黎谁都没有开口,两人只是望着宋杞和,丧失了言语的能力。
着实瞪目结舌。
宋杞和的真实身份乃是御王府世子, 且还是皇室之中唯二的皇亲,地位尊贵, 仅次于当今太子。
“御王世子殿下?”杜黎的脸色相当难看,他铁青着脸, 肃穆道:“在菏州,你便是御王府的世子。”
杜明昭瞧出杜黎是真生气了, 她暗暗一叹, 倒没插话。
而宋杞和也不得不应道:“杜叔, 是我对不住杜家,我身份这一虽隐瞒至今, 可我待杜家人,以及昭昭皆出自真心。”
他口口声声的真心却让杜黎与何氏一时之间无从信服。
父母二人都不再开口,似无言之态, 杜明昭想缓和彼此之间的生隙,她轻声道:“爹, 娘,祈之他,并非有心……”
“不是有心还等到这个时候才?”
杜黎恨得直咬牙, 他瞪着一双眼,厉声道:“世子殿下,书房请。”
这是明确了宋杞和身份之后, 不得已向皇权屈服,可杜黎心中憋着一口气,他容忍不能, 誓必要和宋杞和私底下亲自一谈。
于是才单独请见宋杞和。
而宋杞和自知理亏,他拂袖随杜黎走了。
何氏凝视两人进屋的背影,好一会儿才收回眼,长长叹了一口气。
杜明昭再一看,何氏已是将眼瞥向了她,眸子里满是无奈之意。
“娘。”杜明昭低低唤了何氏一声。
何氏作势牵住了她的手,她不理解,“昭昭,宋……不,世子殿下那等身份你起初就知道?”
“是。”
“这样的大事你怎么憋到这个时候才啊!”
杜明昭亦是无可奈何,“娘,爹紧着赶考,我哪敢扰他心乱?”
何氏又是叹口气,“咱家是何样的人家,那御王府又是什么门第,你们这两个孩子可真是胡乱来,在菏州定下亲,我和你爹还当是门好亲事,可结果呢!”
杜明昭想开口,可何氏飞快补道:“昭昭,你与殿下分开吧,王府那种地方,娘可舍不得你去。”
好的赘婿摇身一变成了京城里高不可攀的王府世子,何氏哪受得了这刺激?
尤其是本来宋杞和家中若无人能做主他的亲事,凭他自个儿定夺便是,可宋杞和现如今是御王府世子,不御王爷,他的亲事恐怕是需得陛下过目的。
而杜明昭要入王府——
何氏直摇头,她拉住杜明昭的手就道:“昭昭,这亲事无论如何都作罢,殿下往后也少来往,我们便当作从不识得好了。”
杜明昭早猜到家中人是这个反应,可此一关早晚都得过。
“娘,你不是最喜欢祈之的吗?”
“那是宋,现在他是世子啊,怎么一样?”
“世子又如何?”
“那王府之中的妻妾数都数不清,这王府怎么选妃我不清楚,但爹娘绝不可能让你委身他人为妾。”
何氏最担心的事情,莫过于杜明昭受委屈,而杜家这等出身,要配得上世子妃一位太难,因此她什么都不应。
听到何氏的顾虑,杜明昭眼眶微微泛了红。
何氏是真切疼爱的母亲,她内心最大的意愿是她能过得幸福,而非奔着皇权富贵。比起夫家的门第,何氏更看中男方的品性。
杜家虽没有门第,可杜黎与何氏作为爹娘,亦不肯让闺女做妾。
要做只能做正妻。
这是杜黎何氏夫妻俩能退让的最后一条线。
“娘,我不会委屈自己的。”
杜明昭向何氏暗暗保证。
……
宋杞和被杜黎喊去私谈,两人待在书房之中谈了近有一个时辰。
两人再出屋的时候,宋杞和没在杜家逗留,而是直接离开。
杜黎更没与何氏以及杜明昭母女解释,他只淡淡了一句,“算了吧。”
同在气头上的何氏应了声,也不再过问宋杞和的事。
杜明昭不好相劝,她默默闭了嘴。
宋杞和将身份这么一坦明,杜家的氛围瞬间变得有些压抑。
杜黎让何氏将屋中给宋杞和做的物什全都扔了,包括应庚在内,他都赶了出门,不允御王府的人再留在杜家。
不过何氏到底是妇人家,心要软些,应庚离杜家的那日,她暗悄悄跟了上去,将手里的包裹递给了应庚。
“这些本是为宋缝的衣裳,虽他身份高,但还是请你带给他吧。”
何氏不忍心就这么白丢了,那布料可都是她亲自挑的,料子很柔软舒适呢。
应庚接下道谢:“多谢夫人,我们殿下一直以来都格外亲近杜老爷与夫人,殿下早年便丧了母,他是拿夫人当亲母看待的。夫人为殿下做了衣裳,殿下知道定会欢喜。”
一番话的何氏心里不是滋味,心底对宋杞和那点隐瞒的气愤早就烟消云散。
宋杞和再是御王府的世子,在何氏跟前,从来都是令她疼惜的宋。
何氏隐隐有了泪花,“我们昭昭兴许和殿下无缘吧,但杜家总归是欢迎殿下的,我回头再和她爹,往后殿下想来,来便是了。”
应庚看何氏有松动之意,当即应了好。
仅过了五日,杜黎的官职便封了下来。
今年一甲的进士之中有过半都被外放,就连状元郎都是被下放到才闹过鼠疫的永阳城,而明德帝却把杜黎留在了京中,与第三名探花同样,被放到了翰林院。
杜黎封下的官职是翰林院编修,多为史书篡修、诰敕起草的活儿,官位从七品。
同时被赐下的还有一座府邸,坐落在城东,是杜家真正意义上的新房。
退了备考住的宅院后,杜家一家人搬入了新宅,因杜黎的官位还不高,府邸也稍显窄,和抚平村那时候的杜家差不多大。
一家人再算上柳叶住刚刚好。
就这样,有了官职的杜黎每日早出晚归,而杜明昭还得忙京城的医馆生意,父女俩各有各的事业,除了换了个地方住,日子并无改变。
家中唯独落寞的还是何氏。
近来她很是发愁,自杜黎将宋杞和撵出杜家,在何氏心里,宋杞和与杜明昭的婚事是告吹了,眼下闺女的亲事着落成了她最大的忧愁。
可他们一家人在京城又不认识哪些人家,更无从为杜明昭寻相看的男儿。
于是在某日杜黎从翰林院返家后,何氏拽住了他,直言道:“孩她爹,你和石大人也算是熟悉了,可能让石大人帮着昭昭看人家?”
杜黎脸一僵,“不大好吧?”
“石府的人我们是高攀不起了,京城那些个七品左右的人家,总能有好的吧?”
“容我问问共事之人,或许人家家中有适龄的。”
何氏叹息道:“若非殿下,咱们也不会脱到昭昭年满十八……不过,殿下那儿,也不一定是想圈住咱们,我总觉着殿下待昭昭真的有心。”
“你怎么还惦记着御王府呢?”杜黎一提宋杞和就炸,“咱家和王府相差十万八千里,可不兴再这个,昭昭万不可入御王府。”
“要真有万一呢?”
“不可能。”
杜黎回的如此笃定,“御王府不会让昭昭当正妃。”
何氏反驳:“怎么就不能了?我们昭昭还是陛下亲封的县主呢!”
“你是不知道……”杜黎的目光幽深起来,他嘴里苦涩的很,“朝中流传着这样的传言,太子体弱多病,恐无多时活路,这么多年,世子殿下比太子当的还要像太子。”
何氏惊呆了。
她没料想宋杞和竟是有可能会登大位的。
杜黎还道:“除非陛下亲自下圣旨,赐昭昭为正妃,不若御王府怎么可能愿意我们七品官的女儿抢占世子妃的位子?”
“孩她爹……”
何氏好像明白了什么。
夫妻俩一对望,就能从彼此的眼底看出那点意味,杜黎道:“殿下不是没和我发过誓,只是我不大信他罢了。昭昭是我们的独女,就算不入御王府,她亦能过的无忧无虑,我们给不了她大富大贵,也不会让她被卷入漩涡。”
“所以这亲事……”
“还是先看他人吧。”杜黎有些后悔,“早知如此,当初还不如选谢呢。”
选了谢承暄都不必像如今这么难以抉择了。
“谢也中榜了?”
“是啊,我看他是二甲的名次,被外放回菏州了。”
何氏笑了笑,“对谢来,这是个好事。”
“确实。”杜黎亦如此以为。
另一面,杜明昭还不知道自家爹娘已开始张罗她的人生大事,四处听门第相当的人家,可否有尚未婚配的公子少爷。
她和薛径在泰平堂结束了一日的诊脉,应庚和东宏找来了医馆。
“县主。”
“县主。”
两人齐齐朝杜明昭恭敬行礼,他们如今都回到宋杞和身边,但还时不时替宋杞和传话。
杜明昭当宋杞和有吩咐,便问:“是御王府?”
应庚上前,面露严肃道:“是宫里的邓公公递了信出来,他皇后娘娘得知了你入东宫医治太子之病,长秋宫对县主很是上心。”
杜明昭蹙眉。
只是知晓应无事吧?
可薛径却提起了心,他道:“宫里的娘娘最是多疑,皇后娘娘又是太子亲母,算上你进宫为陛下诊脉,她誓必要亲自见你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