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拦着

A+A-

    刘主任从部队转业回来, 又在县政府办公室工作, 见多识广, 郭一向热情活泼,杨瑾知识底蕴深,再加上大方的刘南, 还有女主人鲁盼儿,大家一直聊到太阳偏西。

    “我们得回去了。郭, 你搭我的车走吧, 自行车放在车后备箱就行。”看看时间, 刘主任站起身。

    郭点点头, “下周你们来取衣服时我也一起过来。”

    杨瑾便嘱咐他,“你按我列出来的单子把化学药品准备齐全, 下周我们争取把所有的钱币都分开。”着与鲁盼儿将大家送到院门外, 看看天色,“要下大雪了,你们路上心。”

    郭就笑, “今天早我我特别听了天气预报, 没有雪。”

    “上天同云,雨雪纷纷。”杨瑾就指了指满天一色的厚云, “还是心些吧。”

    郭才不信,“农村的谚语哪里可信?天气预报可是采用了科技手段, 还是要准一些。”

    “那倒未必, ”刘北摇摇头, “襄平是农业县, 我转业回来下乡听了不少谚语,很多时候比天气预报还准呢。”

    杨瑾笑着:“这话原是《诗经》上的,传了几千年,自然是有些道理的。”

    郭听了《诗经》,才信了几分,“我们赶紧走吧。”

    送走了客人,一家人回了屋里,风渐渐起来了,呜呜作响,鲁盼儿就笑了,“果然就要下雪了,而且还是大雪呢。”

    丰美趴在窗子上向外看,“已经下了!一片片的大雪花!”

    鲁盼儿也凑过去看了看,“今年夏天特别热,冬天冷得又早,现在雪下得也大。”

    杨瑾便:“这天气,最适合在家里坐着搓玉米了。”着先开了留声机放歌儿,然后拿出晒干的玉米,带着丰收和丰美搓起来。

    鲁盼儿便做衣服,因中午吃得多,晚上只熬了点粥,随便弄两样菜吃了,又做了会儿活计睡下不提。

    第二天一早,鲁盼儿醒了便开窗帘,就见窗子上结了许多冰花,透过冰花的空隙看出去,雪花依旧飘着,外面一片雪白,便要推门扫雪,结果门却推不动了。

    杨瑾听了声音从厨房过来,“风把雪吹到门前了,我来吧。”结果他也没有推动。

    丰收和丰美也都醒了,加上鲁盼儿四个一起用力,屋门还是纹丝不动!

    “真是一场大雪!”

    “我们不用上学了!”丰收丰美欢呼起来。

    自从到八队上高后,每年都有下大雪不能去学校的日子,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但是,“今年雪下得早,你们耽误太多的课总是不好。”

    “高老师的课不听也不要紧,我们一样考第一!”

    八队的高老师水平不行,教学又不认真,遇到不会的字或者题一向喜欢糊弄过去,丰收和丰美越来越不喜欢高老师。

    “不许这么老师!”鲁盼儿批评了他们,又跟杨瑾商量,“我们先吃早饭吧,吃了饭再想办法开门。”

    杨瑾就笑了,“不错,吃了饭就有力气了,也许就能推开门了呢。”着把早饭端了上来,如今鲁盼儿身子越发沉重,丰收和丰美年纪睡不够,他便每天早起做饭。

    吃了饭,门还是推不开。

    大家也不急,这种事儿在红旗九队并不少见,办法也早有了,杨瑾开窗子跳出去,立即惊叹一声,“我第一次见这么大的雪,窗下足足堆了一米多高!”

    丰收哪里还能在屋里等得住,也跟着跳出去了,“我掉在雪堆里了!”

    丰美也不肯听姐劝,“我也来了!”

    鲁盼儿便关了窗子,“外面多冷,我在屋子里坐享其成。”

    “正下着雪,一点儿也不冷!”丰收和丰美快乐地笑着。

    几个人将屋门前的雪铲掉,门也就开了,鲁盼儿一出门,只觉得进入了一个雪的世界,远处的山、田地、近处的屋顶、院墙、甚至细细地树枝上都落了雪,院子甬道旁扫出来的雪就堆了许多,而雪花还在不断地飘下,便:“到八队的路恐怕几天之内都不能通。”

    “没关系,我在家带他们俩看书。”

    “要是一天两天也算了,眼看着几天不上学,不好总在家里。你们俩跟我去学校吧,免得在家养成散慢的习惯。”

    “孩子按时上学也好。”杨瑾赞成,便开箱子拿出件一件皮坎肩,前些天舅舅邮来的,笑着:“教室里冷,你穿着吧。”

    教室里虽然生着炉子,但其实比家里差得多了,鲁盼儿也笑了,“我原想着这件衣服还要等些时候才能穿,就收了起来,不想就下了这么大的雪。”

    皮坎肩外面是黑色的卡其布,里面是狐狸皮,宽宽松松,不论是谁都能穿得进,鲁盼儿穿上便觉得身上发热,“赶紧出门吧,否则要出汗了。”

    杨瑾便扶着她,“我送你去学校。”

    平时他也时常接送自己,但今天又不同,他扶着自己的腰,鲁盼儿握住他的胳膊,只怕摔倒了。丰收丰美见状,也跟着姐夫一起扶着姐姐,几个人你拉我我拉你一起走着倒稳了许多。

    地上一层厚厚的雪,每走一步都很费力,用了比平时多了一半的时间才到了队部门前,就见吴九爷正指着吴队长骂:“孩子们又要耽误课了,都是二狗子使的坏!”

    几个社员站在一旁,虽然不敢像吴九爷一样骂人,显然却是支持九爷的。

    吴队长理亏,不敢直接反驳,只得好言好语地解释道:“这场雪这么大,几十年也没见过,现在也不只高的学生不能上学,我们家的初中生也在家里等着路通才能上学呢。”

    吴九爷又喝了一声,“初中是初中,学是学,别混一起糊弄大家!”

    吴队长的亲家见吴队长被骂得抬不起头,只得站了出来,“少上几课也没什么,学习好又怎么样?也没见考第一名的鲁跃进怎么样,倒是二龙去了工厂,每个月工资就十八块,等过了一年学徒期还要再涨呢。”一扭头看见互相搀扶着走过来的几个人又:“鲁老师也快生了,不来上课也不要紧,这么大的雪,我们都不会怪罪你。”

    班上时常旷课的就是她家的孩子,鲁盼儿家访几次,劝了许多回都没有用,此时便道:“不必下雪,就是下刀子我也会来上课的。何况你家的孩子不上学,别人家的孩子还要好好学习呢。”

    吴九爷正生气着,马上转向吴队长的亲家,“你想让你家的孩子跟二龙一样,也去偷鸡摸狗,只管去,没人拦着!”

    吴队长的亲家涨红了脸,“我家可是清清白白的好人家,从来没有人偷过东西!”

    到底,二龙进工厂当工人挣工资,红旗九队的社员们羡慕归羡慕,却没有一个希望自家孩子与他一样的。